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海军见闻录 » 第四十六章 布尔诺会战

第四十六章 布尔诺会战

    在杜桑的军队离开后,摄政王亨利马上调兵遣将,也准备率军亲征。于是在阴雨绵绵的12月份,祖瓦王国的十万主力部队向南开去。

    他现在可谓是志得意满,不仅从杜桑那里得到了300多门大炮和相关专业人员,还完成了军队的扩充和整编。从将军们的报告中来看,似乎未来的辉煌胜利已是唾手可得。

    王国军队的行军速度非常之快,很快就来到了阿瓦尔安。一股维特军队被包围在这里,然后被王国军的精锐炮兵打得七荤八素,不得已举白旗投降。

    亨利行军到布尔诺城时,在此处以东10公里处,约400名维军骑兵挡住了部队前锋的去路。他便下令在布尔诺就地扎营,组织防御,并派出骑兵侦察。

    王国军在战场上出现后,维特的主力部队很快赶来和他们对峙。维军指挥官是著名的费米诺夫,他决定利用亨利轻敌的心理,在科尔贝和瓦夫尔两地之间的开阔地歼灭敌人。

    关于下一步作战行动问题,王国军队内部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争论。

    以总司令塞韦拉元帅为首的一些将领,主张停止前进,按之前商量好的计划,与共和国军队合兵一处再做决战。

    而摄政王及参谋长和一些将领们,则认为维军主力长途奔袭而来,部队疲惫不堪。而自己兵力优势明显,如果在此停歇而丧失战机,那就太不像话了,应该马上对敌军发起进攻。

    费米诺夫也担心王国军止步不前,他使出计谋,派使者前去要求进行谈判。

    这在王国军总司令部引起了一片欢呼,大家都认为,根据维特殖民者的一贯作风,不到万不得已时是绝不会这样低声下气求人的。

    摄政王派人面见谈判,费米诺夫继续示弱。使者回去后把状况一汇报,于是塞韦拉的意见彻底被否决,亨利决定不管这些小股骑兵,径直与维军主力进行决战。

    王国军分两路纵队到达科尔贝和瓦夫尔后,迅速对附近的高地发起进攻。亨利从这个高地上可以俯瞰下面的维军,观察敌人的部署情况。高地以南结冰的湖水还能保护部队的侧翼。

    这天凌晨,东方刚刚发白,英勇的王国军步兵再次准备就绪。战鼓再次响起,奏响了冲锋曲,鲜艳的鹰旗在祖瓦王国旗上方迎风招展,大炮群的火炮做好再次射击的准备。四个强大的横队开始推进。

    高地上的维特各营开始射击。打头阵的王国军也开枪还击。

    全线爆发了激战。一些步兵营,在极近距离进行排山倒海般的齐射。各营的齐射动作像波浪一样此起彼伏,各连开枪,然后退下来填弹并等待轮到自己。

    维军没有很好地整队。他们原本应当扩展成一个横队,覆盖敌人,但从两翼射来的火力将维军士兵打退了。

    也有一些王国军士兵端着刺刀,猛攻那些队形凌乱的维军。士兵们呼喊着,咆哮着,战鼓鸣响,军号吹奏,滑膛枪猛击,成千上万人在争夺高地。结局是王国军占据了上风,士兵们高举火枪,欢呼胜利。

    亨利见时机成熟,下令发起总攻。当他的将军们都表示反对时,亨利的火爆脾气瞬间上来了,他大吼道:“要么执行我的命令,要么从我面前滚开。一群胆小鬼!”

    将军们仍然试图劝说这位年轻的摄政王,但后者已经拔出手枪放在桌上,他们只得离开帐篷,任由传令兵把进攻命令下发到各旅。

    总攻首先由右翼发起。至于进攻的进展,全由亨利掌握,所有将领必须听候他的命令前进或是后退。

    攻势一开始,勇敢的炮兵们便以恰当的阵列迅速开火以掩护右翼进攻。炮兵团指挥官集中起36门大炮并分成左右两翼,指挥大炮在战线右侧前进,由于前进的太快,他很快就超过了王国军步兵,冲到了前线亲自动手了。

    大概距离维军阵地500米的地方,指挥官下令开火。寒冷的天气中,这些炮手都表现神勇。

    维军将领对于这群没有掩护还能前进的那么远的炮兵大为恼火,正在准备反击,远处又传来“摄政王万岁”的喊声。

    由于害怕前线阵地失守,维军指挥官把大炮挪到了后方。而王国军则在火炮的支援下继续发起猛烈进攻。

    费米诺夫远远地看见敌军从高地上冲了出来,他明白自己一直等待的战机终于出现了。此时是上午九时,他立即命令两个步兵师、骑兵预备队以及掷弹兵师向高地发起进攻。

    此时高地上只有王国军的三个师,维军向高地进攻,王国军与之展开激烈战斗。

    费米诺夫下令让各部队继续与当面敌军保持接触,亲率主力悄悄地向敌军后方向转移。同时,他联系到此前埋伏在周围各处的骑兵分队,从而实现了庞大军团的秘密会师。

    他们会合后,兵力约有十二万余人,相互策应着,从敌大军的后方直向布尔诺城压来。

    亨利这时才意识到了自己的失策,但他认为自己手上还握有许多有份量的预备队。于是在塞韦拉元帅的协助下,他下令将所有预备队调上来,决心要守住后路,并且要求科尔贝和瓦夫尔两地的部队发起最猛烈的进攻,尽快冲垮敌人然后驰援后方。

    双方的步兵在各个区域进行了非常猛烈的冲杀。在反复争夺中,负责拖延敌人的维军一度濒临崩溃,幸亏一支重骑兵及时赶到,拼死阻拦像潮水一般涌来的敌人。

    尔后,王国军再次投入炮兵,进行更猛烈的反扑。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此前集合的轻骑兵赶到,从王国军侧翼冲杀过来。于是到中午11时左右,王国军终于无力再发动任何进攻了。

    亨利面对各部送来的报告,已明白大势已去。但他不愿放弃,只要及时调整部队阵型,他们仍有可能从这两面夹击的战场上撤离。这并不是不可能办到的,战史上有过这样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