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三十五章 交涉(下)

第三十五章 交涉(下)

    方和真的无所谓。

    虽然投入了不少钱,不过有合同在呢。十倍赔偿不可能了,然而沾到了白暨豚,两三倍赔偿是能拿到手的,不算是空辛苦一场。

    方和掀桌子,明显谈不下去,一个中年人只好劝大家冷静冷静,先去吃中饭,下午再谈。

    大家走了出来,钟律师说:“方和,你说的对,这是有人将你们公司当肥羊宰呢。”

    但钟律师是知道的,所谓的公司只是一个皮包公司,明面上公司在投资,实际是方和一个人在投资。

    “方和,你有什么想法?”

    方和将他的想法说了一遍。

    投资就投资吧,方和胃口也不大,只要收益比存银行利息高一点就行了。

    不过听市里的口气,不是投资,弄不好就是一个无底洞。

    “也不算是屁股想出来的,若是你听从了他们的计划,正好,从岸上到水库,有山有水有滩涂,面积也足够大,能形成一个小保护区。”

    道理是这个道理。

    关键这样了,哪个私人敢来投资?

    最后还得看上面怎么想了。

    有可能上面将方和承包的地方收回去,由官方来建设。

    有可能继续与方和谈判,最后搭成一个双方能接受的条件。

    下午继续。

    有人劝,方和又替他们算了一笔账。未来能有什么收益呢?一个餐厅,一个停车场,一个宿舍。实际上若是在方和餐厅里吃饭休息,连停车费最好都不要收。

    然后就是用游船载着客人在水库里兜一兜,这个能收多少钱?

    要么门票,因为地形的原因,不容易收到门票,就是能收到门票也不敢收,毕竟离几个城市太远,除了几十条大鱼,也没有什么可看的。

    就像方和原来上交的方案,是休闲旅游,不是观光旅游,有山有水,有吃的喝的玩的,然后用此来吸引一些游客来度假,而不是观光。

    不收门票还会有人来,一旦收了门票,恐怕连鬼也不会来。

    就是这些收益,你们自己算算,一年能有多少毛收入,再将各种支出、税务扣掉,还能剩下多少净利润?

    不说别的,就说省内。

    有几个景点名气太大,是能盈利。但有许多景点实际风景十分秀丽,面积也远胜于明山水库,它们却是多处于亏损状态。

    你们这样要求呢,我们是真心的不敢承包,也包不起。

    方和不是说着玩的,他真的有撤资的念头。

    就算有收益,若是限制太多,方和也不想继续经营下去。

    一直谈到傍晚,方和给出自己的底线。

    卫生情况不用说了,就是不注明,方和也会注意。请几个保洁员也无所谓,都是乡亲,人多了,拿起铁锹扁担,就是园丁,拿起抹布,就是服务员。

    那怕专家看到了,只要将卫生搞好了,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主要是其他的条件。

    方和可以将余下的滩涂丘陵承包过来,但这样的承包可以称为真正环保型承包,几乎谈不上收益,所以承包费不得涨一分钱。

    不以为少,翻上一番,一天就是一万六千多的支出。

    税肯定要交的,但这种投资,按照国家政策,也会有一些优惠政策,也必须要给予这些优惠政策。

    规划也会要做的,方和可以让他们公司请来相关的专家设计规划,然后交给专业部门审批,而不是一群外行人审批。

    限定资金的上限,比如五千万,当然,公司若是有钱,说不定也能抽出更多的资金投入,但不投入,只要资金达到了五千万,上面不得以任何理由让公司追加投入资金。

    资金可以打到县里面的账户上,也可以限定用场,甚至方和可以通知公司立即打来一笔资金。但这些都属于流动资金,不管哪家公司,手上都需要一定的流动资金,不可能让庞大的资金处于冻结状态。

    这些资金只能分批注入,或者是半年内,或者是一年内。

    一年时间也太短了,不过考虑到水土流失和环保,水库边上滩涂这些地方可以限制在一年时间。

    至于更远处的那片丘陵必须放宽时间,两年或三年,以后也有权进行二次改造,或追加建设。

    因为建设,会挖掘砍伐一些林木,相关部门也要给予同意配合。

    既然有关部门能投喂,游客为什么不能投喂,这是没道理的。

    难道指望将这几十头白暨豚进化“野化”,就这么几十头,试问哪个专家有胆量冒冒然放到长江里进行“野化”,那么与游客亲近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当然,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专家也可以视察,或检查方和所购买的投喂鱼虾。实际也好办,有关部门在哪里买,方和在哪里买就行了。不可能你们买的时候就合了格,我买的时候就不合格,

    至于触碰,游船上的服务员只能戒劝,若是遇到一些老爷式的游客,不听劝怎么办?

    难道因此就将方和的合同取缔?

    只是尽量,而不是务必。

    上午所说的条件根本没有任何道理。

    至于捕鱼,实际不说,方和也不会捕鱼。但有人偷鱼,与方和无关了。然后是钓鱼的问题,可以对钓竿钓钩进行一些限制,比如一些海钓。

    铒食也能做一些限制,不能挂上鱼虾类铒食。

    这样,就是有人钓鱼,也不会误伤这些大鱼了。

    什么叫休闲式旅游,以明山水库的条件,如果连钓鱼都不准许,还能有人来么?

    实际这时候已经有人意可了,毕竟不是拨一笔资金就能解决问题的,每年护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又能拉动多少旅游业。交给方和公司,这些支出也等于甩给了方和的公司。

    第二天继续谈。

    大体上是同意了方和的条件。

    不过追究了若干要求,比如明文规定,万一以后上面将所有白暨豚和江豚转移走了,影响了方和公司的收益,方和不得索取赔偿。

    还有船的问题,现在有旅艇,未来有旅船,就算方和将螺旋桨包上网罩,也要维修保养,这些机油和废油必须让人提上来,不管方和用什么方式去处理,不能泄漏到水库里。

    岸上的一大摊子,任何拉圾包括厨余在内,也不得倒入水库。

    当然,其他人倾倒,自有工作人员监管,不能让方和来负责。

    方和提到了打农药,打农药必须在专家监管下进行。

    一是农药种类,二是天气因素,三是就地处理方式。

    等等……有许多是方和做梦也想不出来的,全部提了出来。

    虽然有些苛刻,大体上是能接受的。

    然后在钟律师交涉下,开始了正式谈判,又重新签订了一份合同,足足有近百条条款,厚厚十几页。

    十倍赔偿也没了,主要是对这几十条大鱼,包括专家在内,都没有多少底。

    如果到了万一时,只会赔偿方和的建设等支出费用,以及所带来的相关损失。

    然后方和以宋美文化有限公司明溪山庄法人代表的名义与相关单位签合同。

    明溪山庄就是那一摊子的总称。

    之前方和问钟律师,是宋美山庄好还是明溪山庄好?

    种律师想了一下,说,宋美山庄名字也还行,但总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到是明溪山庄名字不错,能给人一种雅致明媚的印象。

    方和便取了这个名字,然后给自己安上了这个长长的名头。

    看着合同,方和心想,真不容易。幸好请了几个律师相助,如果全部让他一个人谈,还不知得谈什么鬼样子,或者说,甭想承包了。

    但没有结束……县里面和专家争执起来。

    禁止周边百姓施肥打农药是不可能的,但必须自明溪河上游开始,建设一道简易的堤坝,不让农用水进入水库。

    东边和明溪河上游两边要建设一些防护环保带,以保障明溪河和水库的水质。

    这些上面会拨款,县里没有争。

    关键是下面。

    上游还有两家企业,也就是两家木板厂,买来柳树等木材,加工各个类型的木板,包括一些复合木板,效益还可以,每年都会上缴许多税务。

    几个专家要求必须将它们关闭。

    县里面几个领导不乐意了,只是做木板,即便有拉圾也不能称为工业拉圾,难道古人就没有拉圾了?为什么要关闭。

    特别是保持水位。

    下面那么多农田怎么办?

    方和也在听着,他算是当事人,旁听也行,不听,也不会有人来拉他。

    听着听着,方和心里想到,环保真的不容易啊。

    最好的例子就是黄山,那片土地是出徽商的地方,人杰地灵,出过无数人才,因为环保,关闭了许多企业,然后看他们的GDP,真的可怜,连一个县级市都不如。

    方和插了一句嘴:“真不行,请一些小型挖泥船清挖明溪河和明山水库,这样水位不但深了,也增加了库容。”

    一个有些秃顶的专家喝道:“你闭嘴,不要打小主意,出了事,你能不能兜得起?”

    什么小主意呢,若是这样,挖出的淤泥,正好用来改造那片滩涂,方和公司会省掉不少钱。

    闭嘴就闭嘴吧。

    不过方和心想,现在你们不同意,看看过一段时间,你们同意不同意?

    数量一多,方和不急,这些专家也急了。

    与他无关了,方和听着也觉得有点意思,虽然是吵,有那么一点民主的味道。

    最后一个领导忍无可忍,拍桌子说道:“你们将它们捞走吧,我们侍候不了这些小祖宗。”

    另一个领导说道:“它们是从什么地方冒出来的,就不提了,不过白暨豚活动范围大,江豚更是洄游生物,你们还是赶紧将它们带到长江吧。”

    几个专家立时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