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五十九章 朝廷的应对

第五十九章 朝廷的应对

    张巡和许远则是在悠闲的喝茶。虽说张巡也属于苏落谋反的一份子,但此时安元贞却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将其送往京城,已是不现实。

    于是他也就放松了对张巡的管制。

    许远并没有返回睢阳,若是安禄山绕过真源县,那么基本也不会攻打睢阳。

    安禄山南下,必须先经过雍丘,然后再进入睢阳。

    “终究还是被苏落料准了。”张巡轻声叹道。

    安禄山谋反了,而且也的确没有进攻睢阳。

    “此子胸有大才,可惜不得为朝廷所用。”许远轻声叹息。

    如今的真源县,恐怕是整个大唐最为平静的地方。

    “听说苏落在大槐树村建了一个交易所。在这样的境况下,他竟然也没有将自己的生意放下,怕真是掉进钱眼里头了。”许远忍不住说道。

    张巡却是并没有太过意外。

    他自认识苏落以来,便已经知道他的性情。他虽然看起来像是个贪财之人,但他却知道苏落并非是个守财奴,相反他却多有仁义之举。

    “你觉得朝廷,将会作何举措?”张巡如今对朝廷反而多了些担忧。

    如今的唐廷奸佞充斥,而且武备松弛,恐怕很难挡得住安禄山的进攻。

    更为要紧的,却是唐廷的精锐军队,大多部署在边境。哪怕是禁军,如今更多的是些花架子。

    而至于洛阳,潼关等地,则几乎可以说毫无设防。

    “高仙芝、封常清等皆是沙场宿将,或许能够挡得住安禄山。”许远轻声说道。

    “若是苏落的武器,可以用于朝廷,安禄山又岂能用事!”张巡对此仍旧耿耿于怀,但此时却已经无可奈何。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张巡看来,这妖孽便是杨氏兄妹。

    “奸贼立于朝,国家何以不亡!”张巡忍不住愤慨。

    若在以前,他是不会说出这样的话。而今他却是谋反戴罪之身,说话反而没有多少顾忌。

    大明宫,宣政殿内,李隆基的脸色异常的难看。

    如今安禄山造反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如此信任之人,竟然也会造反。

    整个大殿几乎乱成了一团。

    安禄山的造反,打了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唯有杨国忠暗自窃喜。

    他向来便说安禄山会谋反,如今终于应了自己的先见之明。

    除了安禄山自己之外,最想安禄山造反的恐怕便是杨国忠了。

    “陛下,我早就说安禄山狼子野心,早点谋反,如今果然甘冒大逆,其罪当诛。”杨国忠说话的声音都大了一些。

    韦见素见杨国忠如此情状,心中反倒是暗自叹息。

    他越阶而出,向李隆基说道:“陛下,如今安禄山既已造反,当立时派人前往平叛。”

    “韦相,可有人选?”李隆基此时似乎更显苍老了。

    “臣以为高仙芝、封常清乃是沙场宿将,可着他们前往平叛。”

    “准奏,即刻下旨,命高仙芝和封常清领兵平叛。”

    退朝之后,李隆基返回到南熏殿,却仍旧是心事重重。

    “陛下为何如此怏怏不乐?”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

    李隆基抬头一看,却见是个的丰腴美人,眼含秋水,脉脉含情,将一双纤手放在李隆基的肩膀上。

    他看到美人之后,心情便立时顺畅了许多。

    “朕乃是为着安禄山这逆贼谋反之事担忧。”李隆基轻声叹道,“枉朕如此宠信,他竟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杨玉环的脸上现出惊讶的神色:“他竟造反了吗?”

    她的眼中闪过那个肥胖的胡人,跪在她跟前的模样。

    也就是这个胡人,竟然管自己这个年轻女子叫娘,让她有些哭笑不得。

    她一直都以为安禄山是个暗弱之人,想不到竟有这样的狠心。

    “今日的邸报。安禄山领兵攻打太原,幸得郭子仪守住,否则我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太原乃是李唐龙兴之地,若是太原失守,对于朝堂的震动非同寻常。

    李隆基看了杨玉环一眼,忽而说道:“我与你谈什么国事,我们且去饮酒。高力士新买来两坛美酒,不下于十里香,我们且去饮酒消怀。”

    杨国忠的府邸,聚集了一群官员,其中有文有武。

    “相爷深谋远虑,果然料到安禄山会谋反,只是可惜皇帝不听忠言,而至于有今日之祸。”御史大夫魏方进说道。

    “若是陛下肯听相爷之言,哪里还有今日之事。”中书舍人窦华随声附和道。

    杨国忠却是摆了摆手,轻声说道:“这些都是旧事,且不要提了。如今当务之急,乃是剿灭安禄山的叛乱。”

    他看了诸位文武大臣,继续问道:“诸位可有什么计策?”

    “朝廷既已派出高仙芝和封常清两位将军前往平乱,他们二人皆是沙场宿将,定然可以平定此番叛乱,相爷何必忧心。”韦见素轻声说道。

    杨国忠却是轻蔑的一笑,向着韦见素问道:“高、封二人剿灭叛乱,却与我们有何关系?”

    韦见素闻言,心头一颤,便已经晓得杨国忠心中所想。

    只是如今处在国家危亡之际,岂能再去做这等勾心斗角之事呢?

    “相爷的意思呢?”

    “依我看,安禄山虽然狼子野心,但其实不足为虑。他以偏隅之师妄图成就大事,简直是妄想。”杨国忠笑道,“他这般叛乱,反倒是给了我们一个立功的好机会。”

    韦见素等人皆是面面相觑:“相爷的意思,是要前去平叛吗?”

    杨国忠微微点头,轻声说道:“我打算向陛下请命,让张介然和王承业前去平叛,决不能让功劳都被高仙芝和封常清他们独占了去。”

    鲜于仲通跟封常清素有嫌隙,对杨国忠的想法自然全力支持。

    “相爷所言极是。”

    杨国忠虽然对安禄山不屑一顾,但其实整个长安城却是蒙上了一层阴影。

    唐军武备松弛,面对安禄山的反叛并没有足够的应对时间。

    很多朝臣已经开始打算将自己的家眷送出长安。

    “只是可惜安元贞如今陷在雍丘,否则他当可领兵前往平叛。”杨国忠看向安思顺说道。

    “他本就是戴罪之身,原该是戴罪立功。”

    “安禄山紧随苏落而后起兵,他们之间是否互相勾结?”郑昂忽而说道。

    “此事极有可能。你可速写一封奏折,将其呈奏皇帝。”杨国忠闻言赶忙说道,“如此以来,便当派人增援雍丘,务必将苏落一同剿灭。”

    自从安禄山起兵以来,大槐树交易所的商人却是来的更加频繁了。

    这让苏落感到有些疑惑。

    他原本以为战争来临,商路阻隔,前来交易所的商人会减少大半,结果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更多了。

    这些人购买的量也比以前大了许多,这使得三家村各大工坊的产能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苏落很快就想清楚了这个情况。

    因为战争的影响,使得这些商人过于悲观,所以才会大量采购,以免导致商路断绝之后,反而没有货物贩卖的情况。

    一旦战争发生,各种物资都会成为硬通货,哪怕是作为消遣用的美酒。

    苏落走进交易所,果然看到有两伙人彼此之间对峙,剑拔弩张,似是随时都会发生争斗。

    “先生来了,都给我老实点。”交易所的所长,是苏落的一个亲戚,当然是非常远的表亲,叫做沈君。

    苏落之所以让他当这个所长,是因为沈君曾经参加过县里的考试,而且获得了乡贡的资格。只是到京考试之后,却名落孙山,便去给当官的当幕僚。

    他是在三个月前回到真源县的。

    而当时苏落正准备举办交易所,便将这个事情交给了他来打理。

    “所长,你总算来了。根本没有这样的道理,明明是我们先行预定的,怎么能够先给他们出货?”其中一个穿着貂皮大衣的胡人上前说道。

    他叫孟里诃,乃是来自西域的商人。

    “谁叫你们来晚了呢?”一个身穿青色长衫的中年男子说道。

    他叫宋潮,乃是来自江南的商人。

    他两个月前,在长安听闻了香皂和鞭炮的名声,于是便回乡筹集了资金,准备到交易所来购买一批香皂,运到江南去卖。

    但是因为他们并没有预定,所以到了之后并没有现货。但是恰好孟里诃预定的香皂刚好制成,但孟里诃却已是迟到了三天,交易所便将这批香皂转售给了宋潮。

    谁想到就在宋潮交完银子,准备将香皂运走的时候,恰好孟里诃到了。

    于是两伙人便彼此不相让,争执了起来。

    若非交易所里严禁殴斗,否则便取消交易的资格,他们早就互相打起来了。

    “沈所长,我们可是交易所的老主顾了,你可不能不讲信用。”孟里诃说道。

    香皂在西域卖的很好,他也因此转了不少的银子。

    他每个月都要来交易所一次,每次都会预定下一批的货物。

    而随着安禄山的叛乱,从西域来往真源县的路途开始变得不太平,所以他这一次打算是多买一些香皂回去。

    结果非但没有多买到,而且自己预定的货物,还被宋潮给抢走了。

    这他怎么忍得住,于是便跟他吵了起来。

    沈君自然也是觉得理亏,可是宋潮又不肯退,他也被这件事弄得焦头烂额。

    无可奈何之下,他只好将苏落请了过来。

    “好了,都不要吵了。”沈君高声喊道,“这件事苏先生自有评判。若是谁再喧哗,就取消他的交易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