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千华 » 青丝小满

青丝小满

    嘉靖十七年,宁海城东,坑龙王村。晨曦微凉,白鹭篁竹,翠蔓青树。不远,一高山头,可见几人身背箩筐,腰带镰刀,一路往深山而去。

    一白发老翁闻了闻刚采的这株景天,问道身旁一少年:“大慕啊,你说说看,治疗一般的风寒,该如何用药医治?”徐慕回道:“麻黄、杏仁、前胡、橘红、生甘草……均可用来医治风寒。但徒弟认为,一般风寒,熬以姜汤服下,待身体自愈即可。干咳严重者,加甘草与橘红熬之,一日三服,不出七日亦可痊愈。”老翁缓缓道:“风寒虽是小病,但表现各异。体质差异,所用之药各有不同。就拿干咳来说,甘草虽好,但缓不了喘急寒嗽,应换成琵琶叶,加以川贝,若是小儿,需将川贝除去,换成梨或冰糖……大慕,千万不能小看这风寒咳嗽之症。”徐慕点点头:“师傅教导的是,大慕谨记。”

    陆老翁本名陆远,字子舟,年幼丧父(父亲患病而亡),与母亲相依为命。因家境贫穷,受尽歧视。少年陆远深知只有学识才能改变命运,早早即立志学医。三十年前,宁海爆发一场怪疫,全县几千儿童无故瘫痪。怪疫迅速蔓延,郎中们皆束手无策。一日,一妇女像拉救命稻草一样拉住陆远:“陆郎中,救救我的孩子吧,他那么小,以后还得走路啊……”此刻,陆远心如刀绞,恨己无能为力。怪疫爆发三月后,知县采纳了陆远“集中隔离”之法,而陆远本人冒着生命危险尝试新药。半年后,宁海百姓最终战胜了这场疫情。而陆远最常念道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辜负那些期望的目光(作者之意:致敬顾方舟)”

    这时,只见一扎着马尾辫的姑娘笑道:“大慕哥,我爹是医痴。他讲起药理,几天都讲不完。”徐慕道:“小满,师傅学识渊博,医术高明。我若有师傅三分便已知足。”陆小满俏皮一笑:“大慕哥,你可不能像爹那样。”她望向老翁:“哼,一天到晚,不是草药病症,就是训我。”陆老翁不禁一笑,又念道:“小满,医者,需时刻怀有提壶济世,慈悲向善之心……”

    小满朝徐慕做了个鬼脸,随后对老翁道:“爹,我跟大慕哥去前面给您探探路,您和胡伯伯慢慢来啊。我保证,一定将药篓采得满满的。”她说完,一把拉起徐慕,匆匆朝前跑去:“哎呀,跟他们一起采药,最无趣了,满口草药性理……大慕哥,我带你去个好地方。”身后,只闻陆老翁喊道:“大慕啊,别让小满玩疯了。”

    小满哼着小曲,拉着徐慕一路往前,至一清池幽潭。只见潭水清冽,游鱼怡然,四周竹木苍幽,岸石斗转曲折,蜿蜒甚远。

    小满在潭边轻轻洗了一把脸:“大慕哥,你见过一种像莲花的草药吗?”徐慕摇摇头:“未曾见过。”小满从一青竹旁摘来一朵小花:“呐,你看。”徐慕接过此花:“叶瓣有五,茎园株滑,这是半边莲。师傅说了,其有清热解毒之效,可医治恶疮烂疹和蛇虫咬伤。”他轻轻拈着,将它朝向太阳:“此花紫里透粉,真漂亮。”小满欣喜道:“大慕哥,快给我戴上吧。”徐慕走到小满身后:“嗯。”

    陆小满是陆老翁的独女,年芳十七。她从小刁蛮机灵,因出生之日恰逢“小满”,故取名小满。自从徐慕来陆山草堂拜师学艺(他从伙计一步步做起,直到拜师于陆老翁),小满便对他心生好感。春去秋来,已过四个轮回。徐慕本性敦厚老实,对小满更是亲妹相待,处处谦让照顾。他跟着陆老翁,一心只想行医济世,对儿女之事却不顾在心。陆小满常示以情愫,怎奈徐慕痴愚,不明其意。

    “大慕哥,你有听过吗?人生在世,如一叶浮萍。”徐慕应道:“嗯。”小满红着脸:“浮萍如扁舟,在这个世界上,总要找着一片宁静的水岸,停泊依靠的。”徐慕点点头:“浮萍虽小,可是,万物有依。”小满眉头轻蹙:“前阵子,我读了几首诗,有说:‘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白乐天也说:‘淼茫积水非吾土,飘泊浮萍是我身’……读着读着,让人好生感伤……你能(做我停泊的水岸吗?)……”徐慕走到小满面前,问道:“你怎么了?”小满羞红着脸,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徐慕。徐慕拉起小满的手,静静朝前走去:“走吧,草药还没采呢,一会儿被师傅发现,又要挨骂了。”小满被他紧紧拉着,不禁心生甜蜜:“大慕,我喜欢你拉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