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焉知梦 » 第二章 夜问

第二章 夜问

    才下过雨的清晨有些寒意逼人,房前屋后积着一个个小水洼。

    两个穿着素青冬衣的婢女疾步沿着游廊走来,身前分别端着盖了祥云织锦缎的托盘。

    其中一名婢女走得略急了些,前脚绊后脚打了个趔趄,顿时吓了一身的冷汗,又连着向前跑了几步才稳住。

    绸缎滑落,露出木托盘上刻画精美的扁平的红木镶翠长盒。

    “东西没事吧?”另一个婢女慌忙问道。

    婢女忙蹲下将托盘轻轻放在地上,然后打开盒子看了眼,庆幸道:“没事没事,东西好得很。”

    两人不约而同舒了口气。

    婢女将盒子放好,又捡起地上掉落的绸缎盖了上去,擦了擦头上的汗,重新端起托盘站起身来。

    她旁边的另一个婢女还是不放心地打点道:“你可仔细些,这可是大夫人五日前就特意挑好的,耽误了见顾小娘子,罚的可不止是你。我且走慢一些等着你。”

    婢女忙点点头,一脸感激道:“多谢姐姐。”

    她们口中的顾小娘子,乃是那位平定南陈的大将军顾怀唯一的女儿。

    顾怀平定南陈后获封侯爵,却并未在京城享乐,自请镇守西北以御外敌。

    这本是一件美事,皇帝也欣然应允。只是西北天高皇帝远,无人辖制的顾大将军到了西北更是如鱼得水,短短几年就成了土皇......霸王一般......

    “不要混说。”另一个婢女低声警醒道,“你今日怎的冒冒失失的?”

    婢女吐了吐舌头。

    这可不是她说的,是她一次侍奉醉酒的张大老爷时,张大老爷的原话。

    虽然西北不少官员背地里非议顾怀权势滔天,狼子野心,但明面上都装得客客气气的。

    谁让顾大将军深得皇帝陛下宠信呢?早年间多有弹劾他狂悖的奏章,陛下却也只是小惩大诫,并未做出什么实际举动来。

    这般盛宠引得就连向来自诩清贵的张家如今也开始迎奉了。

    婢女脑海中思绪不断,脚步也未曾停歇,又转过一个弯,向东院走去。

    一阵冷风夹着雨丝钻进婢女的袖子里,婢女忍不住问道:“只是前几日下了雨,还要去河边吗?”

    怪冷的,而且也危险吧……

    另一个婢女答道:“说是定了雍州城里的酒楼……办诗会?”

    所谓诗会大抵只是个名头,目的自然还是为了顾小娘子——或者说顾大将军。

    随着顾怀在西北顺风顺水权势愈盛,不少人便动了心思,想和顾怀攀个儿女亲家。

    奈何不论来人官居几品几代士族,顾怀都一一回绝。前几年说女儿还小借以推脱,这两年更是表示顾小娘子的亲事由她自己做主,只要女儿喜欢哪怕对方是贩夫走卒。

    此言一出,在前线的顾大将军倒是清净了,在雍州城里的顾小娘子这里可是热闹了。三天两头的就有官家的小姑娘请她去府上玩,然后都“不经意”间在花园里撞见她们家的哥哥弟弟等外男。

    如此再三,不堪其扰的顾小娘子不再出门不说,只约定来年的三月三去河边“踏青”,牺牲一天时光换取一年安稳。

    但婢女想不明白。那些说亲的人家都是西北有头有脸的青年才俊,顾小娘子怎会一个都没看上呢?

    只是不待她再问,另一个婢女提醒了声“到了”,先她一步走进院子。

    这是张家东边的一处院子,住着张家大房的主母张大夫人。张家是关中有名的望族,张大夫人的院落自然也装扮得精致,不仅宽敞明亮,还有假山美石松竹些许。虽是早春,院子的角落里也有梅花簇簇,在新雨后更显娇艳。

    两婢女进了院子却没有去正屋,转而向西边的一处偏屋走去了。

    这是张大夫人最小的嫡女张禾娘的屋子。

    听到有人来,内里的丫鬟掀开丝线织绣的厚实挡风的门帘,一股暖流扑面而来。

    鱼纹兽耳炉里,上好的银炭无声地燃着,隐隐散发着梨花的清香。

    “总算来了,大夫人正催呢……”看门的丫鬟一边打着帘子一边低声说道,然后给两人使了个眼色。

    两婢女见状不敢怠慢,脚步不停地穿过外厅向里屋走去。

    银纱屏风后,年轻娇俏的少女只着中衣端坐在镶嵌着白玉兽面的红木妆奁前,身后是絮絮叨叨的张大夫人。

    “……过了年就十三了,马虎不得……”

    十三?是说自家姑娘吗?可是张禾娘好像已经十六了罢……婢女听得有些疑惑,只是张大夫人可不是旁边的小姐妹,不会给她解释。

    两人端着托盘走上前,低下头恭敬地说道:“回禀大夫人,东西拿来了。”

    张大夫人停下话头,忙吩咐屋里的丫鬟们快给张禾娘装扮上。

    盖着的绸缎被掀开,锦盒也被打开,一整套的白玉钗环和一身新制的绯白罗裙映入眼帘。

    且不说盒子里的白玉钗环如何精美,只说那衣裙——这料子在雍州城只怕也没几匹,那花纹竟还是掺了银线绣的!

    饶是张禾娘自小受宠,也忍不住直直地走上前,轻轻抚摸着。

    这么好的料子应该做嫁妆才好……张禾娘晕乎乎地想着,母亲真是好大的手笔!

    “这可是花了大价钱在玉华阁定的,凭这一身行头也能教顾小娘子注意到你。”张夫人洋洋得意道。

    至于为什么费这么大的力气……

    张夫人笑而不语。

    上个月张大老爷从官署回来吃醉了酒,含糊说了句醉话,张夫人隐约听见什么“顾怀”什么“封国公”之类的。

    待到第二日她去问张大老爷,张大老爷却含糊其辞,告诫她不要再提,却没有否认。

    思来想去的张大夫人不免有些按捺不住。虽说张家在关中也是首屈一指的门户,用不得效仿那些趋炎附势之流,但顾大将军若真如此得陛下圣心,那就得重视起来了。

    张禾娘不知道张大夫人心里的弯弯绕绕,正兴高采烈地张开双臂,由丫鬟们服侍着穿上衣裙,佩戴好钗环,端望着一旁婢女捧着的铜镜里光彩夺目的自己,笑着回复方才张大夫人的话。

    “我又不是男子,让顾小娘子注意我作甚?”

    张大夫人看着雀跃的女儿,走上前拉好她背后的束带,笑着说道:“女孩子家才好说话嘛……外男到底是不便相见,若你得顾小娘子青眼,也好替你哥哥美言几句。”

    说来说去还是要给家里的男孩子们铺路。

    张禾娘的喜悦瞬间凝滞。她知道,自己虽是家里的嫡女,但母亲不是只有她一个女儿,姐姐们岁数大了嫁出去了,母亲才格外疼自己些。

    但不论是她还是姐姐们,都比不上哥哥在母亲心里的分量。她们早晚是嫁出去的女儿,哥哥才是日后能成为张家家主的人。

    真是不公平啊……

    但她还是笑着说道:“女儿谨记。”

    -----------------------------------------

    背景架空,参考了一些历史资料,定架构用,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