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分钱难倒老板

第一百一十四章 一分钱难倒老板

    银行行长郭子中是杜迟的老熟人,今天突然造访公司。

    “现在上面银监会查得紧,需要你们快迟公司将上一笔贷款先还掉,等下个月贷款指标下来后,你们再申请贷款续贷即可。”

    杜迟听着有一些不明白,心想这不是在做脱裤子放屁的事嘛,既然下个月可以再申请贷款,为什么不能等下个月贷款申请下来直接还贷呢?银行可是大肚子汉,区区700万还差这几天嘛!

    郭行长只得将银行的潜规则说了一遍。

    “贵公司账上只有二百万元现款,必须要再凑500万的过桥资金。”

    过桥资金?杜迟是第一次听说,但又听郭行长说这是金融江湖规矩,否则他这个银行行长也不好向上面交差呀,毕竟当时这笔款子是他作主放出来的。

    “在哪里能拿到过桥资金呢?”

    郭行长又向杜迟引见了一家民间借贷机构。“民间借贷机构利率肯定比我们银行要高很多,但这只是短期的,下个月贷款申请下来后直接还上就可以了。”

    郭行长催还的这笔700万元贷款是年初银行为了完成放贷任务急着放贷时,郭行长亲自批给快迟公司的流动资金贷款。目前快迟公司财务状况较以前扭转了不少,按财务老丁的说法,现在公司已实现了盈亏平衡。但公司资金总是吃紧,因为各地增开快递网络以及中转干线花的都是真金白银。毫不夸张地讲,现在公司钱早上到账,中午饭还没有吃完,钱就会被划走。

    那快递公司的钱到底是怎么花掉的呢?物料要用钱,运输车要买油,门面要房租水电费,税务局要收税,收派员的工资到点准时发放,这是铁棒子都打不动的一笔不小的开支。还有义乌黄晖扬言要在年底前成为浙江快递三巨头之一,激情亢奋地演说他的宏大计划时,杜迟这位不怎么动情的人也都被他感染啦。

    “黄晖有两个特长,一是说大话,二是花大钱。”财务老丁这样理怨义乌的黄晖。

    杜迟听后却只是淡淡一笑。义乌的情况他是了解的,上个月他专门去了一趟义乌,看了看义乌网点的布置,感觉还是那么回事,再加上黄晖那一股能动天感地的激情,杜迟回来后对义乌那边还不怎么有担心。

    既然银行行长亲自审批了700万贷款,利率也还算优惠的那一类,杜迟当然求之不得,直催财务老丁将这笔贷款办下来,以满足各地跑马圈地的花销。

    但古人道,借钱容易,还钱难。现在要是急着一次性凑上700万元还贷本钱,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看来找民间借贷是还银行贷款唯一的办法。

    财务老丁又算了算,下个月贷款最理想的结果是月中旬申请下来,这样公司要承担近20天过桥资金利息。

    “我们可要承担近40万的利息呀!”老丁瞪着眼在吼。“40万利息,指望收快递包裹那要收多少票才行呀。”

    财务老丁账算得没有错,就是按每票20元来算,40万利息,是收2万件快递的总收入,这还不算因收派转运快递的成本钱。

    大家都觉得这40万过桥资金利息花得有些冤,林机锋直骂银行把他们公司当冤大头肥猪在宰了。

    杜迟心里当然心痛这40万过桥资金利息,但开公司的人都明白一个道理,没有银行资金的支持,公司就没有新生的鲜血,是很难做大成功的,“企业的成功近一半功劳是银行的”,这是一位已成功的企业家曾评价说。“翻开企业成长史,无论是赚钱的企业还是不挣钱的公司,无不以求得银行资金为开疆拓土的重要资金来源。”

    那位企业家还举出一个案例,说的是一位杜迟老乡,九十年代在大官的鼓动下,情绪一急,竟将准备盖二十层的总部大楼计划直接拨高到八十层。“我们公司从不缺钱,所以,为什么要把利息支付给银行呢?”据说这位企业家在盖总部大楼时,有人提议他借贷一些银行资金来盖大楼,银行当然也有贷款的意愿,但这位企业家却想用自已企业的利润来完成大楼资金需要。没有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总部大楼地桩还没有打好,企业销售突然猛降下来,公司资金顿时吃紧。等到这火烧眉毛时,这位企业家才想到银行资金,但此刻的银行已逃之夭夭,避之如虎了!

    杜迟想起别人的教训时,又觉得这四十万利息花得值,于是果断地要求财务老丁去办理银行过桥资金的事。

    700万银行贷款总算如期还上了,但让人始料不及的是,下批贷款却迟迟办不下来,急得财务老丁每天都向银行打三次电话。银行信贷员总是不紧不慢地回答,现在总行审批政策变了,经有关部门科学统计测算,快迟公司700万贷款需要房产抵押才能审批得下来。

    “什么?要用房产抵押?郭行长可不是这样和我说的呀。”杜迟一听也急起来。明眼人都清楚,这民间过桥资金说好听一点叫民间借贷,说不好听的那就是高利贷,高利贷的凶猛没有人是不知道的。

    说到房产,杜迟奋斗这么多年,在深圳一处房产都没有,现在还住在承租的房子里。房子是大了不少,几乎与小别墅无异,但毕竟是人家的,自已只是一名租客而已。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快迟速运公司在光明某物流园区有一块中转地,公司已预付了一半的款,但房产证还没有办下来,对银行来说,这块地手续不全,等于零一样的存在。

    “小贷公司已催了三次了,若下周一不如期还上款子,他们威胁说要派人上门来。”财务老丁含着眼泪对杜迟说。

    杜迟看着屏幕里不断闪动的中转车,怎么都想不通,现在公司生意好得很,一天收件有50多万票件,且在不断地增长,怎么就还不上这区区的700万借款呢?

    老丁看到杜迟那怀疑的眼光,又如数家珍般地将公司钱的出去说了一大通。

    “离发工资的日子不到半个月时间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对于收派员的工资,杜迟当然感触最深也最彻底,记得那还是在青岛的时候,有一位收派员从出纳手上接过工资,数都没有数,转身就向门外冲。杜迟感到很奇怪,后来了解到是这位收派员的妻子正在医院里待产,等着他送钱去办住院手续呢!

    “天大地大,不如收派员工资大。”这是杜迟经常对财务人员说的一句话。

    但今天的此刻,他看着乌黑黑的收派员名字,心里顿生一股恐惧来。

    说来也是非常矛盾的调皮事,在别人眼里,他杜迟依然是一位“有钱人”,上次街道办来公司拉赞助,杜迟想都没有想,直接开了一张10万元的支票,让拉赞助者感恩不已。但杜迟本人自当老板以来从没有存过款,以前在如来急公司上班时,他个人在银行的账户存款一年总是比一年多,虽然这个增长速度像乌龟在爬行。现在好啦,“杜老板”“杜总”是被人叫得响当当,他自已在银行那几张卡密码却都想不起来了。

    站在公司办公室楼顶上,望着对过的夜港,杜迟想起了郑老先生。老先生已有好长时间没有打电话给他了,最后一次电话,老先生慢声地说“放开手脚去做吧,我相信你。不过我只想说一句话,你要记住,做生意有时候善良是累赘,有时候又是必须的。”

    杜迟又想起妈妈。妈妈要是在世的话,肯定阻止他当什么老板。“早见父母,晚见妻,一壶老酒,热炕头,是最好的生活。”在结婚那一年,老妈妈望着成双成对的杜迟和钟黛深情地说。

    杜迟又想起老家的父亲。父亲现在真的老了,头发完全变白且又少了不少。最让杜迟心痛的是,父亲曾经那坚定的眼神已悄然不见了,代之的是模糊且含泪水的双眼。

    “我家小迟的眼睛生像他父亲。”小时候,当有人夸杜迟眼睛好看时,杜母总是这样自豪地回复。

    “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给你爸生一个小棉袄。”当杜快不听话时,杜母又这样地在自责,惹得杜迟兄弟心里老大的不愉快。现在想想母亲说的是对的,要是有姐妹在家里还能陪父亲说说话,父亲也不至于现在天一黑就坐在电话机前抽烟。

    前方楼下灯光里一排排小叶榕树,让杜迟脑子里闪现第一次见到钟黛跳楼的场景…

    “把我房子抵押给银行吧!”林机锋的话打断了杜迟的心思。

    “什么?师傅你说什么?”杜迟急回转头,急促地问林机锋。

    “我那套房子是最好的学区房,现在市价不会低于1000万,可以抵押个几百万出来没有问题的。”

    林师傅已奋斗了大大的半生,他自已闲时总是说,他这大大的半生只有两样收获,一是上科大少年班的女儿,二是深圳的这套房子。要是把林师傅这套房子抵押出去,以后他们家老小住哪里呢?

    林机锋哈哈大笑,“你这是对自已没有信心呀。这可不是我眼里的徒弟!”林机锋停下来,继而又笑道:“我这只不过是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又何带来我无家可归了呢?难不成我们师徒俩500万都还不上?”

    是呀,杜迟猛一拍自已的脑袋,他曾不止一次地夸口说快迟公司要在两年内挤进国内快递公司第一梯队的。

    “我记得你家的房子是200万卖的,现在能值1000万?”杜迟想到这个问题。

    林机锋平时还是关注深圳房价的。他是阴差阳错地买了一处超级学区房,这一片的房价现在像是初春竹笋子般一天一个样。

    “我当时想买的那套房子正靠近你家的小区。若当时狠狠心贷款买下来,这次不至于抵押你家的房子…”杜迟牵着林机锋的左手向楼梯下走,边回忆曾经想在深圳买房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