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网购军火 » 第20章 工业萌芽,从农业变革开始

第20章 工业萌芽,从农业变革开始

    林易已经彻底掌握了和庄附近的力量。

    有了一定根基后,他开始大肆扩张,收拢了更多在长山县流浪的灾民,不断壮大队伍。

    流民是没有根的,秩序早已经打乱,他所做的只是重建秩序。

    但对于本地人的整合,林易没有急于求成,先把和庄这一千来户百姓利用好再说。

    和庄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包括以前有地的人,全都收上来,他也不怕百姓们不听管理,他有二百如狼似虎的工人保驾护航,作威作福这么年的李家都被他灭门,德高望重的蒙学族老孙老头被他骂得吐血,现在和庄没人会有意见。

    和庄原来的土地大部分都在李家和林家手上,零星的几个自有土地的农民按新的分配方式也没有吃亏,征收土地并没有什么阻碍。

    本季的新粮按人口重新分配,同时,林易借助手下人传下谣言,就说有相士夜观天象,未来七年连续大旱,要早做预防。

    宝石山上的流民因为早就没了根基,会是将来的产业工人。

    和庄将会作为最新的农村试验田,搞农业改革。

    之前他考虑过用直销团队的方式来洗脑,但这玩意儿需要脸厚心黑,核心就是PUA,创始人PUA元老,元老PUA中层领导,中层领导PUA基层员工,近似于宗教。当然,行话叫作推崇,推崇公司,推崇创始人,推崇领导人,推崇上级,推崇队友……没几个正常人。

    林易不喜欢,最终采用的是游戏常见的段位升级法。

    段位升级法的结构简单,升级方向明确,而且不容易产生小团体,不像做直销的,下面有一个猛人就能把上层架空。

    随着段位的升级,所享受的待遇也将不同,吃饭,制服,住房,工资级别,医疗待遇,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身上的衣服与等级直接挂钩,关键时刻还会以段位高低分配指挥权。

    升级要求兼顾了激进型和稳健型,安安稳稳熬资历是一种升级路线,突飞猛进求进步又是一种升级路线。

    无段位或低段位者要向高段位者行礼,提高段位的尊严和形象。

    段位实行之后,极大的激发了工人们的积极性,争先恐后赚积分,

    新粮陆续到了收获的季节。

    和庄百姓喜气洋洋,林易不但免了他们的剿饷,连租金都免了,新粮按人口重新分配,原本不可能有粮食的人家只能依靠出卖劳动力,现在不怕了,每人每户分的粮食足够他们过个肥年。

    林易现在有些苦恼,出门就会受到所有人的围观,他感觉就像动物园的猴子一样没什么隐私。

    还是乔装易容一下吧。

    他悄悄打开网购平台,输入仿真人脸面具,出来一大串,硅胶做成的才十几二十块钱。

    “亲,欢迎光临小店,本店经营各式仿真人脸面具,比较热销的这几款华哥,彦祖,停锋,冠稀,白古,小明哥,路涵,千喜,一博,战战,丞丞,虚鲲……”

    “不行不行不行,这几个人脸都太帅了。”

    “有大傻,武状元,如花,大佐,潘子,山爷……”

    “要正常一点的。”

    “有渤哥,有强哥。”

    “还是强哥吧,带着傻根儿的憨厚气质,到哪儿别人都不会提防的。”

    换上强哥的面具,林易整个人都变得憨厚起来,诚信度加倍,走在大街上再也不担心别人认出他来。

    看到和庄上下都是一片繁忙的收割景象,林易心想,谁能知道明年就大旱然后颗粒无收?连续七年大旱,到第三个年头,普通百姓家里就再也找不到一粒存粮。

    史书记载,岁大饥,人相食。

    “大叔,你这一亩地能打多少粮食啊。”

    林易随便走进一间田地,这里种的是小米,植株不高不到一米,谷穗饱满,低垂,随风起伏,乍一看好像是无数狗尾巴草。

    “不是我吹,就我这样的田地,亩产至少三百六十斤!”

    农民大叔很自信。

    “才三百六十斤?”

    这有点超出了林易对粮食的认知,一亩地打三百多斤粮食,这还是好年景,还要交税,交各种名头的纳捐,百姓手里剩下三分之一粮食就不错了。

    “才?后生,你不要说大话。亩产三百六十斤就是我这辈子的高产年份了,平时也就三百二三十斤。”

    “今年赶上好时候了,林公子免了每户一两银子的剿饷,还把李家的地分给我们种,真是大恩人啊。”

    被人背后夸奖,林易感觉还不错。

    “收了小米,接下来种什么?”

    “当然种麦子了。后生,你没种过地?哦,肯定是个读书人吧。秋收完成后,一把火烧掉然后犁两遍地,一遍松土,一遍施肥,就可以种小麦了。”

    “小麦亩产多少?”

    “像我这样的好手,认真伺弄起来,亩产二百八十斤。”

    林易一边聊天,一边看网上杂交小麦的亩产量,明晃晃写着亩产500公斤起……

    500公斤可不就是1000斤吗?

    假如明年的大旱如期发生,这个冬天有可能是最后一个丰收季,也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最后一次机会。

    同时,为了明年大旱时可以顺利推广他的地瓜土豆等抗旱作物,他必须在这个冬天拿出令所有农民信服的实力来。

    “大叔,如果我给你一种小麦种子,什么时候种按我说,上什么肥按我说,怎么浇水按我说,我保证你亩产一千斤,你觉得怎么样?”

    农民大叔看了他一眼,摇摇头:“小小年纪脑子就不好使,可怜啊。”

    卧槽!

    被鄙视了!

    得,和庄现在我说了算,这个杂交小麦的种植推广,我做定了,谁来也不管用!我说的!

    这次农业技术大变革迫在眉睫。

    林易虽然有网购平台,只要有钱,就可以源源不断购买粮食和肉食,一个宝石山他可以这么搞,大明朝有两万万百姓不可能这么搞,需要的是一场自上而下彻底的农业改革。

    什么科学道理,都比不上白花花的粮食。

    而现代化种植,需要的是种子业,化肥业,农药业的跨越式进步,而化肥业又与军工相关联,合成氨除了做化肥,还能做炸药。农药又与医药行业又有相关性。种子业需要杂交育种的知识,农业机械又是工程相关专业。

    华夏自古是农业社会,尤其是在北方,没有工业革命的根基,这时候的江南应该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雏形,但北方不行,想搞工业革命,就得以农业为撬棍。

    林易打算大张旗鼓干这件事情,整个和庄都要进行新农业改革,要搞到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等到了来年四五月份收割后,用亩产千斤的辉煌来收获海量的声望,有了声望,再推广别的什么东西就容易多了。

    当然,还需要一个宣传组来配合这件事情,他要全县的农民都知道,和庄的农业技术能种出亩产千斤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