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六十五章 出发

第六十五章 出发

    方和受到赵东平的启发。

    只要话说的好,有时候说一小半比全部说出来还要管用。

    果然钟律师也在想了,女同学,方和离婚,他迅速“心领神会”。

    “去是能去的,会有些麻烦。”

    贝大国是大天朝的免签国家,但就是免签,不是团体游,而是个人出行,平时也需要办理许多手续,才会放行。

    “我来捋一捋……”

    “钟律师,别捋了,之所以想在香江拍卖,就是想获得一些漂亮币,国内想换漂亮币,限制太多,不但去贝大国需要不少漂亮币,我那个山庄明溪楼你是知道的,未来我还想进口一些高档食材。”

    “从国外进口高档食材,你那个山庄?”钟律师大笑起来。

    “万一呢,还有其他的事,我有一个外侄想去国外留学,以及想不到的。”

    这样也能说的通,只闷在国内,有没有漂亮币是一个样的,但与国外沾到了腥气,手上有一些漂亮币会比较方便。就像贝大国,人民币也能用,但没有漂亮币好用。

    关键还能少交税。

    钟律师说:“行,你等几天,我就会给你消息。”

    方和找了一家好的酒店住下。

    他将房门关了起来,从包里拿出一个小方盒子,它是一种很高级的探测仪,专门用来检测摄像头的。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许多酒店和宾馆根本不管。

    但明溪楼开业后,方和就派人明确地在各个房间贴出小标语,专门说了这件事,每天会派服务员来检查,若是发现有人私自在房间里安装摄像头,不但会将此人拉入黑名单,还会报警。

    这是他的做法,人家就未必这么做了。

    查了查,房里没有。

    没有最好。

    方和回去。

    他将几个宰相请来。

    “可能未来我会提供一些有力的帮助,先说第一条,你们知道那个门的,我打一个比喻,我人在均州,然后将若干大军通过光门转移到我们那边,再骑摩托车去襄州,将这些大军带出来。正常情况下,两者相隔了两百多里路,即便急行军也需两天时间。”

    “不止,沿途有许多山川河流,如果兵力少还好一点,兵力多,仅是渡河就会耽误许多时间。”张叔夜说道。

    还有更危险的地方。

    敌人可不是普通人,那是完颜银术可和完颜娄室。

    什么都能发生。

    这样大规模的兵力调动,是不可能瞒过金人的,只要敌人布置妥当,弄不好太原保卫战的悲剧又会上演。金人将太原城围着,宋朝军队源源不断去援救,一个个击溃,最后没有援军到来了,太原城粮草物资也消耗得一干二净,一举攻破。

    但是方和这么做,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胜非眼睛也亮了起来:“太傅,管用啊,太管用了。”

    “朱公,不要指望太多了,也很麻烦的。”

    方和说了一个例子,大方村一个人在他田头搭了一个遮阳棚子,由于棚顶太亮,第二天镇政府就找上门,说是被卫星发现了,上面打电话问是什么建筑。

    一个小遮阳棚了,那就算了。

    方和听后,吓了一大跳,然后回想。

    他带了人“出没”过,要么在仓库,要么在明溪河上游,要么在水库里,全是没有光线的地方,而且全是在晚上。

    他的一颗心才定了下来。

    所以带的人不能太多,顶多万余人,而且方和还要找一个真正的无人区无监控的深山老林,晚上行动,黎明结束。

    “你们那边……”几个大佬听了,都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朱胜非说道:“即便万余人,用得好,还会起作用的。”

    “那就好,然而这件事,只能通知韩岳二人,其他人勿得泄漏,姚平仲的下场要切记切记。”

    几个大佬同样搞不清楚,究竟是谁泄漏的,种师道死了,李纲还活着,协助赵构呢。即便他能回答,还会归罪于赵桓。史册对他评价很高,宋史足足用了两卷列传来记载他的事迹。

    方和对这个人评价只是一般般。

    若想弄清楚,只有等几年后,看看那时候赵桓能不能活着弄回来了,赵桓回来,所有经过会水落石出。

    几人点头。

    特别是赵鼎,他当时就在开封城内。

    只是官职不高,不清楚经过。

    但有的是能想的,如果能瞒住,说不定那次偷袭就会起作用,当时开封城内外勤王不止刘平仲一路人马,号称二十万,实际也达到了十七万,跟着一涌而上,那又是另外的结局。

    如何利用,就看韩岳二人到时候怎么安排了。

    “这是第一件,有的安排我在准备,但未实现,就不说了。然后说一件在我心中,无比重要的事……”

    “请说。”朱胜非道。

    “诸公,准备成立一家书院吧,然后招收算术能力强的少年,最好在十二到十五岁之间。”

    “那些教材编写好了?”

    “早着呢,但过段时间,我会将初中部分的内容带过来。”

    方和说初中,几人也知道了,方和那边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上了大学后还需要进一步深造,读硕读博,才能成为最顶尖的人才。

    其实就是初中部分,也够这些学生消化好几年了。

    这件事在方和心中是很重要的。

    即便年底两个完颜合力对付韩岳,以韩岳的武艺,纵是败,也是能逃出生天的。

    但是金人摊子越铺越大,兵锋就会越来越弱,当然,到了那地步,局面确实有可能糟糕到极点,就是到了那地步,也不及这些知识普及的重要。

    就像现在方和带着工匠研发出许多新东西,然而原理有人懂吗?一个也没有。

    还有,若是没有意外,三四年就会正式收复中原了。

    收复回来后,朱琏母子还会呆在EZ?

    但方和是不会去的,因为山庄那摊子离不开EZ。

    史书也能看到一些教训,刘邦得天下,张良做道士,但别当真,人家一直保持着超然的地位,无论刘邦还是吕后,对他一直保持着十分尊重的态度。

    后面还有,李泌、姚广孝。

    这三个人的定位十分符合方和,因为方和一直不想参与宋朝的政事,也没有能力实际参与了。并且功劳大到一定地步,赏无可赏时,弄不好就是悲剧了。

    因此这件事呢,越早安排越好。

    “不但有教材,若无意外,过段时间我就会送大量科普读物过来。”

    朱胜非问:“这些学子未来如何定位?”

    “朱公,放心,我不会干涉你们的科举,我们那边同样也有文科,我考的就是文科……先前这批学子你不用担心了,培养他们不是做官的,而是做博士,是你们这边的博士,不是我们那边的博士。

    以后还会让他们继续精研各种学问,教导后来的学子,毕竟沾到这些学问,宋朝懂的人……或者说知其然的人不少,但知其所以然的人几乎没有几个。

    你们想要进步,想到迅速发展到我们那边的水平,一个书院是远远不够的……当然,未来学子数量多了,也可以安排。

    到时候得进行第三次改制了,改制的不是朝堂,而是地方,现在各州县就那么几个官员,实际上哪个是全能的人才?想要更好的治理地方,不提皇权得下乡,至少县里面得恢复六曹制度,各曹都由专业的学子来担任。”

    “冗官哪……”

    “宋朝不是官员多,而是两条,高层官员薪酬太过离谱,这个你们早改过来了。

    官员没有安排好,许多士子领到了职官,却没有授任差遣官,然后闲赋在家。还有一个弊病,表面上是科举录士,实际科举录士在官员里占据的比例远没有恩荫录士的人数多,只能说科举录士的官员履历要好看一点。

    再看我们那边呢,学历也是重要的,但是各个官员有的是从县幕僚级别部门逐步提拨上来的,有的还是从乡镇,甚至村级渐渐提拨上来的。

    至少他们熟悉基层。

    还有一些专业岗位由专业人士担任官员,是内行人,就不会出现重大的失误。”

    大天朝的精英选拨制度,虽然不能说十全十美,但比宋朝这种制度要好得多了。

    “这次改制会涉及到地方,千万要慎重。但也不急,等到后面几批学子学有所成时,宋朝不是光复中原,说不定早打到黄龙府去了。

    你们现在一些想法也不对,我们那边读书,学有所成,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但你们这边读书目的就是为了当官,然后有的人将当官发财联系在一起,成为贪官污吏。

    吕公,我朝收复燕京时,你在燕山府担任转运使,当然,责任与你无关,但你也亲眼看到那些官吏的可恨与贪婪,所以燕京百姓对我朝恨极。”

    恨宋朝了,那么就欢迎金人了。

    宋人来了,滑入地狱,金了来了,滑入更深的地狱。

    从今年下半年起,金人在燕京统治越来越残暴,到处抓丁壮,入室抄掠,老百姓过着生不如死的日子。

    许多百姓被逼得逃向沧州。

    然后岳飞最后一个上司杜充入住沧州,因为常胜军和义胜军可恨的反叛行为,杜充说燕人不可信,不顾岳飞苦苦阻拦,将这些燕人全部处死。

    “诸公,还是那句话,最好是你们能制造,不知道其学问,其原理,如何能制造呢?

    一个国家想要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财政,但这些钱得用在正确的地方。就像那边我的国家,军事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不足百分之一点三,科研占比二点四,教育支出足足占比百分之四,足足是军事支出的三倍有余。

    所以才涌现出无数人才,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那边在你们眼里可能光怪陆离,但却是许多人努力的结果。”

    方和又拿他山庄花木种植做例子。

    “看看,可能几个专家在你们眼里,只是一个花匠,然而为何我提供的种子就会高产,那些还只是能留种的作物,大多数杂交作物种子产量还要更高。果树能高产能更甜,庄稼能高产能抗病虫害,花卉越开越漂亮,就是这些专家努力的结果。”

    朱胜非道:“太傅,你不说了,我们同意了。”

    财政再困难,难道建一个小书院的钱都没有?

    “太傅,钱益中贬斥琼州……”

    昨天方和话说的很中立,不能因为在史书上出现就要重视,相反,因为赵构和秦桧,那段时间能出现在史书上的著名人物,大多数名声不大好。

    宋徽宗朝也一样,不是没有人才和烈士,但都没有得到重用。

    或如方和所想的毁家纡难,满门皆灭的英烈周中,若不是那次殉节,在史书里都几乎找不到他的名字。

    还有一个魏知州,南宋重新控制潍青二州后,新知州率领军民坚守孤城十七天,最后战死殉国,只知道他姓魏,名字都没有记下来。

    是这个理,然而方和也没有替钱益中说好话,也不可能替他说好话了,这个头真的不能开。

    于是今天早上在朱琏授意下,几个宰相起诏书,将钱益中远斥海南岛种橡胶了。

    ……

    进海关。

    “那个筒状物是什么?”

    方和将卷轴拿出来,主动打开,别人想打开它是打不开的,包括眼前两个负责检查的工作人员,马上就会说不清楚了。但只打开一大半,不全部打开是没关系的。

    检查人员看了后莫名其妙,方和说:“奶奶的遗物,一个念想……”

    人家开始联想了,去香江还带着,肯定发生了一些悲伤的故事,又不是文物,甚至都不是书画,也不好意思问了,放行。

    下了飞机,钟律师朋友的朋友李兆树将他接到酒店,然后说:“公司替你注册好了。”

    然后拿出来一大叠文件。

    “这么快?”方和诧异地问。

    据他所知,在开曼群岛注册公司也有些麻烦,如果不注意,以后钱都转不回来,而是转到开曼去。

    “他们是特例,实际其他国家,有的国家办事效率也比较低。”

    李兆树聊了几句,带着方和去银行开户。是开户,不管哪家银行都会欢迎,一会儿就办好手续了。李兆树请拍卖行的人来,方和回房间,继续用探测仪检查房间,这种概率比较低,但碰到了又未发现,那就大事不妙了,没有,这才先拿过来几块印石。

    一会,李兆树又将拍卖行的人带来。

    方和说他这边生活节奏快,香江生活节奏也快。

    几个人仔细地观看,一人说:“处理工艺如此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