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我能连接一千年后 » 第三十六章 鞭炮

第三十六章 鞭炮

    苏落很想给张巡竖起一个大拇指,说一声:“县尊,你是懂技术的。”

    一千两银子,已经是张巡能够拿出来的极限了。

    真源县,本身并不是一个大县,一年的赋税也不过是几千两而已。

    但防御雍丘城而言的话,十架三创弓弩,已经够用了。

    五千支弩箭,即便是能够射中三千,就足以对攻打雍丘的军队,造成极大的威慑。

    要知道,一旦被三弓床弩的弩箭射中,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

    雍丘这样的城池,能够有一万的军队攻打,就已经是非常可观的数量。

    一旦安禄山起兵叛乱,他的首要目标定然是洛阳和长安。

    拿下雍丘城,也只不过是为了保证后方的安全而已。

    “县尊放心,一年之内,我一定将十架三弓床弩送上。”

    “这架床弩?”

    “就送给县尊了。”

    三弓床弩的弩箭,是经过特制的。穿透力非常的强大,一般的箭靶,并不能够对弩箭造成多少损伤。

    因此弩箭是可以重复使用的。

    张巡之所以留下这架床弩,是为了进行训练。

    他也看得出来,三公弩箭的威力虽然非常强大,但其操作的难度也很大。

    苏落对这架床弩并不是很在乎。

    尽管制造一架床弩的成本不低,但是对于苏落而言,却根本不是个事儿。

    他现在手里的银两,足有五千余两,大部分都是靠着香皂获得的。

    而且随着葛宏带领的铁匠木匠工艺日渐纯熟,成本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降低。

    任何时候,最重要的都是技术。

    苏落带着张巡的五百两定金,回到了三家村。

    在清虚子的火箭研制成功之前,苏落对于三弓床弩的需求并不大。

    再加上安禄山还有将近一年半的时间,才会进行叛乱,对他来说,时间还是足够的。

    苏落并没有阻止张巡向朝廷上奏安禄山反叛的可能。

    但他也清楚,他的奏折并不会有什么效果。

    因为杨国忠时不时便在李隆基的跟前,奏说安禄山会叛变。

    李隆基却仍旧对安禄山宠信有加。

    只是张巡的上奏,会不会加速安禄山的叛乱,倒是值得关注。

    但苏落却觉得,安禄山提前举事的可能并不大。

    因为任何时候,叛乱都是一件非常繁密的事情。

    如果准备不充分,往往便意味着失败。

    所以安禄山久经沙场,绝不会犯下这样的错误。

    苏落在知乎上开的帖子仍旧不断的进行更新。

    嘲谑的回帖,仍旧不少,只是建设性的回帖,却一直都没有再出现。

    因此大唐的穿越者会议的群,仍旧还是苏落、邱廓、钱森和沈蓉四个人。

    苏落将三弓床弩的照片发到了帖子上,便没有再理会。

    三家村如今虽然是生机勃勃,但其实仍旧很多人十分的清闲。

    由于香皂工坊和纺织工坊,只收女子,而水井每天需要的人数又很有限。

    剩余的男子,唯一能够参与的工作,只有制造箭楼。

    由于苏落对于箭楼的质量要求很高,所以实际上的建造速度并不快。

    当然十个箭楼,也不是同时开工的。

    同时开工的,只有四个箭楼。

    由于三弓床弩的特殊性,苏落要建造的箭楼,更像是个独立的城墙。

    三家村中,每天还有大概三百多的男子,在村子里闲逛。

    他们非常羡慕那些镖师,和建造箭楼的人。

    只是苏落,目前也没有太多的工作给他们。

    他原本是向弄一个砖厂的,但是烧砖的工程期太长,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即便是砖烧制出来,也并不如香皂这般容易售卖。

    中国可是世界上最早烧制砖的国家之一。

    而将这些人都安排在镖局里,也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就在这个时候,清虚子终于带给了苏落一个好消息。

    鞭炮终于研制成功了。

    这本在苏落的预料当中,但却比他预想的速度快上了一个月的时间。

    距离春节,只剩下四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个时代,春节还是燃放爆竹,相当的落后。而一旦鞭炮推到市场上,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抢购。

    只是可惜,烟花还没有成功。

    苏落派苏苗将卢见增请到了三家村。

    “苏小友,将老夫喊来,莫非又有什么好东西给老夫看吗?”

    苏落笑着说道:“今日请卢先生来,乃是有个生意想跟卢先生合作。”

    卢见增闻言,不由得一愣。他们卢家因为香皂的生意,已经赚了数千两的白银。而他只是付出了仅仅二百两的本钱。

    这笔生意,他们的范阳卢氏,赚的盆满钵满。

    他此刻听到苏落,竟然又要跟他做生意,自然是非常震惊的。

    这才短短半年的时间,苏落便已经成为真源县最富有的乡绅了。

    “不知道苏小友要跟老夫谈什么生意?需要多少本钱?”卢见增问道。

    其实这句话,他也只是随便问问。

    他现在对于苏落,可是非常有信心。即便是的本钱万两,他也是打算入股的。

    苏落笑了笑,轻声说道:“这个过会儿再谈。小子想请卢先生先去看个东西。”

    卢见增跟苏落来到简陋的实验室,找到了清虚子和梁非凡。

    “不知道,苏小友要老夫看的东西在哪里?”

    “这个东西,便是清虚子道长和梁非凡搞出来的。名字叫鞭炮。”

    苏落话音落下,便见清虚子拿着一串东西出来,上面绑着很多的小棍子。

    卢见增眉头微皱。他没看出这个东西到底有什么奇异之处。

    苏落见状,便笑着跟清虚子说道:“道长,开始吧。”

    清虚子将鞭炮挂到一根树枝上,随后便用火石点燃了引信,接着就听到噼里啪啦的响声。

    卢见增都忍不住捂住了耳朵。

    鞭炮的声音非常大。

    等到鞭炮放完,苏落便笑着跟卢见增说道:“卢先生,这鞭炮的效果比之爆竹如何?”

    卢见增点头赞同:“比爆竹响亮多了。”

    苏落嘿嘿一笑:“如今春节将至,这鞭炮是否会比那爆竹受欢迎呢?”

    “若是这鞭炮能够上市,自然是比爆竹要受欢迎的多。”卢见增说道。

    春节燃放爆竹,是长久以来的习俗。

    无论富商大贾,还是黎民百姓,凡是到了春节,没有不燃放爆竹的。

    这叫做除旧岁。

    “这是不是一个好生意?”苏落笑道。

    “的确是个好生意。”卢见增点头赞同,“只是不知成本几何?”

    “成本,自是比香皂要高上许多,但其实也高不了太多。”苏落轻声说道,“若是摊开来论,一串鞭炮的成本大概是三十文钱。”

    目前清虚子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十响的鞭炮,再多便已经无法实现了。

    即便如此,也足以震惊卢见增一百年了。

    “倒也不算贵。”卢见增想了想,便轻声说道,“我入股一千两白银,仍旧是五成分红如何?”

    苏落闻言,大喜若望。

    “小子敢不从命。”

    其实苏落原本打算的是将洛阳和长安的销售,交给卢见增背后的范阳卢氏。

    毕竟在这些大城里,鞭炮才能有着足够的销量。

    但他自身只是个普通百姓,若是他去贩卖的话,恐怕就会被那些达官贵人盯上,所以他打算借助范阳卢氏的势力。

    卢见增却入股了一千两白银,这反而是超出了他的预想。

    “不知这鞭炮的产量如何?”卢见增问道。

    长安、洛阳有着数百万的人口,几十万户人家。对于鞭炮的需求自然是非常可观的。

    若是产量不足的话,反而是一件可惜的事情。

    “卢先生只管放心,每天一千串鞭炮,还是没有问题的。”苏落轻声说道。

    距离春节还有四个月。一百二十天,若是一千串的话,大概是十二万串。

    “似乎有些少了。”卢见增轻声说道。

    十二万串,恐怕还不够长安城里的官员们使用。

    苏落想了想道:“极限的话,可以达到两千串,以目前的能力,无法做到更多了。”

    这并不仅仅只是做的快慢的问题。

    最为主要的还是火药的产量。

    当前每天生产的火药,只能支持最高两千串鞭炮的制作。

    鞭炮制作,本身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但是因此剂量的缘故,倒也不会出现生命危险。

    苏落跟卢见增商讨完这个生意之后,便安排梁非凡去招工,这一次招募了大概两百个男子进入了鞭炮工坊。

    单是这些人的工钱,就是每个月将近两百两。

    苏落的目的,是争取每天能够达到两千五百串鞭炮的数量。

    而在这之前,苏落需要进行一番宣传。

    他已经跟卢见增商量好,日期就选在冬至那天,就在卢奂的家中,进行一场鞭炮齐鸣的盛宴。

    为了能够让这次的盛宴,产生足够的轰动效应。

    苏落送给卢见增一千串鞭炮。

    关于火药的生产,清虚子将其交给梁非凡带着十余个十五六岁的孩童,进行制造。

    清虚子则是专心研制火箭。

    在苏落看来,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卢见增带着一千串鞭炮,终于在冬至的前一天来到了卢奂的府中。

    “十七弟,你怎么来京城了?难道又是送香皂来的?如今香皂尚且够用。”卢奂连珠炮似的问道。

    卢见增却是笑道:“我此次前来,乃是要给兄长瞧个好东西。”

    “什么好东西?”卢奂眼睛瞬间眯成了一道缝。

    卢见增挥了挥手,便见卢十三走上前,手里捧着一串鞭炮。

    “这是什么?”卢奂奇怪的问道。

    “此物名叫鞭炮,乃是我的一个小友发明的。”卢见增轻声说道。

    “此物有何用处?”

    “乃是为了春节庆祝所用。可以代替爆竹。”

    卢奂闻言,却是瞬间失去了兴趣。

    此等物什,在他看来,却是无用之物。

    卢见增见状,便是微笑道:“不如由小弟给兄长演示一番,再做区处?”

    卢奂对此不置可否。

    卢见增则是摆了摆手。

    便见卢十三将鞭炮挂在树枝上,随后便是取出火石,点燃了引信。

    而卢见增则适时的往后一退,捂住了耳朵。

    不过一瞬的时间,鞭炮声起,将卢奂吓了一跳。

    “兄长,此物如何?”待到鞭炮燃烧完毕,卢见增笑着向卢奂问道。

    卢奂尚在惊异之中。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硫磺的香味。

    “此物甚好。”

    “若是鞭炮在春节之时,响彻整个长安城,势必能够彰显我大唐气势之宏。”卢见增笑道。

    “你莫非又是与他合本了么?”卢奂笑道。

    “小弟也就入了一千两银子。但小弟想来,此番能够赚的上数万两的银子。”卢见增说道。

    “竟有这么多?”

    “据小友所说,一串鞭炮的成本大概在五十文左右,若是以一串鞭炮一百文计算,十万串便是一万两白银。到春节之时,最少可以生产出二十万串的鞭炮。”卢见增说道。

    春节,对于唐朝人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

    因此会有很多隆重的祭祀活动,而这些活动上,都是需要燃放爆竹的。

    若是有了能够替代爆竹的鞭炮,人们自然会是选择效果更好的鞭炮。

    卢见增在长安城里,是开着一间商铺的,掌柜是他的仆人卢肆。

    卢肆是卢参的弟弟。

    等到鞭炮运到长安城,卢见增便是准备将鞭炮放在这间店铺里售卖。

    不过在这之前,他需要打响鞭炮的声势。

    卢奂对于卢见增的话,也是感到震惊。若是只有一百文的话,并不算昂贵,甚至长安城里的普通百姓也能够买上几串鞭炮。

    等到量一大,自然也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你带来这么多的鞭炮,恐怕是早就想好主意了吧。”卢奂笑着说道。

    卢见增也跟着笑道:“这都要靠兄长帮忙。”

    “你说。”

    卢见增便在卢奂的耳边细说,然后轻轻点头。

    卢奂便将他的官家喊了过来,轻声说道:“你持我的名帖,去请这几位大人明日来府中一叙。”

    冬至,整个长安城都笼罩在肃穆的气氛中。

    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朝廷往往在这一日举行祭天活动。

    卢奂参加完朝会回到家中,便听到一个声音从身后响起:“你个老小子,今日喊我过来,莫非是有什么好事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