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网购军火 » 第5章 以工代赈文书

第5章 以工代赈文书

    赵保正很给力,仅用了一天就把林家以工代赈的文书找知县指了出来。

    他理所当然地认为,林家果然是完了,和李家一比根本是不堪一击嘛。

    要是换成以前的林梦臣,至少也是和李家五五开,一人征一半的税,赈一半的灾。

    可惜年轻轻的就死了。

    留下个不肖子林易倒好,光吃亏不赚便宜,领了赈灾的冤种差事,朝廷又不拨银子,林家这么点家底很快也就折腾光了。

    林易拿到以工代赈的文书,看了一遍,上面写的无非是一些勉励夸奖的套话,文诌诌的一看就是出自师爷之手,小心地收了起来。

    这特么不是官方赐下的招工许可证吗?

    乱世要钱要粮干嘛?

    一要人,二要枪。

    邻居存粮我存枪,邻居就是我粮仓。

    “哟,这不是林家的败家子儿林易吗?这么急急忙忙,要去哪儿啊?怀里藏着什么好东西?”

    一个高壮青年拦住了林易的脚步。

    林易抬头,是李广春的大儿子,在年轻一辈也是老大,号称十三太保之首的李远甲。

    “李远甲,你跑来干什么?”

    林易愣了一下,手伸到后腰,那里别着一把五四。

    自从被李广春用鸟枪指头之后,他就网购了防弹衣和手枪,再碰到生命威胁,他直接先下手为强。

    “我问你藏的什么东西,拿出来我看看!”

    他眼视看向林易怀里的以工代赈文书。

    李远甲很是蛮横,李家人横行霸道惯了,他又是长子长孙,说一不二。

    林易松开持枪的手,

    “关你屁事!我是林家的话事人,想问我话,叫你爹来。你算老几?”

    他虽然比李远甲还小好几岁,但已经当家立户了,李远甲的身份实际上与他不对等。

    “草!给脸不要脸!”

    李远甲可没把林易放在眼里,他仗着身高体壮,直接上前抢。

    林易一来身体还没有锻炼出来,才15岁,况且还是虚岁,实际只有13周岁多一点,身材没长开,不是李远甲的对手,赈灾文书就落到了李远甲的手上。

    他打开一看,晦气一声,“我以为什么呢!就这个啊?呸!藏得那么仔细。”

    看完嫌弃似的扔了回来,示威一般指着林易的鼻子:“林家小子,你记住喽!以后见了我李家的人,给我绕道走!不然要你好看!”

    林易看到他又把文书还回来,有些遗憾。

    他要是抢去文书才好呢,这上面可是盖了知县的大印,李远甲敢抢,林易就敢借题闹大,算借着知县的名头压一压李家,没想到这家伙没进坑。

    算了,李家欠的债多了,小打小闹找这点场子没意思。

    林易回到山上,找到叶九,“以工代赈的文书,你拿着它去招人。”

    “东家,招多少人啊?我好有个打算。”叶九既然当了林家的长工,又接了这个差使,得提前有个规划。

    “人,越多越好。一天管三顿饭,管饱,上不封顶。”

    林易算过了,按照当前劳役的待遇,每人每天十块钱都花不了,反正这些都昌饥饿的灾民,能填饱肚子就烧高香了,什么树皮草根都往肚子里装,他提供的是可是货真价实的白面和大米。

    他还特意选的临期糙米和带壳小麦,快到保质期的便宜货,才5毛钱一斤,口感不太好,糊弄一下古人没问题。

    不是他舍不得买好的,主要是由于工艺的进步,现代普通大米的外观色泽就超过了古代的贡米,他可不想太引人注目。

    别人赈灾的粮食都掺沙子,他赈灾的大米胜过贡米,别人怎么看他?

    “哪有那么多粮食啊。”

    叶九听到人越多真好,一天三顿饭,还管饱,哪有这么不会算账的东家?多少家产经得住浪费啊。

    “粮食这东西……要多少有多少。”

    林易领着叶九,站到了他林家的米仓,十几个人不能合围的圆形米仓,装的满满的都是谷子和带壳小麦。

    这加起来不得上千石粮食啊,一石粮食就够三十人吃一天,或者一个人吃三十天。

    房山镇的灾民一共也就不到一千人,这些粮食足够让一千灾民吃上三个月!

    三个月,足够新麦下市了。

    “东家,你这样不行。您要知道,升米恩,斗米仇,这些灾民就不能对他们太好了,您得这样,既让他们饿不死,又让他们吃不饱。”

    “无所谓啊,粮食不就是用来吃的吗?”林易心想,这些粮食才花了五六万块钱,几毛钱一斤的便宜货,能多救几个人也算是功德。

    “东家!人就不能吃太饱!吃饱了会闹事!几百灾民闹起事来,谁能挡得住?”

    “哦,有道理。那就缓缓图之,先招十个人,选那种忠厚肯干的年轻人当骨干,慢慢发展壮大。”

    林易点点头,他对于人性还是抱有更多善意,没有考虑这伙人失控后毫无道德底线的可怕结果。

    总不能都拿机枪突突了吧?

    叶九果然有本事,考虑事情也周全,让他想起以前网络上各种妖风言论下面评论的网图,袁爷爷叼着香烟,一脸严肃,配上文字,“还是吃得太饱了。”

    要想建立自己的嫡系得洗脑啊,洗脑有什么比得上安利完美?

    要不要给这些人排个点位呢?

    是选择双轨制,还是太阳线?选用什么样的升级制度呢?每一级别用什么代号?黄金白金翡翠还是钻石大使?

    这个值得好好考虑考虑。

    林易的从善如流,让叶九松了一口气,他本来就是灾民的一员,这些人背井离乡,为了一口吃的,早把仁义道德抛之脑后,人性之恶在灾民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叶九只是极为少见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大部分人早就失去了本来面目。

    “东家,这个事儿交给我,但是……我需要钱。”叶九斟酌着语句,生怕林易误会他贪财。

    “五十两银子你先拿着,不够再要。”

    林易扔过一个沉甸甸的布袋,里面是白花花的五两银锭,一共十个。

    “五……五十两?”

    叶九吓了一跳,五十两已经是中等农户十年的收入了。

    “怎么?嫌少?”

    “不是。东家,你不怕我拿着银子跑了?这可是五十两啊!”叶九心想,我刚和你说了升米恩斗米仇,你这又拿这么一大笔银子砸我。

    “哦,那你会跑吗?”

    “当然不会!”

    “那不就得了?快去吧。”

    “愿为东家效犬马之劳!”

    终于把修墙的事情基本落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事情暂时交给叶九去办,林易得回家一趟。

    家里还有林易的母亲卧病在床,姨家表妹小翠贴身照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