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网购军火 » 第7章 死士是怎么培养的

第7章 死士是怎么培养的

    “梅二梅令天,解三解刺凶,卫五卫伏龙见过东家!”

    三个灾民小伙子,都是二十来岁的精瘦身材,170左右的身高在王朝末年的灾民中算个子高的了。

    这是叶九精挑细选的帮手,他在灾民群体中屡受排挤,但也不是没有朋友,这几个小伙子性情直爽,老实肯干,都是灾民中的边缘角色,互相抱团取暖,叶九最初替林易散布流言挣的十斤小米就是给这哥仨儿分了。

    “几位兄弟客气了。你们帮我办事,我这人向来不会亏待朋友,每人十斤小米的见面礼。”

    林易点点头,这就是叶九为他网罗的第一批班底。

    兄弟?

    林易的称呼令三个亲近不少,他们一路受了多少人白眼,像林易这样的大少爷看了他们都是避之唯恐不及,称他们乞丐,臭要饭的,客气些的叫灾民,谁跟他们称兄道弟啊。

    但十斤小米的见面礼又吓到他们了。

    吹牛逼吧?

    这位大少爷怕是不知道现在的行情,十斤小米在这些吃不饱饭的灾民中可以买好几条命。

    林易挥挥手,叶九把准备好的见面礼拿出来分给三个。

    三人直到拿到了黄澄澄的小米才相信了叶九的话,这位东家出手大方,待人宽厚,值得追随。

    除了每人十斤小米,还有一袋红糖,一盒点心,一块巴掌大的风干肉,这里面每一样对于他们来说都很贵重,这待遇上天了。

    “东家叫干啥我们就干啥,上刀山下油锅,眉头都不带皱一下。”

    “就是,以后我们三个的小命就是东家的。”

    “誓死为东家效命!”

    看到口号吼得震天响的三个小伙子,林易相信,给他们每人一把刀他们都敢冲县衙。

    这就是所谓的死士?

    “你们三个先听叶九的安排。对了,你们为什么都以数字为名?”

    林易随口一问。

    “我们是异姓结义兄弟,一路从甘陕逃荒到此。”

    “这数字是按排行吗?叶九是老九?”

    “是。”

    “那别的数字的兄弟呢?”

    “死了,兄弟十一人,死得只剩下我们四个。”

    梅二解三卫五说到死了,表情很平静,大概是麻木了吧。

    林易却是感叹乱世人命如草芥。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本来是生命力最强的年纪,逃荒到了这里竟然死了六成还多,那些老弱病残能活下来的就更少了,真是艰难。

    “生命很宝贵,我不会让你们去送死。就这样吧,叶九,领兄弟们先去吃饭,吃完了好好睡一觉。明天开始干活!”

    “东家太客气了。”

    说是吃饭,其实是酒席,锅里炖的波菜粉条,还有指头厚的大片五花肉在汤里翻滚着,散发着致命的香气。

    “你们肠胃弱,暂时不能吃太油腻的,所以每人只能吃一片肉,鸡蛋也不能吃太多,每人五个。”

    林易好意提醒。

    但已经大半年不见油星的几人眼中,一片肉也是天大的恩赐,妈的,还有五个鸡蛋,都忘了鸡蛋到底什么味儿了。长年饥饿的身体对脂肪和碳水从DNA层面的本能渴望在燃烧着。

    桌上还摆了七八坛米酒,几个人眼睛都直了,不会这酒也是东家给准备的吧?

    “这酒度数很低,随便喝。”

    林易交待完毕就离开了,直到他走出很远,才听到房间里传来轰天响的呼喊。

    叶九等兄弟四人喝了一个下午,个个酩酊大醉,呼噜震天响。

    到了第二天,这四人已经对林易死心塌地再无异心,成了林易的铁杆拥护者。

    叶九取了五两银锭,拿了林家的贴子去钱庄兑成散碎银子。

    钱庄的业务可不对身份不明的灾民开放,没有林家的贴子去兑钱,当场就会被扭送到衙门的。

    五两银锭,换了五两五钱的碎银子。

    明代征税要求是银锭,上交散碎银子的火耗极高,高达三成,五两碎银子的火耗就要一两五,五两银锭换五两五钱碎银子,银庄还有一两的毛利,还是赚了大便宜的。

    其实碎银子也太扎眼了,还是铜钱好些,只不过一贯钱就要十几斤,太沉了不方便。

    房山镇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不少,有保正以保长甲长养的帮闲维持秩序。

    大部分分灾民也都出来了,还是端着个破碗挨个儿要饭,但都被局限在一片干枯的河滩上,不能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

    乌央乌央一大片,要饭的倒比施舍的还多呢。难怪县太爷要赈灾,这些人闹起事来就是另外一个李自成。

    灾民们看到叶九出现,都笑了。

    “小九,听说你给大官人当小厮去了?”

    “瞧你眉清目秀,果然不是受苦的人,啧啧,命好啊。”

    “瞧瞧,也换了新衣服了,也换了新鞋子了,你家老爷对你还不错呢。”

    “小九,你屁股疼不疼?看你走路还挺正常的。”

    这些人就是纯纯的恶意,叶九以前饿死不要饭,属于被孤立排挤的对象,现在他成了林家的长工,他们都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他。

    叶九呵呵一笑,他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有大志向的人,并不为这些闲言碎语所干扰,当场打出一块牌子。

    “林家宝石山招工,首先到达宝石山报到的赏十斤小米,仅限前五名。”

    十斤小米,人市上一个牙口完好的小丫头才五斤小米,够买两个女儿的了。

    “小九,你竖个牌子干什么鸟用?什么山,什么工?什么十斤小米的?”

    沦落到乞丐的灾民大多数不识字,有些只认识几个常见字,就问出来。

    叶九大声读了一遍。

    “什么什么?报到就赏十斤小米?”

    “骗子吧!前个儿老张卖女儿,那么如花似玉的娇儿才卖了七斤小米,一般的女伢子只能卖五斤。”

    “就是啊,报个到就送十斤小米,傻子才信呢!”

    “骗人的骗人的,都散了吧。”

    这些灾民见识过很多的奚落和戏弄,早已经油盐不进了。

    其中人群中一个二十来岁的青年人属他喊得最大声。

    他一边喊着,一边开始提鞋,把捆腰绳子用力系了系,再次大喊:“散了散了,骗人的。”

    身形已经不由自主朝着宝石山的方向移动。

    傻子还在那里笑,精明的已经开始跑了。

    穷人最不值钱的就是时间,只是跑一趟宝石山,不过十几里路而已,万一是真的那可是十斤小米啊!

    叶九笑了,指了指那个偷偷跑的青年:“看到没?他已经开始跑了,先到先得啊。只赏前五名。”

    反应过来的灾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争先恐后跑起来,生怕被别人抢了先,而偷跑的青年跑得更快了,狗撵兔子一般。

    叶九呵呵一笑,这才哪到哪儿啊。一群眼窝子浅的家伙,区区十斤小米就抢破头。

    他不急不慌,那边有梅二等人盯着呢,到时候登记在册,先把围墙的业务干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