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有多大 » 第12章 干点什么

第12章 干点什么

    回到船厂时,二十四节气已经是芒种了,冬训期间,兀也里让一万军士和三万匠户开垦的五十多万亩耕地,就是把地面上能看到的树木清理干净。已经长满了草,挖出来的树根堆成一座小山。五十万亩地在丛林中形成十块长十丈(33.33米),宽10米的绿色地毯,从稳秃河北岸开始向西北延伸。每块地之间10米距离。

    兀也里站在临时阅兵台上,手持从朱雀空间里拿出来的扩音器,开始他的上任演讲:

    “士兵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已经从匠户转为军户了,这里是永乐大帝御封的“船卫”。我是指挥同知,将来你们有转为民户的可能。这一切要看你们为朝廷做多大的贡献!我要告诉你们几个问题:

    一、我现在是大明工部都水司造船主事,所以你们全是匠户;大匠(二十五岁以上)们把机会留给下一代。

    二、我还是“船卫”指挥同知,所以你们也是军户;幼匠(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将会编成十二个千户所。

    三,我另一个身份是皇家东缉事厂千户,凡我千户所属下转为民户。以户为单位加入东厂。

    所以你们可在军、民、匠中选择。各营回去后,把每人意愿统计一下,我有要求,二十五岁以上匠户入选工部造船厂;十五岁以上,二十五岁以下男子入”船卫”,是否转军户,自愿,不入军户者,入东厂千户所训练营或去匠户营;十五岁以下不分男女必须进大明东厂船学堂;全体人员实行军事化管理。那十块耕地也分给你们种,种什么?听命令,令行禁止。全体人员分总装等十一营,全体人员分十二个千户所。千户官由本官任命,再上报朝廷和皇上。”

    天气已经过了耕种的时节,因蒙元对东北实行了一百多年禁耕种政策,一经发现,抄家灭族。但辽东除外,所以过了开原和铁岭,无人会种地,也没有种子和耕牛,本次运送“船卫”物资的牛和毛驴被兀也里都用上了,老牛带上鼻环,毛驴用布蒙头,经过重新组合,全营人口(兀也里从京师带回26133人)共有100115(含兀也里、阿哼、阿哈、百户所)人,按匠籍和年龄分十一个营,总装营一百人不变、护卫营十二个百户所1344人、余下98556人,木匠营、铁匠营、服装营、首饰营、建材营、食匠营、牲畜营、家禽营、五谷营九营平均调剂。匠籍户需交赋税,也就是粮食,所以这些匠户里不缺种田好手和饲养高手。

    “芒种载薯重十斤,夏至载薯光根根”,兀也里发现朱雀空间内有些物品是专门为他准备的,朱雀山西北五里的农场里有专用红薯苗培育大棚。五十万亩土地,一万户分,只是每户五十亩,兀也里、阿哼、阿哈和护卫队1344人的67350亩地在一起。兀也里从书(农场资料室)上现学现卖,薯苗每亩种三千株,每平方米五株,每株苗距半尺。两条垄相间一尺,兀也里选择了两种种子,南瓜和玉米,南瓜没有种在耕地里,而是地边的树林中。玉米和地瓜间种,不是垄与垄,是亩与亩。书上说,如果地瓜底肥好,中后期田间管理跟上,亩产三千斤以上。五十万亩黑土地产量应该不比用化肥和农药的差,二十五万亩总产量七千五百万斤上下,光储存也是大问题。再加上二十五万亩玉米,每亩书上说是“吨粮”种,高产。这样,五千万斤玉米。做完示范,兀也里意识进入朱雀空间寻找方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也有颜如玉。朱雀空间已经被兀也里意识扫了无数遍,2千米是山脚向外的距离,尽头是一层透明的软薄膜,能看清那面的物体,但不管用什么方法也打不破。

    朱雀神魂告诉他:只有努力修炼晋级,薄膜会随着向外扩张,不要试图用暴力方式,一旦空间崩溃。会人道毁灭,也就是两个世界的肉身和灵魂共同化作补充灵力的一分子。

    兀也里:我能回去?

    朱雀:需要核爆炸引起时间和空间共振!

    兀也里:十四世纪核爆炸?

    朱雀:一切皆有可能!

    兀也里郁闷地离开了。朱雀空间的物体是2015年年底收进来的,涨知识,找度娘的年代,里外无电、无网,无卫星。望物兴叹。

    十一营匠户之中,木匠营人最多,铁匠营次之,这些人是由官府从匠籍黄册中勾选出来的,造船主料是木料,用铁钉固定、鱼皮胶连接。只要是木匠和铁匠,匠户数凑够就行,在路过京师时,工部又把建宫殿的工匠补充进来,于是队伍中有了烧砖瓦窑匠、泥水匠。这也成全了兀也里,春天的“桃花水”使江变成了汹涌宽阔的水道,从兀也里刚来时的一百六十米宽,一下子宽了三倍有余。江两岸低洼地点和少量耕地受到了波及。

    兀也里带着与筑城相关的工匠,沿江南岸,让众人提出各自意见,并画出城的大致轮廓,一个等边菱形,最长对角线有三十公里,把所有耕地都包在城内,每个工匠营必须拿出书面意见和城市规划图。一下子就看出了识字孩子的重要性和紧俏程度,兀也里给大家十五天时间。结果他成了最忙的人,全体工匠子弟的字是他教的,学生来求教,他一边教,一边同求知欲强的少年探讨建城的必要性、前瞻性,他的草图大了几圈,有三名李姓小孩连诀来问在哪里种“稷(高粱)”才能产量高?

    兀也里说:“稷要在熟地上,”

    一名叫李顺的男孩问:“何为熟地?”

    “耕种三年以上的土地。”兀也里说,

    一名叫李达的十岁男孩说:

    “现在庄稼种在城里,野兽就不会糟蹋了,假如都这么建城,全家也不会离开江南了!”

    “最好种在房前屋后!”李畅说,

    “你们把心中的城和家画出来”。兀也里诱导着三人。

    十天后,一张用毛笔画的”阿什”城规划图送到兀也里案头上,尽管笔力稚气,但一个府县该有的都有了,署名是幼匠李顺,李畅,李通,李达。泥水匠李自成。

    图中,工部都水司辽东造船主事衙门居中,左边皇家东缉事厂辽东千户所,右边阿什卫指挥使府。三幢平房建筑,在江和稳秃河交汇点。整座城有五个城门,有一水门在江河交汇处,四个城门,朱雀(江北岸朱雀山阿什乌拉摩崖主峰)、青龙(龙潭山,江北岸距阿什乌拉摩崖水路十五里)、玄武、白虎。兀也里前世在这里生活了三十一年,他对这里很熟,一次手术来到了四百九十六年前的原始森林中,“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是对这里天然风水格局的诠释。他在给护卫队讲攻防课时,随口提过这段江两岸天然大阵互为倚角。兀也里知道“蝴蝶效应”,别人刮的是“飓风”,自己好像是被“旋风”刮了。

    9864户房屋按十块耕地周围建,总装营建在造船厂和耕地间,其余十组在耕地上建十个“田”字。一切都由木材建成,城墙也一样。生活在原始森林中,最不缺的就是木头。

    兀也里从朱雀空间中拿出来的三米长的“二人拉大肚锯”在伐树,破板方面比“二人拉直条锯”好用很多,尤其是对直径不过一米的红松树,十万人(大匠、幼匠、健妇)齐动手,一个一百平方公里的木城三十天有了雏形。造船原料需自行干燥半年以上,红松只要破为板材,干燥时间缩短,其他阔叶木,干燥时间不变,所以造船厂原料仓库都装满了。流水线作业对工作效率提高叫总装营吃不消,亦失哈自永乐七年开始造船,胡里改部就给他备料,永乐十八年的大手笔,几乎掏空了库存,但胡里改部的动作引起了周围女真人的关注,江支流拉法河的兀也吾部就是代表,(永乐四年,兀也吾置卫,《明太宗实录》卷40:“永乐四年三月癸酉,女直野人头目例罗等二十一人来朝,置兀也吾卫,命例罗指挥同知,余为千百户镇抚。”)

    永乐十八年腊月初五那天,兀也里接手造船厂才几天。他们从阿什乌拉摩崖上游驭船进入,三艘千料的沙船上装满木料。兀也里同随船来的千户立齐进行了交谈,原来,他们世代一直居住在“九顶铁叉山”上。元至正年间,山上道观不知何时多了一位陈姓道士,他教会了族人伐大木造屋,从此族人不再住那三处望天的岩洞,邢枢陆路奉旨置卫,他让头人例罗进京朝拜,以获得朝廷支持,壮大族群。果然,族群人口增加很快。亦失哈大人水路沟通奴儿干,沿宋瓦江(江)招抚女真人的消息传入大山,陈道士便让例罗头人组织族人伐木造材,他个人造船,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各种船木也储存不少,说能换粮食和衣服。立齐如愿以偿地回去了。二人相约第二年再见。地种完后,兀也里着手筑城,水运提上日程。

    从江下游拉回的粘土,源源不断地上岸变为上等青砖,在兀也里的指点下,烧砖瓦窑匠和护卫队队员开始做实验。“两磨一烧”是“水泥”的原始煅造方法,只是配料比例不同,试验、记录、再试验,石灰石、粘土、石膏都不缺的情况下。硅酸盐水泥出窑了。

    水泥青砖城建第一房,“东厂职业技能培训营,”兀也里讲了第一课,为皇帝为大明尽忠,把看到的,听到的一切不利于安定团结的人和事,用文字汇报给东厂厂督亦失哈,由他去奏报皇帝。如能完成任务,就能由匠籍转民籍,有贡献就能授官职,进入士农工商的“士”,光宗耀祖。立牌坊也不是不可能的。

    想要做到这一切,就必须过三关,第一关是忠诚关,每个人在加入东厂时,必须在效忠书上按手印,效忠对象就是永乐皇帝朱棣。效忠书是兀也里按决心书形式写的:“一入东厂,既为圣天子效命,凡对圣天子不利的言语,既为我终生打击目标,为大明千秋万代,奉献本人一切,至死不渝。如违此誓,天打雷劈。立誓人:***(手印)。大明永乐十九年七月十五日。”

    东厂是刚成立,新部门,新气象,锦衣卫带过来的恶习,只是被人为地夸大了,司马迁那样的硬骨头史学家不再有了,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没有红颜,哪来祸水,阉人无好人,连郑和也靡费国帑太多。不许再干。只要地基打的牢,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建房。

    第一批暗桩是以户为组选的,这些匠户是从酒匠、厨匠、布匠、画匠、漆匠、妆塑匠、金(银、铜)匠、泥水匠中选出来的,只有一家人进府干活,才能让东家放心。这样的匠户必须是全家自愿。

    第二关是文化关、是家中有学习文化课出色的子弟,传递信息,查找文件,但又不能暴露识字一事。

    第三关是技能关,凡通过忠诚关、有文化的匠户,进入高官、儒家、学者之家要有那些人需要的技术和能力。这样才能长期潜伏在他们家中,得到情报。优中选优,让匠户们自行投票,同行认可后,兀也里告诉他们自身安全第一,不要特意去找逆贼。

    兀也里把第一批匠户送往京师后,在原有校舍成立了大明东厂职业专修学堂,并把计划内的“卫学”合并在一起,兀也里自命“祭酒(校长)”他每天早晨讲一课“忠君报国”,每天卯时三刻(五时四十五分)开始,他坐在大教场的点将台上,打开扩音器,五个城门附近的灰色大喇叭,一起响,忠君是忠于大明之君,蒙元百年的统治下,匠户的生活,辽东各族的生活,穷人代表朱元璋开国后,大家都看到了新希望,钦差亦失哈大人代表圣天子抚慰众人,匠籍有望改变,干活也会有工钱。报国就是报恩,人之所以是人,有恩必报,受人点水之恩,当涌泉回报。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是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羔羊跪乳、乌鸦反哺”,做人不能禽兽不如。。。。然后是由他从空间里拿出来的评书《岳飞全传》。电源是柴油发电机,

    辰时开始,一百一十二名兵士进入教习角色,《千字文》、《百家姓》、《十以内加减法》、《军训(队列和转法)》。上午两个时辰。中午饭(有肉),下午两个时辰重复上午内容,晚餐。

    除参加东厂暗桩培训的以外,二十五岁以下男子,十五岁以下,五岁以上,结婚(大明女子十三岁即可结婚)除外。必须参加。兀也里感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前世从书本上了解到大明匠户中有文化的比例极低,医匠世家出身的李时珍是特例。他必须学医做匠户,否则违法,全家充补军户卫所,他的秀才职称是高考移民,湖北人参加广东(黄州属广东布政司)科举。明初匠户中有很多被朱元璋赐与诸王,在府中执役,可授低级官职,世袭,不晋级。举荐除外。

    造船厂这些匠户中4753户是朱元璋建南京时从全国各地抽选的,船户不多,3011户是朱棣建北京后滞留的,工部甩包袱的结果,2100户是他进京返回时讨要的。他们隐隐有抱团苗头。

    水泥的实验成功,大大加快了建城速度,也减少了成本,华夏传统建城用青砖和三合土,众窑匠在兀也里接管匠户营时就开始寻地建窑,烧制青砖,十五天一窑砖,一尺长,半尺宽,三寸厚的青砖,一窑两万块,十个立窑,一个月四十万块。三合土的准备工作没有完全做好。主料石灰、粘土、细砂还好,辅料糯米、鸡蛋、红糖不足,糯米汤、鸡蛋清、红糖水具有粘合剂的作用,朝廷下拨的只有粮食和衣服,糯米、鸡蛋、红糖要用钱购买,金、银、铜三币是兀也里的短处,他手中只有一百五十两银子,水泥横空出世,泥水匠有了用武之处。鸡蛋清他另有用途。

    兀也里没有让匠户先建城建房,而是命令他们沿江南岸建设堤坝,防止春天“桃花水”进城毁地毁房伤人性命。不用青砖,用从朱雀山和龙潭山挖山而来的花岗石。他把从空间内拿出来的螺纹钢錾子交给石匠营营头石秀,让他把朱雀山山体掏成一个大山洞,里面划分出若干小洞,主要用途是贮藏地瓜、玉米、南瓜。城内的山都建为山洞。藏粮,众匠户认为不可能。尤其石匠营营头石秀,兀也里关了他三天禁闭,在他高质量凿出一个深十米,宽高两米的石室后。

    鸡蛋与火药风马牛不相及,兀也里前世出生在J省上营森林经营局永太林场,一年级在长安林场。小学毕业于响水林场。他上小学时,曾见过邻居衣德厚爷爷自造火药,硝石、硫磺,柳木木碳、鸡蛋。比例是1。5:1:7。5,用磨磨成细细粉末,他用的是铜制小秤,量出相应重量的三种粉末,一斤粉末用三个鸡蛋蛋清,搅拌成一个个小饼,放在阴凉处阴干,(兀也里是被叫去吃鸡蛋黄)。再用铁桦(硬度比钢铁)木制的小磨磨成颗粒状,用细筛子筛,筛出去的和筛子上面的重新制作,大小如苏子(芝麻)卡在筛子网眼的就是成品。称顺药,在洋炮(前装无膛线火枪之华夏改制版。)里装多了不会炸膛。林区长大的男孩,对用猎枪打猎有一种向往。兀也里用衣德厚老人的设备做过三次火药,硝石是从厕所墙上刮下来的(老人告诉的,再熬一次晒干),硫磺是从废电线杆上瓷瓶里砸出来的。木炭在林场不缺,只是柳木炭难找。衣德厚老人告诉他注意事项:1、混合物不管干、湿不能用明火和阳光暴晒。2、磨大颗粒不能用石磨。只能用木磨。3火药存放用熟铁制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