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歌英雄传 » 第六十一章 传情(二)

第六十一章 传情(二)

    平息了心境和气息后,叶无忌从水中探身而出,仍是一手扣着飞剑,一手高举晶石,在这漆黑的石洞内缓步游走。一番查探下来叶无忌不免有些失望,这石洞不比之前和柳梦林一同藏身的洞窟,此洞极小,仅有两丈见方,且石壁上光秃秃别无他物,若没有手中的晶石当真是伸手不见五指。洞内仅有的些许生机便是一条丈许宽的激流从洞顶倾泻入潭水之中,与这空荡荡的窄洞一同被包围在无尽幽暗中。费尽力气到此竟是一条死路,叶无忌心中无比气馁,刚在水中萌生的一丝希望也被磨灭,方因此生出的些许气力即刻化为虚无。他在水中闭气半晌才到此,着实消耗不小,疲累之下坐倒在地,索性盘腿打坐恢复体力。

    柳梦林待拾起地上折起的信笺,装入叶无忌衣衫内袋中,可病中无力,一个不小心打翻了身旁的水壶,半壶水瞬间将信笺浸湿。柳梦林见此霎时伏倒在地将那信笺从水中拿起,可便是这片刻之功,那信笺已完全打湿。柳梦林心中暗暗责备自己冒失,也不知这是何等紧要之物,他竟随身携带,赶紧展开信笺放在离火堆稍近处想烤干。

    甫一展开信笺见墨渍已有些许晕开,不过行行规整小楷仍清晰可见的陈于纸上,字迹清隽,笔力雄浑。柳梦林无心一瞥之下看上面写着:“格桑舒吾妹,见信安好。为兄离山赴京游历已月余,与妹一别至今,不知门中师长及众兄弟姐妹近日可好。路途之上余常挂念一众门人,吾妹见信代为问安。妹之青鬃马脚力矫健如昔,师叔及星河坐骑颇有不及,并肩驰于道上顷刻便难望吾之项背,兄深感美意,亦会代妹妥善照料之……”,柳梦林见是私信忙收回目光,忍不住又瞧了眼信末,落款处写着‘无忌师兄’,却原来是叶无忌写给师妹的信件。

    但让柳梦林颇为好奇的是信笺并非寥寥数张,而是厚厚一摞折在一处,展开来看去足有十数封之多。按说叶无忌从渝州千里迢迢游历至京,其间给远在太妙山的门人书信往来传音也是颇为寻常之事。可写好一封便交由信差送出便好,为何他这十数封信笺却一封也未送出,而全数藏于衣袋之内。虽是好奇,但柳梦林长于听雨别苑之中,极知书达理,深知偷看旁人信件乃是极为无礼之举,便按下好奇心将打湿的信笺一一展开置于火堆旁。

    洞窟中万籁俱寂幽静异常,柳梦林平日虽早已习惯如此离群索居,不过在听雨别苑的小楼中尚有琴箫作伴,书卷为友,而此刻除了一堆篝火外再无旁物,她呆呆的望着其间火星飘荡起伏,不自禁的生出孤寂之意。心中一时想起自幼抚养自己的师傅,她平素不苟言笑,授艺时更是不假颜色,严苛至极。可她对自己的关爱却远不是面上这般冰冷,但愿远在西域的她已找到所寻之物。一时又想起近半年来陪伴照料自己四处游历的小愉,一路上虽遵照师傅吩咐少有与自己亲近,但这小丫头性子古灵精怪,不知打发了多少登徒子。前几日被师傅传书唤走,此刻也不知是回听雨别苑了还是另有所用。

    身披叶无忌衣衫的柳梦林在火堆前胡思乱想了半晌。随着水气愈渐蒸发,披着的外衣上透出淡淡的男子气息,柳梦林先前牢牢伏在叶无忌背上,早熟悉了这股味道。她自幼孤苦,甚少与人接触,若不是师傅遣她外出历练更难与男子碰面,而此番陡与男子如此接近便是出生入死之局。叶无忌数次搭救于她,他的谦逊、平和、体贴无不让柳梦林倍感温暖。伏在他背上一同突围时见他武艺非凡,即便面对鹿济时那样的凶恶之人,他拼着身受重伤也未让自己损伤分毫,心下对他的感激实是无以言表。此际衣衫上叶无忌的气息阵阵传来,在这空寂时不免让柳梦林平添几分安心。她正值妙龄,虽鲜有与人交际,更不谙男女情爱之意,但情不自禁地对叶无忌心生好感。柳梦林手拉衣衫两端将之裹的紧了些,心中满是叶无忌俊逸的面庞。

    想到此处柳梦林的眼角不禁又瞄向火堆旁的信笺,若换作旁人的信笺她半分兴趣都没有,但鼻中时时传来叶无忌的气息,心中一个声音不住在说:“四下无人,看看便了。他那般谦和,定不会怪罪于你。”,另一个声音又不断制止:“公子如此待你,他丢了性命也要护你周全,你怎可行此龌龊之事!”,柳梦林便这样纠结挣扎了许久,终是抵不住对叶无忌的好奇,借着火光将那十数封信都细读了一遍。

    果然如柳梦林所料,这些信全是写给师妹格桑舒的。想起那晚找寻玉简,叶无忌答她是否信命之问时言及‘心所念想之人’,想必便是这位师妹了,念及于此让她好生羡慕。但这许多信中偏生又并没有只言片语提到对师妹的思念之辞,反反复复只是述说叶无忌旅途之中的诸多见闻,游览了何方胜景、品尝了某种美食、鉴赏了哪幅字画、拜会了某位大家云云,再便是问师妹百草园中的花花草草生长如何。在柳梦林看来这信写的便似流水账一般,她实难想象,叶无忌这般人才怎会写这样读之无味的书信。

    但她哪里知道,叶无忌心中虽是对这个小师妹爱慕已极,又是青梅竹马一同长大,可即便两人都深知对方心意,却又都羞于启齿表明爱意。格桑舒女儿家面薄,自难主动开口。而叶无忌心中爱极,可担心示爱后师妹若是不允,今后同门学艺见面尴尬,一直扭扭捏捏不敢言明。是以十数封书信中之言辞不敢越雷池半步,尽是将己之见闻陈于书面,又或借提及师妹钟爱之花草晦涩的表达思念之情。不过即使是如此平淡的书信,叶无忌最终也未敢发出,只能让其终日深藏怀中。

    柳梦林左右无事,翻来覆去将这些书信读了又读。她久居孤楼,自小闲来无事常博览群书、抚琴弄箫,独自一人时也无他念,便去揣摩书卷琴曲中古人言辞、音调间之深意。久而久之倒是颇能领会其中种种喜悦、愤懑、悲怆、欢愉之意,极致的孤寂成就了她极强的共情力。火堆前将叶无忌写给师妹的书信读了几遍骤然领会到了他心中对师妹的情义,林林总总的细碎见闻都是想将自己那时的心境分享给全心思念之人,希望她见信时能如亲临般体会那种种景象,便如二人在那刻身随意至,携手相伴。即使书信不知何故并未发出,但他仍是不厌其烦的一封封悉心撰写,只为一舒胸中便要喷薄而出的情意。柳梦林眼望火堆,脑中却尽是叶无忌与师妹把臂同游的场景,莫名的酸楚袭上心头,一时间竟是痴了。

    叶无忌闭目打坐,强压心中沮丧之情,心随意动调动内息运转以恢复体力。这静坐之功他幼时便始修习,十数年来早已练得纯熟,任他再烦忧之事,打坐片刻便能平心静气步入宁和。此时叶无忌已进入空明态,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之下周遭万物便遁入虚无之中。须臾,叶无忌运功完毕,周身雾气行将散去。此时他五感灵敏异常,陡然分辨出除洞顶激流入水的声响外尚有另一处涓涓水声。仔细辨别之下发觉这水声来自水潭旁。叶无忌豁然起身,手握晶石朝那水声处走去。探身之下果真看到在激流之后的地面上有一小洞,潭水正从那儿缓缓流入。碍于洞中黑暗,洞顶激流又声势骇然,夺人耳目,不细心查看当真难以发觉。

    这洞口与来时水道一般,仅能容一人通过,看走势这洞口一路向下不知通向何处。洞内石壁上因长年有水流经过,满是青苔。叶无忌捡了块石头扔了下去,只听到石块在洞内不住碰撞,直至最后竟再听不到声响,这石洞之深难以预料。

    叶无忌双臂抱胸一番思索,外界瀑布之上满是敌军,断然不可再现身,而除此小洞外仅余返转柳梦林藏身之洞窟一途。左思右想,若要逃离此地只能入此洞一试。叶无忌再不迟疑,扯下衣襟将双手裹住,随着水流进入了小洞中。

    这洞四壁光滑,叶无忌一入其中便不自觉的向下滑去,他也不知尽头究竟是何地,为防坠入悬崖峭壁之下,叶无忌手脚并用,尽力撑住滑不留手的洞壁以延缓下滑的速度。但便是如此,下坠之势仍是愈加迅疾,叶无忌耳旁生风,心中惴惴不安。滑行了好一阵,眼前突现火光,待得叶无忌想止住下坠之势时已然是来不及了,‘嚯’一声跌入一潭深水中。

    前次吃了呛水的亏,今次叶无忌甫一离洞便闭住了气息,入水后口鼻虽进水但半分也未入到腔中。他在水中提一口气跃出水面,尚未看清周遭事物眼前便是寒光一闪,一支银枪迎面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