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苍歌英雄传 » 第四十七章 天仪(二)

第四十七章 天仪(二)

    一天一夜的大雪把山脚周遭春意盎然的景象又装点回了寒冬时节的茫茫雪原。暮春时节陡降此等大雪也极少见,虽是阻住了贼兵进犯的脚步,但大楚军缺医少药,众将士只能在寒风中紧裹披挂苦苦支撑。天寒地冻之下,不当值的兵士都躲入营帐中偎依在火堆前取暖。

    叶无忌和石广芝二人也并无御寒衣物,只能仗着精深的内力在这冰天雪地中向天仪峰缓步而行。天仪峰乃是笔架群山的主峰之一,山势峰峦雄伟,高耸入云。平日天晴气朗之时也有半山藏于云雾之中,山高涧深极其险峻。莫说此时雪虐风饕,常人在此寸步难行,便是在秋高气爽之时也少有游人能缘峭壁而上曲径探幽。叶无忌昨日在飞鹰台后山上时大雪初落,只是略有寒意,脚下虽也湿滑,但较今日在此齐踝深的积雪中上山自是容易的多。

    好在天仪峰自古以来多有执掌天下之人上山祭天祷告,于此悬崖峭壁之上也筑有羊肠小道,否则像今日这样的天气,要想去到祭天台上自是难如登天。寒风暴雪中,太子临行前赠与叶无忌的披风便让石广芝分外羡慕。这披风厚实无比,叶无忌紧紧将全身裹在其中,便像是穿了件寒服一般。两人沿着山道上行,全赖二人功力深厚方能在这狂风中保持身形全力赶路。

    两人在雪地中一阵疾驰来到半山处。随着逐渐登高,山势也渐陡,但山中植被倒不见稀疏。叶无忌一路攀登至此眼见四周峰峦叠嶂山势奇险,而身边尽是断崖绝壁,即使是在这小道之上,稍不留神也多有坠崖之危。他心想以自己的身手在这道上尚且如此,当年修筑此道的工匠又能有几人身负上乘武功?实不知这条小道之下埋骨几何!念及于此不禁出言向石广芝问道:“石大哥,天仪峰如此险峻,你可知这山中小道是为何人所建?”

    二人一路专心赶路少有言语,此刻叶无忌突然发问,冷风吹得石广芝缩了缩脖子道:“此天仪古道已千年有余,相传乃是当年靳国统一天下的开国武皇帝下令修筑。和我大楚太祖一样,他也是乱世中的英杰。靳国武皇帝传说是乞丐出身,以一己之力结束了那个动荡的浊世。”

    叶无忌听得一愣:“乞丐最后做了皇帝?”

    石广芝哈哈一笑道:“传说他幼年时家乡发洪水,只他一人死里逃生。年幼无依之下,为了生计只得沿街乞讨。后来得知有同乡在军中当差,他投了那人才得以在军中一路高升,直至最后统领三军横扫六合,统一天下。”

    “论起点之低,怕是历朝历代帝王以此为最了吧!”,叶无忌咋舌说道。

    “他出身贫贱,因此格外能体恤民情,是位以仁义著称的明君。”

    叶无忌本就少读史书,对这千年前的往事更是一无所知。此时听石广芝介绍这修筑天仪古道之人竟还是一代明君,忍不住说道:“可这天仪峰崎岖陡峭如斯,修筑之时不知有多少工匠葬身峭壁之下,花费之巨也是难以想象,如此行径当真称得上仁义吗?”

    关于这天仪古道和靳国武皇帝的传说,石广芝也只是从史书和与人闲谈时知晓。而他并未想过叶无忌所虑之事,被他这样一问有几分语塞:“嗯…这…这史书中是这样记载…不过古道嘛…也不一定是他的意思…他…他还是施行了不少惠国利民之仁政的。”

    叶无忌见石广芝语焉不详也不再多谈古道之事,只淡淡的说道:“我原以为皇帝高居庙堂之上,权势倾天。无论何事都能随心所欲,当是全天下最安乐之人。可来京月余才发现原来全不是这么回事。如今陛下这等遭遇更让我觉得,当皇帝当真没有我等江湖草莽来得自在快活呢。”

    石广芝笑道:“无忌兄弟正当年少,又多在江湖走动,自是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

    叶无忌接着说道:“可就是这样,还有那么多人想要去坐这把龙椅,即便冒着株连九族之险,还不惜造这许多杀孽。”

    石广芝看向叶无忌,摇了摇头并未答话。叶无忌又继续说道:“来京城这许久,也听不少人言谈中提及太子殿下,其中多有赞颂他的忠孝仁义,料定他未来定是位明君。我与他几番接触后,也颇为认同此点。现下这个局面我都有几分迷惘了,不知到底看到的是真是伪。”

    石广芝闻言心中一痛,咬牙说道:“也许很多事并不是我们看到的那样。善恶正邪又当真能泾渭分明吗?”

    叶无忌看了他一眼,心中有几分不解:“恕小弟愚钝,这善恶正邪本就水火不容,如何不是泾渭分明呢?石大哥此言把小弟说糊涂了。”

    石广芝脚下半分不慢,但眼神中满是惆怅:“黑白、阴阳、正邪、善恶都是一体两面,这红尘乱世之中,谁人又能独善其身呢!”,说完一声长叹,加快了脚步向祭天台奔去。

    他这几句话在叶无忌听来颇为突兀,但见他如此神色,叶无忌也不便多问,脚上加力随他向山上跑去。

    两人来到小道一转角处陡闻铃音响起,再看脚下,原来只顾着赶路踩到了不知何人所设的机关。就这么一看的功夫,从四面岩壁上瞬间现出数名甲士,弯弓搭箭指向两人。为首之人一声大喝:“来者何人?”

    只见这几人都身着襄王府的披风,盔甲左胸上蚀刻着一只昂首曲项振翅冲天的九头鸟。两人扯下披风之上的兜帽露出面容,石广芝说道:“我乃金吾卫石广芝,这位是御剑门叶无忌,前来与襄王殿下议事。”

    这两人襄王府众将士自然认识,忙收起弓箭纷纷行礼。为首问话那人跳将下来,拱手道:“小将欧德阳见过石帅、叶少侠!”

    叶无忌拱手回礼之余打量了此人一番,见他甚是年轻,似比自己也大不了几岁,生的长眉细眼,高鼻薄唇,一脸精细模样。

    石广芝拱手道:“原来是荆州军神鸟营奋威校尉,神鞭欧德阳亲来领军把守隘口,难怪我俩都着了你的道。”

    欧德阳见堂堂金吾卫统帅竟也识得自己,不禁面露喜色道:“石帅过奖了,小将奉大王之命把守这上山要道,自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

    石广芝笑道:“欧将军过谦了,神鸟营三大校尉我远在京师都早有耳闻,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有劳你带我们去拜见襄王殿下。”

    神鸟营中都是千里挑一的勇士,在荆州军中地位举足轻重,荆州军军官多出自其中。而神鸟营分为三个百人队,分别由振威、奋威、神威三位校尉执掌。神鸟营中普通兵士都是精挑细选、层层选拔而出,其主官更是文武双全的骁将。

    欧德阳闻言在前带路,引领二人继续向祭天台走去。一路上又遇到几重明岗暗哨,幸得欧德阳指引才省去不少时间。

    约莫又走了半个时辰,走过一个转角,欧德阳停住了步伐,想是到了祭天台。此时他们已身在天仪峰山顶,天地间一片白茫茫全不知是雪还是云雾。大雪之中的天仪峰之巅让人有些战战兢兢,只因脚下霜雪皑皑、云雾弥漫,苍茫之中让人分不清边界,生怕踏错一步便会踩空跌入难测深涧之中。

    叶无忌正想着祭天台到底在何处时石广芝冲他招了招手,他见状来到他身旁。石广芝伸手指了指脚下的云雾,紧接着一个纵身跳了下去。叶无忌心中一惊,天仪峰之高耸入云霄,这一跃下去便是只猿猴也跌死了。他刚欲伸手相救,谁知身旁的欧德阳也是一个箭步跃入了云雾之中。

    就在叶无忌一人在山巅瞠目结舌时,听到下面石广芝粗豪的声音传来:“无忌兄弟,还等什么呢?赶紧下来吧。”

    叶无忌细辨之下发觉石广芝的声音来自脚下不远处,他鼓起勇气向下跳去,耳旁生风,穿破云雾落到了一片雪地上。他再抬头一看,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巨大的岩石台地之上。这台地与寻常台地迥然有异。此石台由峭壁上向外延伸而出,其上光秃秃的草木不生,只是厚厚的落满了积雪。石台之大足可容数百人而不显拥挤,向上望去云烟盖顶不见山峦,四周也是云遮雾涌恍如仙境一般,造物之奇着实可谓鬼斧神工。叶无忌从未见过如此奇景,新鲜感驱使下便发足向前走去,想再看的清楚些。身后的石广芝急忙说道:“无忌兄弟留心脚下,祭天台边缘并无他物,其下便是万丈深渊,千百年来也不知跌下去多少人了。”

    叶无忌闻言连忙放缓了脚步,走到祭天台尽头极目四顾,只见风雪之中的笔架群山银装素裹显得分外宁静。而脚下风起云涌,放眼望去深不见底,胆小之人便是站在此处都会两股战战。此奇境美景让叶无忌一时浑忘却了身处战事之中,想着小师妹若是此刻在身旁,一同相依赏雪,烹茶抚琴该是何等妙事。但只恨自己丹青之技拙劣,言语自无法将此间情景说与她听。

    “无忌兄弟,此处风大,快随我一同去拜见襄王殿下吧。”,石广芝的声音从叶无忌身后传来。

    叶无忌好容易才把视线和思绪从眼前的胜景与心中师妹的倩影中抽离出来,转身向石广芝那边走去。但他走了几步陡然发现失了石广芝和欧德阳的踪影,祭天台上此时竟只剩了他一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