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最美的村落 » 6

6

    下放知青这次水灾还好没有出事。亚林险些被水冲走,他找到一棵大树死抱着不放,就在这时有直升机在他头上轰鸣,他使劲的挥舞着衣服,被看见了,可是无法施救,就在离他不远的山坡上丢下了一大包饼干。亚林等水势稍微小了赶紧连滚带爬到山坡上,靠着那包饼干充饥等来了书恒带来的救兵。捡回一条小命。

    灾后重建首先面临的是粮食问题,本来即将收割的头季稻被水冲刷的颗粒无存。要等到开春才能每天发八大两粮食,中间的这几个月却揭不开锅了。书恒跑到区里要粮食,区里安排他和陈少白一起去县里要粮食。县里马上划拨了足够的口粮,还有中央飞机抛下的几大麻袋的饼干,书恒回来通知社员去区里挑中央下发的口粮,大家饿不着了!

    首先组织群众堵口子,只要上工就有工分有口粮,一个立方两毛钱。大家干劲十足,乡里组织九个大队都来支援,先堵口子,足足挑了三个月,沙河的社员还把大拐子徐漕村那边没人挑的缺口也挑了五千立方,修好了两边的河堤。圩里被淹的农田,县水利局派红旗100匹和东方红75匹的两台推土机推了一个月,后面的复垦工作就完全通过人工,肩挑手提。

    俗话说大旱三年,四角方圆;大水泛滥,十年不周全。大沙田即使恢复了田的形状可是全是沙子根本就没有土壤,任何作物都长不起来,后来又组织三十辆板车拖泥土掺进沙里,才能勉强有收成。前后十年终于将沙田恢复到一千四百五十二亩,后来划拨六亩给中学。统共一千四百四十六亩。这期间因为水灾,农田不能一时修复,书恒向县里反映实际困难,经过工作组反复证实真实情况后给大队减免了七百亩的公粮任务。这让沙河村的乡亲们才稍微松了一口气。大家的负担减轻了,日子才好过了一点。

    书恒带领大家复垦大沙田的同时,将大队两片荒山岗分别改造成了三十亩的茶园,三十亩果园和七十亩杉树林。茶叶每家每户不用买了,看果园的工作交给大队上了年纪的老人。解决他们的就业,瓜果成熟的时候,几个老人将大箩筐抬着每家每户分果实。那是村里孩子们最高兴的时候,即便有孩子真的偷果实,也没有真惩罚的,就是给大伙吃的,谁家都有孩子。那年代的人义气,走路要让最慢的在前面,吃饭要尽大饭量的人先吃,干活超前的要搭配带着落后的。到了晚上,每家每户端着板凳,睡床,竹鞑子,摇着破扇子,就着月光,在一起拉家常,讲故事,小孩子你追我赶的捉萤火虫,到了半夜三更有人讲起聊斋,鬼故事,孩子们怕的往妈妈怀里钻还侧着耳朵要听。

    到了丰收的季节,队里杀猪捕鱼,炸油条,猪肉煮糯米饭,每个人敞开肚皮吃个饱,那真是盛大的节日。

    还有一些头脑活络,胆大心细的劳力等到农闲每天晚上会秘密约好去岳西的老山里贩树出来卖,书恒对于大家想通过劳动改善生活的心理感同身受。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不管。

    那时候到处设卡,去驮树的青壮年都是个顶个的飞毛腿,一晚上来回一百多里,跋山涉水,披荆斩棘,躲开关卡。开始驮回来的木料都是自己建房用,或者打个桌子板凳什么的,后来在大沙河剪刀嘴居然形成了一个秘密的规模很大的木材市场。当时平原地区木材紧缺,五湖四海需要木材的闻风都跑到沙河剪刀嘴运木材回去搞建设。

    这在当时严重起来就是投机倒把罪,好几次岳西,潜山那边有人过来抓人,都被书恒强硬的给顶回去了。保护好乡亲们安居乐业是最头等的大事。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1970年,冬儿和书恒已经结婚五个年头,冬儿精打细算,日积月累的差不多了就撺掇着书恒要盖新房。因为二弟盛阳马上要上初中了。而在沙河村正好新建了一所初中。冬儿就想让盛阳上学可以住到自己家里,专心读书。原有的房子是不够的,建房迫在眉睫。书恒言听计从,村头有一片大空地,地势开阔,但是那里曾是枪决地主恶霸的地方,所以没人敢做房子。书恒不信邪,就把地址选在了那里。通过乡里批准后,他和冬儿一有空闲就平整土地,设计规划做五间砖瓦房。两个人烧砖瓦,驮木料。经过大半年时间的忙碌,在亲朋好友乡亲们的帮助下终于顺利完工。

    房子靠右一池塘,他们在塘边栽下斑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塘边的荒地开辟成菜园子。在门前栽种两棵银杏树,后面各有两个小院子。一个大院子在堂屋后面,种下一株腊梅,一棵桂花。靠墙是金银花。院子后门正好对着去村外的一条大路。厨房后面还有一个小院子,砌了猪圈,鸡窝。院子里栽了桃树梨树,柑橘柿子。从那年开始,冬儿又开始学习养老母猪,专门卖猪仔,加上上工的工分,织布的收入,日夜辛劳,所以收入一直都比书恒高很多。书恒对她满心欣赏佩服,在大队他是领导,回到家他就是小兵,一切听冬儿指挥。

    到了下半年开学的时候,二弟盛阳正式上初中了,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住在姐姐家。冬儿对他无微不至,好吃的都省给他,巴望着二弟能够有出息。

    就在冬儿对自己不能生孩子感到绝望,再次去老中医那里看病的时候,老中医慢条斯理地告诉她有喜了。她早就盼着有个孩子了,书恒对冬儿更加的呵护备至。他们都对孩子的到来充满憧憬。临产前,书恒建议冬儿去医院待产,可是冬儿害羞,坚持让村里的老接生婆徐奶奶在家接生,书恒也不敢勉强。可是冬儿头胎,胎位又不正,孩子一出生就夭折了!冬儿也已经奄奄一息。

    两个人伤心了很久,直到七一年年底又怀孕了才释怀了点,这次他们小心翼翼,临产前早早就跑到最好的源潭区医院待产。

    1972年农历七月的一个夜晚,大雨滂沱,书恒和冬儿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孩子,尽管是一个女婴,也是满心欢喜。出院的那天,书恒找了三个棒小伙子,带他自己四个人轮流用担架抬着母女俩回家。路过大沙河,河水齐腰深,水势壮阔,书恒豪兴大发,脱口而出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给女孩起名长风,小名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