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帝师:开局一个大宋 » 第二十九章 变(中)

第二十九章 变(中)

    这是诸位大佬教导的,不过方和想想,心里面说,这孩子实际也不容易。

    他还了礼,说:“殿下,我那边渐渐开始了,以后殿下就是不让我来,我也会时常来。不过……我说的磷矿石找到没有?”

    磷矿石不是药材,不是药材,就不知道产地。

    方和只好采购了一些样品,然后说了磷矿石的分布地点,让朱胜非安排人手去寻找。

    “还没有。”

    没有也能研发,方和自己采购了……但方和懒得采购,说:“找到后,我带着人研发吧。”

    它还是有重要作用的。

    金人也为之头痛,但想继续入侵宋朝,要不要攻城掠地,要不要两军对垒?那么就逃不掉。

    然后许多人在想对策化解。

    这些宋朝暂时不知道了,但朱胜非等人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库存的白磷越来越少,于是朱胜非派了许多人寻找。

    实际也找到了,只是EZ方面暂时还未接到消息。

    赵谌又说了一件事。

    因为韩世忠的反攻,如今赵谌的势力范围和赵构的势力范围是连在一起的。

    宗泽写了奏疏,说了京师的困窘。

    那是京师,只要是对宋朝略略有忠诚的人,京师都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况且宗泽本身就是一个忠臣。

    经过大伙商议,然后拨了五百石优质钢材……也就是方和提供的那些钢材,送给宗泽。又拨了一百万石粮食,以及大量药材,自水路运向京城。

    虽然最终同意下来,也开始执行,不是每一个人都同意的。

    比如吕颐浩,他认为大伙这么做,不是帮助宗泽,而是害了宗泽。

    方和想了一下,钢材没有问题,反正数量不多,直接运到韩世忠手上,然后由韩世忠运给宗泽。

    粮草和药材未必了,毕竟从汴水运向京师绕不开应天府,赵构肯定会将它们扣押下来,可能会给一点吧,但给多给少,就看赵构的良心了。

    其实粮草和药材落到赵构手里也不是浪费。

    不久金人便要开始更浩大的南侵,想要赵构这个大号炮灰能多抵挡一段时间,也要向赵构提供更多的支援。

    问题如吕颐浩所说的,主要还是宗泽。

    他想了好一会说:“殿下,这么做呢,康王赵构确实会对宗泽产生更大的反感。不过继续下去,随着金人第三次南下,康王赵构开始了逃亡。唯有宗泽在京师苦苦支持……”

    “那么京师……”

    “殿下,且听我将话说完。之前我一直建议暂时性的放弃京师,他在宗泽和殿下手上,金人是两样对待的。”

    这个赵谌是听懂了。

    落在宗泽手里,金人不会太重视。

    落在赵谌手里,金人又会进行猛烈的攻击。

    实际上史上宗泽能守住开封不失,不仅宗泽能打,与这条多少也有一些关系。

    “不但我们,康王赵构一是心中有鬼,也认为京师一个累赘,所以一直未入驻京师。”

    “看局势了,如果金人重视我们,派出完颜娄室和完颜银术可两员重将来犯,我们自顾不暇了,还能谈得上京师。当然,若是有能力,适当地帮助一下吧。”

    “反正这时,千万不要急着收复京师,与我所说的那个深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宗旨也不吻合。忍几年吧,况且你现在岁数也不大,韩岳等人岁数同样不大,都需要成长。”

    胡寅在边上说道:“那样,宗公苦矣。”

    “是啊,在应天府我们不是说好的吗,种种安排,必须要让宗泽顶在前面。想要成功收复旧山河,必须得有人付出牺牲,宗泽就是须付出牺牲的人……若是殿下不忍心,以后善待他的后人。”

    不说赵谌了,就是史上的赵构政权,宗泽的功劳也不可想象。

    若不是宗泽顶在前面顶着,赵构的局面会更被动更危险。

    “也就是我们不这么做,康王赵构对宗泽也是不喜。不过因为宗泽的作用,康王赵构眼下不会加害宗泽。等到几年后,不要说你们了,就是我也不会忍受康王继续胡作非为下去。”

    说到这里,赵谌忽然想到一件事。

    “殿下,你等等。”

    方和回去上网搜了搜,回来说:“殿下,上皇禅让前曾经准备许多舟船,准备将内库的财货搬到东南。因为金人突然到来,去年正月初三夜晚,上皇连夜仓皇出逃,他的安排没有用上。

    几个月后上皇返回京师,然后暗中联系了他的表兄王球。”

    “王球?”

    “王审琦的后人。”

    不但王审琦,石守信、潘美、杨业等宋朝开国功臣的后人,有不少还呆在京城,并且拥有一定的财富和地位。只是名不显,没有载于史册,有不少人与宗室还有着联亲关系。

    胡寅想了起来:“徐国公主的儿子。”

    “徐国公主?”赵谌问。

    “英宗将女儿徐国公主嫁给了王师约,王球就是王师约和徐国公主之子。”

    所以赵佶和王球不但是表兄弟关系,还是比较嫡亲的表兄弟关系。

    “原来是这样,太傅,你继续说。”

    “上皇和王球暗中勾搭,然后偷偷搬运内库的财货,圣上居然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财富史册未记载,但都被王球藏于自家枯井里。史上,康王撤离,王球这才将这笔财货交出来,正好被宗泽和杜充当成了军费。

    因为我的出现,历史改动很大,我但心这笔财货有变。这样吧,你写一封密信给宗泽,让宗泽找到王球,提前将这笔财货逼出来。有了这笔钱财,至少宗泽财政情况能缓和一点。”

    胡寅有些傻了:“那个辰光,上皇为何与王球勾结,偷偷搬走内库财货?”

    有一件事能说明宋徽宗干这件事得有多傻。

    第二次金人攻要开封,京城局势无比恶劣,河东沦陷,与西军隔绝,天气大寒,里无粮草,无外援兵……有援兵,关键赵构不援。

    为了守住京城,赵桓舅父王宗濋不但身先士卒,赤膊上阵,又说,朝廷会拿出许多财货犒赏三军。于是三军士气得以激励,打退了金人的进攻。

    王宗濋进宫讨要钱财,但赵桓手上哪有什么钱财,王宗濋的承诺没有兑现,三军沮丧,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只好指望神仙郭京作法了。

    方和一摊手。

    反正这个家伙真的不好评价。

    说他傻吧,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精。特别是瘦金体和花鸟画,震惊千古。同时还精通制瓷、茶艺、园艺,能骑善射。即便起点文娱小说的主角若是不开卦,作者都不敢这样写。

    说他不傻吧,轮到做正事时,他几乎没有做过一样正确的决策,全是反着来的,所以宋朝才在短短二十余年辰光里江河日下,沦为今天的辰光。

    赵桓一家子对赵佶不会有多少感情了,但终是亲祖父,赵谌咬了咬牙,什么都未说。

    “说到底,还是一个交通问题……”实际汉水一些支流与淮河一些支流相隔的不远,现在船吃水也不深,就是所谓的万石大船不过是五六百吨的船,能有多少吃水。

    问题是中间也隔着许多山,大山,又没有一个栈道,大规模运输便成了头痛的问题,不然未来宗泽的局面又要好一点。

    但有一句话方和一直未说,虽然宗泽忠诚,能打,可是没几年好说了。

    “殿下,走一步算一步吧。”

    与史上相比,宋朝现在的局面要好得多了。

    而且因为方和的推动,韩世忠和岳飞帐下已经拥有了许多兵马。

    史上岳飞和韩世忠前期也吃了不少败仗,原因不仅是没有成长起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手上没有多少兵马,还不能真正算是自己的兵马。

    京西路和陕西各自为战,也没有连成一线。

    南方同样因为群龙无首,乱成了一团粥,流寇四起,就是现在,还有不少流寇没有剿灭。

    赵谌又拱手,表示感谢。

    方和告辞。

    这时天色也晚了下来,听到他的到来,诸位大佬一一登门拜访。

    正好,回去时将自行车带走。

    还是有些用的,骑着它,上班速度快……

    朱胜非等人也说到了宗泽。

    方和还是一样的说法。

    几人连连叹息,在方和计划里,将赵构做为了炮灰。知道赵构的真面目,没有人会在意的,况且已经计划好了,未来正式北伐前,必须派出大军,将赵构的势力彻底剿灭。

    但是将宗泽做为炮灰,几人都有些于心不忍。

    “诸公,我们更需要时间哪,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时间,而是三年时间。”

    三年时间不用多解释了,一是没有这么长时间,赵谌势力得不到充足的发展,二是等完颜娄室死。

    在这时代,不能轻视群体的力量,但也不能小视个人的作用。

    比如武则天朝,有黑齿常之和程务挺与没有,就是两种情况。

    张浚沉思良久,问了一个问题:“金人不畏寒冷,故多在冬天或正月向我朝发起进攻,我们能不能于夏天向他们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