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八章

    “我想你们既然今日敢应约前来比试,想必都是有真才实学傍身的……”

    那是自然……不过这样做是不是有些不妥?书生们有些踌躇。

    “我也知道你们多年寒窗苦读,所以猜测你们的学问不会比国子监的儒生们差多少……”

    底下的人连连道不敢。只是嘴上虽然说“不敢”,心里还是被顾瑜吹捧得有些飘飘然。

    唯有程宪不为所动,继续看着顾瑜的表演。

    “今日围观的诸人之中不乏有饱读诗书者,这件事也由给郡主府选先生变为一件围观者众的事……我想这些‘众’里,多多少少也有达官显贵家的人闻风而动……”

    “而你们今日所作的文章,也可以借此机会传出去,你们的才学等文章传出去后自然不言自喻……”

    “到时候就算没有被我选上,你们的才华也得到了展现,不是吗?”

    这话无疑是把住了今日来应试的书生们的命脉。

    ——他们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机会!

    没有思考多久,书生们心里已经齐齐下定了主意。

    “多谢郡主大恩,我等无以为报。”众人零零落落说道。

    顾瑜摆摆手,示意众人不用客气,而后确认道:“那此事便说定了?”

    “我等有真才实学,自然不惧。”一人带头说道,余下的连声附和。

    一直一言不发的程宪忽然开了口:“敢问郡主今日出的题目是什么?”

    虽然顾瑜说得比唱得还好听,但是如果题目没有立意,那再好的文采也是白费。

    顾瑜自然不会让众人失望。

    她拍了拍手,张裕展开早就备好了的题目,供八人观看。

    “题目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顾瑜念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是荀夫子的名句,也是儒生信手拈来的典故。

    程宪笑了笑,这是他进门来第一次笑。

    这题有意思。

    “郎君们可对题目有疑问?”顾瑜问道。

    其余七人只略略思索了片刻,便说道:“没有疑问。”

    “既然如此,那便开始答题吧。”顾瑜说道,示意张裕点上香计时,书生们整理好自己的桌案,或思考或奋笔疾书。

    顾瑜示意张裕把消息传出去,心里终于舒了口气,终于有功夫吃一口茶。

    “里边说什么?”有围观的人问刚才和张裕说话的茶馆杂役。

    得知消息的杂役也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不待消化便将张裕的话一五一十传了出来,引得听到消息的众人皆是哗然。

    “要所有人来品评?”

    “那些书生们答应了?”

    “是真的对自己文采有信心还是不知者无畏啊……”

    “要我说,平西郡主也是胆大,不请国子监的大儒教学,反而另辟蹊径找这些岌岌无名的书生们比试,万一这些人皆是草包,岂不惹笑话……”

    “到底是小孩子,顾虑不周……”

    “……”

    传完消息回来的张裕也是忐忑,与屋里的书生们不同的是,他忐忑的是此事已经闹大了,但这对顾瑜有什么好处呢?

    且结果尚未出来,顾瑜就已经松了一口气,是否有些为时尚早。

    “这哪算闹大了。”顾瑜笑了笑,示意张裕不要太紧张,“再说了。他们的文章前两日你不是给我找了一些来吗?我看了,确实有些真材实料。”

    而且其中有个叫程宪的,字写得相当漂亮。不仅字漂亮,他过往所写的诗文中,也不乏对于吏治的独到见解,可见身在草庐心在庙堂。

    ——更遑论今日比试前,这些书生已经知道会看他们文章的不止平西郡主一人,还有门外看热闹的人们,甚至于庙堂里的大人物们,想必这些书生们也会卯足了劲,用十二分的力气来应付这次笔试。

    “但这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张裕依然不解低声问道。

    顾瑜没有回答,只笑了笑,张裕见状便没有追问。

    少了些窃窃私语,室内更是安静得掉根针都能听到了。两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也足以把消息传得更广一些。

    本来只是平西郡主孩子般的闹剧,居然因为京城太平无事大家太闲而越传越广,品胜楼不得不添置了几张桌子,让后进门的人在一楼等待。当然多数都是无官无职的闲人来看这热闹,国子监只是听到了消息,但没有什么动静。

    “看样子,还真有人以为这些寒门子弟能写出一鸣惊人的文章似的。”

    “不知道这些口出狂言的书生们有没有后悔。”

    “沽名钓誉之辈……”

    “就是,见着平西郡主得圣人宠爱就借机攀附,这等小人作为,能写出什么好文章。”

    “我等定要作诗批判此事!”

    “……”

    眼见着众人的话头逐渐义愤填膺,人群中的一个少年忽然开口说道:“你这是嫉妒吧?”

    本来闹哄哄开启批斗的人群忽然静了下来。

    一个文人打扮的秀才冷冷质问道:“阁下说什么?”

    少年嗤笑一声说道:“你觉得他们是笑话,尽管可以进去和他们比试一番,到时候用文章打败他们,现在在这里无为跳脚,难道就是君子所为?”

    秀才冷哼一声:“荒谬!”

    少年继续嗤笑道:“怎么?原来这位郎君居然不敢么?”

    秀才双手抱胸道:“我乡试已过,已是秀才,怎会像他们一样在这里哗众取宠。”

    少年闻言哈哈大笑,笑得前仰后合上气不接下气,直笑得秀才又不满地问了一句:“你笑什么?”

    少年止住笑,同样冷哼道:“我笑郎君道貌岸然,看不见多少有才学的莘莘学子因为举荐无门才学被埋没,我更笑屋内的八名书生终于有机会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才学,却被你们恶言相向。”

    “究竟是哗众取宠还是有真才实学,比试过后自然有分晓。”少年继续说道,轻蔑地看向秀才:“你若不服,就一起来比试,我倒想看看,是你这已经得了秀才功名的士族子弟厉害,还是门内的寒门子弟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