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绿乡 » 第三十八章苦尽甘来

第三十八章苦尽甘来

        久旱必有甘霖。人们过完年买来化肥,准备明天浇灌麦田时,天气骤然大变。先是黑咕隆咚地下了几个雨点,接着天空变亮,慢慢飘起雪花,不一会儿,地上变白。

     第二天早上,高丽霞的婆婆陈母赶紧把蜂窝炉子搬到院子里,用棒子胡引着,对挥着笤帚正在扫雪的丽霞说:“下雪不冷,化雪冷。赶紧把炉子搬进去。要不冻着孩子。”

    “没事,屋里挺暖和。我给他盖得挺厚。”高丽霞哈口气,搓着双手说。

    “可不行,倒春寒倒春寒,冷起来比冬天还冷。”陈母说完,亲自搬进去,看了看呼呼大睡的婴儿。

     俗话说,春天的雪化起来兔子都赶不上。三寸厚的大雪,不到半天就化完了,化的街上成了鸭子湾。

    这下子,庄户人家清闲起来,他们三三两两地聚在街头,不时夸奖天公作美。

     高丽霞坐完月子晚上住在陈家,白天有空去娘家那边帮着干活。她没有向父母提过孩子,也没有想抱过来让父母看看。

     高二婶对闺女丽霞表面上不理不睬,一脸冰霜,心中却不时翻腾,有时真想问她:陈家对你怎么样?生孩子时身上没有落下毛病吧。她现在不想丽霞怎么风光地出嫁,都这样啦,还想什么体面不体面的。

       这天,高丽霞在娘家这边忙着揉面蒸馒头。“高丽霞!”陈小兵焦急地站在大门口朝院里喊,看到高二婶在院子里只是笑笑。高二婶本来心烦,看到他更来气,转身走进屋。

    高丽霞在屋里揉馒头,听到陈小兵的叫声急促,认为是孩子醒了哭,也不洗洗手上的面粉,揪着心向陈家跑,顾不得脚底下的雪水,踩下去飞溅一身。

     街上停着一辆沾满泥水的吉普车,旁边围着许多人。车上是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做计划生育工作的。工作人员客气地要看他们的结婚证和准生证。

    陈小兵和高丽霞笑着对工作人员点头答应说,“忙过这几天,就去办理。”

      一个当官的不客气地对他俩说:“听说你们已经有孩子了,属于未婚生育。未婚生育需要缴纳社会抚养费,才能给孩子上户口。”丽霞听说过要罚钱,却没有想到真的要罚钱。

      看到他们愣着不动弹,旁边一个小青年重复一遍,说:“交上钱,赶紧补结婚证,开出生证明,给孩子落上户口去。”

    听到这儿,高丽霞转身回到家,向父母道歉说:“对不起!我不该任性,做对不起你们的事情。如今都这样了,把户口本给我,让我们登记结婚吧,要不人家不给孩子落户口。孩子落不上户口,怎么打防疫针上学啊?”

     她父亲高支书转脸不看她,好像不认这个闺女了。高二婶生气地说:“陈家怎么不来人,陈小兵呢?这是一个人的事吗?孩子都为他生下来,他们家不着急,你着什么急?”

      他们在心里恨呀,恨自己的女儿不争气。他们在担心呀,担心陈家穷,有女儿难过的时候。

    “丽霞!你看你找的什么人家?要钱没钱,要人没人。你还好意思回来找我们闹!”高二婶说着说着火气又上来了。

     看到父母不松口,高丽霞无可奈何地回到陈家。她抱着孩子在困难面前难以昂首挺胸,忍不住痛哭流涕。

    这时,陈母颤抖着双手捧着一个小布包走进来,说:“丽霞,不是我成心难为你,只是我们陈家太穷,真的没有钱。这是我为你们结婚攒的钱,现在都交给你们。从今往后这个家交给你们了。”她说完,落下伤心的泪珠。

     “把这个家交给我,我有什么能耐?再说,还没有嫁给你儿子。”高丽霞望着快六十的婆婆陈母,心里不落忍。

      “你是没有嫁给我儿子,可是在我心里,你就是梧桐树上飞来的凤凰。”说完,犹豫了一会儿,颤颤巍巍地从怀里摸出一个比刚才那个还陈旧,油腻麻花的荷包。

      “给,这是祖宗传下来的一块玉锁和银项链,这是小兵他爸留给我的几块银元。家里就这些东西,我也不知道值不值钱,你都收好。”

    看着眼前的现金和首饰,高丽霞止不住呜咽,哭得更加厉害。陈小兵看到苍老的母亲把自己珍藏多年的东西都为他掏出来,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能说什么?

     “丽霞,要不我把照相馆让出去!”陈小兵说着冲出屋子。丽霞赶紧放下孩子去追,可是外面漆黑一片,根本看不见他的身影。

    春风在夜色中使劲地吹,仿佛要让大地立刻绿意盎然,鲜花开放。其实早有嫩芽在枝头跳跃。

     管计划生育的人今天又来到小村,村里没有办公室,他们只能在村支书家里办公。

    好事的村民们站在街头上议论纷纷,一会儿说谁家偷着怀了第二胎,罚多少钱,一会儿说谁家办娃娃票交多少钱的押金。

     在村民们好奇的眼光下,陈小兵拿着钱走到村支书家,心头说不上什么滋味。如果换成别人和高丽霞相好,高家也会这样做吗?他站在大门口想。

     “愣着干吗?走,进去。”村民拐子叔提着个麻色小布袋,打断他的思考,招呼他一同进去。

    工作人员端坐在屋里,等着人们来缴纳款项。拐子叔是替儿子来交钱的,他大儿子因为不够生育政策生下第二胎,因为又是个女孩,偷着送出去,被人家揪出来举报了。

    他把口袋往桌上一放,说:“我们一大家子人跑了好几天的路,村里外面的亲戚朋友都借遍,才筹到这一袋子钱。如果不够的话,只能等到秋上下来粮食卖粮食了。”

    镇政府的工作人员面面相觑,怔了一下问道:“一共有多少?”

    “不知道,人家谁给我,我就随手放在里面,还没有来得及数呢。”拐子叔老实地回答。

    有人让他倒出来看看。拐子叔便哗的一下倒在桌子上,只见纸币和硬币立刻堆满桌子,有许多硬币顺着桌面滚到地上。

    拐子叔慌忙弯腰去找去捡。

    陈小兵在一旁哑然失笑。心中暗想:拐子叔真会捉弄人,真不知从哪儿弄到这么多零钱。工作人员互相看了一下,谁也不言语,不知过了多久,他们不约而同地清点起来。

     高支书和几位村干部坐在一边,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赶紧招呼众人过来帮忙

    陈小兵和几个村民就这样等着,直到他们收完拐子叔的钱后,才交上,当然也有等得不耐烦离开又回来的。

    高丽霞看了看陈小兵手里的缴费收据,抱着孩子又落下泪,最后哭出声来。“哭什么?钱是王八蛋,没了再挣回来。只要你和儿子好好的,花多少钱也值得!”

    “你说得倒是轻松,没有结婚证,孩子落不上户口怎么办?”陈小兵一听这事,张了张嘴,像个败阵下来的公鸡,退到一边。

    就在这时,院子里传来说话声。随后就听陈母喊道:“小兵,你三婶来了,快出来接着。”陈母一面冲屋里喊,一面满脸堆笑地把高三婶领到儿子屋里。

     陈小兵一听说是高丽霞的婶子高三婶来了,慌忙搬凳子,泡茶水。

    高三婶进来环顾一下屋里,只见屋里只有一张简易床,三抽屉桌和一个破旧的老式衣柜。她在心里叹口气,坐在侄女丽霞身边,看到她满脸的泪痕,关切地询问,“丽霞,怎么啦?刚坐完月子就哭,对身体没好处。”

    “婶子,你劝劝我爸爸妈妈,让我们登记结婚吧。”看到娘家人,高丽霞忍不住又抹眼泪。

     “别哭了,好孩子!”高三婶开口安慰侄女高丽霞说:“别看你爸妈为这事气得要命,可是心里还是挂着你,处处为你着想。过段时间等他们的气消下去,找个人过去商量结婚的事。至于彩礼钱有多少就拿多少吧。”

      “我爸妈乐意吗?他们说钱少一分也不行!”高丽霞不相信地望着她婶子。

     “那是气话,不用担心。过几天你叔叔家来会找你爸爸说的。你叔叔长年在外面见识多,你爸爸有些事好听他的。”

    高三婶临走抱了一下孩子,夸奖几句,塞给他三十块钱,说是见面钱。哄得陈家都咧嘴笑。

     送走高三婶,高丽霞说:“陈小兵,你别急着把照相馆转让出了。”陈小兵握着孩子的小手,带着一脸的笑容,“转让给谁呀,好不容易开张。哎,我心里有一个打算,一直没有跟你说。”

    他站直身子,满怀信心地说:“等到孩子大点,我要在照相馆旁边开个百货店,到时候你一边看孩子,一边照应着,保证比当老师教书惬意。”

     “你别异想天开,照相馆还没有挣到钱,又折腾别的。你不是没有钱吗?上哪里弄去,不会是又找我借吧。”

      “哪里,我现在没有钱,过上几年,还没有吗?你要相信,不用几年我会挣个万儿八千的,说不定更多。到时叫你风风光光地回娘家。”

      丽霞看到他胸有成竹的样子,扑哧一笑,骂他说:“滚一边去,为了跟你在一起,我现在还被人家戳脊梁骨笑话。”

    “谁笑话你?告诉你,没有人笑话你。你为了我们的爱情和孩子,不顾家人的反对,勇敢的坚持和我在一起是对的。”陈小兵说完,给她一个幸福的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