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凡人三部曲之成长与爱情 » 第72章 龙王镇

第72章 龙王镇

    虽然我早就知道这边有一个天主教堂,却从来不知道这个教堂之所以现在信徒广大,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女孩子婆婆是天主信徒。而她的十个子女自然全都是。然后她的十个子女又大都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算起来,这边山上有一半的人都算是她的后辈,这种影响力,当然是非凡的。也就是说在教堂周围的这片土地上,不信天主教的就几乎是异端。

    女孩子的婆婆还在,就在她们院子的下边住。自然女孩子要带我去见见婆婆老人家。

    婆婆非常的慈祥,见了我也很是欢喜。我只是在那里逗留片刻,然后就和女孩子回家了。

    长这么大,我除了在从苍溪往老家走的那天晚上在干霸王山上的陌生老者家里住了一晚上外,即使是在学木匠的所有时间里,即使是和三姐相处了那么多年,我没有一次在别人的家里过夜。

    所以,这天晚上,我要在女孩子家住一晚面临着事实上的障碍。我不习惯。

    虽然我在骑行中国的过程中可以很自然地住在任何一个陌生的旅馆。但是这种住在别人家里的情况,我还是很不自在。

    但我知道,这里不是别人的家,如果我和女孩子真的像我梦中的预言一样,我们要结婚生子,即使她最终不知去向,这里,就是我需要熟悉并能安然休息的地方。

    这里就是类似于家的一个温暖港湾。

    第二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早早醒来。轻轻开了房门。她们都还没有起床。我就一个人在屋阶上找了把椅子坐下来安静地看山上的风景,熟悉并喜欢这里。

    有关于早起,这基本是刻在我血脉里的东西。

    而女孩子家里边起床的时间就要比我们家晚上半个小时以上。

    这些差异就是一个家庭与另一个家庭的不同。而这些不同都是需要在心理上去包容与接受的事情。

    女孩子妈妈仍然是全家最早起来的,然后看到我坐在屋檐下,颇有不好意思地说:“是不是睡不习惯。”

    我说:“不是,我只是每天醒得早一点。”

    接下来在女孩子妈妈热好洗脸水开始做饭的时候,女孩子爸爸也起来了,最后是女孩子。

    一起吃过早饭。我们就一起去赶集。她们这边的集市是一个叫龙王的镇子,比我们那边三川镇要更大一些,有一所高中,我们当年初中升高中考试就在那里。

    从女孩子家下去,经过竹林、石磨、水井、再下几级梯田,从一块巨大的石头上走过,从一颗老核桃树下经过,再下五六级梯田,就到了机耕路上。

    这条路一直通到上边的教堂。再从教堂那里转到山的对面,就没有了。那边仅有两户人家,再往山上走,就是所谓的七梁沟。有小路可以上去,是磨坊沟。

    磨坊沟有我们整个乡在我爷爷的带领下修建的磨坊沟水库。

    我期望着将来和女孩子关系稳定下来以后从那条小路翻山回去。我只是回望了一眼那条机耕路的去向。

    我们此时顺着机耕路向下走,大约三百米左右就有一座小学校。女孩子说她小时候就在这里上学。这倒是比我们老家上学近。

    但是学校非常的简陋,操场只有我家的院坝大小。操场边长了一丛竹子和两棵桂花树。

    整个学校只有两间教室,然后操场上只有一个蓝球架。

    我就在想,这里蓝球如果从操场边沿滚落下去,没有一中午可能找不回来。而蓝球从这里滚落下去的几率又太大了。

    整个小学没有一个哪怕是石板制作的乒乓球台。估计她是不会打的了。我没话儿找话儿问:“你们打过蓝球没有?”

    她说:“没有。蓝球跑下去了难得捡。”

    昨天晚上孃孃又说女儿没有读多少书的事。

    我说:“这有啥嘛,我也就读了一个初中,现在在外面的世界里边打工,就是读个高中出来,也跟没有文化一样。在外面,根本没有人在意一个打工的人究竟是读了小学还是读了初中还是读了高中。凡是没有上大学的,基本上就等于没有读书。”

    这虽然是安慰孃孃和女孩子的话,同时也是安慰我自己。想起我当时要费尽心机超越我的那些考上了高中的同学们。想来他们也有极大的一部分只读完高中了事,又被上一级筛选分类了出来,成为和我们一样的打工人士。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没有遇到,但并不等于我以前的所有考上了高中的同学都会考上大学。

    从这个学校一直往下走,顺着最近的道路到龙王也要走1个小时。这个行程中我就有一种旅行的感觉。因为这是我从来没有走过的道路,见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

    重要的是,这是和女孩子在一起行走。虽然她比我小那么多岁,我很怀疑我们将来是否能够修成正果。但是,她的确和我相处起来没有隔核,有那种天然亲近的意味。

    这种意味,从所未有。

    但这个阶段还明显不是恋爱的感觉。

    与我当年希望和A在一起的那种感觉不同,也和我去集市上等候三姐不同,甚至与我和相爱的那个女人坐在桥头的感觉不同。

    这还不是恋爱,更不是相爱,自然还不是相爱过;但却是一种清新自由的感觉,完全纯粹而不需考虑任何具体事务的单纯愿意的感觉。

    她是个孩子。她也单纯得完全就是一张白纸。我也成长得缓慢,虽然痴长七八岁,心智上却仍然一样的单纯,没有任何的心机。也许有一点点,但是,完全没有必要使用心机。

    走路就只是走路,看她就是认真的看她。和她说话,也许是因为我年龄大些的缘故,所以没有紧张和任何的慌乱。她说话还是有点明显的G市口音,这和我们这边人的口音还稍有不同。

    到龙王镇的集市下了山之后还要顺着山下的小河往上游走上三公里左右。小河水流不大,但从不干涸。因为我们这是属于海洋性气候,在春夏秋三季,总是雨水充沛,河水这个时节大多时候溢涨。只不过晴了几天,河流两边的树和灌木以及茅草明显有洪水冲刷淹没过的痕迹。

    在河流的拐弯处,公路的右侧有一处人造的阁楼,里边供奉了神灵,这就是传说当中的龙王庙。

    在偏远山区,每一个乡镇总有一两处这种供人敬奉神灵的地方。只是我非常奇怪这种地方总是位于要道,但地势总给人一种阴森可怖不光明的那种感觉。

    即便是在阳光灿烂的中午,这些地方一个人经过也感觉鬼气森森。我总是在想,这些长年不灭的香火的作用其实是在避免这些鬼气对人世间的侵害。

    神,本没有,这些鬼倒有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经过这里河流变得平缓,有一公里长远,河流中用钢丝绳吊了几个类似于飞机或者鱼一样的水文仪器,我想,应当是测流量和流速的。

    龙王镇虽然整体并没有增加大小,但是外观已与我们当年来考试有明显的不同。原先的可以容纳我们几个镇来考试数百人学生的三层木结构旅馆已拆除,新华书店也不见了。

    想来社会发展,全部都需要用钢筋水泥来建造,这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明显特征。

    孃孃和叔叔在镇上也没有买什么东西,我觉得主要是农民,特别是山里边农民的娱乐活动的缺乏,赶集总是娱乐活动的一种重要方式。恰好我这个她们女儿的准对象来了以后,带我去赶集那就很天经地义了。

    女孩子也并没有非买不可的东西。我就陪着她在集市上转了几圈。孃孃买了点儿菜,我就背在背兜里。一家人又慢慢往山上走。回到山上已经是中午一点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