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乡 » 第三十九章两朵隔墙花

第三十九章两朵隔墙花

    草色遥看近却无。昨天看不到地上有朵花,今儿却有蒲公英苦菜花,一片片的,随风摆动,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宋小淑轻快地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放着学习用的本子,脸上的笑容宛如一朵盛开的蒲公英,清新而又秀丽。

    女裁缝不止一次说:“你心灵手巧,我给你培训学校的地址,你报名学去吧。趁着年轻学点技术,学会了用一辈子。”

    宋小淑听了很高兴,一打听学费四五百块呢,相当于二亩棒子(玉米)钱,只得打消学裁剪的念头。

    就在这时,邻村来了一位城里人,要在小村办个服装裁剪培训班。教学员西装裁剪技术,每人只收三十块钱,包教包会。宋小淑知道后赶紧回家拿钱报上名。

    报名学习的人真不少,结婚的没结婚的男女青年挤满一屋子。授课的老师是服装厂的高级技师,有着丰富的服装制作与裁剪技术,也会服装设计。

    如果跟着学会,可以在集市上摆摊给人家裁剪衣服。宋小淑一想到做裁缝的梦快要实现,美滋滋地走进家里。

    她母亲宋大娘看见她回来,着急地迎上来说:“赶明儿别去了,听说不好学,有的人学了好几次还不会做衣服。白耽误功夫浪费钱。赶明儿别去了,人家都忙着种地,咱西坡那块地还没有送粪呢。”她唠唠叨叨地让闺女宋小淑别忘了种地。

    “妈,你别着急,我没有忘记家里的活。明天就去送粪扬粪。你说咱那块地是种棉花,还是种长果?”

    “听说人家都种棉花,咱也种棉花吧。你不是说去年人家用薄膜种的棉花好吗?咱也买点薄膜用吧。”

    “行啊,我这就去供销社里买去。”宋小淑答应着喝口水走了。

    乡镇上的供销社就在国道上,骑车子来回半个多小时。

    年轻的宋小淑骑车子就像玩一样。

    她买来薄膜对宋大娘说:“今年的塑料薄膜卖得可快了,我差一点没有抢上。”

    “啊!你忘了多买点了,到时候不够用怎么办?”

    “没有事,供销社里还会进货的。”母女二人正说得高兴,侄儿洋洋放学跑进来,手里高高地举着一封信,兴奋地说:“姑姑,你的信。”洋洋说完撕上面的邮票。

    “拿来,我给你揭下来。你揭坏了!”宋小淑小心翼翼地撕下来给他,打发他撒欢儿离开。

    “谁写的?”宋大娘纳闷地问。

    “是丽云写的。”宋小淑撕开拿出来先给她瞧瞧。她不认识字,却仍然凑上前来看。

    小淑姐,你好!

    好单位没有招工的,我只能进棉纺厂。唉!都怪我没有好好学习继续念书,要不哪会走到这一步。车间里热气腾腾的,现在外面穿厚衣服,在里面穿短袖的还嫌热呢。特别是轰轰隆隆的机器,让我知道什么叫震耳欲聋。

    现在我好想回到村里,回到美丽的田野上。又到种地的时候,你忙什么呢?还有咱村里的新鲜事,一块儿来信告诉我。去年在你家种的地瓜花和指甲桃子还有吗?你种的时候别忘了给我家移过去。等我回去有花看。

    小淑姐,告诉你一件事情儿,在我心里一直藏着的事儿。冬成哥对你有那个意思,不知你对他怎么想的?如果你们有机会在一起,你一定要把握住机会,不要放弃呀!

    冬成哥性格老实一点,但是并不愚钝,品行质朴,为人忠厚。是一位值得女人爱恋,并将终身幸福托付的男人。

    宋小淑看完,心儿砰砰地跳。看到宋大娘一直跟着,赶紧推说:“妈!我进来出去的,跑好几趟累了,想睡觉歇一会儿。”说完,拿着信走进里屋琢磨去。

    这天晚上,苏大嫂收拾完家务,来到婆婆家走进小卖部找苏冬成。

    没有来买东西的村民,苏冬成歪倒在床上笑着看电视呢。

    “一家人都在为你着急操心,你却整天像个没事人一样。”苏大嫂爱怜地朝她小叔子的肩膀上拍下去。“我们为你的事急得吃不下饭,亏你笑得出来?”

    “什么事呀?我的大嫂。”苏冬成赶紧起身躲闪。

    两人正说着话,苏大娘也走进来。她看上比去年又苍老许多。

    她坐在床沿上说:“冬成呀,你嫂子来不为别的,就是你和那个姑娘的事。人家邻居好心给你介绍,我看差不多就订下来吧。”

    “那个姑娘今年二十六,比你大三岁,不要紧。我比你哥大五岁呢。”苏大嫂顺口说:“女大三抱金砖。别看她长个丑模样,却是个有福气的人,你把她娶进门,不愁过个好日子。”

    婆媳俩左一句右一句的话儿,苏冬成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冬成呀,咱认识的人,都为你提过亲介绍过对象。这个要是不答应,往后可真没有给说的了。你想想,现在的小青年不到二十就找媳妇订婚。你都二十三、二十四了,谁家的好姑娘给你留着呀?你就凑合着要个丑的吧。要不,赶明儿碰个瘸腿的,斜眼的,你会后悔的!”

    苏大娘心里急得抹起眼泪,心中暗想:从前多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红盖头一蒙,花轿一抬媳妇就娶进门。哪像现在的年轻人见上几次面,逛上几趟城,照上一摞照片,到处玩够了才结婚。

    苏冬成借着有人前来买东西的机会,一溜烟儿似的跑出去,把个苏大娘气得又够呛。

    苏冬成心烦气躁地向村外走去,随手点然一支香烟。他原来不爱吸烟,近来抽上瘾。

    他倚着村边的一棵大树,悠闲地望着夜幕下的田野,脑海里浮现出宋小淑的身影,想起她在田间劳作的样子,想起她看到他羞涩地笑着默默走过的模样。

    如果媒人向他介绍的姑娘和小淑差不多高好看,我就答应见面谈谈。想到这儿,他感到害臊,同时发现宋小淑的身影就在河边移动。

    河边静悄悄的,散发着潮湿而又温暖的气息,飘溢着刚开放的花香草味。除却天边月无人知。望着天边的月牙儿,宋小淑徘徊在河边的路上,心情难以平静。她和苏冬成没有深谈交流过,丽云这丫头怎么在信中那样说?

    难道苏冬成在她面前说过自己。不对,丽云不是那种藏住话的人,难道是自己心中的秘密被她看穿?不!不管她在信里怎么说,这是不可能的事。

    高丽霞和陈小兵在村里搞的轰轰烈烈,弄得长舌妇们到现在还忍不住评论。她可不想让人们像看马戏一样看她的笑话,她不想跟丽霞学,她没有为了追求爱情,打破一切世俗的精神。

    宋小淑想到这儿,把裤袋里的信拿出来,毫不犹豫地撕扯成碎片,和一直藏在口袋里的那块手绢撒入河水里。同时口中默默念道:丽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提这个,以免别人听了造谣生事。你堂姐和陈小兵的事在村里闹得还不够乱吗?

    除却天边月,但愿无人知晓。晚风轻柔地吹来,宋小淑的眼里一片潮湿。她暗暗地下决心:如果有人给说亲,只要合适就赶快出嫁,离开这个生她养她的小村庄。

    “小淑,是你吧。”身后传来一声轻轻地呼唤。

    “谁?”宋小淑吓了一跳,猛然转身看过去。只见不远处,朦胧的月光里站着一个人,是苏冬成。她吃惊得背过身去擦了一下眼睛,想赶紧离开河边,不料双腿不听使唤,挪不动步子。

    “你不要害怕,我一直躲在远处守着你。”苏冬成急促地走上前来,终于鼓足勇气说:“我来了,发现你一个人在河边转悠,想和你说说话,怕你不高兴,所以只能远远地看着你。我经常看见你和丽云来这里玩。”

    “你怎么也来这里?叫人看见多不好。”宋小淑努力克制住激动的情绪,呢喃地说:“你也来这里,叫人们看见多不好。”

    “有啥不好?我们说说话,聊聊天。”苏冬成说完用热切的目光注视着她,仿佛胸中有千言万语要与她说。

    “你!”宋小淑被他的热情弄得不知所措。再望天边月,不知何时笑着躲进云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