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明朝:为天地立心 » 第十二章 先锋折翼、北元鏖战 第一百三三节 开平

第十二章 先锋折翼、北元鏖战 第一百三三节 开平

    而徐达依据诏令,先对李思齐“软硬兼施”,软的方式,便是朱元璋同时也给李思齐,送来一封“词意恳切”的招降书。

    意思简要地说,便是:你已经“窜逃”到临洮,还能逃到西域沙漠去吗?去了沙漠还能做什么?赶紧投降,朕会好心好意对待的。

    硬的方式,便是派遣右副将军冯胜,率领天策、羽林、骁骑、雄武、金吾、豹韬等各卫之将士,各式旗海飘扬地出征临洮。

    人在临洮的李思齐,一边收到招降书,一边看着大阵仗旗海,重要的是亲信们,更早一步就携带金钱财宝、女人及亲信的亲信等“锱重”,“卷款潜逃”躲到不见人影。

    李思齐已经骂了这些无心无肺、无情无义的“亲信”好几回;最后也只能叹口气,唉!这仗还怎么打?

    四月十三、丁丑日

    右副将军冯胜师至临洮,李思齐降,冯胜遣人送之大将军营。

    大将军徐达收降纳编,捷报上传、收到诏命,再派人送李思齐等赴京师后。

    五月二十一、甲寅日

    大将军徐达遣兵略庆阳。先派遣平章俞通源将精骑略其西,都督副使顾时略其北,参政傅友德略其东,都督佥事陈德略其南。

    ………

    而常遇春这路,在北平与李文忠整军会合后,率步卒八万、骑兵一万,自北平沿滦河,往取开平(元上都、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北征“余寇”。

    首先,经鹿儿岭(现河北省遵化市)过会州,败大元将领江文清兵于锦川

    接着便是:逃也速、降也速,“非降即逃”的大元右丞相、梁王、太保:也速。

    依照元史的内容,大将常遇春不愧是超级先锋将,从北平一路挺进,半个月不到,便攻陷元上都。

    六月五日、丁卯日,也速与明将常遇春战于全宁州(古北口附近),败绩

    六月十二、甲戌日,明兵陷大兴州(承德市兴化县),执中书右丞脱火赤。

    六月十三、乙亥日,车驾幸应昌府(今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河南王普化、中书平章政事鼎住等留守上都(与应昌相距约370公里)。

    六月十五、丁丑日,晃火帖木儿与明兵战于新开岭(滦河上游),败绩,晃火帖木儿死之。

    六月十七、己卯日,常遇春陷上都,河南王普化、中书平章政事鼎住俱死之。

    虽然刘基早就知道元帝必定会先“北逃”,喔!应该说是“车驾幸应昌府”。

    不过,常遇春攻陷上都,为的就是擒获元帝,夺得“首功”,大明朝最大战功,所以便急着率骑兵追击;而元帝四天前便已离开,让常遇春在广漠中追奔数百里,事先没找人向导,也不知往那里追,追了好几天后,只好败兴而回。

    但光是在上都,收获便颇丰,牛、马、车、人不计其数;这种事当然是由副手李文忠,留下来收编降兵、整理辎重,带着“彪炳”的战功,班师回北平。

    明太祖实录则记载:己卯常遇春等克开平。…元主先已北奔,追北数百里,俘其宗王庆生及平章鼎住等,斩之;凡得将士万人,车万辆,马三千疋,牛五万头,蓟北悉平。

    ………

    征北大军还有大批的降兵、锱重,由开平(滦河上游),穿过了新开岭,再沿着滦河,一路浩浩荡荡,行军回北平。

    洪武二年,七月初七、己亥日

    大军扎营在滦河、柳河口(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大杖子镇),在长城以北的夏天,天气热得很(平均气温28度,高温可达34度)。

    而李文忠经过一路盘点、监督,战获终于无误,将领们可以稍微休息一阵了。

    大营中,诸位将领们正在庆功,常遇春看着李文忠呈上的战果,也大是高兴。

    便道:“李平章,你做事倒蛮仔细的,又是老大的外甥,嘿!我才不要再跟那徐达一队,以后你跟着我,我们就一队,一起出征作战。”

    又道:“跟你说,老大可同意了皇太子娶我的大闺女;你看,现在皇上是你舅舅,而我以后可就是未来皇上的岳父大人,是国丈,跟着我好处少不了的,嘿嘿!”

    李文忠听了,突然想到当日奉派北征时,舅母皇后与舅父朱元璋吵了一架,正是为了皇太子朱目标婚事,常将军所说的婚事还不靠谱;到底该先跟他说?还是不该说?

    李文忠犹豫了一阵,想想还是先说一声好了,以免万一婚事不成,造成舅父未来麻烦。

    便道:“副将军为人豪爽重义气,照顾下属,众人皆知,文忠也乐于跟随副将军。”

    停了一下,压低了声音又道:“不过,我奉命率军出来,跟随副将军北征时,有先去京城见过皇上与皇后,当时他们正议论著皇太子的婚事,好像皇后娘娘…,正另外在物色太子妃的人选?”

    常遇春听了一惊,问道:“你说什么?再说一次!”

    李文忠又犹豫一下,但想想都说到此处了,便道:“皇后娘娘好像正在物色太子妃的人选,不过不是常家妹子。”

    常遇春这次听清楚了,一时之间,大惊!大怒!大怨!

    各种情绪激涌而出,一股血气猛冲而上,突然,全身僵直不动…

    左右看着副将军怎么一直都不动,也不讲话,向前仔细一瞧,竟然…死了。

    ………

    补充:

    《明太祖实录》卷四十三

    (洪武二年七月)己亥,征虏副将军、中书平章、鄂国公常遇春,还军,次柳河川,得疾而卒

    《明史》卷一百二十五、列传第十三,常遇春传

    师还,次柳河川,暴疾卒,年仅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