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六章

    玉娘子开口说道:“寿城的分号传来消息说章府的大夫人头上的白发居然一夜之间都变成黑发了……仔细查问了才知道是郡主在章家借住时,给皇后殿下准备的礼物,在那里也留了一份。”

    玉娘子满脸微笑,并没有撕破脸要告状。

    章夫人果然按捺不住提前用了啊……这人,真不知道说她什么好了。

    其实这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的,端看皇后会不会追究。王相公的人既然已经找上门说做生意,可见是不会追究了。

    “玉娘子此次来是要问我染发剂的配方了?”顾瑜开口问道。

    这般直白的询问是小孩子惯有的,玉娘子点点头。实际上在来之前她吩咐手下研制了几天,一样的原料总做不得一样的效果。去禀明了王相公,才知道宫里有一罐,和她们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只略微有些不同。

    然而就是这个略微有些不同就差之毫厘谬之千里了。

    人为财死,这种东西商机很大,玉娘子不得不亲自上顾宅跑这一趟。

    “那先定好,我八分利。”顾瑜说道。

    一听这话玉娘子差点背过去气。这个平西郡主年纪不大口气是真不小,八分利?王家的意思是让她出面花些银子买断,她倒好,还想着分红么?

    玉娘子当下脸色就变了想要生气,但是想了想这是个孩子,跟她甩脸子万一她看不懂怎么办?还是个郡主,跟她甩脸子她看懂了但是不害怕又怎么办?

    一瞬间玉娘子心中闪过了无数个想法。

    “郡主没做过生意可能不懂,东西的成本费人工费店面费都要占很大一部分,还有要跟上边孝敬的人情疏通什么的……”玉娘子想了想说道,但是又担心她听不懂,一边说还一边看向甘姑姑。

    “多少要看着王相公的面子呢……”甘姑姑附耳低声说道。

    顾瑜默了默,抬手打了个哈欠:“那玉娘子打算出多少钱买这个方技?”

    见甘姑姑是个有眼色的,玉娘子放心了不少,于是说道:“来之前我已经问过相府的人,最多给您两万贯!”

    这么多!屋子里的其他人忍不住惊呼。

    “利润这么大?”顾瑜没有惊呼,而是继续问道。

    玉娘子笑笑:“这也是相府的主母体恤郡主才给的价格。何况方技只要给了采蝶轩,无论成本多少都可以赚十倍利润。”

    顾瑜追问道:“定高价会不会卖不出去呢?”

    玉娘子想笑,又怕失礼,忙用袖子半掩面捂嘴笑,心想果然是小儿:“我的郡主呀,会用染发剂的人都是……府里的主母了,这样的人往往掌握着一个家族的银钱,在族中地位还不低,一年脂粉钱就要花出去几千贯,别忘了这里可是京城……”

    京城里的有钱人可是一抓一大把的,上街走一圈十个人里至少有一个是当差的——城门吏和街道管制当然也算。

    若不是看到了商机,真以为她闲得没事做了吗?来跟一个小童卑躬屈膝?

    顾瑜听罢恍然大悟:高官大员们也是有妻女的,这些人家的女人们随便打扮一下的花销,就能抵上平民一辈子的收入。

    所以虽说大周男子为尊,但是有地位的女子们也未必不矜贵。

    “那……郡主是同意了?”见顾瑜能说通,玉娘子连忙趁热打铁道。

    同意么……既然对方搬出了王相公,又怎么能拒绝?刚进京就与王家交恶未免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卖个好得些钱才是要紧事。

    顾瑜点点头:“嗯,明日去京兆府过文书罢!”

    玉娘子连忙让随从取出早已带来的文书,道:“文书已经带来了,郡主只需要签字画押就可以过府了。”

    看来真是急不可耐了。

    欢欢喜喜过了文书一式两份送走玉娘子,顾瑜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好歹是落了钱的了。”她喃喃道。

    ……

    上元佳节到了,在这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圣人下旨长安城暂停宵禁,至第二日戌时不闭坊门,让百家尽情热闹个够。

    天街上是华灯璀璨的灯山——虽然只有官员有资格在朱雀大街上摆灯,但是无论百姓还是官眷,都可以在朱雀大街上观灯玩闹。

    皇帝站在朱雀门上向下看去,万家灯火灿若白日,官眷们和平民们在大街上熙熙攘攘一同玩乐……

    “好一个太平盛世。”皇帝不禁为自己统治的国家有这样的场景而自豪。

    “臣妾也这样觉得。”皇后笑着附和道。

    “二皇子呢?似乎有些日子没有见他了。”皇帝若有所思地问道。

    皇后笑盈盈地回答:“二皇子在国子监苦读,不敢懈怠。”

    “朕看太傅递上来的文章,确有精进,不过他还小,也该和姊妹们一同玩乐。”皇帝感慨道。

    “是,二皇子也很惦念弟弟妹妹们,时常询问弟弟妹妹们的情况。”皇后回答。

    对于皇后的小心思皇帝恍作不知,只继续看城门楼下的一派热闹的景象。

    “郡主也出去玩玩,这些日很是热闹呢!”甘姑姑笑着说道,“我留在家里看家即可。”

    古伯摆摆手:“你们都去,让我这个老的看家正好,你们正是该玩闹的年纪。”

    于是顾瑜便被劝出了宅子。

    “张全呢?”顾瑜问张裕,最近似乎不怎么见到他。

    “许是去医馆照顾那个受伤的婢女了。”张裕提醒道。

    顾瑜这才想起来前两日还有个婢女受了伤,只是事情一茬接一茬的,她险些忘了。

    于是张裕领着顾瑜和四语两个孩子,在人山人海里穿梭。

    永嘉坊虽然离朱雀大街有些远,但也是有灯山的,虽不如天街的精致,但也别有一番景象,而且这里提篮叫卖临街摆摊的小商小贩不少,往常日子这些人都是不敢到北坊来的。

    四语一路上很是兴奋蹦蹦跳跳的,不一会儿就在一个面具摊子前贪看住了。

    “我要那个!”四语指着一个昆仑奴的面具喊道,机灵的小贩连忙取了一个放进他手里。

    张裕正低头付钱,身后的人群忽然推搡起来,一个戴着银面具的男子猝不及防撞上了一边的顾瑜。

    银面具男子没站稳往顾瑜这边趔趄了一下,顾瑜忙伸手扶了他一把,一张纸条被顺势塞进她袖子里。

    银面具男子借着顾瑜的力站直了腰,颇为抱歉地用沙哑的声音说:“多谢。”

    这些一系列动作发生得极快,等男子站稳后,张裕才得以挡在顾瑜面前。

    顾瑜笑了笑,说了句:“无妨。”

    然后郑重地拱手行礼说道:“上元安康。”

    男子也还礼,用沙哑的声音说:“上元安康。”

    就此别过了。

    张裕看着男子的背影有些愤愤:“什么人呐……道歉也不摘下面具……”

    顾瑜摆摆手,说:“不打紧,继续玩吧!”

    带着戴着昆仑奴面具的四语又蹦蹦跳跳向前去……

    ……

    “玩得可尽兴?”在门口守候了良久的古伯笑着接过张裕递过来的大小物件。

    蹦蹦跳跳许久的四语一脸困倦的样子,看上去还轻松些的顾瑜没多说话,三步并作两步跑进自己的屋子里。

    看来都玩累了。古伯笑了笑。

    屋子里传来顾瑜的声音:“甘姑姑快回去睡下吧。”

    留在屋子里等顾瑜回来的甘姑姑也告退了。

    将门窗关好,顾瑜这才小心翼翼地将揣进袖子里的纸条抽出。

    纸条上,隽逸的四字映入眼帘。

    ——远离东阳。

    难为他趁着上元节混进长安城,把纸条递给她。

    顾瑜攥紧纸条,顺手烧了。

    远离东阳,远离东阳郡王。其中内情恐怕只有彭绍明白。算着写给孙长青的信他也快收到了,顾瑜决定再等等。

    她已经知道了父亲是被害死的,但是剩下的却一无所知。疑心生暗鬼,顾瑜摇了摇头,她不能随便怀疑人,尤其是……

    那人,还是顾淮生前的结义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