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三十章

第三十章

    真巧?为何?张津还没想明白,城楼上鼓声阵阵传来,提醒着街上的行人还有一刻钟的时间各坊就要落锁了。

    “三郎君,该回去了。”小厮说道。

    张津又说道:“那我先走了,你若需要帮助,便来崇仁坊的万盛钱庄找我。”

    说罢,将腰间随身配饰的玉佩取下递给顾瑜。

    顾瑜行了一礼,说了声:“多谢。”没有推辞。

    张津便在顾瑜的注视中上了马车。

    顾瑜看了看护手,又看了看玉佩,心里再次叹了一声“真巧”。

    坊门落锁之前,顾瑜带着大包小包回到了宅子里。

    张裕接过顾瑜带回来的玩意儿,看她很是兴起地一一介绍。

    “这是西市的好酒,好容易抢到的……这些是时兴的点心……”吃的喝的摆了一大桌。

    甘姑姑拿过一边的狐皮护手,顺着夸赞道:“这个护手倒是精致,花样也新奇。”

    顾瑜的话语顿了顿,心说那可不是买的,然后岔开了话题。

    “张全呢,把他也叫来吃酒。”

    铃兰笑盈盈答道:“张全在后院劈柴呢,我这就去叫他。”

    一屋子人热热闹闹了许久,古伯不忘提醒道:“张家的那位三郎君今日又来了,不巧郡主出门了,不过我已经跟他说了让他明日再来。”

    顾瑜说着“知道了”,一边夺过四语的酒杯告诫不许她偷吃酒。

    屋里哄闹成一团,难得热闹了一番。

    第二日起了大早驱车拜访的张津心中惴惴,想着再有什么困难,也不能阻止了他,鼓起勇气让小厮叫了门。

    开门的古伯笑得比昨日灿烂许多,见到张津便迎到:“呀!是张三郎君来了,快请进,郡主已经在内里等着了。”

    这突如其来的热情让张津不免有些害怕,但想着光天化日到底是在郡主府,不管对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他也要去问问清楚,于是不再踌躇随着管家进门,一路穿过游廊走到大堂。

    ——然后就僵在了门口。

    “是你!”张津不免惊呼道。

    “是我。”顾瑜说道,“茶已经备好了,三郎君先进屋说罢。”

    张津有些糊涂了,觉得自己之前打得气都偷偷溜走了一般。

    怎么是这个小姑娘?

    在小厮的陪同下,张津呆呆进了屋,震惊地没有说话。

    安静吃了一盏茶之后,张津便想通了。

    当然是这个小姑娘,否则怎么解释寿城遇见了她,昨日又遇见了她。原以为是贫民家的孩子,却原来是那位平西郡主……

    最后张津脑海里却只剩下一句话——原来平西郡主昨日确实是出去玩了。

    想到这里张津心里道了声“好巧”,又悄悄打量了一眼顾瑜,却见顾瑜正微笑着看向他。

    “我听古伯说,你来了几次,想必是有什么要紧事找我。”顾瑜见他已经不再像刚才那样呆呆愣愣,便直接开口说正事。

    张津听了顾瑜的话也没有纠结,立马正色说道:“确实,我本来是想问郡主方计的事……”

    果然是因为染发剂的事。顾瑜想到。昨晚她洗漱后,仔仔细细想过张津为何屡屡来访。他是商人,目的明显是为财,青丝来的方子交给了采蝶轩,他来之前想必也清楚,那就是想看看她手里还有没有旁的好东西了。

    但是他说了“本来”二字,可见是临时改变了想法。

    张津果然继续说道:“但今日见到郡主,我忽然觉得这是郡主的妙思。”

    这小子好生油嘴滑舌。张裕心中冷哼一声。

    顾瑜听完果然“哈哈”一笑,说道:“嗯……倒不是我的妙思……我也忘了是在哪里看来的了……”

    似乎是在梦里罢。顾瑜留了半句没说。

    张津就势赞道:“郡主渊博。”

    果然滑头!张裕心中又冷哼一声。

    顾瑜又笑:“倒也不用如此夸我,你之前就很好。”

    之前……之前是他以为她可怜,不过现在……

    顾瑜笑完继续说道:“我知道你来的目的,若说有什么发财的活计,与你合作也不错,毕竟这个郡主府你也看到了……”

    张津依言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没有金器玉器装饰的屋子。昨日他心不在此倒没留神,原来偌大一间堂屋除了坐席和几支干花便再无别的了。

    其实她除了平西郡主这个身份,还是那个无依无靠的小姑娘。张津忽然想起顾瑜昨日冻得鼻子红红的场景。

    “不过你得给我点时间让我我好好想想做些什么。”顾瑜说道,本来因为青丝来的红利,她是不用动这个脑筋的,但架不住来问她的是于她“有恩”的张津。

    “自然。”张津答道,也终于放下心来。

    如果平西郡主是她的话,张津也愿意相信她可以想出好点子,毕竟顾瑜有多机灵,他早就见识过了。

    忙碌的张津心满意足地离开了,顾宅的其他人听了半天也终于意识到两人似乎之前就有过交集,至于什么时候就不知道了。

    张津在崇仁坊的客栈里焦急等了两日,才接到万盛钱庄的跑腿带来的消息——有人约他未时一刻去东市清茗居甲字号房谈事。

    跑腿说罢将信物玉佩也一并交给了张津。

    于是张津从焦急盼着郡主府的消息,变成了焦急盼着未时的到来。

    谁想到迟来的居然是张津——他高估了小厮的驾车技术,晚到了一盏茶的功夫。

    “告罪告罪。”张津不好意思地进屋,冲坐在窗边看热闹的顾瑜行礼说道。

    “无妨,把茶钱结了即可。”顾瑜笑笑。

    张津听罢脚一滑,险些摔倒。

    “怎得?”顾瑜扬了扬眉毛看他。

    张津坐在对面答道:“每次见郡主,都觉得很是不一样。”

    顾瑜没去纠结这是夸赞还是旁的,使了眼色让张裕带着小厮出去,然后直接进入了正题。

    “三郎君对互市有什么看法?”顾瑜问道。

    对过的张津想了想就答道:“我朝发达,地大物博,但周围列国也有珍奇百宝,若是开了互市,两下交流,以物易物,再回关内抬价售卖,便可从中获利。”

    但这主意并不足以拍手叫好。西凉国破后张津就曾预想过日后或许会通商道,他能想到的别人未必想不到,何况跑商也要经过朝廷的首肯,张家在朝中并无人脉,怕是得不到这资格。

    顾瑜点点头又摇摇头:“三郎君不要把目光放在商道上,要放在旁的地方。”

    旁的地方?张津不禁有些困惑。

    “比如,驿站。”

    驿站?

    “三郎君不是西北的人恐怕不知,西北的客栈极少,且多空房,并非一处如此。”顾瑜说着,问张津:“三郎君以为为何会这样?”

    张津一点即透。万盛钱庄在大周有百十个分号,但偌大一块西北只占了两个,一个在较为安全的寿城,另一个则在已经接近关内的凤翔府。其中的原因无外乎西北连年战乱,除了物资军器外少有金钱流动,而这些又不是普通商贾能沾染的。少人沾染,西北的客栈便少有人住——总不能让西北的百姓有家不回住客栈吧?

    “多谢郡主。”不用顾瑜再多饶舌,张津心下已经有了主意起身答谢,然后忽然想起什么在袖子里掏。

    是五张万盛钱庄的飞钱券,一张一千贯。

    顾瑜只淡淡笑了笑,说道:“互惠互利罢了。”

    张津刚要告辞,顾瑜忽然开口说道:“对了,这个主意的事,保密哦。”

    张津看着样子小小但分外机灵的女童右手放在唇边做了个嘘声。

    “就像青丝来一样?”张津笑问道。

    “要比那个还保密。”顾瑜亦是笑着说道。

    张津点点头,示意自己会守口如瓶,结了茶钱带着小厮离开了。

    张裕走进屋子看了看桌子上随意摆着的五张飞钱券,不由撇了撇嘴:“这么个好主意只给了这些……”

    不是说去章家借了几个家丁就给了一万贯么?

    顾瑜不以为意:“本来就不是为了这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