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凡人三部曲之成长与爱情 » 第43章 秦岭

第43章 秦岭

    我骑着修好的自行车再找到旅馆的时候已经是夜里十点钟了。吃点东西,盘点一下自己身上的资金,还有120元。还能在自行车不出问题的情况下坚持4天,无论怎么算,也只能抵达G市。

    而G市到老家还有一天的行程。有点难搞喔。

    好在现在每天是生活费和住宿费还花不到30。住宿费用不能节约,饮食方面倒还可以想想办法。最重要的是,只要自行车别再出问题,那就没有什么可担忧的。

    再说啦,反正是越努力,离家越近。离家越近,就更容易解决任何问题。

    真到G市就花光了费用,讨饭也讨得回去。

    进入巴山蜀水,至少在我们川北那一带山里边,随便找一户农家,免费吃碗饭还是很容易的。

    但北方不行,比较难。

    因为头一天起得太早导致在石壕村出来后导致摔车,所以,下午在潼关又才会再摔车。如果我不早起,这种小概率的事就不会发生了。后边想起来不要太早起来出发就可以避免了。

    当然,也会想,这是不听她的嘱咐“早点休息”的下场。

    所以,从潼关出发的时候,我等天亮了再走。

    今天要经过华山,虽然登华山不在这一次行程的计划当中,但是看一看它的样子那也是很爽的一件事。极其期待。

    可是,从潼关出来以后,一直是大雾,我心里虽然有张养浩《潼关怀古》里的句子:峰峦如聚,除了道路,却是啥也看不见。再想起波涛如怒,感叹我所见的黄河也并不是诗人描述的样子。

    闷头在雾中干了一大半天,经过一个路口的时候,有一个华山的路牌,恨大雾还不开散,郁郁而过。

    过了渭南以后,白雾散去,太阳出来,去十三朝古都的道路,又是各种大货车,又是乌烟瘴气的灰尘,只恨没有戴口罩。

    后来又在有法国梧桐遮盖了上空的道路上跟随各种大货车行驶了很久。接着,见到了十三朝古都古城墙。道路从十三朝古都火车站前经过。

    我觉得自己应该是浑身上下都是灰尘,蓬头垢面,在这样的大城市,我再喜欢它的十三朝的历史古韵,也不能够停下来受人冷眼旁观。继续前进,寻找前往周至的道路。

    好在十三朝古都的道路非常正经,不用问人,一直前进,它就是自然而然往周至的方向。

    天色暗下去,我离开十三朝古都城不太远,可能还算是它的郊区,道路边有很多汽车旅馆,住下,明天能到宝J就行。这一天,花钱比较少,交完旅馆费用,又花1.5元买了一张切好的大饼回来准备明天早上出发时就着旅馆里的开水解决早餐。

    这样子能够使我的生活费降低到一天10元,能够省出5元。数了数兜里的钱,还有96。旅馆费这一路行来,除了石壕村10元之外,全部都是15。也许到了秦岭山里边会便宜一点。

    从十三朝古都往宝J这一段路骑行得很舒服。天气不错,有太阳,也没有风的阻力。道路靠着秦岭,一路行去,山脉高耸,植被丰富。

    八百里秦川之富饶与华北平原不可同日而语,给我的感觉,这里是完全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到处一幅田园风光的模样。

    又完全是沃野千里的感觉。而且,这边陕西话的声音虽然和川音有区别,但毕竟比潼关以东明显不同。作为巴山蜀水人来讲,陕西语言的音调更有亲切感。

    当然,这也许仅仅是我因为离家更近的了一种心理上的作用。

    又因为我是山里边长大的孩子,这是第8天,离真正意义上的山是如此之近。它是这样的雄伟,人类制造的所有高墙,都无法比拟这的绵延不绝与高度。

    再加上它是中国南北分界线这个著名的地理界线,我所见到的秦岭的这面北坡,我这一天行程所看到的伟岸之物,它虽然是在地理意义上属于北方,但它上边的植物,却完全具有南方的植被丰盛的一些特征。

    至少,不完全是纯粹北方景观的那种苍茫景象。再到后来,经过五丈原,三国著名军事家诸葛亮先生的我所知道的历史传说又泛滥了一阵子。

    到宝J杨家湾住下,天还没有黑。出去吃饭的时候,在路边,我只要了四个烧饼,一碗白开水。一个人大马金刀地坐在那里,旁若无人地自顾进食。

    周围其它食客都是一两个小菜喝点小酒的大货司机。一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姑娘很奇怪地看着我就吃这种东西,诧异的那种。

    我觉得有可能,自己就是古龙小说中西门吹雪的那幅绝世高手的模样(西门吹雪出场时只吃烧饼只喝白水)。

    另一个年龄更大的女人拉她要去往别的地方,她固执地要站在那里看我。

    这应当是我八天以来凭自己形象引起女生注意的非常明显的一次。四个烧饼,一碗开水,很快我的表演结束。又再要了四个烧饼提着,穿过马路,离开那个并不繁华的路口,走向旅馆。

    我要休息好,明天爬秦岭山口,33公里持续上坡,是场硬仗。

    秦岭的长坡是当时我人生中遇到的最长的坡道。一开始我的目标是无论多慢多辛苦,都不下来推车。要凭自己的意志力一直干到顶。

    从旅馆出来,我就一直保持在最低档位,埋头愣骑。把呼吸带入稳定的节奏,身体完全协调起来,避免自己因为遇到陡坡因大小腿因乳酸堆积而不得不停下来。

    还真不错,克服一个坡道又一个坡道,盘回一个又一个弯道。在这段路程里,最陡的部分全部都在弯道位置,凡是到弯道位置,我都提前站起来,凭自己身体的重量去踩踏,刚刚好能够使自行车前进。比人行车要稍快。

    有几公里路有一辆载重货车就在我前边冒着黑烟拼命吼叫着往前挣扎,比我快不了,我也超不过它。主要是怕它坏掉,突然后溜,那我不就危险了嘛。

    我就希望有更陡的坡出现,它爬不动停下来,我超过它就妥了。终于,我得偿所愿。

    在一个更陡的坡那里,只听车叫唤不见车前进。副驾驶位车门打开跳下来一个人在路边抱了个石头急急支在汽车后轮,车发动机的声音才小了,然后熄了火。司机也下来挠挠头,这怎么整?

    我慢慢超越他们的时候,幸灾乐祸地评价一句:“装得太多了。”他们俩也笑,摊摊手。

    天光大亮,我抛弃他们,继续我的固执坚持。汗水已经完全湿透了我的衣服裤子。每一次转过弯,我都可以回望下边长长的山谷,杨家湾那个地方已经看不见了。我在不断地上升,这种感觉,真的有更上层楼的爽劲儿。

    太阳已经在平原上升起,那光斜着照耀到了西边的山岭顶上,我觉得自己爬升了有一半的距离了,因为时间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坐火车的时候,我知道有一条隧道,从秦岭站直接穿山过来,公路就要从铁路上边经过,只要到了这里,离上边的山口就不远了。

    但往上看,只见往山上爬的汽车还在不断地绕来绕去,那些路,都是我接下来要这么慢慢坚持拼命拧上去的。不能泄气。

    到太阳照到我弓着背骑行的身影时,时间已经九点,我到达跨越铁路的那个位置。有武警驻守的隧道口站了一个武警,还有两个武警在隧道口不远处的荒地里驯服一台手扶拖拉机。我实在是有些筋疲力尽。

    但想着这里离山口应当不太远了,我觉得至少没有几个弯道了。我想,再转上几个弯就应当好了。但是,当再转了几个弯之后,看到山上,左侧那座山上,明显的那些植被的缺痕说明,公路一直往那边斜斜的无限上去了。

    而我这个弯道转过之后是在一直往右侧那边远远的去了,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再转回来的。道路靠里有一条步行的小道,如果走上去,也就40米高度。

    我突然就决定扛着自行车从这里走上去,可以节约好大一段的路程,这种能够捡到便宜的想法立刻消灭了我要继续一直拧到顶的终级考验。

    但是,当我扛着自行车从小路爬上这个40米的坎之后,我后悔死了。这就是我期待努力为之奋斗的山口。我在下边看到的左侧那条道路并不是主路,只是一条去往不知那里的机耕路。

    唉,我都有心思把自行车扛下去,再重新骑上来的打算。

    只是再下去骑上来,那也不能够算是从宝J直接干到顶的壮举。就接受这种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