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天女生花 » 第一章 天女生花

第一章 天女生花

    二零一八是农历戊戌狗年。世界因日新月异的科技,成了一个地球村。地球村因为科技、因为物质,膨胀了。

    膨胀的地球村,人也膨胀了。膨胀的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梦想不共同。膨胀的人,他们自以为是天之骄子,是天子和天女。

    天子、天女们,科技的发展,物质上的天花板,让他们不自制、不知天人合一,万物齐一。人造和人为在逆天,想改变世界的自然而然,否定顺其自然、否定天然。反省吧!“佛说世界,既非世界,故名世界。”膨胀的世界,还是世界。

    地球村里这几十亿人,分别落户在村里的二百四十四户人家。二百四十四户大小不一,他们大的很大,小的很小。大的是小的N多倍,那些小的虽然也算是一户,但真的是小得可怜。

    地球村里的小户们,如果能掌握点什么?如科技、资本,资源,有这些料就是小户型,小日子过的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多数的小户,是又小又穷。这些小穷户们,小穷到什么程度?他们小和穷到无人问津、无人知晓。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几千年的历史进程表明,地球村的大小都是一户,不要因为有料,就把自己当神。你不是神,大家都是人,人可封神。

    人的生长程序,是大差不差的,从童年到老年。但是人生的程序,那可是千变万化的。每个人的生活程序,生活姿态都不同。人生的程序,没有一个程序员码得出来的。

    二零一八年世界,虽然物质丰富,但人们的幸福感,没有因为物质的丰富,而倍感幸福。这年月很多人挣的日薪,就是上世纪七零年代人们的年薪。

    从前人们苦哈哈的过着穷日子,心里奢望着自己有个千儿八百的,生活就幸福无比了。他们那时以为千儿八百是大钱,他们那时以为不缺钱,就什么都不缺了,就会很幸福。

    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当他们有了很多的千儿八百后,并没有很幸福。心比当年还苦,郁闷、狂躁。心里似乎有了千儿八百种的苦楚,在煎熬。每天挣着从前的年薪,过着度日如年的日子。

    二零一八年,是第一批七零后的又一个本命年。韦和、李云龙这些属狗的人,对于自己的又一个本命年,真是没有太多想法,他们只是觉得自己又长了一岁,没想着规划未来的人生路。

    这些年的日子过下来了,他们明白,很多时候就是规划了也是白规划,规划不随心的。事到如今,不管摊上什么的年辰,都得活着,都要继续。能把想眼前的事情做到最好,就够了。

    同样是七零出生的钱曼华和他们想法截然不同,她在这个本命年想了很多。自己四十九岁了,都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四十九过了,就是五十了啊!这日子真是不经过,自己的十岁、二十岁、三十岁、四十岁的好多事和人、很多的景象都历历在目。

    “生年不过百,常怀千岁忧”。她有自知之明,她没有高瞻远瞩的千岁忧,她只有近忧。当人生的又一个本命年到来的时候,她自己做了反省和总结,曾经的流放和沉沦,只是自己对自己实施的责罚,是人生最大错误。事情已然这样了,那就这样吧!

    人生在世,没有彩排,也不可能重来。五十岁即将到来,百岁人生绝对是很稀罕的人生境界。她也不敢奢望,自己未来人生会拥有又一个完整的五十年。

    她这快要结束的第一个五十年,可以分为两个二十五年。第一个二十五年已经结束,这期间她完成了学业有成、并且成家立业了。

    年少时她在亲人的呵护中健康成长,她从幼稚懵懂、贫穷、没文化,成长为一个知识女性。她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大部分光阴是在学校无忧无虑的度过的。大学的时候她和李云龙开始恋爱,毕业后工作,然后结婚、生孩子。这样不知不觉的流淌着,过了第一个二十五年。

    这样的生活,也是经历过遗憾、委屈和失落。但她受的苦和累,和同龄比真的是很少了,她没有过遭遇背叛和伤心欲绝的事。

    第二个二十五年,抚养儿子李天行,在常城奋斗出了天理集团。这些年她的人生经历了大起大落,大喜大悲。曾经很缺钱的她,很快地就赚到了大钱。同一时期她经历了背叛、伤心欲绝,让她体会到失望透顶和无力回天。

    不惑之年也过了好多年了,到如今她依然有很多事情没活明白,所以她依然很惑,没有豁然。要知天命?真是要命。

    快知天命了,她不仅心虚,身体也是虚的。这两年她明显觉得自己的身体机能在衰退,而且脸上有了皱纹了,自己的鬓角也有了微霜,这些都是明显的提示她的老化。

    她感受着自己的力不从心,衰老了?是余生了?当老和余生突然的连系起来,这人就不那么好了,慌张、害怕了,觉得特恐怖。

    余生的感觉像残生了,该怎么样?能怎么样?余生有多余?再想想,其实人出生后既余生。五十年弹也就指一挥间,余生是否还能这么再弹一指?这是谁能回答啊?

    余生都是未知和变数,这世界只有医生和法律,可以告知和判定一个人的余生。人若去那两个地方问余生,那余生也是很麻烦了。

    年华留不住,过去已然过去。老就老吧!又不是只有自己会变老,人人都有老,如果一个人少了变老的程序,那人也真是不妙的狠啊!

    毕竟是经过事的人,很快的她也就坦然了,毕竟余生不是残生。‘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人哪有永生的?钢笔叫永生,它还没有它生花的字句永恒呢!

    她审视了自己,岁月已经剥离了年少时青涩和初恋时清纯,青年时期为人妻人母时的风韵也沧桑了。她没有让离家出走时的凄惶,一直伴随自己很长时间。沧桑的风韵是另一种美,最终她还是保持住了,心高气傲和倔强。

    余生无论怎样?还必须笑着活下去。余生必须珍惜、珍贵,物质和精神都需顶配。余多余少,听天由命。自己也是无力逆天,余生也不能辜负。

    她想要的余生是自己能够成就自己,成为一个有成就的老妪。当然前途漫漫,道阻且长。不管怎样,未来路上有她喜欢的,娘胎里自带的月朗星稀的夜,就好。

    “岁月轮转,风雨几时休;知交零落,流年又一秋。”一九七零是中国的庚戌狗年的秋天,八月十七号,农历的七月十六,钱曼华出生了常城市延陵县西林公社的卫生院。夜晚上十一点多月朗星稀,她出生了。

    她是钱家唯一的女孩,她的上面有三个哥哥,大哥要比她大九岁呢!二哥大她八岁,三哥也比她大两岁。哥哥们都是家里出生的,她是在医院出生的。

    她出生之前,钱家已经有了三个调皮捣蛋的男孩了。现在来了一个白嫩嫩的、粉嘟嘟的,眼睛大大的小姑娘,理所当然的被她的亲人都视为掌上明珠。

    上世纪的一九七零年,中国国内处在计划经济时代。农林牧副渔是百业萧条,百废待举,百废待兴。

    常城市是中国一个地级市,一个百来万人口的江南名城,它有三县六区。常城境内水资源很丰富,运河、长江也是流过常城主城区的,各类大小湖泊、水库也多。这个地区的水面面积,占整个常城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还要多一点,是典型的江南渔米之乡。

    这年头常城市的江河湖泊里的鱼虾肥美,水是清澈见底,都是可以直接饮用的。事实是这年月,他们不喝江湖河水也不行。因为那时,大多数地方是没有自来水的。

    延陵是常城市管辖的一个县,在常城市的西北方向,这个县是以农业为主。水资源当然也是丰富的,常城市最大的延陵水库,就在延陵的最西北,运河和长江支流也是穿县而过的。延陵县的西部是绵延的丘陵地带,这里曾经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

    二十年后常城的大湖泊、大水库,还有延陵西山的山。常城市的政、商联合一起,努力把这里打造成了,闻名全国的著名旅游景点。由此水库里的鱼虾,也就上不了普通家庭的餐桌了。

    一九七零年的常城市虽说是鱼米之乡,但常城人民生活不富裕。大多数的人家家里,是已经过了那种老鼠在家里跑出汗,找不到一颗余粮的日子了。穷,还是真的穷。

    “一代人有一代人只能干一代人的事。”这时候的人干了什么事?他们从鸡叫忙到鬼叫的,也是不能把一家大小的肚子管得饱饱的。常城地区的人家,虽然每顿,家里能收刮点东西填肚子的。可这天天的吃了上顿愁下顿的日子,心里总归是不直落。钱曼华这个掌上明珠,家里也是过着这样的日子。

    这年月无论常城的、还是延陵的民众,他们的共同愿望是,家里人不饿瘪肚子就好。这简单的幸福,竟然鲜有人做得到。

    普通民众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着循规蹈矩的事情。因为他们的生活资料相对是公开透明的,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质量落差也不是很大。他们的差距,比如今天张家中午吃的饭,其他人家都是喝的粥,等到了晚上张家和大家又都喝粥了。其他的,也是没有谁比谁好多少的。有差距就会有比较,就会攀比,就会心生妒忌。此时的他们没有梦想,只有累瘫了的梦乡。他们没有自我,也烦不了自我,只想解决温饱。

    那年那月除了喂饱肚皮是头等大事,物质上的顶级配置,就是家里有部自行车和家里男人手上有块手表了。

    这些东西对于当年魔都人家是不算很稀有,但相对魔都的经济条件,常城地区要差得多,这些东西就很稀缺了。家里男人有块三四十块钱手表的,一个村里也就一两个人有。

    这样的一两个人,当然也不是普通人,肯定是吃公家饭的人。自行车还是常城各单位的公车,这时的人们出行大都靠脚走。这两样被攀比的东西,是人们肚子觉得饱了之后,很长时间段都惦记的东西。

    这时全国城乡的男女,外面穿着的大都是穿着灰色、蓝色的棉布衣裳,里面的大多数是白布衬衫,衣服上唯一有彩色点缀,就是在胸前别了一块主,这像章就是这时人们的品位之选了。这类像章各家各户有很多种大大小小的,各色各样的,这是他们的精神食粮。延陵人还没有那么好的衣服,他们很多人是穿着补丁的衣服,不过像章也是有的。

    延陵农家最大的资本,就是他们有个一两间泥巴墙的茅草房。此时的延陵县城有个两层楼,就叫大楼房了。总之,这时人们的生活是无序也无配。

    这年头很小的生活差距,就是体现在一点点物质上,人们攀比和妒忌。比来比去后的失落,他们大都不会埋在心里妒忌,也会在嘴上有各式的情绪言语,在他们生活群体中传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样生活着的人们,真是没有什么远见卓识和长远规划的。他们的环境摆在那,都被禁固在自己狭小生存的空间里。不知道村外、镇外,更别提省内省外、国内国际的世界,是什么样?

    他们也知道外面有世界,但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他们没有什么渠道可以知道?他们很难出个门,一是出门需要盖章的介绍信。这个时候没电脑,印刷还是油墨的年代,普通人很难弄到的那东西。二是交通很不发达,去哪都是这么的难。当然最主的要是没钱,囊中羞涩,不解世间繁华。

    当时的普通人都以为大家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外面世界的宽广和遥远是陌生的。因为遥远和陌生,这世界也就没什么可让他们操心的。

    这样生活的民众,唯一有远见的地方,可能就是天气预报了。但是这时的倒头天气预报,真不能当真,因为基本不准。这个时候的天气预报,还没有延陵农民伯伯伯娘他们的老寒腿,亦或者是他们家里的咸菜缸预报得准呢!因为他们腿疼了、咸菜缸转潮,那是百分百要下雨的。所以,他们只有近忧,是只能顾眼前,而眼前的事,是填饱肚子。

    这没预见、没计划日子,也少有深思熟虑之后的伤害和焦虑,就少抑郁了。毕竟日子就那么长,身体比心累的时候多。唯一伤神的,就是那点攀比后的妒忌。

    这年月民众生活中唯一的娱乐项目、也是共同的娱乐项目是看电影,而且大多数是露天的电影,电影还是隔三岔五才有得看。

    这年月人们大都是面黄肌瘦脸上有双明亮的眼睛,无论眼睛的大小,是没几个人近视的,都是贼亮贼亮的。眼睛的不近视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时候除了电影,也没有电子产品来嚯嚯眼睛。

    这时很多人还不认识字,报刊杂志也是很少的人能看到,书也是很难找,很流行的书,可能找到手抄本。大都数人是不受外面世界的纷纷扰扰,也没有奢望和幻想,真是少操心不少,日子简单乏味,平静还有点快乐。

    延陵农村的村民,没有电影看的日子,大家伙就走东家串西家的闲聊八卦。他们大都是三个成一群,五个又一伙的。常常是村东头大树下有一堆,村南头的码头有一伙,村中间的井边上还有几个在神说。这些地方,可能有块水泥地,或者是有块大石头。人们虽然是破衣烂衫,泥地上坐不下来的,那地面晴天有灰,雨天有泥。水泥地面和石头上,可以席地而坐的。

    延陵县西林小街上的人,他们平时聊天八卦,大多数是在供销社的廊檐下,那地方是青石板,下点小雨还淋不着。夏天会集中在西林河的前后两码头,那地方凉快,一个个说得眉飞色舞,笑得龇牙咧嘴的很是开心。他们的开心,是几十年后的人们觉得真是不理解的事情。

    几十年后的常城市人们,群体生活物质可谓高配,当然也有顶配,但他们身心很疲惫,心里烦死了。他们想破脑袋也想不通,几十年前的人,回到家就点咸菜喝点粥,累到上床摸到枕头就进入了梦乡,怎么就能那么平心静气的生活呢?你们快乐个什么劲?

    也许真就是环境造就了一切,那年月的你穷、我穷、大家穷,大家伙还一起穷开心。

    当年延陵民众,苦嘲自己当年的生活是:一个个的是三天‘恰’六顿,快活似神仙。他们开心地干着干不完的活,开心地吃,吃不饱肚子的饭。

    这年月春风拂面,拂的是面黄肌瘦、苦中作乐的笑脸。其实这种平静和开心,是他们没见过幸福是什么样?也不知道怎么个幸福法。他们就像现在的孩子个个都要去补课一样,大人孩子明知道是件不开心的事情,大家都在做,好像谁不做谁就吃亏了。时代潮流是这样的,唯有麻木的将就着、跟随着。

    这年月的人们少抑郁,亦或许人们没有抑郁这概念。只是少数有思想的、有觊觎的人在无章可寻躁动着。但是这些人也是架不住,环境的约束、物质的匮乏,身心的疲乏。心苦不过身体的累,没有精力去追寻些什么?

    当时的人们笃信“人生七十古来稀”,老人是极少的。这时候的老人能活到七十岁,就是传说长寿、高寿了,感觉人生到达了巅峰。虽然他们也是过的饥一顿、饱有顿的活着。

    这时候人们身边发生的事也简单,一件事是大家伙都齐心协力去做好的事,另一件事是大家伙都无能为力的事。

    一九七零年的二月六号是中国传统佳节春节,这年头人们过年,真的是大人小孩都是开开心心、欢欢乐乐过大年哈!不说别的,常城地区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还是都能吃得上猪肉青菜馅的馄饨,而且可以管够,允许吃饱肚子的,这是一年到头难得有的。

    过年是那时的小孩唯一体会到,吃饱撑的感觉的。大人们说:年饱饱一年的。

    大多数人家小孩还可以穿上新衣服、新鞋子,不过这新的衣服鞋子不是商店里买的,是他们勤劳手巧的老娘一针一线亲手做的。

    这天大人们也都穿上干净的衣服,还可以不用劳动、休息一天。有吃有喝还有玩,都集中在这一天,太开心了,因为这样的好日子是一年到头是绝无仅有的,当然要开开心心快快乐乐的过这一天。

    过年这一天,在这个年代被这时的人们视为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虽然艰难困苦的又长了一岁。虽然是到了晚间,甚至是下午,人们就为即将过去的年,开始失落和遗憾,因为美好的时光太短暂了,因为明天又是一切照旧,继续忙碌又辛苦的生活着。他们的这感觉就像是后来的人们,除夕之夜看央视的《春晚》结束后,响起了《难忘今宵》的音乐那样的,很失落。

    正月初一的午后,也是在常城市延陵县西林镇,东岗村一个茅草房里,李云龙出生了。他是李旺财和姚黄魏的头生子,当他落地的时候,一直忙着、跟着产妇一起卖力的、满头大汗的接生婆婆,如释重负的给全家报喜:‘大头儿子’来报到咯!母子都平安哦!他比钱曼华大了七个多月。

    因为是过大年,因为他的出生,这个贫穷的家里也有了几个闲人,小家添丁进口,左邻右舍知道后也都过来由衷的送祝福。接生婆婆看着喜滋滋的家人,她长长的很叹了一口气,很是无奈的来了一句:“这个大头儿子好是好啊!哎!可就是今天是过年嗳!按西林的风俗,正月初一这天出生的孩子是‘叫花子’的命吔!”这话是接生婆婆说的,要是搁其他第三人说,那人非得被家里人给揍个半死。

    过年时节的延陵虽是江南地貌,那也是三九四九的数九寒天吔!接生婆婆来了这么一句:孩子是叫花子的命。犹如一大盆三九四九的冰水,这冰冰凉凉的水突然地浇在数九寒天、衣着单薄人们身上,此时冻住的是一屋子的欢乐,人们脸上的笑容霎时就给冻没了。

    第一次做爸爸的李旺财,刚刚因为老婆姚黄魏生孩子,疼的撕心裂肺的哭喊,自己也是跟着心惊肉跳着的。这会儿见老婆顺利生产,一直提着心刚放下。正看着大头儿子真激动着呢!心里喜滋滋的,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完全笑开,他的大嘴刚开始咧,还没完全咧开呢!接生的老婆婆话,生生的注销了他的快乐和激动,兴奋的心情戛然而止,那张大嘴因愁情又迅速的复位回到原形,闭嘴了,他心拔凉拔凉的,整个人僵在那了。

    因为叫花子讨饭的人生,他是身有体会的,十岁那年全家要饭的经历,是他这辈子都没齿难忘的。原本想道贺的人,因为叫花子的说法,也不知道说什么了?也就陪着李家一起郁闷了,大过年的忧愁它围绕着他一家。

    接生老婆婆说孩子是叫花子的命,让这个已经是很穷的家人,瞬间灰心丧气到了极点。李旺财此时心里是万马奔腾,接生婆婆说的“叫花子命”。这么可怕的事情,他不想面对,更不愿意往那个地方想。

    初为人父的李旺财看了又看,眼前这个天庭饱满的大胖小子,他不认同和接受,自己坚决的告诉自己:儿子不可能是叫花子的命呢?

    这个刚做了一分钟父亲男人,他还没有体会到做父亲开心、快乐、心满意足,又开始操心孩子的未来了。他也是觉得自己太难了,孩子生下来后和老婆都健康平安,心才放宽了。这会儿又冒出来一个‘叫花子’的说法,这父亲真不是好做的啊!他在床前来回烦躁的走着,他一边走一边皱着眉,一边咂了咂嘴说:“这不是生了一个麻烦么?”

    热心的接生婆婆见他们全家都愁得慌,善良的她宽慰大家说:“哎呦!你们也不要把这太当一回事,这也就是这里的人毫无根据的,这样传说的喂!有的人家也是不当一回事的,你们也不要太当真的。这人后面的路是黑的,谁能说得清。你看看这孩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怎么着也不像是讨饭的命啊!还有这点麻烦也是有法子解的啊!为了日后孩子无病无灾、能大富大贵,孩子出生后要吃点‘百家饭’就好。所以现在你们家就得为孩子做点事情,去帮孩子去要一点‘百家饭’就好了喂!”

    西林农村的风俗大年初一出生的孩子,这个‘叫花子的命’也不是无解,就是家里人要去要‘百家饭’的,接生婆婆耐心的说了半天。

    接生婆婆是前村的一个没有文化、热心的、农村的老太太。她觉得必须要把自己知道的事情说出来,不然她会觉得自己是卖‘奸’的人,那样做人不好。

    这年头家家户户是不富裕,延陵人虽然是吃一顿、愁一顿,但还是能顿顿有得吃的,不至于要饭的,李家也是过的这样日子的。孩子出生的这个日子也真是,李家上下真不知道怎么好了?他们要当这是个事情,大过年的真要出门一家家的去要饭?还要要上一百家的饭啊!这搁谁心理都不是愿意的,真是大过年的触霉头啊!谁不忌讳啊!要不当这是个事情,儿子很重要,这心里也是隔应着,不知道怎么解决?

    接生婆这事情遇到的,也不是一次两次的,她是很理解此时李家人的心情,她说:“这前村后寨里的人家,也是常常遇到这么“格式”的事情。你们家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西林谁家要是遇到这样的事,也不会真的去要一百家的饭,大伙就会简单点,找一个姓百(柏)的人家,要一碗饭就是‘百家饭’了,其实就是做做样子。这姓柏的前村南岗就有,要饭结束后,给包烟姓百(柏)的人家就好了嘛!人家不在乎你给的是“飞马”还是“大前门”的,你随便给就好了,就是感谢一下喂!这姓柏的人家他们懂的,他们一年到头真是没少遇到这样的事,你去到那家人家,他们就会帮你的,那家人家很好说话的。但你要说这样做到底有没有用?没人说得清楚,毕竟阎王鬼做的,格式人做的。再说了饭要回来,孩子也不会吃啊!但是好多人家就这么做的,做的人也多了,自己家不做就会心不安的。”这是有了一个简便解决方法了。

    接生婆婆所言不虚,那个年月延陵真是有很多这么的‘格式’事,比如家里的老父母是八十一岁那年死的,也是需要家里的人去要点饭,回来意思一下。这么格式就是为了,祈求一家大小的平安。

    接生婆婆真情真意的说了这些,为的是缓解家里人的压力。其实在场大部分人心里是觉得要饭,虽然有点难堪,但是这么简单的操作,没有一丁点儿用,这是不可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命运。大家心里都这么想,但谁嘴上敢说啊?都知道这是虚得不能再虚形式,谁家敢断然拒绝呢?不是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

    李家是迎来了梦寐以求的这个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大白胖小子,真心想事成了。然而万万没想到是,这突如其来的冒出了一个“叫花子的命”的事。这大过年的,让孩子父亲李旺财去要饭。这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会儿打死李旺财,他也是不相信自己儿子是个叫花子的命,更不相信自己去要一点饭,就可以改变儿子未来的命运。虽然这之前在村里,李家比起村里的那些穷人还要穷。

    李旺财十岁的时候,是真的一路要饭要到东岗后,才在这里安家落户的“外来户”。那一年的经历,那真是没齿难忘的痛,痛到他的骨髓里。

    十几年前在西林的东岗村落户后,他家人前人后很少有话语权。今天有了这么一个虎头虎脑的白胖儿子,本来觉得未来的日子会很美好,这年过得也有点阳光灿烂的,自己的腰杆不知不觉的挺直了。

    现在他被接生婆婆这么一说,那凄凉的感觉,又涌堵上了心头。对于要去要饭这迫在眉睫的事情,他没有做。虽然接生婆婆好心好意的补充说明说了很多,都是为了宽慰自己的,他也就更加的不信了。他有了决定,他直起的腰杆倒也没有再弯下,他知道儿子的到来,是需要自己承担更大的责任和生活负担。但他坚信眼前的大头儿子,未来的人生会比自己好得多,这就够了。

    男人为了不让躺在床上还很虚弱的,这会儿也是愁眉苦脸的产妇,不要有更大的负担。他和老婆商量决定是:要饭的事,真不是药到病除的事。

    他们可以在孩子出生后,让家里人就不要吱声,当外人问起来,就说是明天生的。这个决定可能是这个男人在家里,唯一做的重大决定,那也是他的女人,很虚弱,他才有机会决定的。这夫妻俩就做主,把李云龙生日改到了正月初二。

    产妇姚黄魏此时虽然心不安,她倒也是觉得这百家饭的事情,真的是不靠谱,就是图个心里头的安慰,对男人的提议她也就没有反对。同时她也相信自己吃了很多苦生下的大头儿子,绝对不会是叫花子的命。

    这个名字里带着三个姓的女人,童年的她见过外面的大世界,有过物质丰富童年,比起乡下那些大字不识的妇女,她是识文断字,看过世界名著的。

    正月初一是叫花子的命,要吃百家饭的说法,她是完全不相信的。虽然不相信,她的心里还是很膈应的。不过她没有害怕的,她懂得人生路不是等来的、靠来的,是自己奋斗后走出来的。

    她早就给儿子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李云龙。很小的时候跟爷爷去茶馆听过说书说过《三国演义》,书里的赵云赵子龙,在她心里的最完美的男人,稍大一点点她和家人,在魔都大世界的戏院,看过京剧里的赵子龙,她是真的很喜欢,所以她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

    这夫妻俩意见一致,改了孩子的生日后,家里的其他人,特别是爷爷奶奶,见很强势的儿媳妇都同意了,他们当然也就没有意见。

    这夫妻俩做了这样的瞒天过海事情,当然也是没有谁站出来反对的,这事也就这么决定了。

    这个夫妻俩的决定,现在的人看起来是这么随意,事实是他们觉得当时穷得没有什么可以再穷的。

    李云龙出生,他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这不是生了个麻烦吗?李云龙的出生对于他的父母,何止是麻烦啊!那是他们花费毕生的心血和精力。在他们花甲后,也是遗憾是想过,这个儿子不是他们想要的儿子。

    李云龙出生日子,后来也是没有麻烦和影响到他什么?这事后来唯一的麻烦是,李云龙上学的时候,这事被同学们翻出来笑过他‘叫花子’,其他的也就没有什么其他了。

    李云龙在他以后的上学和当兵、结婚证、公司证件、身份证,这些用到出生年月的,都是用的农历的正月初二的生日。不过他在过三十岁、五十岁庆祝生日时候都是在正月初一。

    延陵地区不作兴庆祝四十岁的生辰,十岁的时候家里穷没钱做,二十岁的时候在外当兵也没做。虽然这以后,他的麻烦真是不少,而且那些麻烦都比这麻烦。

    在李云龙出生后的三年里,家里又添了弟弟李云虎和妹妹李云凤。

    上世纪七十年代是中国的一个生育高峰期,这时候有很多的人出生了。在钱曼华出生十二天后,也就是一九七零年八月二十九号,农历的七月二十八也是晚上,那个月黑风高夜,韦和出生在延陵东城乡的卫生院,是魔都知青何敏的第一个孩子。

    何敏在怀韦和之后身体一直欠佳,不是这里不太好了,要不就是那里不舒服,总之从怀孕到韦和出生,何敏的身体就没好过。

    韦和出生时很小的,大人们说也就三斤多的样子,可能多一点也真的是不很多,连着衣服称了一下,真的只有二斤八两多,据说都没有爸爸韦民中的一只鞋长。

    外婆和奶奶也是有点怕怕地看着眼前皱巴巴、红兮兮的这个小鬼,她们怎么也想不通?千里挑一的儿媳妇,百里挑一的女婿,要相貌有相貌,要身材有身材,这样的两个人为何就生出个这样的孩子啊?想不通的外婆无可奈何地,给孩子起了一个大名叫韦和,小名就叫小小。

    韦和生下来不仅小,更要命的是这孩子,刚出生时就‘沉默是金’。沉默是金,是何敏日后寻开心,故作玄乎的说法,其实就是韦和出生不后会哭。可能也是闷了一下,好像没气。那时也没什么好办法了,接生的护士阿姨是何敏同事,她照着韦和很小的、也是没有多少肉瘦巴巴的屁股上,甩了两个响亮的巴掌,韦和才无可奈何的哭了两小声。

    二十二年后韦和在延陵城里,碰到了那个接生的阿姨,阿姨很有成就的说:“哎哟!小小啊!你长这么大了啊!你得谢谢我呀!当年幸亏阿姨我在你瘦巴巴的小屁股上,拍了两个响亮的巴掌,你才活过来的啊!”

    阿姨这么说,韦和必须言不由衷的和阿姨说了几句感谢的话。但同时她的心里则是另外的想法:不活就不活了呗!真是的,还给自己两巴掌,自己这是有多倒霉啊!人之初的见面礼,就是很冤的挨了顿胖揍。

    韦和还怀疑自己这呱呱坠地的时候,就挨了这一顿的胖揍,自己很可能有了不为人知的内伤了,而且是有很大的后遗症了。因为那时的韦和发现自己,是家族中最矮的一个,伸直了脖子最高也只有一米五五。

    韦和这诡异的想法也就自己想着玩玩,自己解闷,没有敢和任何人说过的,因为她怕别人怼她一句:你生来就欠揍。

    这些想法,也就是这人活络自己的心眼而已。遇到阿姨后,想来想去的她还是花二百块钱,弄了两条大青鱼,给接生的阿姨家里送去了,以示感谢。

    韦和出生后,她妈妈何敏没有奶,外婆许玉玉为了她能活下来,只好把她带回了何敏老家魔都。因为这时的延陵东城乡,是买不到奶粉和牛奶啊!魔都想想办法,还是有的。

    潘菲儿很多年后总结韦和:“哎呦!你在出生的时候就是欠收拾。所以啊!我们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很多事情就该强制执行你,可惜现在晚了啊!”

    孙小华说:“你啊!出生即征程。生下来几天没几天就奔波在,你人生的长征路上了啊!人之初,你是典型的有奶便是娘。”

    钱曼华也赞同孙小华的话说:“真是劳碌命,刚出生为了吃口奶就开始了漂迫异乡。真累。”

    韦和的两岁后有了弟弟韦强。

    一九七零年还出生了很多人:孙小华、潘菲儿、顾生辉、褚锐、他们是在韦和出生两三个月后,在魔都陆续出生的。

    在年末除夕中午出生的黄小明,竟然有十二斤还多一点,这孩子出生成了弄堂里过年大家聊天的话题,说孩子大得有点吓人,吃得也多,黄家为了让孩子不要长得太快太大,吃太多,取名叫小明,意思你还是长小点吧!吃少点吧!

    韦和的外婆知道了黄家小毛头出生时的斤两,自己在心里默默地说:哎呦!伊拉弟弟老结实了。外婆是羡慕啊!再看看自己怀里的小小,这都已经长了好几个月了,还没人家刚生的孩子重。

    这年丁爱丽和周雪琴,也分别是在延陵县西林的家里和卫生院出生了。谢瑶是在另外一个城市的农村,她是那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在家里出生。冯锁兰那年腊月腊八出生大西南的,一个边陲小镇。

    一九七零年前后,是中国生育的一个高峰期,育龄家庭家家户户不仅有你有我,还有第三个孩子,多的就更多了,丁爱丽就在家排行老十的。

    这时的独生子女很少,所以孩子们出生就有兄弟姐妹,不仅自己家有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的也有很多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不甜蜜,但是他们的生活很热闹,他们一起相伴着成长,那时的孩子没有抑郁之说。

    韦和成年后曾经笑称,自己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和留守儿童,因为她是留在外婆身边长大,她的平常生活里,没有父母和兄弟姐妹的。

    这时的孩子生下来,大人是没空带的,由着大的带小的,拖着、拖着就长大了。他们还觉得多子一定会多福,这多子多福真是人们的美好愿望,这愿望最后也是鲜有人家实现的。

    这时的父母生这么多孩子原因,一是为了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们要儿子传宗接代。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为了将来的养老,而且家家户户都是这么做的。他们的理念是积谷防荒,养儿防老。这养儿防老的事情,最后大都是买家秀对卖家秀。

    人类文明发展从古至今,古今中外历史的长河里,流过多种多样骨肉亲情相残血泪。当然骨肉相残的血泪史是史上极少的人,更多的兄弟姐妹是十几二十年、或者是几十年后,各自渐行渐远的。

    这年月一起的长大的孩子,他们在家里倒不至于骨肉相杀,他们也没有骨肉相杀的资本。但他们从相依为命的成长开始,人之初在家里江湖有了争斗。他们在原生家庭里争父母亲人的爱;争少做家务;在物资匮乏的环境里,争相对好的衣食住行和读书的机会。

    这年月的中国普通家庭,大多数孩子都是散养着的,大人们都忙着养家糊口,没有精力管到他们。散养的孩子因为有伴的原因,也因为家里的孩子多,同一件事情他们也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心计。因为知根知底、知己知彼,孩子的内斗是家常便饭的事,常常的是各怀鬼胎、勾心斗角的互相伤害。孩子们常态是谁都不服谁,人心不齐,绝对是一人一条心,这家是散装的。

    在这散装和散养环境里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自己安排自己的衣食住行。父母是不会管你们什么时候上学?什么时候做作业?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回家?父母说:鸡到了晚上,都知道回家蹲在鸡窝的。你是一个人,这点事情,还要人问你啊?门都没有,自己烦自己的事情。

    如果你因为不做作业,让老师叫家长了。还有你回家晚了,让家长操心了,那就对不起你自己的皮肉了,肯定是棍棒伺候的。

    在家里兄弟姐妹爱护和敬畏,无可无不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相互妒忌、攀比和争斗。

    这时的孩子,很小就学会了看人脸色、会拉帮结派、会见风使舵的、会彼此算计。他们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认同、斗争、争取这世界上纷纷扰扰的事和人,包括与生俱来父母亲人的爱,会哭的孩子有奶喝是真有其事。所以家是这些孩子人生中最早的江湖,爱恨情仇的煎熬从出生就开始和存在。

    这时物质上的占有和分配,孩子们是以家为中心。现在的孩子更多的是,以我为中心的占有和支配。当年的这些孩子们情商普遍高,人生中的酸甜苦辣滋味,孩子们不是从上学和进入社会才开始知道的,是从原生家庭开始,江湖从家里的饭桌,从他们共睡一个被窝就开始了。

    这时孩子们的成长恩怨录,是五花八门,父母常常也是因此哭笑不得。而且这成长的恩怨录,他们会从有记忆以来,就一直记在心里,跟他们一辈子。他们知道和明白世界上有不平的事,更多的是不平的心,还有很多事情是情有可原和无能为力。不过,你认为这样家庭长大的孩子生活没乐趣,没有爱,家没有核心?错了,他们团结的时候,团结的狠。他们虽然从小撕到大,就算彼此竞争,他们也会有为彼此奉献的精神。

    特别是延陵的孩子,到学校上学他们是一起去,一起做饭洗衣服。这种团结的方式,大多数是家里大孩子带着小一点的孩子。除了父母是领导,他们还有头,读书的时候,谁成绩好谁就是头,这种头在家里大多是不要做家务的。有的时候谁力气大,谁说了算,但这种要吃苦耐劳的干活。长大后谁有钱,谁官大,谁有话语权。

    这时兄弟姐妹们他们常常的想说就说、想骂就骂,很小的时候也是想打就打的,当然这些都是对内的模式。对于外扰那又不一样的,他们是打仗亲兄弟,一致对外的。

    钱曼华这样的家庭,她三个哥哥爱护她、也妒忌她的,虽不敢打她,也是要骂骂她的。这哥几个认为父母偏向她,在家里明里暗里,不知道说了多少钱曼华的不是。他们抗争,力求父母能够一碗水端平了。

    小时候过年的家里分把瓜子,都得用爷爷的酒杯量准了平分的家伙,每一次酒杯都得筷子摸平了,不能多一颗,让钱曼华沾便宜。

    但是钱曼华的坏话,只好他们自己说,外人是不能说钱曼华半个字的不是,外来的一个白眼,他们都会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他们的恩怨不分明,让人哭笑不得相处方式,是后来的独生子女百思不得其解的。也不懂、不理解这是最高境界的形散、神不散。

    人和人悲喜是不相通的,大多数的七零后在迎来又一个本命年的时候,他们没有钱曼华想得这么复杂。也就是觉得自己又一个本命年,跟个风买件红衣、买双红袜穿穿。慨叹一下,自己慢慢变老了。

    钱曼华早些年她经历了太多的苦和痛,国内待不下去,去了国外苦度了几个春秋。这些经历也是让她修炼了自己。她最终从心灰意冷、心如止水活过来了,心底的绝望没把自己扼杀,沉沦的她没有把自己彻底的沉没。她和自己和解了,她学会了适时的控制和宽慰自己了。

    她是觉得自己这些年,荒废和失去了太多了,她要找回来。这个复活后的女人,不仅复活她的心,也复活了天生骄傲德行,

    她现在可以坐享其成,可以按部就班的生活。但她就是坐不住,她有新的选择和企图。

    在思考往后余生后,她决定余生要和前半生一样,要有顶级配置的喧哗。而且要说到做到。

    她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是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她也有拖延症,但是现在她要行动了。她给现阶段这个本命年又近天命,命名为天女人生。未来天女天命自任,她要在她的锦绣人生中,继续锦上添花,她把这称称之为天女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