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网购军火 » 第21章 新农业种植推行遇阻。

第21章 新农业种植推行遇阻。

    林易把和庄分成了十个大队,所有的大队长都是本次造反李家的重要积极分子,那些与李家有血海深仇的人,因为林易为他们报仇雪恨,所以忠诚度比较高,填补了李家被灭门的权力空白。

    “各位村民们,请所有大队长前往村委开会。”

    林易成立了村委,在李家大院设置了办公室,又选那些年轻腿快的当联络员,负责村里的消息传递。

    这个年代,通讯基本靠吼,就是这么原始。

    林易想着,是不是想办法上热电厂,到时候发电供热一体化,余热还可以搞大棚技术,冬天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搞热电厂就得挖煤,煤矿不成问题,从这里往南八十多公里就有几个煤矿,当年日本鬼子为了煤矿还特意修了一条铁路,后来新中国在此基础上成立了一个地级市。

    煤矿是有了,采矿暂时可以靠人力,但大量使用煤就得修路,又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热电厂的建设更是复杂,高炉怎么修,设备怎么进,就算他搞到了很多很多钱,可以无限制买设备,挖掘机都没人会开呢。

    工业基础需要产业工人,收拢的灾民虽然都是听话能干的苦工,但不是合格的产业工人,基本的识字就淘汰了一大半人,这还是明朝汉人比较重视学习的后果,仍然有一大半的人都是文盲。

    目前最好的产业工人在南方教育发达的江南地区,不过那些高贵的书生肯定不会脱下孔乙己的长衫,这比要了他们的命还难。

    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当前先把农业搞起来。

    先度过最近几年的大饥荒,后面还有比饥荒更可怕的鼠疫,北边的建奴反而只是疥癣之疾,在李自成打破北京城之前还不成威胁。

    农业农业农业。

    三年内,要在全县推广现代农业制度,起到示范作用后就可以把地瓜、土豆等高产作物推广出去,

    同时还要建立一支全可格的卫生防疫部门,勤洗手,喝开水,清理垃圾,掩埋尸体,消灭老鼠和蚊蝇,还要做好隔离。

    这些都不能只依靠宝石山一地的势力可以做到的。

    林易发现了一个悖论,他没什么野心,不想争霸,只想安安静静过日子,偶尔攀一攀科技树,但发现要想过日子就得自保,要想攀科技就需要大量的人,需要大量的钱,需要强有力的行政力量,需要强大的战斗团队。

    绕了个大圈子,还是造反打天下。

    实际上林易现在控制的和庄已经属于独立王国了,剿饷肯定不会交,新粮的田税也肯定不会交,所有的人事税收现在都由林易自己掌控,前几日赵保正带着衙役来的时候,林易说他造反并不是开玩笑,无奈别人不信啊,那就先埋头发育呗。

    一个半小时后,十个大队长终于聚齐了,这效率也是没有办法。

    他们都是林易亲自选的年轻干部,每一个的眼神都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畅想,都有着要干一番大事业的进取心。

    “我宣布一个事情啊,关于冬粮种植的事情。”

    “所有土地都只能种我发下的种子,种植技术会由农技队负责统一安排教授,各位大队长回去和队员们说一声,每个大队抽调十人参与学习。”

    “今年我们要选用新种,过去自行留种育种的行为全部废止。我们选用的是早优504的改良品种,预计亩产量1000斤,最低也要800斤。”

    “至于农技队,我从工程队那里调几个人,你们再推选几个人。但有一个要求,年龄不能超过30岁,十八九岁最好。”

    林易这个会开得有些潦草,连农技队这个机构都是他刚刚起的名字。

    他以前就最讨厌开会,长篇大论没什么东西,等他有资格开会的时候,开门见山,直接说干货,没有复杂的讨论过程,没有扯皮的投票过程,全都不需要,一言堂是最有效率的。

    这些大队长也没觉得不对,他们也是年轻人,也没有开过会,甚至以前从来没有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林易把他们提起来,当了大队长,成了几百人的小头目。

    他们都秉承一个原则,林易说的就是圣旨,不需要质疑。

    年轻的大队长们不质疑,不代表那些种了一辈子土地的老农民不质疑。

    这个消息传递到基层的时候,炸锅了。

    “胡闹!林易……林易一天地都没种过,他懂什么种粮食?”

    “农技队?报名学习怎么种地?我种地的时候,你爸还只会尿尿和泥玩儿呢!教我种地?”

    “这……这是自绝于天下啊,这么搞会断子绝孙的啊。我们这样种地都几千年了,有什么问题?”

    “亩产千斤?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后生仔做事就是不靠谱,除非种的是神农送下的种子。”

    大队长们初掌权力,见不得别人如此质疑,可是反对他们的都是他们的至亲长辈,父亲叔伯爷爷们,一时之间也是手忙脚乱,一个两个顶不住家人压力的,就跑到林易面前卖惨,想撩挑子不干。

    “家里人反对?哦。”林易心里盘算着,这到底是今天第几个了?大概是第七个,跟我逼宫来了是吧?

    “你要是干不了,那就别干了,我选别人。你们也别一个个来了,回去和另外几个大队长说一下,谁说干不了,我就找能干得了的人。”

    林易也没有当过领导,不懂什么领导的艺术,但玩过战略游戏,下达了任务NPC不执行怎么办?换个NPC喽。

    “能干能干。我一定好好干,不让林少爷失望。”

    来请辞的大队长一听要撸了他的职位,马上不叫苦了,他算是看出来了,这位林少爷心眼儿直,脾气也拗,找他哭穷卖惨没什么用,人家不吃他这一套啊。

    到了最后,十个大队长还是辞了三个,加上抽调的工程队,林易组的农技队一共不到三十人。

    林易与传统农民硬碰硬,双方陷入了僵持。

    那些德高望重的老农民凑到一起,都在等着看林易的笑话。

    “辞了好,辞了好。农活儿要抢天时,我看那位林少爷那几十个人能成什么事儿。”

    “和庄水田三百亩,旱田一千三百亩,需要全村人齐上阵大干三天。你们等着吧,不出十天这位大少爷就得服软。”

    “再过十天就该天凉了,冬小麦要是再种不下,错过农时就是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