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在贞观当王爷的我一直摆烂 » 第十三章 医用酒精

第十三章 医用酒精

    “先查吧,”李恪没有现在下决定:“先查清此事,如果鲁冲真有刘仁轨所说的那般不堪,到时再议。”

    “是。”权万纪应承下来。

    真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李恪想要在刘仁轨的微末之际帮他一把,可如此一来必将得罪朝中某些大员。

    希望鲁冲犯得错能少点,好让自己秉公处置,不然,只好交给李世民圣裁了。

    “夫君为何愁眉苦脸?”杨秀颖看到李恪满脸郁闷,心中疑惑,今天下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唉,夫人,有官员仗势欺人,贪赃枉法,你说我该怎么办呢?”李恪坐在凳子上,让杨秀颖坐在自己腿上,慢慢把自己的疑问讲给她听。

    “当然是按唐律惩处,”杨秀颖看着李恪的面庞:“令夫君发愁的事,只怕没有这么简单吧。”

    “夫人真是聪明。”李恪轻轻在杨秀颖脸上亲一口。

    看着杨秀颖微微脸红,李恪感觉自己的心情也变好,将这件事从头到尾给她讲一遍。

    “所以夫君这是在纠结什么?”杨秀颖明白了事情始末:“夫君真是当局者迷。”

    咦?

    李恪没想到杨秀颖会说自己当局者迷:“这怎么说?”

    杨秀颖笑笑,李恪装作恶狠狠的样子:“快说,不说我就再亲你一下。”

    说着,李恪又亲杨秀颖一口,作势要将他抱上床。

    “哎呀!”杨秀颖小手急忙拍打李恪:“夫君莫闹,妾身这就说。”

    杨秀颖挣扎从李恪腿上站起来,给他倒杯水,坐到李恪对面才开口道:

    “夫君所疑惑者,是如何处置刘仁轨和鲁冲。”

    “夫君一方面想帮刘仁轨惩处鲁冲,这样一方面可以收服刘仁轨这个人才,另一方面还维护正义,显示出夫君的亲王刺史之威仪。”

    “夫君所忧者,是惩处鲁冲后可能得罪的朝中大员。”

    “只是依妾身来看,夫君的担忧是毫无道理的。”

    李恪没想到杨秀颖竟然会这么说,连忙追问道:“为什么?”

    “夫君着相了。”杨秀颖先模仿菩萨调笑一句,没等李恪调笑回来就正色说道:

    “夫君要知道一件事,那鲁冲仅仅是个折冲都尉,他只是朝中大员的下属,并不是自家子侄。”

    这句话点醒了李恪,他好像明白了一些。

    “现在圣上治下,官员大都廉洁奉公,向鲁冲这样的是少数中的少数。圣上爱子如民,一但发现鲁冲这样的官员,绝不轻饶。”

    “就算圣上想要放过他,魏征等人绝不会松口。”

    “鲁冲自己犯下这样的事,他背后的朝中大员和他划清界限还来不及,怎么会怨恨殿下呢?”

    李恪忍不住插嘴:“可是这是我要惩处他的呀。”

    “是,”杨秀颖给李恪解答道:“可是夫君为什么要惩处他?还不是因为他为害一方。”

    “朝中的大臣都是明白人,这是鲁冲自己找死,怨不得别人,更怨不得夫君。”

    “这样啊。”李恪恍然大悟,在朝堂这方面,自己连杨秀颖都比不上。

    “至于刘仁轨,那就更简单了。”杨秀颖笑的很甜,她很高兴能帮到李恪。

    “齐州是夫君治下,鲁冲在齐州作恶,夫君拿他入狱,谁都没法说什么。”

    “刘仁轨殴打上官是不对,可如果给刘仁轨一个身份。”

    “夫君发现齐州有人作恶,于是暗命刘仁轨搜集证据。证据充足后,逮捕鲁冲时遭到鲁冲抵抗,于是与其发生争斗……”

    李恪明白了:“夫人好生厉害!”

    杨秀颖给出的理由,九真一假,只要在造一个命书,这件事就成真的了。

    “不过妾身以为,还是要将鲁冲押送长安,交给圣上裁决。”

    “这是为什么?”李恪又懵了。

    杨秀颖耐心解释:“鲁冲毕竟为折冲都尉,是四品的军方大员,军方的事情一向铭感。夫君不适合处理他,还是交给圣上最为妥当。”

    “好,那就听夫人的。”李恪没想到今晚杨秀颖给他这么大的惊喜,高兴道:“过几天就将鲁冲和人证物证一起押到长安。”

    “我现在就写奏,明早就命人送给父亲。”

    李恪站起来,寝室虽不是书房,但也常备笔墨纸砚。

    “妾身为夫君磨墨。”杨秀颖将笔墨纸砚拿出来,把漆黑的墨石放在砚台上研磨。

    李恪继承了前身写字的习惯,这些日子也有意识练习书法。

    飞白体是李世民最喜欢的一种字体,既然李世民喜欢,大臣们自然也喜欢。

    李恪的飞白体最多算是得其形,不得其神。

    奏折很快写完,李恪看着眼前的字,叹口气,还是需要多练。

    “夫人真是厉害啊。”李恪等着奏折晾干,和杨秀颖一起收拾笔墨纸砚,嘴里不住赞叹。

    很快收拾完,李恪看向杨秀颖,不怀好意地笑道:“让我看看夫人还有没有厉害的地方。”

    夜已深,蜡烛也被李恪吹灭,房间里传来令人面红耳赤的声音。

    ……

    “尚羽,你去街上找几个铁匠到府里来。”李恪对尚羽吩咐道。

    李恪没有忘记倭国的石见银矿,如果倭国天皇不同意,李恪就要提早最好战争的准备。

    唐朝军队天下无敌,但是伤亡率不低。很大的问题在于没有一个合适的对伤口的消毒方法,所以一旦受伤,基本就是一只脚踏入鬼门关。

    李恪准备制作酒精。

    酒精的制作并不复杂,只需要将市面上的米酒进行蒸馏就可以得到白酒,然后再反复进行三次蒸馏就差不多是高度数的酒精了。

    现在李恪打算找几个铁匠做蒸馏装置。

    “你们看这张图,”李恪拿出他画的简易图纸,配合着双手比划道:“我要你们做两口锅,一大一小。大锅和小锅都要木桶形状。”

    “此外,小锅还需要配个锅盖,这个锅盖我要天穹状,在锅盖边缘需要伸出一个铜管,这个铜管要适当向下倾斜,弯曲成多个环形,最后有一个伸向外的出口。”

    李恪给他们看图,图中是一个个在空间中错落有致的环形。

    这其实是个简易的半冷凝管,使用的时候将其铺上毛巾、浸泡在水里,就变成一个完整的冷凝管。

    像现代实验室里那种大管套小管样式的冷凝管不是没法造,而是不方便,不如直接浸泡在水中。

    至于寿命问题和效率问题,李恪不在乎,蜀王府最不差的就是钱和人。

    铁匠们的效率很快,下午,李恪定制的物件就送到府中了。李恪一高兴,命令尚羽赏钱,给了十倍的价钱。

    铁匠们同归一家铁匠铺,没有分配不均,无不对李恪感恩戴德。

    主要李恪给的实在太多了。

    李恪这几日一直在研究蒸馏酒,派尚羽在街上酒肆中大量买酒。

    虽然李恪知道怎么制作蒸馏酒,但是实践的时候总是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李恪也没人可以讨论,只好自己蒙头多做实验。

    经过多次实验,李恪终于做出多次蒸馏的酒精。

    尚羽看到李恪对眼前的一碗水一样的东西面露满意的笑容,好奇问道:“殿下,这是什么?”

    这些日子,尚羽亲眼看到,无数的酒被李恪倒进眼前这个锅,最后从管子里出来的不过寥寥。

    “你闻闻。”李恪将碗递给尚羽。

    尚羽将碗抬到鼻下,先是微微嗅,后来深吸一大口,良久才回过味来,感叹道:“殿下,这是什么酒,太香了,实乃羽生平所见之至。”

    “此物名为酒精。”李恪拿回那碗酒精。

    尚羽一听,眼前一亮,奉承道:“好名字,这酒确是酒中精华,殿下大才!”

    自己确实是大才,李恪看着这几日努力的结果,心中满满的成就感。

    “酒精闻着香,不过却不能入喉。”李恪看尚羽一副心向神往的样子,给他泼冷水。

    果然,尚羽露出沉痛的表情:“不能喝吗,那太可惜了……”

    “这酒精啊,真是一口倒,堪比毒药。”李恪随口赞道,旋即提醒尚羽:“你可不要碰酒精。”

    李恪找到定制的碗盖,将酒精密闭起来,在柜子中放好。

    李恪的目的是制作医用酒精,这就需要用到纯净水。

    自然界的水都不纯净,要想得到纯净水,还是这一套法子,靠蒸馏来实现。

    李恪命人拿一套新的蒸馏锅过来,然后再把这套蒸馏锅拿去洗干净。

    有了之前蒸馏酒的经验,蒸馏水很顺利就完成了。

    蒸馏水和蒸馏酒一样,都是多次反复进行蒸馏才能使用。

    很快,李恪得到一大碗蒸馏水。

    李恪将放在柜子里的酒精拿过来,取出半杯蒸馏水,再取三个半杯酒精,将他们混合到一起,这就是医用酒精了。

    李恪已经闻到了刺鼻的酒精味。

    就是不知道自制的医用酒精效果如何,李恪只好先将它密闭储存起来,等到有人受伤就拿出来试试。

    李恪下令,只要府里有人受伤,必须先来找他,然后才能处理伤口。

    这样好让他实验自制医用酒精的效果。

    尚羽一直看着李恪的实验,问出憋了好久的问题:“殿下,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这个酒精可以喝啊?”

    “你就这么想喝?”李恪瞟了他一眼。

    尚羽很尴尬,是不好、不是也不好。

    “当然有办法。”李恪没在意,唐代人都挺喜欢喝酒的。

    李恪吩咐道:“你把那套蒸馏锅拿来,再选十个忠仆,我教你们做。”

    很快人到齐,李恪手把手教起来。

    蒸馏酒不是酒精,它只需要将街上酒肆卖的米酒进行一到两次蒸馏就可以。

    这样的蒸馏酒的度数已经比酒肆中的酒高上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