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三剑斩仙 » 五行拳

五行拳

    五行拳分为五式,以三体为引,横贯“劈、钻、崩、炮、横”五式,其五式分别应于金木水火土五行,引气强化肺、肾、肝、心、脾五藏。

    通过强化引导和五脏六腑相联属的经络和部位,达至最高境,可贯通任督二脉,实现真气周天运行,进一步带动全身真气的旺盛通畅运行。以“三顶、三扣、三圆、三敏、三抱、三垂、三曲、三挺”为八原则。

    三顶:头上顶,有冲天之雄,练其势;手外顶,有推山之功,练其力;舌上顶,有吼狮吞象之容,练其气。

    三扣:肩扣,则气力到肘,顺其气;膝胯扣则全身气凑,宁其神;手足指掌扣,则周身力厚,发其行。

    三圆:脊背圆,其力摧身;前胸圆,则两肘力全;虎口圆,则勇猛外宣。

    三毒:心毒如怒狸攫鼠,增其勇;眼毒如观兔之饥鹰,敏其锐;手毒如扑羊之饿虎,讯其身。

    三抱:丹田抱气,气不外散,抱元守一;胆量抱身,临事不怯,心定神往;两肘抱肋,出入不乱,攻防兼备。

    三垂:气垂则气降丹田;肩垂则肩能摧肘;肘垂则肘能摧手。

    三曲:两肱宜曲,曲则力富;两股宜曲,曲则力凑;手腕宜曲,曲则力厚。

    三挺:颈挺则精气实顶,腰挺则力达四肢;膝挺则有弹力。

    老道像是在讲天书一般,在三个小娃娃面前之乎者也地说着,但三个小朋友大眼瞪小眼,但又不好打断老道的话,只能摆出一副认真听讲的样子,摇头晃脑的听着,竟然跟得上老道的口诀节奏。

    老道也知道三人听不懂,也没打算让三人一下就能听懂,只是告诉三人,收神、宁心,跟着自己复诵,因为下次上山就会考核他们背诵的成果。如果到时候背不出来,或者背诵不全,就会有惩罚的。

    惩罚,这个话题戳到了李亚的点,他最怕的就是记东西,于是连忙问老道“师父,怎么个惩罚法?”

    老道微微一笑说道“如果到时候检查,背诵不下来,就惩罚坐姿!”

    李亚一听,就是坐着,心里一阵放松。但紧接着的话,让李亚瞬间不自在了。

    “坐姿,可不是像你们现在这样,懒懒散散,像三堆烂泥,所谓坐姿,行于坐,重在姿,必须盘腿而坐,两手相叠,大拇指相抱成太极图形状,置于丹田,收神、宁心、敛气,感受自然。”说着老道摆出了一个样式,让三个娃娃有样学样跟着做。

    等三人按照老道的样子坐下之后,老道不知从哪里找出了一个藤条来,啪的一声敲在了李亚的后背上,同时大声喝道“直背!坐要有做的姿势,佝偻着背,像是个大虾!”李亚后背猛地一紧,挺直了后背。又转到刘远身后,一藤打在了刘远双肩,“紧肩,沉肘!”接着跑到宋炀身前“收神、宁心、敛气!”

    “坐姿,乃是修行的一种,今后授课期间,都要保持这样的姿势才行!”老道的话从三人耳朵中依次穿过。

    说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尤其是要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别的不说,就是腿长期盘坐,时间久了都会麻木起来,这样保持一会儿,对三人来说比爬一次山还难受,尤其是整日打打闹闹精力无限的四五岁年龄的小孩。但,老道实在太严格了,三人稍有姿势不标准,就会藤条招呼,一天下来,老道的口诀没记住多少,但是身上确是被轻轻红红的打了很多的藤条印。老道下手非常有分寸,既不会太狠,又会在打在身上的一刹那很疼。

    终于熬到了饭点,随着老道一声“今天到此为止。”三人这才狼狈的从地上爬了起来。

    吃过饭之后,还没等三人躺在凉席上,老道的声音又不适时宜地传过来“现在教你们卧式,一手曲肱枕头,拇指与食指分开,耳朵置于虎口处,以使耳窍开通;另外一手放于丹田;两腿亦成一伸一屈之姿式,与两手刚好相反;今晚就按照我这个姿势睡觉!”

    三人一阵目瞪口呆,心里估计是同一时间感慨道“我艹,连睡觉也管!”

    就这样,一夜说是睡觉,其实就是在摆姿势,因为稍有不标准,都会被老道用藤条伺候,谁能睡得着?

    第二天依然是接着按照坐姿,背诵老道教授的五行拳总纲口诀,同时,老道也传授了三人坐姿要领:

    全身放松,但不是软作一团,头脊正直,以利经脉通畅;但不能硬挺,硬挺就会使人变得僵直呆板,反而不利于放松,同时也会阻碍经脉的畅通。首先要求双肩下沉,然后自然而然的就能进入放松状态。

    双目微闭,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从而无法收神、宁心,但全部闭上又容易昏沉入睡,皆不利于修行。要做到“睁三闭七”,就是睁三分闭七分,让自己的眼睛看到眼前之物而又不能辨清是基本标准。

    舌顶上腭,抿住口合上上下牙齿,把舌尖反卷过来,以舌尖底面顶到上腭部位,感知到上腭两个小窝,叫做“天池穴”。

    鼻息自然,即自然呼吸,不要粗短呼吸,慢慢调整,直至鼻息逐渐做到深、长、匀、细、微。

    三人按照老道说的,果然感觉全身舒服了很多,最后竟然渐渐忘却了自己是在打坐,注意力完全放在了跟着老道背诵拳纲上。虽然偶尔有姿势变形,被藤条招呼,但相比昨天的次数明显少了很多。

    吃饭的时候,刘远问老道“师父,昨天为什么不给我们讲打坐的要领?害的我们被抽那么多次,如果早告诉我们要领,就不会那么辛苦了。”李亚也跟着附和“就是就是,师父,你这可不对啊!”

    老道也是好脾气,也不生气,并且耐心的回复道“事必躬亲,所有的事情,只有经历过了,然后再对比有效的方法,你们才会深刻感受其中的好处,也会更深刻记住每一个要点,这样才更有利于你们掌握!”

    “今天下午你们下山后,一定不可对外人说起我教你们的东西,所谓法,不传六耳。就是我所教授的东西,不要传给你们三个之外的任何一人!如果违反了我们这个约定,就不再叫你们东西了,也就是会把你们逐出山门,你们可曾记住?”老道认真嘱咐道。

    “记住了!”三人认真回复道。

    “这两日不会教你们更多东西,只要能够背诵完拳纲,并且学会打坐和卧姿即可,其实卧姿也是打坐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站姿,但站姿最容易,只要自然站立,双膝微屈,两手叠放丹田,或垂于体侧均可,但依然重其势,做到站是一棵松!有直冲云天的其实!”老道就这么随意站着对他们说,但对三人的感知来说却又真的不一样,三人真的感觉此刻的老道就像一棵笔直的松树,树尖直插云霄,却又像一柄剑,直立人间,怒指苍天。老道的气势,一瞬间就不一样了,甚至影响到了周围的环境,也不知是山顶的风配起了特效还是老道自身的气势外放,竟然在老道的周全刮起一股小旋风,风带着老道周围掉落下来的树叶围着老道旋转两周方才散去。

    “哇偶!”三人异口同声的惊叫起来,“师父你刚才帅得不要不要的!”李亚真的找不出什么形容词了,只能学着电视上的台词说了出来,想必另外两人也有同样的感觉。

    “不要拍马屁,等你们什么时候掌握了拳纲,熟悉了打坐要领,两件事情做到万全之后,我再着手教你们拳法,在这里可以提前跟你们说清楚,拳法,拳法,是由拳和法两部分构成,拳为身外之形,法为内在心法,拳为引,法为基,两者结合,方才能发挥出其全部威力。拳乃法的载体,法乃拳的根基,只有拳形,仅能爆发出个人肉身的力量,人的力量再大也有限度,辅之以法,法乃天地之力,集天地之力于拳形之上,方可发挥出拳的威力。”说着老道从地上捡起一个拳头大小的石头,轻轻抛向空中,然后看都不看,等到石头落至与肩齐平的位置,猛地出拳,伴随一声拳爆,宋炀他们都没看到老道的拳头碰到石头,但石头竟然“啪”的一声四散裂开了,声音就行一个小炮仗一样。

    这次宋炀三人是真的呆住了,他们第一次见到老道真正的出手。刘远跑过去捡起散落在地上的一个触目所及最大的石块,也只有手指甲盖那么大,然后使劲捏了捏才发现,真的是石头!

    三人这次是真的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拳法,不仅要学拳,还要学老道说的法。但至于什么是法,只有宋炀知道。

    老道所谓的法,就是通过修炼,强大肉身肌能,增加自身对于人气的储量和吸收速度,使得人气不再单纯靠自然呼吸进入肌体。同时,自身肌能强大之后,也可以增加存储的能力,就像同样存储燃气一样,一个气球,即使撑爆了也就储存几方燃气,但一个储气罐,就可以存储二十多方燃气,如果储存罐再坚实一些,还可以存储更多是一个道理。当存储的人气,结合对应的招式施展出来,也就是老道说的拳式施展出来,就像给肌体加上了弹簧一样,那确实是超然的一种具象表现。

    因此他更加笃定老道的深不可测,比起仙魂来也不知高多少,虽然仙魂和老道都是第二候境界,但是老道的见识和修行方面的心得,肯定远超仙魂。由于这两天一直被老道折磨着,所以有两天时间没跟仙魂练习了。人魂初次接触修行,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需要找人问清楚,因此尝试沟通仙魂。

    仙魂听了人魂说了这两天的经历,半天没回过神来,概因为这些精力真的出乎了仙魂的认知。按照仙魂原来所想,人界依然不再存在修行之人,所以才会在一开始告知人魂没有什么鬼怪只说,但老道的出现,还有老道对五行拳的修行和教授,让仙魂觉得一切有点儿太过不可思议了。

    首先,老道修为达到第二候境界,就让仙魂想了半天都没想到是什么原因;其次仙界都失传的五行拳,如果不是仙魂脑海的书库同步的信息,仙魂都不知道五行拳是什么;再次,老道讲授的打坐要领,都是他没有接触过的领域;

    人魂听了仙魂的分析,不由得问道“仙界已经那么不堪了吗?还不如人界?”这话一说出口,仙魂就暴跳如雷了,但想想人魂说的老道,又觉得无可反驳。只能嘟囔一句“真是见了鬼了!”

    “说到见了鬼了,我脑海的书库同步,这座山顶,就是齐天剑门的山门所在,你找机会找找看在哪里?”仙魂道。

    “这里会有齐天剑门,他们的山门在这山顶?这里这两天我们三个都转悠好几遍了,就连上次拉屎的土堆下有几只屎壳郎我都知道,就这都没有发现山门,除非山门会隐身!”人魂嘲讽道

    “山门隐身,在万年之前就是各门派静修的一种方式,别说当时赫赫有名的齐天剑门了。而且你在上山之前,你知道老道那么强大吗?你在我们没有沟通上之前,知道有没有仙界?知道有没有修行一说?知道人为什么会寿元尽就会死?”仙魂的一连串反问,怼得人魂哑口无言。

    “好了好了,怕你了,我接下来一段时间,再仔细找找,看有没有什么机关,暗门什么的,看看是否能够找到你所谓的齐天剑门。好了吧?”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老道要让我们不断爬山呢?”人魂问道

    “修行,一半修身,一半修心,修身容易,修心难。老道让你们爬山,一方面可以让你们强身健体,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爬山,锻炼你们的内心,养成坚韧不拔的习惯,所以他才会强调三日一来回,但从来不会告诉你们刮风下雨可以中断;另外还有一点在于,修行,其实就是逆流而上的过程,在与天斗,与命争,就是一个爬天的路,爬命的路,只有不断的往上,一直往上爬,你才能终有一天爬到天外天,爬到命运之上,才能一览众山小!”仙魂回答道。

    “就像你看到蟪蛄,它们如果会说话,你问他们什么是春、什么是秋?它们必然无所知,因为它只有短暂的寿命,它们从来没有经历过春秋,又哪里知道春秋?这也就是所谓“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同样,在我们没有沟通之前,你也不知道有修行一说。这事放在你爬山上依然适用,在你没有爬山之前,你知道鼠道弯是什么,又是怎样的场景?你没有看到牛角崖之前,也不会知道牛角崖有多么壮观,经历了虎啸林之后,你才知道虎啸林里没有老虎,一切都是以讹传讹。这种种经历,其实就是在练心、修心。

    同样的风景,不一样的感悟,虽然你们不止一次爬云上山,但是如果你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其实每次都不一样,也是一种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