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远方是家乡 » 第九章 冬

第九章 冬

    霜降越来越频繁,终于到了入冬时节,红萝卜,白萝卜,青罗卜,白菜,全都被从菜地里挖了出来,白菜被抹上盐,放到缸里,用大石头压起来,用来做酸菜。萝卜一半被切成条,用来晒萝卜干,留下一半,在院子里的一个角落,挖一个坑,放入麦壳和稻壳,再放入萝卜,再用高粱杆捆成如拳头大小的一捆,把它插在坑里,再埋上土,高粱杆一小部分露在土外面,给萝卜呼吸所用,现在我才知道,原来蔬菜水果包括粮食,它们都是活物,都会呼吸。

    红薯一小部分被切成片晾晒,作为红薯干,要是在玉米粥或者白米粥里放上些红薯干,会特别香。剩下的红薯留一小半放在外面晾晒,另外,大部分都存入地窖,存红薯的地窖比较大,挖完之后盖上土,洞口用稻草堵住,冬天吃红薯的时候,小孩子可以从洞口爬进去,大人只能爬进去半个身子,就这样掏着吃,随吃随掏。

    经过晾晒霜打的红薯和玉米面放在锅里,一起煮粥吃起来又面又甜,做好饭以后炉灶里还有余火,把晒过的红薯,挑小的放到带火星的炉子里面,如果个大的话,埋在火灰里可能会不熟,把红薯埋在火灰里,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基本就熟了,经过霜打晾晒的红薯会失去一部分水分,糖分反而会增加,可不像现在烤的红薯,多数的时候,红薯会被烧成像木炭一,所以会多放几个。

    从灰里面扒出来的时候,红薯皮上还会沾有很多的灰烬,放到手上还是滚烫滚烫,虽然很烫但是又舍不得放手,左手换右手,右手换左手,这个时候要快速剥去它的皮,过去的红薯里面都是白色的,烤出的红薯,不是很甜,但是特别的绵软沙沙的,有独特的红薯香味。

    冬天里的食物并不像其他季节那么丰富,食物的味道也并不多样,早上要么红薯玉米粥,要么白面玉米粥,要么就是酸菜馒头,中午的小菜我并不多,要么就是萝卜汤,要么就是酸菜汤。

    但每隔两三天就会有个人从远处的村庄骑着自行车过来卖豆腐,那是老式的凤凰自行车,高大的车架,几乎到小孩子的肩膀,卖豆腐的是个高瘦的中年大叔,虽然穿的衣服有些破旧,但是看起来还是比较干净的。

    他的自行车后面的坐垫上绑了一个宽大的木板,木板的边缘用钉子钉了,大概十公分高的边框,他把豆腐放在木板上,然后盖上纱布,就这样蹬着自行车,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叫喊着卖豆腐。

    那声音铿锵有力,离很远都能听得到,你甚至没看到他的人声音已经传到的耳朵里,他是个爱说爱笑,性格温和的大叔。

    他骑自行车路过我们家时,有的时候是母亲,有的时候是邻居家的二奶奶,会把他叫住,他就会把自行车骑到谷场上面,母亲会拿上几毛钱,那时的钱可真值钱啊,几毛钱就能买上一大块的豆腐。

    大叔特别讨孩子们喜欢,我和青青小四也会上前去凑热闹,在大叔的自行车旁边,大叔也毫不吝啬,每每都会切下一小块豆腐给我们吃,那种豆腐特有的味道是现在豆腐没法比,带着豆子的清香,我想朴实的大叔做起豆腐来也是朴实的,没有半点掺假。

    冬天里豆腐通常会被拿来做汤,或者和萝卜一起炒着吃。

    到了数九寒冬的时候会特别的冷,到冬季的夜晚,麻雀忍受不了寒冬就会钻到草堆里,在草堆上留下一个个的小洞,到了第二天清晨,它们是绝不敢在草堆里睡懒觉的,天刚刚起色,它们就飞到大瓦房上,叽叽喳喳的叫,大公鸡也跟着叫,这是大人们就该起床了,起床的第一件事情并不是做饭,而是用碗装满满的一碗麦子喂鸡,小麻雀也从中得到了恩惠,落到了鸡群里,和鸡一起吃粮食,有的时候大公鸡会驱赶它们,但是这群小家伙,饥寒交迫,不屈不挠,在房顶和地面飞上飞下。

    冬天里农闲下来的时候,有些精明的农村人就会做起一些小生意,他们在手扶拖拉机的头上撞上了一个小机器,这种神奇的小机器可以把大米变成米棒,这种米棒香酥带有甜味,通常都是一对夫妻一起,他们把拖拉机开到谷场上,用大大的嗓门喊着,“炸甜棒喽!”这对小孩子们来说是最具有诱惑力的声音,小孩子们会拉上大人,拿着一个大口袋往口袋里装上两碗米,不一会儿功夫手扶机旁就围上了一群人,炸米棒的大叔会把米装到碗里,然后倒在机器上面的漏斗里,然后他发动拖拉机,就像神奇的魔法,大米通过小小的机器出口,就会变成一个圆筒形状的米棒,空心的米棒不停的冒着白气,拖拉机嘟嘟嘟的响着,米棒也在机器的作用下,不断的变长,然后炸米棒的大叔就会把米棒掰成半米左右,一根一根的塞到口袋里,用绳扎紧,只要不漏气,可以保持半个月的脆度。

    冬天的田野,田埂上野草枯黄,我和青青兄弟三个就会到田野里放野火,口袋里装上一盒火柴就可以出发了,经过春天夏天的生长,田埂上丰茂的野草已枯黄,只要一根小火柴,就能点燃它们,如果要起风的话,风助火势,熊熊燃烧的野火,会把脸庞烤考得火热,野火燃烧的时候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连成片的田埂上的野草会被火焰一烧而尽,被烧尽的田埂也为春天的小草带来了卓壮生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