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初唐第一县令 » 第32章 河东战事

第32章 河东战事

    岐晖自然知道,他自己并没有能力联系上渺渺茫茫的上苍,也没有能力请上苍给予大唐这个新生的政权以庇护。此前他也认为天命在李氏,但现在皇帝起家的龙兴之地都丢了,这不能不让他的信心产生了一丝动摇。

    与师父交谈之后,李俭大致明白了岐晖的想法。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于是分为曹魏、蜀汉、孙吴三个割据政权,虽然一统于西晋,但很快“八王之乱”,匈奴、羯、鲜卑、氐、羌等五胡次序而起,称王称帝。

    于是华夏开始了长达二三百年的乱世,最乱时先后出现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割据政权和势力。等到北魏统一北方,又与南朝对峙。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西魏被北周取代,东魏被北齐替代,加上割据江南的南陈,以及夹杂在江陵的西梁小国,又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三国。

    随着北周灭北齐,隋文帝受禅取代北周而建立隋朝,再灭了南陈,统一天下不过三十年,又开始了大乱。

    现如今据有关中、陇右、巴蜀、并州一部分的唐朝,或者说唐国,也只不过是参与到天下争霸的诸多割据势力中的一个,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如何。

    由于长达数百年的战乱,许多有见识的人,也看不清未来。他们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家会统一天下,笑到最后。又或者天下形势,再次变得像五胡乱华一般,割据林立,彼此攻讦,然后再次延续数百年。

    由于刘武周联合突厥,半年就抢占了大半个并州,加上李元吉、李仲文、裴寂的连续战败,长安城已经有议论,认为贼势嚣张难以相抗,不如放弃河东,守住关中之地就好了。也就说,这个时候,已经有人满足于现状,只想大唐暂时当个割据势力就好了。

    在这种舆论之下,岐晖也不免出现了动摇,所以就连忙请李俭前来商议,希望听一下李俭的意见,从而坚定自己的信念。

    李俭看着师父岐晖有些疲惫的衰老脸色,微微叹了口气。岐晖一心想要将楼观道以及道教发扬光大,好不容易遇到了李渊这位愿意推崇道教的皇帝,他是发自内心地期望大唐能够平定四方,统一天下的。

    李俭理解了师父的担忧,他毕竟是穿越犯,知道大唐最终全取天下,并且成为华夏历朝历代最顶端的那一个,所以他对大唐抱有一种在岐晖看来是盲目且毫无根据的乐观。

    李俭笑了笑:“师父其实不必担忧,刘武周、宋金刚虽然来势汹汹,但大唐并非没有胜算,秦王还未出手呢。若天子派秦王领兵,以徒儿的估计,最多半年,就能够收复河东。”

    李俭对唐初的历史细节记得并不是很清楚,若非穿越而来,他甚至都不知道刘武周。但李俭却知道宋金刚,因为这个名字太有趣了些。他记得李世民好像一战就击败了宋金刚的精锐,然后收降了尉迟恭。

    但岐晖却没有李俭这样对李世民的信任,他迟疑地说:“秦王毕竟年轻,如何能够与刘武周、突厥抗衡呢?”

    李俭于是拿过纸笔,画了几个点,说:“徒儿试着为师父讲一下秦王用兵的特点!”李俭和岐晖一样,对军事其实并不了解,虽然在娘子军中待过几个月,但当时李俭主要负责后勤,并没有领兵指挥作战的实践和经验。

    但浅水原之战太出名了,甚至可以说是李世民展现其卓越军事才华的代表战,故而薛仁杲被斩首后,李俭就通过李智云,索要了关于浅水原之战的战事战报,元旦假期时他拜访秦王府,也向李世民问了许多细节。

    他说:“师父想必记得,去年六月,薛举大军入侵安定郡,袭扰扶风郡。七月,秦王领兵至前线,但突发疾病而回长安。当时刘文静等留守指挥,前后八位总管领兵,皆被薛举击败,我唐军连续大败,丢城失地,恰如同此时河东情况。”

    岐晖点了点头,李俭继续说:“八月,薛举突然病故,其子薛仁杲领兵,而秦王养病后返回了前线。从九月到十一月,秦王与薛仁杲部将对峙于高墌城,六十余日坚守不出,拒不应战,师父以为是为何?”

    他不等岐晖回答,便说:“我搜集了些战报,却也看不明白。后来元旦时在长安向秦王请教,秦王告诉我,前番我唐军屡战失利,故而薛氏父子的部将、士兵难免轻视我军,其士气高昂,而我军连续败绩,士气大沮,此时接战,将士心怯,虽白起韩信重生,卫青霍去病再世,也难以取得胜利。”

    “所以秦王坚守营寨,整顿训练士兵,而薛仁杲将士对峙多日,士气转骄,骄则有失。且彼时泾州未失,有长平王仍在坚守,故而薛仁杲部粮食供应不及时,六十余日后,便有千余敌将士兵因为军中缺粮投降。”

    “秦王知道时机已至,于是命行军总管梁实在浅水原扎营诱敌。当时敌将统帅宗罗睺也已经坚持不住,便主动出击。秦王以右武侯大将军庞玉领兵迎敌,却自领二千骑兵绕至敌后,突入阵前,于是敌军大败。”

    “故而徒弟以为,秦王用兵,谨慎却又奔放。先是稳住局面,这样我军便立于不败之地,继而寻找机会,以骑兵突袭,或前后夹击,或东西夹攻,如此战法,敌军怎能不败呢?”

    他喝了口茶,继续说:“现如今河东的情况,刘武周虽然看似强大,但他原本割据马邑,马邑地小,虽然得突厥支持,但兵力却不多。宋金刚在前期以精兵连续取胜,打下大半个并州,就得扩充兵力,以便镇守各地。”

    “虽然看似实力大增,但要镇守各地,于是兵力就分散开来。而且晋阳附近,苇泽关并没有丢失,还有几个小州仍在抵抗,就有截断刘武周各部粮道的可能。所以天子若以秦王领兵,徒儿猜测,秦王对策大略与当初浅水原之战类似,先是稳住阵型,吸引宋金刚主力,然后寻找机会。则刘武周、宋金刚等,一战可定!”

    他边说边在纸上画图,虽然极为简单,但李俭说得详细,岐晖也听懂了。他不住地点头,说:“果如徒儿所言!”当下他心中也安定了许多,也想好了面对李渊时的说辞。

    他看着李俭,说:“我徒儿大才,可惜人不能识之。徒儿不做官实在可惜,不如向李仲武低头,向皇帝认错。为师也替徒儿在天子面前进言如何?”他却是早已经知道李俭的心思,也不再劝说李俭出家当道士了。

    李俭大笑了起来,他以纸笔分析了李世民的浅水原之战,颇有些纸笔之间、指点江山的激昂,说:“非是徒儿自夸,若我想做官,只需给朝廷献一物,必然升官得爵,皇帝怕是连李仲文也看不上了!”

    岐晖眼睛一亮:“莫非是那个景星的方法吗?”李俭摇了摇头,不再说话,他还是觉得现在还不是“发明”火药的时候。见徒弟不言,岐晖便不再多问,于是稍作准备后,便奉诏向长安而去。

    李渊已经斋沐三日,并将皇宫内一处宫殿专门布置,让岐晖领二十多名弟子为大唐设醮祭祀祈福。祈福完毕,李渊急切地问:“真人,上天还愿意垂怜我大唐吗?”

    岐晖恭敬地说:“陛下勿忧!天命在唐,此乃定数!刘武周贼势虽炽,但陛下可派统兵将帅,再行征讨,必能克复河东!”

    李渊叹气说:“该以何人领兵呢?”“小臣以为,非秦王莫属!”岐晖趁机进言。

    李渊却犹豫了起来,他并不是担心李世民权力过大,实际上此时的李世民还没有生出争夺太子之位的野心。李渊担心的是,万一秦王李世民出征失败,满朝文武,还有何人可用呢?李世民如果失败,大唐治下民心、士气必然受挫,这样的后果他承担不起!

    就在李渊犹豫之时,刘武周却抓住机会,命宋金刚继续南下,晋州、绛州、浍州相继失守,而吕崇茂起兵夏县,自称魏王,与刘武周相呼应,原隋朝旧将、归顺大唐后镇守蒲州的王行本也自立,与宋金刚联合。

    于是整个河东,大部分都被刘武周攻陷,只有李仲文部在浩州坚守,黄河东岸还有几个县属于大唐,而平阳公主镇守的苇泽关,也与关中失去了联系。

    放弃河东、固守关中的议论再次兴起,李渊惊恐不安,想要遵从朝中的议论,于是手敕行文各地,决定放弃河东。

    接到命令的李世民立刻上表,表示晋阳是大唐王业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根本,河东一向富饶,是关中的凭借。愿意领精兵三万,前往讨伐,必定要消灭刘武周,收复失地。

    柴绍也急切地上表,希望领兵平叛,他与妻子平阳公主失去了联系,顿时万分焦虑,生怕李渊冲动之下,把自己的女儿也给抛弃了。

    李渊也不愿意只是当个割据之主,收到儿子李世民的上表,想到岐晖的建议,决定全力一搏,于是调遣关中全部兵马交给李世民统领,并携重臣亲自前往长春宫,为李世民饯行。

    河东的战事已经与李俭毫无关系,他最近转移了兴趣,开始研究起了农家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