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凡人三部曲之成长与爱情 » 第11章 前世情缘

第11章 前世情缘

    那块大田最靠近山根的地方有一方水井,附近村民都在那里担水吃。

    人们在翻地的时候,从干硬的土里挖出了活着的泥鳅,可把一群人高兴坏了。

    都挤在那里翻找,一时间,大家都挖了约十数斤出来。

    可是,这块地已经多年不种水稻啦,这些活物就这么困在土里不死么?太难啦。

    我非常奇怪泥鳅怎么渡过这样漫长的困难时光的。生命真的是太神奇了。它们吃什么?怎么繁殖?

    难道一直要等到每年下暴雨那几天,它们才有条件钻出来活动一阵子,雨水过后,它们又钻进土里潜伏?

    我无法想像它们的智慧和生活习性。无法想像我要是一条泥鳅是否早早就嗝屁了?

    泥鳅挺过艰难时期的这种生存策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以至于在未来的人生岁月里,我忘掉了在那个厂子里的绝大部分人的形象。而这些泥鳅的鲜活样子却总是新鲜得如昨日才见一般。

    所以,我明白了一个很重要的道理。人的一生中值得记忆的不是某个人,不是某个一眼而见的漂亮女人或者男人,也不是你所巴望成为的某个所见的富豪。

    那些一时的刺激只能够成为你过眼云烟的一部分,转身就忘。

    只有触动灵魂印记的一些场景才可以终身不忘。

    我更多地设身处地地想问题,假设我现在屈在这厂子里的所谓示范园里,纵使有我大关系,又有能力,最多在四五十岁时做到何主任的境界。

    这肯定还有极大的难度。

    因为没有文凭这一项可能就把我的上升通道卡死了。

    就比如说侥幸我能够做到且人家不卡这一项,假设我就是现在的何主任,被人排挤到示范园来种韭菜,虽然这也很了不起。

    但是,这个厂明显在我的感觉中不值得我呆下去了。

    我才不想成为何主任第二。

    所以,想起了那些来这个厂里寻找人生机会的临时工同事们,他们去了更远的南方。老邓也去了。

    问小邓,他说,他要熬到转正。

    我却渐渐地对这个厂子失去了完全的兴趣。因为,这个小厂不能够成为我的归宿。

    再说了,像何主任这样实干的人有能力的人都没有出头之地,这厂不倒闭,更待何时?

    迟早要完蛋。

    我这个判断在当时情景下的确有点武断。自己也不敢说就直觉到了未来的真相。

    因为我还在那里拿着工资,还有那么多的人在里边蝇营狗苟。我只是非常的疑惑这个厂子的管理。

    这当然不是我一个临时工应当来操心的事。

    但我就是对这种集体的事务非常的感兴趣。那种要离开的想法就越来越强烈了。

    甚至,我从一个更长远的眼光来看,我的人生是一定要离开这个厂子的,至于未来是什么不重要。

    而离开是一定要发生的事情。只是何时,怎么离开的问题。

    对于我来说,最大的问题不是离开,而是离开去哪里。

    这个问题在我后来人生中的所有时间段里一直困扰着我。

    因为离开很简单。去另外的地方才是重点。

    如果能够有一个地方可去,那么,离开这里就简直太天经地义了。

    但是,人生中总没有这样的好事。还有好多情况下,却总是你要先离开这个地方,另一个地方的机会才会出现。

    并不是说离开是促使另一个机会的产生,也许离开和另一个机会这之间根本就没有关系。

    但是,肯定的是,你不离开,就无法接触另外的机会。这也是一个具体现实。

    我们人类根本不太关心后一种。因为后一种风险在未离开之前看起来的确很大。

    我无数次地想了离开之后的风险。

    无非就是再回到老家去放牛捡柴。嗯,好像这样不行了,跟父亲学木匠应当是个说得过去的选择。

    所谓子承父业也是说得通的。

    看,并不是说离开这个厂子我就活不下去了。这种最坏的担心完全没有道理。

    另外的担心,比如说我回去跟父亲学木匠真就比在里混,人生的成就要低,算是走下坡路,也不算下坡得太多,依然在可接受的范围以内。

    如果这一点风险都不原承担的话,那就不要想改变好了。

    当一个少年人突然发现了人生可以随心所欲地不在一个厂里边工作时,他发现了人生最重要的那份自由:那种随时可以跳出三界之外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固守在这个厂子里边的人所不具备的。

    换句话说,这种能力有可能是那些读书改变了命运者所不能够拥有的能力。

    意识到这一点,仿佛窥视到了一线天机。欣喜若狂。

    在厂里边车间工作的一个微胖女孩据小邓说,她作风很乱。

    我不知道他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因为他总是精通这个厂里边所有的人与人之间发生的故事。

    所以,我也就能够了解这个厂里边男男女女之间的桃色新闻。我不知道她叫什么。

    有一天轮到我在离厂最近的第一示范园值守时,这个女孩对我说:“您那里能做饭啵?”

    我说:“可以的。”

    她说她中午想来吃顿饭。我不知道她想什么。但这个无害的请求,小男生无法拒绝。

    再加上,她长得特别性感。无端猜想,难道她对我这个憨憨小子感兴趣?

    有点小激动。

    我不管她过往和将来,也许她就只是想吃一顿饭而已。

    我坐在烧柴火的灶前做粥,她来的时候去菜园里弄了青菜来洗了切。

    她突然指着我的鼻子笑了起来说,说:“有黑的。”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把黑炭弄到鼻子上了,也够笨手笨脚的。

    她来炒了个青菜。我从她脸上并没有看出什么小邓说的作风很乱的任何迹象。

    甚至感觉,如果她成了我的老婆,我就是那个丈夫,这个小屋子我们正在过着平常的日子。这也没有问题。

    而且,一刹那,有一种前世的轮回般的感觉,使我诧异。

    从她去屋外摘菜,洗菜炒菜等看起来,也和我三姐一样是一个非常勤劳的农村女孩。

    如果她确实和厂里边副厂长等人有过什么关系,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是一种可能脱出农村那种环境的机会。

    虽然更多的只是受人利用被人欺骗。我理解她的努力生活。

    这屋里也实在没有什么油盐酱醋之类的。老邓走了以后,我和小邓从来没有做过饭。

    这些米还是老邓原来留下的。她来,吃完饭又去。

    我们俩之间随便聊了些不相干的。所有的就像从未发生过似的。

    她走了不足五分钟。小邓从那边急急跑过来。他说他在山那边看到这里来了个女的。

    惊问我是谁。他也很疑惑:“只是来你这里吃一顿饭?怎么不到我那里去吃一顿?”

    我说:“我也不知道,也许我看着比较老实憨厚。你一看就是个坏人,不够纯粹。”

    许多年以后,我已记不得她的样子。但她和我共同做过一餐最简便的午饭,一起在很简陋的屋子里渡过了最像夫妻日常生活的一个小时。

    这当然只是我的错觉,但这个错觉很温馨。即使数十年后想起来,它也是非常纯粹的一种体验。

    我在想,我与她的确是陌生人。但在那一个小时,我们又不是,我们是最相近的那一类人。

    红尘当中无数的过客,当别人已完全遗忘过往的时候,我还记得。

    我记得的和别人记得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们甚至可能不再记得别人的容颜也不再记得具体的事件,但是某一短暂时间的那种感觉,那种在一起舒适的感觉却总不会错。

    一种安心的感觉。一种信任的感觉。

    好吧,就算是我想多了。但我记得这一切的确是真实发生过。它不会淹没在万丈红尘中。至少,对我,这是重要的一部分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