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二十九章

第二十九章

    等顾瑜回到永嘉坊时,张津已不知了去向,好在古伯没有忘记把白天的事通传了进来。

    “海州张三?”顾瑜思索片刻,脑海里却始终没有这个人的印象。

    “听说郡主不在家里便离开了,钱也没有拿走。”古伯说着,把飞钱券放在了桌子上。

    顾瑜瞟了一眼飞钱券,心想海州张家的都这么财大气粗吗?

    “等他下次再来再说吧。”顾瑜说着,没有当回事。

    但是等了两天张津都没有再来造访,着人去打听,才知道张津跟着运船已经回了海州。

    “或许并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张裕回来回禀道。

    张津要是听到这话恐怕是欲哭无泪了,他也很无奈,他这一趟来京还有明面上的正事要做。

    曹主事一心惦记着青丝来的生意,没多久就吩咐小工们把货物装了船,因此张津还来不及去第二趟,就要押管着船回海州了。

    纵使心里再焦急,张津也只得先放一放,先做好手边的事。

    等张津匆忙落了脚不待歇息又赶往京城时,铃兰都已经回了郡主府。

    虽然看着还是不大好,但是铃兰还是坚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烹烹茶,添添柴,熏熏香。

    顾瑜打了打哈欠,看着跪坐在一边煎茶的铃兰,虽然只是个低等宫女,但是这煎茶的架势倒是很正宗,且认真。

    做事认真的人谁都喜欢。

    顾瑜又打了个哈欠,声音糯糯说道:“不要放醋和盐,榛子碎多放一些。”

    铃兰点点头,照着顾瑜的吩咐煎茶。

    小孩子不喜欢口味重的,都喜欢甜一些的。

    铃兰将茶饼碾碎,用萝细筛粉末,墨绿色的茶粉细细一层。

    “你煎茶的手艺是跟谁学的?”顾瑜随口问道。

    “进宫的时候司仪教的。”铃兰答道,一边将榛子碎和茶粉加入茶壶中,一边用斗筛去浮末。

    四语在一旁剥着榛子,一边听她们讲话,剥好一个然后递给顾瑜。

    “你吃吧。”顾瑜摸了摸四语的头,“我有些困,想吃些茶提提神。”

    铃兰看了顾瑜一眼,确实,最近顾瑜总是打哈欠。

    “郡主若觉得府里无聊不如出去玩会儿?”铃兰建议道。

    顾瑜一边往嘴里塞了颗榛子,一边问道:“京城有什么好玩的吗?”

    话问出口便觉得自己有些蠢,铃兰是宫女,怎么会知道宫外有什么好玩的?

    于是在四语觉得冷不肯离开屋子的情况下,顾瑜也没有带人,说自己一个人出去逛逛反而自在些。

    再于是张津马不停蹄赶到京城略作歇息后到达永嘉坊的郡主府时,得到的又是郡主不在府里的消息。

    “……”

    张津看着说话的古伯,觉得这几日在路上都没有这么累过。

    就好似戏文里有一出,刘备三顾茅庐请卧龙出山般……

    好在这次在刘备的坚持下,终于得以被引进府里等卧龙先生回山。

    彼时卧龙先生正换了几层布衣在长安城里乱钻——是真的乱钻,漫无目的,瞧瞧这个,看看那个。

    尝了几个长安城特色小吃后,顾瑜又随便找了个茶楼猫着歇息。

    “去去去!有钱么就进来吃茶。”小二见顾瑜是个孩子又打扮得并不富贵,张口便撵人。

    顾瑜排了十几个钱,要了碟零嘴,小二这才罢休。

    确实不一样,西北的茶馆是人人皆可去的。

    不过长安的茶馆有长安的好,这儿的说书先生讲起故事来,比寿城的声情并茂多了。

    顾瑜听了会儿书,吃了会儿果子,又听了一耳朵热闹——崇仁坊的乐师又有新曲了,六品堂的纸又涨价了,西市酒坊出了好酒,采蝶轩的青丝来限量了等等鸡毛蒜皮的小事。

    顾瑜小憩完,见天色尚早,打量着去崇仁坊听听新曲尝鲜。

    而等在郡主府的张津已经吃了六杯茶了。

    “郡主没说什么时候回来吗?”张津坐立不安等了半日,终于忍不住问道。

    得到的自然是古伯略带歉意的笑:“郡主只说太闷了出去玩了。”

    日薄西山,约摸着摊贩们都该收摊了,张津的小厮也不免提醒道:“三郎君,我们得先回去了。”

    不然一会儿暮鼓响了,各个坊里落了锁,再在街上走就要被抓起来了。

    张津只得先行告辞。

    “三郎君明日再来吧。”古伯略带歉意说道。

    看着面前这个一脸憨厚的门房,张津有些拿不定主意,但是想到左右不过再来一趟的功夫,都折腾了这么久,自然不能轻易放弃了。

    上了马车略走远些,小厮忍不住问道:“三郎君明日还来么?”

    张津皱着眉,似是不解道:“为何不来?”

    小厮有些愤愤:“他们这般拿乔不就是看咱家商贾出身么……”不如那采蝶轩背后有王相公撑腰。

    张津答道:“如今是我们有求于人,姿态低些也无妨,何况对方好歹是郡主。”

    小厮撇了撇嘴,没再说话安心驾马。

    张津到底是有些心烦意乱,撩开了车帘想着透透气,哪曾想就看到一个有些眼熟的小姑娘背着包裹越来越近。

    ——那个卖糖葫芦的小姑娘?张津有些疑惑。

    她怎么也来长安城了?

    “停车,停车。”张津喊道。

    小厮依言停了马车,问道:“三郎君怎么了?”

    张津跨出马车,说道:“我看到一个卖糖葫芦的小姑娘……”

    小厮一听便变了脸色,胃里一股酸水涌了上来——救命啊!三郎君不会又要买糖葫芦了吧……

    张津听不见小厮心里的哀嚎,跳下了马车,大步流星走到了小姑娘面前。

    而顾瑜看着突然走进的男子,脚步也渐渐停了下来。

    “真巧。”顾瑜笑笑。

    张津看着面前穿着几层布衣的小姑娘冻得鼻子红红,心下说了一声可怜。

    “是很巧。”张津说道,“已经快日暮了,怎么还在外边跑动,你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真是个善人。顾瑜心里笑笑。不过在京城里又见了,还真是巧。

    对于别人的善意,顾瑜是不会慢待的,于是在冷风中一一回答道:“我白日里出门买了些长安城的特色玩意儿,正要回家呢,就不劳烦郎君了,左不过几步路就到了。”

    张津听得顾瑜的婉拒,心想这孩子看着贫苦,这里是北坊且临近东市,附近的人家非富即贵,或许是得幸在哪家做工罢,只是这主家为难太狠心了些。

    “你是被人贩子拐卖到京城了吗?”张津忍不住问道。

    顾瑜听话有些错愕,不过没过多会儿就捂着嘴笑道:“原来郎君是担心我……郎君尽可放心,我不是被人拐带来的,我很安全。”

    张津心里叹了口气——安全是安全,恐怕过得并不好。

    张津便解了自己的狐皮护手,递给顾瑜:“那你快些回去吧,我见你鼻子都冻红了。”

    顾瑜有些不好意思,她今日一时兴起就出了门,想着作平民打扮又换了布衣,结果忘了带手炉,布衣又实在不保暖,着实有些冷。

    于是没有拒绝张津的好意,将护手收起抱在怀里,随口问道:“多谢郎君,敢问郎君姓名,家住哪里?我日后好拜谢。”

    张津正准备说不用多谢,旁边的小厮已经口快答道:“我家郎君是海州张家的三郎君。”

    话刚说完,张津就看见女童神色有些怪异地看着自己。

    “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