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有多大 » 第15章 民族大融合2

第15章 民族大融合2

    熟铜匠童三七从城主府二楼拿走了兀也里在朱雀空间里S市金属回收二厂找到的一吨紫铜。铁匠营为此把用轴承制作的“偏厢车”派出来了。阿哼、阿哈也来了。他们手中的钢轨变成了四不像,12.5米短了4米。8.5米长的钢轨两面有刀刃,工字窄处打磨成刀刃有5米左右,3.5米长的钢轨有两处手握印。阿哼、阿哈单臂长一米六十,手大长二十厘米,宽十五厘米。原本二人为重量犯愁,4米长去了三百斤,正合意。二人是来抬铜的。“偏厢车”就是木制流动城墙,车与车之间用木板连在一起,战时,或为直线,或为环形,可防弓箭射击,也可骑兵冲击跨越。平时,运粮百石,运人一总旗。只是车轴磨损快,备用轴多,长时间行军,军匠、民夫耗粮,影响战兵人数和战力。

    用铜的管,十八印大锅是兀也里手中最大的铁锅,他在大学工作(1987-1990)时,见到两名厨师洗澡不显挤的锅,他没有找到,不能再求朱雀了,最后一次机会呀!他有二十年没有在S市F区大街上逛过,什么都是一九九零年二月以前的记忆。朱雀空间里是二零一五年十二月收进的,还是对朱雀山江对岸S市C区黄旗屯火车站以北的物品。

    “主子,物流商队和佛家奴他们一起回来了!请求接见?”

    阿哼在楼后院内喊。这哥俩有了趁手武器,就不再进楼里,嫌地方小,楼前一个,楼后一个,说从《岳飞传》中学的,谁做张保,谁做王横,两人为此争吵,最后,兀也里决定:在城主府,由前一天,二人写字数量决定。多的在前,少的在后。出城抓阄。其实,二人在楼外,有显摆武器的意思。

    “主子,渤海国、福余国、高丽国,三国使者求见?”阿哈在楼前喊。

    “让他们候着!高风和佛家奴上二楼!”兀也里喊,心想,应该有一个侍从室了,老子也是校长了。李自城的四个儿子李顺、李畅、李通、李达进入兀也里的心中。

    二楼宽大的房间内有一大班台和一把转椅。兀也里面南背北,东西两面各有六扇双开的木窗,透明玻璃使屋里阳光充足。佛家奴在前,高风在后。

    “大明东厂外夷千户所辽东百户、奴儿干百户拜见千户大人!”

    二人进屋后,边说边给兀也里跪下。已经习惯了上下尊卑,下跪礼的兀也里曾想礼贤下士,给他下跪被拒的匠户们寝食不安,导致士兵训练不安心,阿哼、阿哈以为他不要他们了,无论他如何解释,直到他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们下跪,生活才重新走入正常。

    “干爹有无新令下发?”

    “厂督大人严令,蒙元主力新动向?”佛家奴说。

    “厂督大人传圣天子口谕,朕很满意。”高风说,

    “本次物流商队携带货物全部告罄。按主事大人命令,在距工部衙门千米外购得土地三十亩。向顺天府报备是工部都水司宋瓦江船厂驻京师办事处?”

    “高风,两件事,一是让李顺、李畅、李通、李达明日卯时三刻到城主府报到,给我当侍从;二是让你家李自城组织人手,去京师盖楼!”

    “我们一家八口,除了两丫头,您都给用上了!我把钱交给阿哼和阿哈后,就回家叫大伙都来?”

    “你下楼后让那三个狗屁使者上楼?”

    兀也里望着坐没地方坐,跪也不是,站也不是的三个所谓使者,哭笑不得,先说高丽国已经被大明洪武大帝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赐名朝鲜。何来使者。

    “使者何名?高丽何职?有无国书?三位使者把你们自己的相互关系搞明白了再谈不迟?”

    “噗通!”一声响,三人一齐跪在大班台前,

    “求指挥同知大人,收留亡国之丧国残民?”

    “我高丽元宗讳典十代玄孙文革拜见天朝上官,属下二十八人,壮男六,健妇十二,幼十。求收养?”

    “余渤海国太振荣领族人三十归附天可汗麾下。”

    “夫余国都第五十代留守余夫率部下十二步弓手投大明船卫指挥使大人。”

    “阿哈,把他们都编入家族,先洗涮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