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四章 巧言

第四章 巧言

    水云楼临街的雅间里,十三四岁的小姑娘正倚着窗子看向楼下的街道,在她身后是一名身穿藏蓝圆领袍的护卫,再里边只有一位婢女,正跪坐在矮桌前心无旁骛地煎茶。

    “能请来这么多人啊……真不错。”小姑娘满意地笑了笑,随手关了窗子,向矮桌走去。

    护卫紧跟其后道:“大部分拿了钱便应下了,还有一部分费了些口舌。”

    小姑娘赞许地点点头。

    “不过这次花费不小……”护卫张裕提醒道。

    小姑娘大大咧咧地盘腿坐在婢女对面,然后道:“你没听外边说吗,半个西北都是老头子的……”

    话还没说完就被张裕打断:“娘子慎言!”

    小姑娘虽然不以为意,但也没有再说,随手拿起桌子上的果脯丢进嘴里,慢慢地嚼了起来。

    再谨言慎行也挡不住外边的风言风语。

    ——还真是疯言疯语。

    顾大将军在西北做土皇帝,他的女儿要“选妃”。

    想到这里,作为“选妃”主角的小姑娘顾瑜忍不住嗤笑了一声。

    与此同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另一个同样穿着藏蓝色圆领袍的男子进门禀报道:“朱四来了。”

    片刻后,一个胖乎乎的中年人被请了进来——原来是水云楼的掌柜。

    朱四一进门便忙不迭地到桌边行礼,然后呈上一卷册子,毕恭毕敬地说道:“东家,五品以上官眷的名册都在这里了。”

    婢女接过册子交给顾瑜。

    朱四继续说道:“男客都安排在了远山阁,女客则在凝萃阁。”

    顾瑜随手翻了翻,册子上的名字并不多,这些都是雍州城附近的官眷,大多是互相认识的,安排到一起也不会尴尬。

    突然,顾瑜的目光被其中一页锁住。

    “张九郎,张十一娘。”她点了点这两个名字。

    纤长如玉的手指与浓厚的黑字形成了强烈对比。

    “是州郡长史张大人家的。”朱四连忙答道。

    顾瑜顿了顿。

    她当然知道是哪个张家。

    她疑惑的是那个张家居然也来人了。

    沉思片刻后,她终于说道:“做得不错。”

    面对这个比自己女儿还小几岁的小姑娘的夸奖,朱四却腼腆得笑了笑。

    “那东家这就下楼宣布诗会开始吗?”朱四问道。

    顾瑜歪了歪头:“这是你水云楼的诗会,与我有什么关系呢?”

    朱四心领神会,道了声“是”,便退下了。

    ……

    巳时刚过,水云楼上下便挤满了人,楼上楼下人声鼎沸,粗略算去足有几百号。

    楼上还算宽敞,楼下除了雍州城附近略有些名气的读书人之外,还站了许多看热闹的闲人,挤挤拥拥,没有座位便站在一旁,水云楼的伙计也不赶人,就这么看着。

    你若喊伙计赶人,他却问你:“有新到的美酒和鲜笋,客可是需要?”

    被这话架着的人只得忍痛点了酒或者笋,但花了钱也不见伙计赶人,一来二去别人便懒得喊了。

    不过也有空地。

    原本留给戏子唱曲儿的高台被收拾出来,摆着几张桌子和笔墨纸砚些许。

    有人见了不免小声嘀咕道:“还真当诗会办了?”

    旁边看戏的人便呛他:“否则因为什么?”

    因为什么?大家心知肚明!说话的人涨红了脸,但碍着人多,那种不要脸面的话终究没能宣之于口。

    眼见着临近正午已到饭点,一些闲人已经等不及离开了,留下的人一个个碍于四周灼热的目光点了饭菜,似乎等不到诗会不死心。

    在众人千呼万唤的期盼里,终于有人登上了一楼的高台——是水云楼的掌柜朱四。

    顾小娘子呢?怎么还不见顾小娘子?

    人群四处传来议论声。

    “静一静,静一静。”朱四洪亮的声音响起。

    “承蒙诸位莅临小店,朱四不胜荣幸,今日水云楼诗会才子众多,小店……”

    话还没说完,人群里就有怪声问道:“顾小娘子呢?顾小娘子怎么不在?”

    居然有人问出来了。

    人群不禁往声音的方向看去,但那声音转瞬即逝,一时之间也没找到是谁问的。

    高台上被打断的朱四仍然笑容满面道:“今日是我水云楼举办的诗会,来者众多,许多官家的郎君娘子们都慕名前来,顾小娘子么……自然也来了。”

    朱四的话落在不同人的耳朵里意思自然也不同,不过对于一些人来说,听到顾小娘子在就够了。

    见那怪声没再动静,朱四继续说道:“这次诗会是以诗文会友,题材不限,只有一点要求:必须是新作的。”

    “除此之外,小老儿我还想给大家添个彩头。”

    还有彩头?

    “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今日来的既然都是文人墨客,诗文写的好不好大家心中自是分明,小老儿我斗胆卖个好……”

    朱四说着,举起手中一块巴掌大的青玉牌,上方刻有“水云文士”的字样。

    “今日诗文被大家评为最佳者,可得此青玉玉牌。”

    这彩头么……倒也说得过去。青玉不甚名贵,但对于一般人家来说也算个宝贝。

    “……另有赏钱两千贯。”朱四继续缓缓补充道。

    两千贯!

    此言一出,水云楼顿时陷入了寂静,随后声如鼎沸议论纷纷。

    两千贯可不是小钱!够买下小半个水云楼了!就算不是水云楼,外边的商铺也够买两三个了!

    不仅楼下的人大受震撼,连二楼雅间里的客人们也坐不住了。

    但他们坐不住并非单单因为这两千贯,而是不明白水云楼搞这么大的阵仗是要做什么。

    朱四难道不知道今日所谓的诗会实则是为了给顾小娘子相亲吗?水云楼怎么敢如此哗众博风头?!

    公子们想不明白,小娘子们也想不明白,但这都不妨碍楼下的诗会已经开始了。

    ——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水云楼闹得越大越好,毕竟这个诗会于他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机会。

    但不是依靠女子上位的机会,而是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大周实行察举制,是由地方官员考察选取推荐后,才有机会参加吏部的笔试入朝为官。如果没有名气,哪怕你真是珠玉,也只能蒙尘。

    财帛让人疯狂,但这个机会是比财帛更重要的。一朝为官祖辈争光,后世子孙皆享福禄,谁不为之疯狂?

    二楼角落的一个雅间里,忽然想明白了什么的青缎长袍的公子看着对座衣着朴素也难掩风姿的好友,道了声:“玉郎,怪不得你应了我的邀约。”

    那衣袍泛白的俊美书生抿唇笑了笑,不置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