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1980:我在海岛赶山淘海 » 第2章 外姓人受欺负

第2章 外姓人受欺负

    活了?

    林文海不用回头都知道身后的人是老小林文竹,只有三岁的她会说出这么不靠谱的话。

    他迅速转身,抓住林文竹的小身板放到腿上,趁机掐一把她粉嫩嫩的小脸。

    “说什么胡话,你二哥一直活着。”

    林文竹小脸变形,撅起小嘴。

    “哎呀,痛痛,二哥坏蛋,不跟你玩了。”

    林文海故意夹住林文竹的身子,看她小短腿不停往下勾地面。

    弟弟妹妹什么的还是小时候最好玩,他得抓紧机会多欺负两下,免得长大后老跟他顶嘴气人。

    忽然,林文竹定住身子,对身后伸出肉乎乎的胳膊喊道:“阿嫲,救命!”

    阿嫲?

    林文海激动转身。

    消失在记忆中很久的面容突然出现,笑着走进屋内。

    “阿嫲!”

    林文海放下林文竹,扑上前抱住阿嫲。

    阿嫲是海岛方言里对奶奶的称呼。

    除了阿爸阿妈,林文海最思念阿嫲,记得那时她总会偷偷给他塞不少好东西。

    “啊哟哟,阿海醒了呀,这两天阿嫲天一亮早早去拜神求公祖保佑你早点醒来,谢谢公祖心疼子孙。”

    老太太又惊又喜回抱林文海,轻抚他的背。

    “谢谢阿嫲。”林文海感动道。

    公祖是海岛地方信仰,是祖先和祖先演变的神明的叫法。

    村里人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去拜公求个平安。

    听阿嫲念着感谢公祖的话,林文海心思一动。

    “难道重生是拜公祖的结果?看来回头得亲自去拜拜,看看公祖有没有什么其他指示。”

    林文海扶阿嫲坐下,帮她端一碗地瓜稀饭,又给林学义倒半盅散酒。

    转身的功夫,回来正巧看到老太太抬起碗往他的碗里倒米汤,还顺带夹几筷子地瓜块。

    林文海立马过来,抬手拦着碗口。

    “阿嫲,我的够吃,你多吃点。”

    “阿海,你病刚好多吃点,阿嫲老了吃不了多少,你要是不吃我就生气了。”

    “好好好,阿嫲你别生气,我吃。”

    他知道老太太不是吃不下,只是心疼他。

    看见碗里快溢出来的米汤,林文海心里暖乎乎的。

    坐在对面的林学义早就习惯老太太疼爱孙子的做法,埋头吸一口饭,刚准备夹咸菜却皱起眉头。

    “阿琴,怎么今天的米这么少,一口都喝不到几粒米,是不是放少了?”

    宋凤琴也停下筷子,瞪他一眼:“煮这么多年饭我还不知道放多少米哦,米缸剩那么点米,今天不少放点明后天怎么办。”

    “没米就买米呗,你凶我干嘛。”

    一听是家里没米,林学义语气软了下来。

    “没钱怎么买,阿海身子刚好要补身子,阿妈风湿犯了要买药,你前几天还说要买船……哪都要用钱,我们哪有这么多钱。”

    “要是分到地……算了,不说了。”宋凤琴长叹口气,不再开口。

    林学义捧着碗嘴皮子动了动,半晌没有说话。

    老太太打量两人几眼,皱起眉头,“阿义,村长又不想给咱家分地了?”

    林学义顿了一下瞬间黑脸,细说起开会的内容。

    内容跟林文海知道的大差不差,说白了就是一句话,外姓人受欺负。

    前两年,老舅公靠政策拿到两分地,虽说面积不大,但种点菜足够一人生活。

    不料去年底他家来继承遗产时,被告知只能拿宅基地,那两分地早就销户充公。

    没地种不了蔬菜,本着能省就省,宋凤琴先前无聊时腌的大罐咸菜意外成了他家主要的蔬菜来源。

    平日想吃肉就到海边捡点螺、小虾,回来白水煮熟蘸鱼酱吃,家里虽然人口多,日子过得却是村里最差的。

    就这样过了半年,林学义淘海时听到村里人口整顿收回一批耕地,打算重新按人口分地。

    回来说起这事,一家人高兴好几天。

    没想到这次因为他们外村人拒绝分地,所以现在依旧是一分地都没有。

    老太太默不作声,好一会长叹口气。

    “罢了,这事怪不得村长,谁都不容易,何况我们是外村人户口不在这,等过几年情况好些再看看吧。”

    说着侧头看向宋凤琴:“阿琴,你也别生阿义的气了,我这老毛病晚几天治……不治也行,先拿去买米,一大家子吃饭要紧。”

    “阿妈,我不生他的气。”

    宋凤琴低头闷闷应了声,“他不管钱不知道家里的情况,还是我们挣钱的路子太少。”

    宋凤琴又咬咬牙:“阿妈你放心,明天我再去多收点衣服洗,到时候就有钱买米买药了。”

    老太太拍了拍宋凤琴的手,“阿琴,阿妈知道你照顾家里很辛苦,赚钱的事让阿义去干吧,他当帮工的工钱多,是不是,阿义?”

    林学义看一眼林文海又迅速挪开目光。

    见林学义没回话,老太太有些急了,“问你话你看阿海做什么,你说话呀。”

    林学义支支吾吾:“他们说,阿海第一次出海就掉海里不吉利,以后都不收我们家人上船。”

    说完,林学义闷了剩下的酒,满脸苦涩。

    老太太一下来了气,面色涨红:“真是欺负人!他们村里人带阿海出海,害他掉海里差点丢了命,我们没找他们算账就算了,还怪在我孙子头上!”

    林学义很是无奈。

    港东村半面临海,大半村民靠出海打鱼为生,平时吃饭连鱼都不翻,更别说第一次出海就掉海里……

    要是自己的船也不敢收这样的人。

    只是出在自己家,有苦也说不出口。

    顿了几秒,老太太也明白问题出在哪,不再逼问林学义,挽起袖子脱下手上的银镯子。

    “明天把这个拿去当了,先换点钱给家里用。”

    “不行啊,阿妈,这可是阿爸留给你的东西。”林学义急道。

    “人都要活不下去了,这东西又不能当饭吃。”

    老太太不由分说把镯子塞到林学义手里。

    虽然困难,但三人都没提起过要动林文山寄回来的钱。

    毕竟在他们眼中,那都是林文山拼了命攒下的钱,得留着当他娶媳妇的本钱,当爹妈怎么好意思动这笔钱。

    林文竹大口扒着饭,完全不知道大人们讨论的事情的重要性,还一个劲看着林文海碗里满满的红薯块。

    林文海抽了抽鼻子,上辈子发生这一幕的时候他好像没想这么多,觉得阿爸能撑起整个家,他只要好好学习就行。

    没想到……

    好在公祖给他再来一次的机会。

    凭借上辈子丰富的打零工经验和脑子里发家致富的办法,他就不信不能活出个人样。

    “阿嫲,阿爸,阿妈,你们别愁了,没分到地不见得是坏事,港东村这边地少不说还都是不肥的散田,种不了多少东西,我有的是赚钱的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