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展昭两相忘 » 第十章 阁楼质总管 荒坟救杨伯

第十章 阁楼质总管 荒坟救杨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只说颜卿在大牢之中苦口婆心地“劝降”,后堂的三位大人也没闲着。

    “丁大人,方才就是你的不是了。”丁尚书看看王丞相,有些不快,淡淡开口:“丞相何出此言呐?”

    “其一,我等与包拯同朝为官多年,他的品行如何,你我皆是心知肚明,此案本就疑点重重,不该一审定案;其二,王六来历不明,因先查请其身份,方可断定其供词之真伪;其三,南侠展昭入开封府供职天下皆知,如若包拯当真是主谋之人,他又岂会将自己的目的说得明明白白,更不可能派展护卫前往牛角湾,岂非不打自招;其四,即便是展护卫到了牛角湾,他又怎么会傻到将自己的袖箭留在哪儿,还偏偏落在了王六手里,这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么;其五,王六,一个市井小民,上了刑部大堂竟毫不畏惧,这难道不可疑吗?”

    丁尚书听了王丞相的话细细一琢磨,也觉得自己理亏,方才审案之时的确漏洞百出,只怪自己太心急。

    庞太师可就没那么好的耐性听王丞相分析了。“丞相所言,莫不是有意偏袒包拯?丞相说包拯品行端正,你我自是有目共睹,可常言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难不保他就为了赚些暴利而制造逍遥散;百姓眼里包拯就是尊活佛,为包拯办事他们可是求之不得啊!再者,展昭是包拯心腹,派他前去才能使百姓信服。王六虽说是市井草民,可他未曾触犯我大宋律法,又何必畏惧?”

    “太师,你……你这分明就是强词夺理!”

    “本太师只是实话实说!”

    见两人僵持不下,丁尚书连忙出言相劝:“二位大人,莫急莫急。虽说此案是下官主审,可二位均各执一词,皆有情有理,下官实难定夺,不如明日请官家圣裁再行定案,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王丞相沉吟片刻方才开口,“如此,也好,那便依丁大人所言。”庞吉见此也不好多言,只忿忿地看了丁尚书一眼,甩袖出门。

    再说方才地上那只断箭,早被王丞相拾起收在袖中,目前案子基本稳定,王丞相那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了,问了公孙策去处便匆匆赶往开封府。

    而大牢里,王六听得颜卿之言,心下也觉惭愧,可死活不肯松口,颜卿纵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无可奈何。末了,颜卿和扇指着王六,忿忿说道:“简直冥顽不灵!我言尽于此,孰轻孰重你心里清楚,你好自为之!”

    言罢转身对包拯施礼,“包大人放心,颜某受展大侠之托,定会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告辞!”

    出得大牢,颜卿方才迈步回城北阁楼,才进门便见到了先行离开露落园的宋子渊。

    “公子。”

    颜卿颔首笑道:“如何了?”

    “禀公子,那日属下随薛总管到了开封府……”

    “过山风?”

    颜卿自幼怕蛇,听到过山风后不觉一阵寒颤,心下只道:过山风不是产自南方吗,如何就到了开封?

    “那薛飏作何解释?”

    “薛总管说那蛇是庞飞向他父亲买的。”

    于是又将薛飏对公孙策所说的”身世”说了一番,颜卿听着宋子渊所言,俊眉逐渐皱了起来。

    “这个薛飏到挺聪明的嘛,三言两语就将疑点全推向了庞飞,既然如此……子楚,你就把他撒的谎全都变成事实。”

    颜卿把玩着纸扇,在屋中踱步,宋子渊却是一头雾水,“公子,你明知道薛总管不是越州人,为何还……”

    颜卿笑着递给宋子渊一杯茶,“子渊啊,你又忘了。”

    宋子渊双手接过茶盏,半晌才应道:“哦,放长线,钓大鱼!”“哥,什么‘放长线钓大鱼’呀?”正说着,只听门外响起宋子墨的声音,随即便见子墨推门而入。

    “公子。”

    颜卿见了宋子墨笑着转身,也倒了一杯茶递到他手里,而宋子渊则摆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嘴角上扬,“不告诉你!”

    “哎,别啊,哥。”宋子墨放下茶盏抓着宋子渊的手臂,眨巴眨巴眼睛,怔怔望着他。

    宋子渊扒开弟弟的手,笑着说道:“我就不告诉你,怎么着啊?”

    “我……呃,谁怕谁啊?”

    “我怕你啊?”

    看他兄弟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争执不休,颜卿不觉好笑,这都多大了,还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好了好了,都别争了。子墨,此事日后自会与你知晓,当务之急是想想怎么找证据,如何破案。”

    宋子墨白了哥哥一眼,扭过头对颜卿说道:“公子,你可知道为何你在刑部大牢磨破嘴皮子王六都不肯松口?”

    颜卿一挑眉,“莫不是庞飞捏住了王六的死穴?”

    “公子所料不错,属下打听过了,王六自幼丧父,家中只有病重的高堂老母相依为命,庞飞为了逼王六为他作伪证,扣押了其老母,并且答应王六为其母治病,王六为人忠厚,自不愿母亲遭难,所以,公子今日才碰了一鼻子灰。”

    颜卿“刷”的一声打开纸扇,摇头笑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也难得他一个市井小民有如此孝心。”

    “公子,属下已经去过关押王六母亲的地方,庞飞这厮虽找了些武林高手把守,不过,只要公子一声令下,属下便可神不知鬼不觉地将王母带出来。”

    颜卿颔首抿了一口茶,笑着点点头,又复看向宋子渊。

    “公子放心,属下这就前往越州,为薛总管找一位‘父亲’!”

    “哈哈哈,好!知我者,唯你兄弟二人矣。”颜卿轻摇纸扇,朗笑出声,“如此,那我便到开封府,陪薛飏唱一出好戏!”太师府。

    庞飞跪在堂中,庞吉则在屋中走来走去,还时不时伸出手对着庞飞指指点点。

    “你说你啊,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明明可以要了那包黑子的命,却偏偏半路又杀出个颜卿!”

    “太师息怒,太师息怒啊!公堂之事,是小人考虑不周,不过太师莫急,我们不是还有王六吗,再说了,这制造逍遥散可全部是为了襄阳王爷,即便是东窗事发,王爷自难脱罪名,也定然会为太师解围。”

    庞吉听得此言,面上的怒气消散了不少,“嗯,不错,你小子还有点儿脑子!哼,本太师这就修书一封与襄阳王。”转身离去之际不忘叮嘱庞飞。

    “看好那个老太婆,如若再有差池,我要你好看!哼!”

    开封府。

    “照相爷所说,这箭是被颜卿打断的?”王延龄点点头,“嗯,确实如此,不过说来也怪,我等在公堂之上只听得一声轻响,这袖箭就断在证人身后了,而且断箭周围也不见任何兵器。”

    “哦,那颜卿竟然如此了得,不用器具也能凭空将箭折断?”

    公孙策跟随包拯多年,按理说见过的江湖异术也不在少数,但如颜卿这般凭空断箭的倒还真没见过。

    愣神之际,只听王延龄又言道:“这个颜卿倒还真是个人物,三言两语就说得丁尚书定不下案。”

    王延龄抬手捻须,思索片刻后看向公孙策,轻声说道:“如此也好,颜卿搅了公堂,这案子定不下来,为咱们争取了搜集证据的时间。哦,公孙先生,老夫料想那庞太师定然会入宫找圣上寻理,圣上碍着庞吉国丈的身份,想必会有所偏袒,老夫得赶紧入宫,万不能让庞太师钻了空子。”

    说罢拂袖而去。

    再说颜卿,自出了房门,便径直朝着开封府走去,别人看他纸扇摇摇,衣袖飘飘,云淡风轻,好不自在。而他心下却有百般计较。薛飏分明是亳州人,撒谎也罢,却又为何要说自己是越州人,难倒过山风真是他的?他一个总管,吃喝不愁,养那种东西做什么?总不会是个人癖好吧?再说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江湖门派的总管,怎么就那么大的胆子,敢诬陷庞飞,背后定有主谋之人,而且此人必然位高权重……

    思索之间,不觉到了开封府。

    “凌泱阁颜卿冒昧来访,烦请通禀。”

    颜卿拱手作礼,门外衙役连声应下,奔入府中寻公孙策去了。

    片刻之后。

    “不知阁主到访,学生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先生多礼。”

    公孙策抬眼观得眼前之人,确如展昭所言温文儒雅,举手投足之间不失君子风范,连忙还礼,将人请进府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