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歌英雄传 » 第四十九章 虎贲(二)

第四十九章 虎贲(二)

    此言一出犹似打了个晴空霹雳一般,帐内几人都面色数变。叶无忌更是心中波涛汹涌,只见他双眼圆瞪,拍案而起喝道:“齐王殿下乃是护国救民,保我大楚一方平安的大英雄,怎可能是这反叛之人!你……你不要信口雌黄!”

    石广芝心知此言一出定会平生波澜,是以对叶无忌如此激烈的言辞也并不在意。襄王双目微闭,捻须思索半晌后说道:“石将军如此揣测定是有确凿的证据了吧?”

    石广芝话既已出口便不再有半分犹豫,他回道:“若说实证在下还尚未掌握,但……”

    “若无实证便不可冤枉了好人,还请石将军慎言!”,石广芝话未说完便被叶无忌打断。

    秦星河从未见师兄如此气愤,但他旁观者清,拉了拉师兄衣袖,将叶无忌扯回座中,小声道:“师兄你先听石将军说完,我看他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叶无忌自幼丧父,虽在锦衣玉食中长大,但父亲的缺位让他但凡念及于此都难免神伤。此次来京后在剑冢中与齐王义父子相认,让他欣喜不已。心中父亲这块空白为齐王这样一位当世英豪所填补,叶无忌实是快慰平生。尽管不能向任何人明言此事,但每每想到英伟不凡的义父,他心中都禁不住一阵激动。是故此刻听到石广芝说反叛者乃是齐王,他才会这般恼怒。

    石广芝避开叶无忌灼人的目光继续说道:“在下也是昨日复盘战局及与叶少侠回顾他脱险历程时才萌生此想法。在下曾在燕宁军中服役十数年,对齐王殿下和燕宁军的熟悉敢言京城内无人能及。”

    “将军曾是燕宁军四庭柱之一,军功卓著,齐王对你的信赖由来已久。若不是如此陛下也不会招你入京整顿执掌金吾卫。”,襄王点头说道。

    “今日之战中险些致我军落败的毒水名唤腐金水,此物乃是燕州金山通兴观凌玄道人在炼制丹药时无意中制成。他以此物为暗器伤了好些江湖中人。只因这毒水太过歹毒霸道,而凌玄道人又为人阴狠,最后犯了众怒。燕州武林同道结伴攻上金山,打破了他的通兴观,凌玄道人死于乱刀之下。而这腐金水的配方却经由凌玄道人唯一的弟子传到了燕宁军中,由四卫之一的鹿济时改良后用在战阵之中。这腐金水溶肉蚀骨极是厉害,北戎贼寇吃了它不少苦头。今日阵前我一闻便知贼兵喷射的毒水正是此物。当时我心中尚自狐疑,难道这腐金水的配方被他人窃取……”

    “石将军敢言这世上便只有燕宁军中才有腐金水的配方吗?”,叶无忌又一次打断了石广芝的话。

    石广芝只道叶无忌年少之人心慕齐王赫赫威名,对他一而再打断自己的话头也没在意,他接着说道:“这话我本不该讲,但我肯定配方只燕宁军独有。只因那凌玄道人唯一的弟子已被鹿济时所杀……”

    叶无忌心中一惊,问道:“那又是为何?”

    “鹿济时心思缜密,他见腐金水威力如斯,便心忧配方若为敌方所获。那时遭殃的便会是我大楚军。是以他先斩后奏,杀了那年轻道人,让腐金水成了燕宁军中独有之秘。”,石广芝坦然说道。

    叶无忌眼望石广芝,露出厌恶的表情道:“这人端的是心狠手辣,齐王殿下怎能容此等样人在燕宁军中!”

    石广芝和襄王对视一眼,都觉这少年果然是少历风雨,心地凭的善良,但这对他行走江湖是福是祸孰难逆料。石广芝并未接叶无忌的话说下去,转而看向他说道:“此人实乃齐王左膀右臂,无忌兄弟你早已与他见过数次了。”

    叶无忌一怔道:“此人之名我倒是听过,但石将军所言见过数次又从何说起?”

    石广芝道:“确切的说是你和他交过数次手,但没见着他的面。这样说无忌兄弟可明白了吗?”

    叶无忌闻言脑中一阵雷鸣,继而闪电划破了漆黑一片的夜空,最终天际边现出一个身影。这人身材矮小,一身黑色劲装,头脸都蒙在厚重的黑布之中,只一双深不见底的眸子让人望之生畏,那正是昨日在飞鹰台下狙杀叶无忌的神秘人!他终于明白为何飞鹰台下神秘人接他飞剑时他生出似曾相识之感,当日在齐王府内鹿济时正是以此手法接下了长宁县主打向秦星河的飞弹。

    “不可能……不可能…”,叶无忌颓然坐回座中。

    “鹿济时与我同袍十年之久,共同上阵杀敌出生入死不知凡几。私下我俩又都是好武之人,互相切磋更是习以为常。我们对彼此的一招一式都烂熟于心,是以昨日你说到那神秘人收发暗器的手法时我便疑心是他。再一联想腐金水之事,和你再三确认他的招数后更是确凿无疑。事后想来,这世上除了鹿济时的魅影卫,我再想不出有哪支斥候队能瞬息间将我禁军突围高手一网打尽。郑剑生昨夜来访言道东宫核心武将谋臣尽数在营,太子若谋逆怎会如此?反观齐王府众主将连同殿下均早早退出,委实可疑。”,石广芝摇头叹了口气,“我跟随齐王征战十余载,大王待我如同兄弟手足一般。随大王一同出征时,寝同帐,食同案,血同流,泪同洒。若论及此情义,我心中较任何人都更为纠结!但好男儿忠义难两全!如若果真是齐王谋逆,石广芝自当割袍断义,与其势不两立!”,石广芝眼中带泪,一席话说的慷慨激昂,帐中诸人都为其忠义之心所感,一时都说不出话来。

    “好!石将军不愧是明辨是非、忠勇兼备的好男儿!本王代陛下谢过将军大义!”,襄王说着向石广芝就是一拜。

    石广芝哪里敢受,连忙接住襄王双臂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此乃为臣之道!大王如此大礼折煞广芝了!”

    叶无忌并非愚笨之人,石广芝把话说透后,他在心中暗自思量,转瞬便明白了鹿济时所行何为。他当是奉齐王之命,将去往笔架山路途之上的自己引往别处,并暗示自己回渝,这是避免自己参与到春狩之中遭此刀兵之祸。之后与鹿济时厮杀时他几番提及主上对自己颇有善意,想必也是齐王念及父子之情,不欲伤自己性命。但是自己几次三番出手相助皇帝,今后恐怕战阵之上只能兵戎相见了。想到此处,叶无忌心中不禁一阵难过,心道自己父母缘竟浅薄如斯,上苍为何待我如此残酷!

    帐内除了秦星河外其他人并未在意叶无忌的神情,襄王兴奋的说道:“既然不是太子谋逆,那局势便要好的多。燕宁军远在燕州,齐王有再大能耐也没法率大军犯上作乱。若春狩队伍久不回京,太子必然起疑。待他派人来查看之时便知这谋逆之事,届时调动天护军前来勤王护驾,定能将叛军一举剿灭。”

    石广芝点点头:“此刻我方首要之事便是要坚守到勤王大军前来。但齐王行事向来稳健,候贤忠又多谋善断,还不知接下来我们会面临怎样的局面。”

    “有石将军在此,不论这叛军幕后究竟是何人都难讨得好去。”,襄王捻须说道。

    石广芝拱拱手:“大王过誉了,在下当尽力护得陛下和大王周全。今日上山便是向大王禀报战况和齐王之事,既已事了,广芝这便要下山了。不知大王可还有事差遣?”

    “此间一切军务由石将军全权处置,将军请自便。”,襄王向石广芝拱了拱手。

    “多谢大王信任!倘若陛下醒转……”

    “我定遣营中轻功最高者立时向将军通报。”,不等石广芝说完,襄王便应承了下来。

    石广芝再无他话,向襄王行礼后便欲转身离帐。这时叶无忌嚯的一声站起,对石广芝说道:“石将军稍等,我随你一道下山。”

    帐中其余人见此都略微一愣。叶无忌虽随东宫参与春狩,但毕竟乃是江湖中人而非阵中军士。两军对垒不比江湖厮杀,他既不懂调兵遣将、也不会列阵攻守。他虽有一身卓绝的武艺,但在战阵中也并不比操练有素、进退有序的军士更管用。是以今日众人见他上山,都以为他会留在山上。此时听他说要随石广芝下山都颇感意外。

    “师兄你又不懂用兵,何不留在山上一同守卫陛下和襄王殿下?”,秦星河急道。

    叶无忌其实也不知为何自己想下山去,只是心中对义父谋逆之事耿耿于怀,总觉得其中定有隐情。与其在这千丈绝顶上暗自神伤,不如下山去觅得机会再探究此事。

    “你好生在此保护陛下与殿下,我虽不知兵,但这把剑总有用武之地。”,叶无忌一手拍了拍师弟臂膀,另一手紧握天下剑。

    石广芝眼望襄王,等他示下。襄王颔首道:“叶少侠一腔热血自不可辜负,你在石将军左右想也能助他一臂之力。”

    石广芝见他这样说也无二话,笑着挥手道:“如此叶少侠便随在下同去吧。若单论武艺高强,在山下这数千人中倒也不做第二人选。”

    二人拜别了襄王和帐中众人便动身下山而去。来时只因山高路滑,花了不短的功夫。在帐中一呆又是一个多时辰,此时出得洞来时已是下午时分。下山时道路为积雪所覆,更加难行。两人又各有心事,一路上都埋头赶路,谁也没开口说话。雪中走了一个多时辰,待眼已能望见山下营帐时天色已有几分麻麻黑了。

    就在这时,远方陡然传来一阵号角声。这样的狂风肆虐中这号角声竟也能传到半山之上,叶无忌不禁驻足抬头,凝神眺望。只见天边无数人马在雪原上狂奔,将飘洒的雪片卷的在风中狂舞。而那人马中一张极大的旗帜在风中显得颇为威武,其上一只背生双翼的斑斓猛虎似是随时要跳将出来吞噬面前的一切。

    石广芝见此大喜,口中喊道:“是虎贲军!我方强援已至!破贼就在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