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剑斩仙 » 劈拳式

劈拳式

    连续三次爬山、考核,也就是半月有余,终于三人均通过了老道的考核,拳纲都能准确无误的背诵出来了,并且此刻三人直立站在那里,依然有了三棵树的样子。老道说,今天教你们正式的拳法,首先是拳式!

    五行拳法第一式,劈拳式

    金生水来水濡金,肺肾两家本相亲;

    劈开火山通丹灶,钻出肾水返昆仑;

    “何为劈?”老道冷不丁的问三人,三人瞬间变成了拨浪鼓,头摇的飞起。

    “金、水、木、火、土、金字打头。劈崩钻炮横,劈拳居首。依照自然界的五行含义,劈拳属金,金为五行之首,所以劈拳位居五行拳首位;

    根本原因则在于,劈拳以劈为主,有进击的主动性和凌厉的杀伤力,给人以展威慑和恐惧之感,实为“勇短毒疾狠真“之拳法。”说着,老道左脚略微后移,左肩稍微倾斜,右腿微微前跨,右手握拳,似斧头一般自上而下斜劈下来,待到拳落下,才在后面跟起一阵风,风声冲向老道前方的树,树叶一阵颤抖,树上的小鸟哗啦啦飞走三五只,但竟然从树上掉下一只,啪的掉在了地上,弹了一下又落在了地上,四周一片寂静,过了三五个呼吸,那只小鸟迅速爬起,展翅飞走了。

    三个娃娃直勾勾地盯着小鸟消失的天际,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接着老道不给三人反应的时间,接着讲道“劈拳像喇叭口,步呈斜下势,手呈斜上状;束身进步,展身进击;进步拔彼根,展身劈彼身;束展起落一气呵成,要有如同狮子大张口,进步插入对方双腿,限制其腾挪,以扇面形攻击,封堵对方挪动空间,从手法上,有上劈下劈、里劈外劈、横劈顺劈、左劈右劈正劈反劈等劈法,最主要实战目的是全方位进攻、多角度破敌的合击拳法!把自己想象成手拿板斧左右出击,连续劈击随意而劈。”

    说着就现场演示起来,随着老道身形的移动,双手仿佛变成了两把板斧,呼呼生风,最后一招一下劈在了刘远坐的石凳上,石凳应声被劈成了两半!!!

    也许是为了演示这一尴尬,老道没给三人再次反应的时间,接着讲解道“劈拳的技法修炼分三大节:下肢为根节,主练步法,胸腹为中节,主练身法;手膊为梢节,主练手法;步法以虚灵步、虎步为基步,身法以束展、斜正为要旨;手法以起落生化为本体。

    总之拳法要领是三个相对应:虚灵步、束身、手起为备势相对应;虎步、展身、手落为击势相对应。故曰:步呈虚实讲灵敏,涵胸收腹有斜正,手自腮边出,望至眉角棱,展身出击发彼身。”

    老道一边演示,一边继续解释“做完束势再打展身,步呈虎步,涵胸变作展身,手臂完成挫掇捩勾连续动作,然后回环半圈收至丹田处。劈拳为左右势式,相互衍变,循环往复,此为劈拳!”

    于是,三个娃娃在老道的监督下,先从扎马步练起,痛苦的哀嚎声开始响满整个小院......

    入夜,吃过晚饭,老道开始讲授道家心法,道家心法分为听息和观光两部分。

    听息,所谓“听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之气。静功的目的,在于入静。入静的含义,就是指身心安静下来。为了达到入静的要求,首先必须去除一切杂念,这是静功筑基法最为关键的一大原则。但是人们的思想习惯,尤其是你们三个小娃娃,大脑总是在不停地考虑问题,即使睡觉也会做梦,想要它停止不动,很难做到。为了达到入静的目的,我们先辈就在历代不断努力下,创造了听息之法。

    就是两耳内听,即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境,去听自己的呼吸之气。注意,所谓“听息”,要求两耳返听于内,好像是听呼吸出入之声。但是呼吸出入,本来要求无声。这里我们所说的“听息”的意思,是求其凝神内注,专心养静;而不是傻傻去守耳窍,也不是去听呼吸的声音。在这里“听”的意思,就是为了精神集中的意思,只要随着一呼一吸的路线,慢慢似听非听地去做,这就算是入门了。至于呼吸的快慢、粗细、深浅、长短,都要顺其自然变化,不要用意念去强行支配。

    等你们三个小娃娃能够做到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也似乎不存在了,逐渐也就到达“入静”的境界。”

    说着,老道就保持打坐的姿势,不再言语,三人围着老道认真观察了好久,这次不是调皮,而是真真正正的想找到老道“听息”的要领。最终不得其法,三人只能悻悻地盘坐在地上,有样学样了......

    也不知是三人都吃了三界梨的效果,还是什么原因,三人竟然能够在听了老道的话,盘坐的时候,就能偶然的达到老道说的“入静”的境界,虽然只是偶然,但这进度也够吓人的,当然这些对于已经入静的老道,已然察觉不到。

    就这样,三人盘做到半夜,李亚就叫起来还在坚持的刘远和宋炀说“我们还是好好睡觉吧,要不然明天马步肯定扎不好,到时候又要挨打了!”三人这才重新回到了凉席上,睡觉去了。

    第二天,又是重复的一天,三人接着扎马步,接着被藤条招呼。太惨了,以至于这次三人回家的路上,都是列挂着双腿,一步步往下挪回了家。

    第三天的时候,三人起床发现,双腿疼得都不想下床,但是宋炀也是够狠的,一大早就分别来到了两人家里,把他们两人从床上生生地给托了出来。

    这次三人硬是在途中歇了十来次才爬上山,本来想着老道看到他们这凄惨的模样,会处于人道主义考虑,让他们先休息一会儿,然后再开始操练,谁知道老道刚一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赶紧去院里站好、扎好马步!”

    ......

    日子就这样过了个把月,三人终于等到了老道说的一句话“今天扎马步一小时,稍后歇息、吃饭,下午开始正式教你们劈拳式!”

    下午的时候,三人躺在凉席上,趁着老道不在院里,开始吐槽老道。

    宋炀,不知道老头去哪了,不是说叫我们练拳吗?

    李亚,估计是想下午怎么整我们,我觉得没那么容易练拳!

    刘远,我也觉得李亚说得对,不会先让我们练用手炒菜吧?

    宋炀,胡扯,你见过老头炒菜用手?他自己都不会,怎么教我们?

    刘远,要么就徒手擦屁股?

    李亚,那你拿宋炀练习吧,我不想练这个拳了。

    宋炀,那我肯定先把刘远的屁股劈八瓣

    ......

    过了没多久,就看到老道回来了,双肩各背着两棵碗口粗的松树,走进了院子里。

    也不等三人招呼,就拿起院里劈柴的斧子,三下五除二的拆成了一米五左右的一段段,然后拿起其中一个,立在地上。只见老道沉腰下马,猛地暴起,右掌啪的一下拍在了这个树桩的顶端,树桩竟然应声陷进地面一拳深,紧接着老道又是啪啪三掌,一米五的树桩,生生被拍进去了一尺!紧接着老道有次序拍进去了好几个树桩。最终一十二根树桩,围成了一个圆,接着老道又在十二根树桩上分别用黑灰、白粉、树叶汁涂上了不同的颜色。

    做完这些,老道才擦擦额头上的汗珠,告诉三人,要求三人以后就在圈里练习,一十二根树桩当作练功的对手,什么时候三人能够把十二根木桩劈断,再练习五行拳的下一式!

    从此三人“嘿哈”的稚嫩的喊叫声就充斥了整个小院......

    时间一晃三个月过去了,这天三人按照往常一样在圈里练拳,老道在旁边的小凳上悠闲的躺着。仔细看,三人的拳已经有模有样,拳劈在木桩上,木桩发出“嘟嘟”声响,想来劲力相对三个人年龄来说已经不小了!

    老道说“你们三个已经修习劈拳式有段时间了,也该给你们点儿奖励了,老道我前些天下山,带回了一块枣糕,你们谁想吃啊?”

    三人一听有糟糕吃,立马从圈里跳了出来,朝着师父围了上去。老道性格好,从来没有端着架子说什么“为师,为师”的自称,也从来不摆出一个长辈的样子来呵斥他们。所以三人围上来之后,立马围着老道搜起来,甚至李亚连鞋底都没放过。

    老道一个挺身,从小凳上起来,说道“枣糕呢,只有一个,你们三个比试下拳脚,看看谁能赢,枣糕就给谁吃!”说罢,嘿嘿一笑,也不理三人怎么说,就跳到了其中一根木桩上等待起来。

    李亚对吃最为在意,此刻立马一个闪身,跳回了圈里,宋炀看了下刘远,刘远也不废话,直接闪身也追了上去。身形还没落地,就被李亚一拳打了过来,嘴里还大叫着“我劈!”紧接着就是李亚的各种叫喊声“我做劈,右劈,上劈,下劈,劈你脑袋,劈你右臂,劈你左腿......”但好景持续不长,被刘远找了个空隙,一拳打在了李亚的屁股上,顺势一脚,踢出了圈。

    老道笑呵呵的点评道“小胖子,你是不是傻,每次出招都先喊出来,你是怕小猴子不知道你出招套路,还是瞧不起小猴子?”

    李亚这才知道自己输在了自己这个嘴上,只能悻悻地从地上爬起来,找个地方打坐了!

    轮到宋炀上场了,只见宋炀慢慢走入圈内,双腿内曲,双臂自然下垂,双眼微闭,老道看到之后,微微一愣。

    刘远围着宋炀来回踱步,反复好几次,像是没有发现宋炀的任何突破口,无奈只能咬牙强行起身而上,右手握拳,斜劈而下,宋炀身形略微倾斜躲过强势的一拳,左手捏拳自下而上反撩上去,刘远变招不及,只能屈膝格挡,一个后空翻,重新落回了原来的位置。但是还没等刘远站立稳,宋炀就一个欺身,双拳如风车一般连环挥舞了过去,刘远屈肘再次格挡,奈何站立不稳,又退一步,宋炀第三拳已经打到,只能弯身躲避,但这正是宋炀想要的效果,只见他左脚改招,像是多了一个手一般,自下而上再次斜劈了出来,跟第一拳一个招式,但这次是以腿代拳。但威力要比第一拳打很多,刘远无奈只能生生刹住弯下的身形,双手扣住身旁的两根柱子,生生把自己丢了出去!

    “我靠,你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一招,老头你给他开小灶?”刘远滚了好远,才站定身体。

    “宋炀,你来说说吧?”老道也感到意外。

    “请师父点评!”宋炀并没有着急解释,这招也是他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偶尔想到的,既然双手可以是拳,那么身体任何部位都可以是拳,头可为拳,肩可为拳,同样脚亦可为拳。但他不知道这样会不会练歪了,万一练歪了,可能会被师父责罚的。

    老道并没那么在意这些,反而很赞赏的感慨“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宋炀刚才进场的时候,就已有了一分劈拳式中“金”子的精髓,金,凝而不发,使对手感受到其重,这也就是势,金,发而不动,虎步而为,这就是其威。这也是刘远开始的时候很久都没有找到破绽的其中一个原因,再说宋炀的三招,武,并不是蛮力,否则跟市井打架有何区别,武的意义在于用最小的动作和精力,发挥最大效用,记住一点,两人对招,动作越大,破绽越多,动作越简单,破绽就越少,所以不能像小胖那样,卡卡一顿输出。再说宋炀最后一招,万物皆可拳,这话你们也都听说过,在你们看的武侠电视中,你们忘了一句话吗?万物皆为剑,就是这个道理!”

    “只是,宋炀,你这些都是从哪里学到的,这些只能靠自己领悟,因人而异才对。”老道也不是很明白这其中缘由。

    宋炀当然不能说这是仙魂和人魂共同研究的结果,只是告诉老道说”没事的时候,自己瞎想的。”

    老道也就没继续追问,不过想想也是,宋炀每次在休息的时候,李亚和刘远两人打闹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常常发呆。其实宋炀发呆的时候,就是在不断跟仙魂在沟通。

    最终老道把枣糕给到了宋炀,宋炀二话不说,直接掰成了四分,四人一人一份,吃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