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君子六艺 » 第43章 洪水和筑堤

第43章 洪水和筑堤

    鳋鱼信徒没有大肆抓捕人丁,他们花钱向周围的寨子、部落买人,除去九山寨,其余都多多少少卖了些给他们。

    祭祀只要活人,男女老少皆可,卖些老迈无力的,看似削减了人口,实际不影响寨子和部落的劳作,反而减少负担,还能挣一笔钱,何乐而不为。

    小规模的抓捕还是有的,比如从其它部落、寨子逃跑的,落难的商队,还有从朱雀国偷渡符阳江想来北境发财暴富的傻子。

    江向南此刻就扮演一个傻子,被人抢走三十两银子,还挨了一顿揍。

    牢房里,七八个身影委顿靠墙坐着,身上或多或少都带伤,两眼麻木无神,瑟瑟发抖,既有伤痛的原因,也有害怕。

    这些都是抓来的,买来的关在别处。

    学着他们靠墙角坐下,蜷缩身体,偷偷打量。

    身上的伤很疼,但比不上身体里面的,以咒印转化为尸体之后,江向南便将臂环和令签塞入胸口,然后便将尸体还原,从外表完全看不出来。

    他经受过数不清的刑罚,虽说疼痛不会因此减轻,但承受能力远非常人能比。

    “哪里都没有好人,世道是怎么了?”

    坐在对面墙角的身影喃喃自语,不断重复。

    似乎是在此之前已经有段时间,大家习惯了,也或许是哀叹自己的命运,根本不理会外界的一切,除江向南之外,竟没有人多看他一眼。

    骨架粗壮,曾经也是个魁梧的汉子,只是如今消瘦的几乎皮包骨。一道道疤痕底下,躯干和脸上的皮肤都遍布褶皱。

    江向南说话带着浓重的口音,仿佛广式川味火锅,“听你的口音,也是朱雀国的?”

    他才听不出来。

    只是觉得如果生在北境、长在北境,应该早已经习惯。

    方成瞧着他皱眉,仔细回忆对方的口音,却无论如何也没有熟悉的感觉。点点头,“是从朱雀国逃来的。他乡遇故知,本该是件喜事,只是现在……黄泉路上做个伴吧。”

    “何至于此,为何,为何?”

    喃喃自语,遍布皱纹的眼角落下泪水。他眼中颓废,却是清明毫不浑浊,可见并非年迈,皱纹是衰老而非苍老。

    只在被抓时见到一名君子,此后再未见过,送饭的都只是普通人,从他们口中打探不出有价值的东西,也不能胡乱打探。

    江向南计划主动出击,但计划本身是被动的偷听,成功自然最好,不成也就是浪费时间而已。已经是冒险的举动,再做冒险的行为,真是作死了。

    马桶就在牢房里,臭烘烘,苍蝇乱飞,所以也没人发现他身上的怪味。

    真正麻烦的是吃喝拉撒,他此刻毕竟是尸体,好在也有办法解决。

    送饭都是装在一个桶里,手快吃厚的,手慢吃稀的,江向南每次都是最慢,碗里清亮亮跟水差不多。

    水喝多了也涨肚,尸体又不能消化。

    江向南分大半给方成,不要不行,嘴上说着他乡遇故知,黄泉路上作伴,来世投胎到一家做对好兄弟,将方成感动的又一次落泪。

    余下的小半装作在喝,实际全洒在身上。虽然他不喝酒,喝酒的窍门还是懂得不少。

    吃喝不惹人怀疑,拉撒也好解决,每天多蹲几次马桶,次次都哼哼个不停,谁知道他拉没拉出来。

    就是众目睽睽之下光屁股让他很别扭。

    精神刑罚。

    江向南如此安慰自己。

    “你吃吧,我吃不下。”将汤水全部倒入方成碗中,他唉声叹气,表面是为祭祀,人之将死,实则是因为这几日都没能接触到骚鱼信徒,更别说从他们闲暇聊天中获取有用的消息。

    方成早已看淡生死,见他连日哀叹,心中不忍,便聊些别的,“你怎么来的北境?”

    “受人蒙骗,想发一笔横财,结果连命都搭上了。”

    江向南又是唉声叹气,别聊这个,再聊容易露馅。

    “你呢?”

    “逃命至此,逃脱了朱雀国的通缉,却逃不脱这吃人的世道。”

    方成面无表情的喝了一口土豆捣碎后煮成的糊状物,他的心近乎麻木,否则会被这世道逼疯。

    无论北境还是朱雀等国,平民百姓的主食都是土豆,无它,产量高,是稻、麦的四五倍。

    “符阳江连年洪水,朝廷却不肯修堤,有君子筹款修筑堤坝,却遭通缉,我因为帮助游说筹款,也在通缉令上,无奈只能渡江逃入北境。”

    此事江向南已是第二次听说。

    当初在河海县,李崇江抓捕的君子便是因为修筑堤坝,罪名是收买民心。

    后来机缘巧合被赵庆救走,他也有一份功劳。

    “你知不知道一个名叫邓随有的君子,他也在通缉令上,也是因为修堤。”

    方成惊讶的放下碗,立刻被人抢走,狼吞虎咽吃的精光。

    “你认识邓大哥?我当时便是随着邓大哥一起游说捐款,后来被朝廷通缉,也是邓大哥帮我逃至北境。”

    “邓大哥近况如何?他不肯离开朱雀国,还在筹划修堤,我很担心。”

    “前段时间他在河海县被抓,吃了点苦头,不过很快便被人救走。”

    碗底都被舔干净,丢回来,方成看也不看一眼,吐出口气,“那就好。”

    “送我去北境时,赵庆赵大哥劝他一起留在北境,他坚决不肯,说朱雀国尚有可能修筑堤坝,北境是绝无希望的,他还想再回去试试看。”

    他竟然认识赵庆,天下说大也大说小也小。

    “唉,我还欠赵大哥二十两银子,还不上了。”

    牢房中只有他们两人说话,其他人只在吃饭时发出些动静,其余时间都仿佛是死了。

    起初还有人哭过几声,之后便接受命运,在北境,人命就是如此低贱,比不上地里的土豆,比不上烧火的干柴。

    充斥着死寂。

    “朝廷为什么不肯修堤?”

    沿江都是富庶之地,有江水灌溉农田,以及桑麻之类经济作物,涉及衣食,洪水泛滥,必然损失惨重,于国于民都是不利。

    修筑堤坝的拨款被贪污倒是常见,不肯修堤就有些难以理解。

    “北境动乱,无法组织人力钱财修堤,一旦朱雀国修堤,洪水便愈发在北境肆虐。”

    “那些寨子、部落会想尽办法破坏修堤,即便修成堤坝,表面看着不错,根基其实已被摧毁,洪水一来立刻溃堤。”

    “年年如此,朝廷便再不肯浪费钱财。”

    “而且北境有许多信奉河神的部落、寨子,最喜欢趁着洪水去朱雀国掳掠,他们巴不得符阳江年年泛滥。”

    瘫软靠在墙上,神情苦涩又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