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沙河尘埃 » 第十六章 感情萌发

第十六章 感情萌发

    韩二辉开学没多久,立辉工作的饭店就发生一起打架斗殴事件,事情闹得挺大,派出所的人都来了。

    晚上有两桌人喝酒到很晚,听口音一桌东北的,说话总是“这个啥那个啥”的;另一桌是当地人,跟老板赵义还挺熟悉。

    东北人喝酒很好爽,但喝到一定量有时就挺烦人。酒量大,嗓门也大。这边的吵闹声让旁边的当地人心里很是不爽,便有人朝这边斜看了几眼。

    不知道是祖上有什么特殊情况,东北人对别人的斜眼相视很忌讳。这边两个眼神过去,那边很快就有人做出强烈反应。

    “你愁啥!”一个东北大汉站起身,用手指着那个当地人,怒目圆睁,脑袋还配合伸出的右手向前倾斜,说这三个字时嘴巴下颌也明显前倾。

    东北酒文化中有个笑料,不过也确实存在。就是有人大声说出“你愁啥!”的时候,对方往往会回复“瞅你咋地!”,然后双方就会拳脚相向,大打出手。

    “看你怎么地,生那么大,吵得这边没法吃饭!吃个饭吵吵嘛,就听你一桌说了,我们这边说话都听不到。”

    这边的当地人绝地回击。

    河北人的脾气虽然没有东北人那么爆裂,但在酒精刺激作用的加持下,也都会血气方刚,没这点脾气,也对不起“燕赵多豪杰”这句老祖宗挣来的美名。

    那个站起身的东北人整蓄势待发,没想到对方的台词跟自己动手前的规定语言不一致,就好像一发装填好的炮弹,没有了发射出去的拉栓绳。

    家园饭店第二场东北人和当地人的战斗一触即发。上次两个地域的人在家园饭店打架还是二辉假期在这的时候。

    不过这次的场景略有不同,当地人反击时并没有脱口而出“瞅你咋地”四个字,而且站起身说话的当地人是从西边山区来的,口音很严重,说的话也多,对方叫嚣的东北人一句没听懂。

    由于没有收到类似攻击信号的那四个字,这个东北人一时愣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场面一度静止了两秒钟,很是尴尬。

    两桌好像是东道主的人,见状赶紧起身把各自的人拉回到座位。东北那桌喝酒的声调略微有所下调。本来局势正朝着向好的方向发展,本地人这桌却又有点飘飘然。刚才站起身的那位,似乎认为自己的行为很有英雄气概,也很为本地人长脸鼓劲,说话的嗓门竟然超过了东北桌。

    “来,干一杯,这个扎啤杯一口闷了啊!”这边其他三个人声调并没有被他带高,出来喝酒的人,绝大多数都不想惹是生非。

    哥们几个聚会喝酒本就是为了放松放松,没有几个人愿意摊上那些糟心事。能跟老婆请假成功,就已经烧高香了,再带点伤带点彩回去,以后恐怕就得被老婆军管。

    东北桌的几个人仿佛正在极力克制,从他们的表情看得出,本地这哥们的行为确实让他们很生气。他们中两个人一直在用明显愤怒的眼神看着这边。

    他们一直在等一个号令,就是本地这哥们大声说一声“你愁啥!”。可惜的是这哥们压根没在意他们,只顾着自己尽情表达。

    “行了,今天就到这吧,我还得回家擦地,你们嫂子只批了我三个小时的假,现在已经有些超时了,再不出去就得挨收拾了。”本地桌的东道主意识到再不结束,两桌人真可能再打起来。一桌饭前才二三百块钱,要是打起来,有受伤住院的,再把派出所的折腾来,不定怎么破费呢。

    本地桌的突然撤场,让东北那几个人很不适应。他们虽然被本地人传言脾气很暴躁,但是每次出手也都需要一个爆发点,并不是随随便便就会拳脚相加。今天的感觉就像是想给别人一拳,没想到被对方抽了一个嘴巴子,正准备还手,那边却溜之大吉跑了。

    一肚子的怨恨气,没地方撒出来。

    “服务员,上啤酒,再来八瓶!”现在气温有所下降,已经没有了暑期的那股燥热,喝扎啤的就没那么多。

    小河南在二辉开学后一个多月便离开家园饭店。不知道什么原因,可能是有了更好的归宿,说白了就是换个地方,工资可能略微高那么一点;也可能是被老板赵义炒了犹豫,他总认为这个孩子太缺乏干活的积极性和机灵劲了,也许是韩二辉在这积极表现了几天衬托的结果。

    现在的服务员叫康英,一个二十出头的女孩子,就是韩立辉当时跟二辉聊天时多次提起的那个人。说女孩子吧,还略有些不妥,这个年龄的人不能再称为孩子,但她还没结婚,也没男朋友,属实不太好定义。

    康英一手提着装有六瓶啤酒的啤酒提溜,另一只手拿着两瓶,不紧不慢送到东北桌上。现在饭店就剩这一桌,没有必要再做区分定义。

    康英把啤酒放在桌上,转身走时,被比较能咋呼的那个东北人顺手揩油,拍了一下屁股。

    “老妹,别着急走,陪哥几个喝几杯。”还没等康英发火,这家伙竟大言不惭说到,伸手就要拉住康英。

    另外三个人在旁边嘿嘿笑着看热闹,他们认为这就是喝多了开个玩笑,并没有必须要陪酒的意思,过过嘴瘾罢了。

    “找你妈陪你去!”康英一巴掌呼过去,正好打到那人脸上。康英是个眼里揉不下啥子的刚烈女子,初中毕业在外打工多年,也算见过很多世面,对这种酒后耍酒疯的人根本不惯着。

    被打那人楞在原地三秒,感觉有些找不到方向,以前喝完酒跟服务员开玩笑,对方就是低头躲开,也有大大方方跟着喝一杯两杯的。被抽嘴巴子还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看热闹的几人也很是诧异,东北人走遍大江南北,一般都是横着走的,就是跟男的吵吵打架,也都是东北人先动手啊,今天怎么就出现这么个突发情况呢。

    忍气吞声,肯定不符合他们的性格。

    上手打人,而且是打一个女人,又怕被人笑话,有失体面。

    这种情况下就是砸东西,或者掀桌子,既能发泄怒火,又能吸引其他人来,进而激化矛盾,挑起争端。

    “去你妈的,敢打老子!”被打的东北人鼓足怒火,双手使足了劲把桌子掀翻。这个过程一定要伴有大声怒喝,效果才能达到最优。

    只不过这人掀桌子的时候用力过猛,有两盘菜直接甩飞到对面人身上和脸上,弄得像是刚被从厨房垃圾桶中捞出来。

    “你他妈瞅着点,也不事先说一声,整他妈我一身!”东北人骂人,说别人带他妈二字,说自己时也毫不吝啬。

    这边的动静并没有吓到康英,反倒把厨房的韩立辉、小藁城成功吸引过来。这两个人的出现,给了那几个东北人一个很好的台阶。小藁城见情况不妙,赶紧跑去找赵义。对于打工仔,老板就跟家长一样,自己犯错误时会挨批评收拾,受欺负时却又会第一时间找老板寻求帮助。不过,也可说他们是为了找老板当挡箭牌。

    韩立辉就惨了,成为几个人的群殴目标。不过由于他在这一片人缘不错,马上就有几个人跑过来帮着拉架,也有帮着伸手还击的。

    值得一提的是刚才在这吃饭的本地桌上两个人,刚从附近公厕撒完尿往回走路过门口,见那几个东北人耍酒疯便毫不犹豫冲过来帮忙,其中就有后来特别能咋呼那个。

    局势瞬间反转。

    向来以敢打能打善于打自称的东北人,在一帮燕赵“群雄”的

    围攻下,彻底败下阵来。

    这边打斗正酣时,旁边饭店的服务员就被老板安排跑去报警。因为这条街道比较特殊,当地政府便在街道口设置了一个派出所,专门管辖这条街道。

    民警到现场时,除了家园饭店摆放在门口的桌椅七倒八歪,就是那四个东北大汉,被几个当地人狠狠压在地上。办案民警详细了解了事情经过,当场判定这是一起由东北人耍流氓引起的斗殴事件,负责赔偿家园饭店被砸坏的东西。因双方,应该说是多方都有人员受伤,医药费自行承担。

    康英属于正当防卫,韩立辉属于受害者;旁边帮忙的人异口同声都说自己是来劝架的,结果被迫进行合理防卫;那两个帮忙的顾客,说是看见韩立辉被打,路见不平见义勇为。

    这个处理过程不算严禁规范,但是在这条街道上还算行的通,毕竟要及时快速处理完毕,尽量让各方都不要太吃亏,达到相对满意就行。如果每起打架时间都太认真处理,派出所一天上48小时班都不够用。

    众人散去,赵义便安排康英陪韩立辉到附近的医院处理一下伤口。饭店这边简单收拾一下,还需要继续营业,小藁城就留下来主灶。这两个多月,小藁城进步不少,大多数不太复杂的菜品也能应付得来。

    韩立辉手、胳膊、脖子有好几处伤口。最严重的是右眼,不知道被谁来了一拳,眼皮被打开个口子,眼角也有血丝,看着很是吓人。

    康英现在有些担心,毕竟是因为自己的一巴掌,才造成韩立辉被打。刚才打架现场她没害怕,当时自己拎个啤酒瓶站在旁边,算给自己壮胆,也是下意识自我保护的一种举动,或者说也有一种准备加入的可能。

    但是,看到韩立辉伤成这样,她确实有些担心。担心韩立辉的眼睛会留下后遗症。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至于其他几处伤口,倒是无所谓,过几天就能好,顶多留点疤痕。不过,那样还能增加些男人气概。

    赵义按照大夫的嘱咐,给了韩立辉几天带薪休假,伤口不能沾水。这也算是工伤,只不过打工者不懂得维护自身权益。老板只要按时开工资就好,没有那么多要求。

    如果一个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人,领导给安排几天休假时间,那他一定会好好享受一番,要么在家彻底躺平,要么就是到外边旅游放松。对于韩立辉来说,那样的待遇就是在做梦。

    回家,不敢,怕父母担心;旅游,不可能,兜里没有几个钱,靠双腿能走多远的路。这几天的休假,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赵义给他们几个安排的宿舍,在那里待上一天简直能把人憋疯。昏暗、潮湿、酸臭,没有电视,没有任何娱乐电子玩具,除了闭眼睛睡觉,就是望着天花板发呆,严谨些说是望着石棉板发呆。再说,韩立辉平时是睡在饭店的,几个椅子拼起来都比“宿舍”强很多。这几天就只能跟小藁城一起住在这了。

    这种情况下,韩立辉的休假,变质成了“流放”。他除了饭点去吃口饭,剩下的时间就是在那个窝棚里发呆。

    第三天,因为头一天晚上没睡好,韩立辉中午饭点睡过了头便没去吃饭。

    天天睡觉,换成谁也都会不适应。

    康英向小藁城问了一下他们宿舍的位置,根据他的描述,七拐八拐,费劲周折,总算在旮旯里找到韩立辉。

    康英的突然出现,让韩立辉很不适应。虽然两个人在同一个饭点工作将近半年时间,但是在饭店以外的地方单独相处还是第一次,尤其是在这么一个狼狈的地方。

    “你怎么没去吃饭!”康英比韩立辉大四岁,平时都是以姐姐身份自居,关心的话从她嘴里说出来,也有一种质问的口气。

    “饭点时睡着了,醒了就没去,天天躺着也不饿啊。”韩立辉一边忙着收拾这个蜗居,一边解释。他一直把康英当姐姐看待,跟自己大姐差不错年龄,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村孩子。那天几个东北人闹事,他冲出来的时候,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奔着保护自己亲姐姐去的。

    不过今天的场合有些不一样,康英坐在旁边的凳子上,这么近距离单独相处,韩立辉多少有些心跳加速。

    康英身上散发的那股说不出的香味,让韩立辉多少有些魂不守舍。不是香水味,打工人用不起那种东西,康英平时也只用香皂洗漱,这是成熟少女的体香味。

    虽然两人平时在饭店总打照面,韩立辉从来没有今天这种异样的感觉。或许是平时在饭店,人来人往的,空气中各种气味混杂在一起,再加上厨房浓厚的油烟味,他也无法拥有像美国警犬那样灵敏的嗅觉,去精准定位到康英的体香。今天不一样,这个狭小的空间中,除了原有的霉潮气息,就只剩下那股让人无法自拔的少女气息。

    韩立辉第一次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没把康英当成姐姐的想法。

    “赵义真抠门,怎么让你们住这么个破地方。怪不得你天天在店里住。走吧,出去吃点东西,姐请你吃肉夹馍去。”康英没有注意到他的内心变化,只是觉得这个小窝棚实在让人窒息。

    韩立辉欣然答应。他平时很少在外边吃,一是舍不得花钱,另外哪个饭店的厨师还会傻了吧唧到外边自费吃饭呢。今天不一样,他很感谢这个姐姐的提议。

    这条街道前后几个小岔道上,在没有城管的情况下,就会有很多的小吃摊子。当然,城管也很少来这里严格执法,一是他们也不忍心那么苛刻地对待这些求生者,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另外,由于这条街道居住人群的特殊性,他们也不愿意惹那些麻烦。再说了,这里的美食那么可口,自己家人都经常来这边消费,没必要弄那么僵。

    康英给韩立辉买了两个肉夹馍,还有一瓶旭日升冰红茶,算是底层民众的标配奢侈性消费。

    “你弟弟二辉在冀中怎么样,适不适应?”看韩立辉狼吞虎咽的样子,康英本想笑,但又忍住,便故意岔开话题。其实她想问立辉的眼睛怎么情况,毕竟事情因自己而起,真要是留下残疾还真不好办,直接问又感觉不太合适,好像自己没有人情味似的。

    “不知道,应该没嘛事,他初中开始就在外边住宿上学。”提到弟弟,立辉的嗓门就不自主提高。他永远认为自己弟弟是他的骄傲。

    二辉初一下学期,他回家探亲返程时特意绕道二辉学校一趟,在大门口遇到其他班的几个同学,一提到韩二辉的名字,那几个人异口同声夸“那小子学习很厉害”。让立辉心中打工者的卑微心理瞬间荡然无存,感觉自己的腰杆在学校门口应该是最直最硬的。

    换做以前,他会主动把聊天的话题切换到二辉身上。今天不行,他的心思都在两个人一起在清真寺街散步。

    “这应该就是那些青年男女恋爱时所谓的压马路吧。”韩立辉心里想着要是能一直这么走下去多好。

    康英的心思没往这边想。

    “你眼睛感觉怎么样?还疼不疼?”

    “不疼,应该没什么事。”韩立辉极力想把自己包装成很有担当勇气的样子,就差拍着胸部保证了。

    “那就好,明后天再去医院检查一下,没什么事就上班吧,这边厨房没有你真玩不转。”听立辉说眼睛没什么事,康英心里放心很多,送上关心的同时,也顺便送给他一个彩虹屁。

    白天两人的相处,让韩立辉翻来覆去睡不着。今天他才发现康英是那么漂亮,有魅力;说话语气虽然冷冰冰,但搭配上那曼妙的身姿和特有的体香,正是自己心中梦寐以求的那种异性啊。

    “今天是不是跟康姐姐拉手了?我们都看见你们俩在那压马路了啊。”小藁城困得直迷糊,却被立辉来来回回的翻身声弄得睡不着。

    “别瞎说!”韩立辉赶忙辩解。

    “这两天可有人来咱们店里打听呢,要给康姐姐介绍对象。”小藁城的话想一块砖头,直接砸向韩立辉内心深处。

    “睡觉吧,我白天睡多了,有点睡不着。我尽量不翻身,明天上午我去医院复查一下,没事就上班了。”韩立辉内心勒令自己明天马上出现在工作岗位。

    小藁城很快就打起呼噜,这几天他也确实累坏了。

    闲人思淫欲,古往今来不变的道理。韩立辉这几天没上班,也确实有些清闲。身体的清闲,让他的思绪变得有些活跃。

    第二天,韩立辉老早就到医院排队,几项检查没事,便横着没有名没有调的小曲出现在家园饭店。“嘛事没有!今天开始恢复工作。”他顺手把检查单子扔在桌子上。

    赵义和小藁城对检查单没兴趣,但对他的回归表现了极大的欢迎,尤其是小藁城,还上去给了立辉一个深深的拥抱。这几天店把小藁城累得脚打后脑勺,即使这样,店里生意还是受不少影响。

    很明显,赵义为了钱欢迎立辉回来;小藁城为了能清闲一些。

    康英则是为了心里的一份担心能够消除,也欢迎立辉回来。她顺手拿起桌上的检查单,仿佛拿到了一张通往自由王国的通行证,也是让自己心灵解脱的一道灵符。

    匆匆看了一眼,刚想放下,她突然发现检查单上右眼视力那栏赫然写着“0.2”。“人的标准视力不是1.5吗!?”康英心里一惊,她清楚记得小学时老师在课堂上让班级同学检查视力时,强调过标准视力是1.5。见大伙开始忙起来,她便没有细问。

    中午饭口忙完,趁小藁城回宿舍休息,康英把韩立辉叫到一边。

    “你站东墙边,用左眼看我的手势。”康英伸出两个手指头,又变成四个、三个,韩立辉看的很清楚。他不明白康英什么意思,只当是跟他闹着玩做优秀,便十分配合。

    “你换右眼试试,用手把左眼挡上。”

    韩立辉这才意识到她已经知道了自己右眼有毛病。

    “我不试,我右眼看不清!”韩立辉语气中带有愤怒的情绪。他痛恨康英发现这个情况,这是他从小到大最难接受的事实。

    韩立辉小时候眼睛出现毛病,家里因为太穷,没钱去大医院检查;父母又轻信那些民间偏方,吃什么螆蜪。无助的父母在大夏天里趴在鸡粪堆前翻找那种让人想起就恶心的虫子;可怜的立辉即使哭哑了嗓子,仍然被人强摁着把蒸熟那种种子吃进去。眼睛没治好,嗓子哭坏好机会。结果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造成立辉右眼高度近视。

    立辉痛恨当时偏方的提供者,也层怨恨过父母的无知和无能,更抱怨自己命中多舛,从小就因为眼睛的缺陷,感觉低人一等。

    这是他深藏在心底最隐晦的秘密,也是他最难以启齿的遗憾。

    这个秘密,今天竟然被康英发现!

    完了,只能是擦肩而过的过客了。韩立辉强忍着内心的委屈,他没法去解释,只能被动坦然面对现实。

    康英内心更是复杂,她误以为是自己引发的那天打斗事件,给韩立辉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不仅影响工作,将来就是找对象也肯定大受影响啊。

    一时语塞,两人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共同话题。

    “都是我不好,将来你要是因为这个找不到媳妇,我给你包着。”康英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鬼使神差说出这么一句话,可能是因为真心的愧疚,可能是平时韩立辉的勤奋忠厚,还可能是那天他的挺身而出。说不出什么原因,康英只觉得眼前的这个大男孩不在是个弟弟的形象,而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个值得让人托付终身的男子汉。尤其是面对这样的检查报告,他都没有对自己有所抱怨。

    两个人不同频的心思,把本来已伤感到深渊的立辉,突然又托至青云之上,所有压在心头的阴霾瞬间消散。

    两个人再度沉默,直到晚上下班,都没有什么直接交流。

    晚上,立辉再次失眠,晚饭饭点时,他一直闷在后厨。今天发生的事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幸福来得太突然,他脑海里突然冒出几句很有诗意的话:

    不抱怨生活的苦,也不炫耀拥有的甜;

    在自己的世界里,

    安静、自在、不受约束、不用迁就;

    人生缓缓,自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