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爬过地道去爱你 » 第二十一章 特别的婚礼

第二十一章 特别的婚礼

    唉,那个令人难以忘却的年代,终于过去了。

    说起疯丫头的疯病,那是十五六年前了,当时是因为受了刺激。你想想,一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哪能经受得了那样的大风大浪?一会儿被涌上浪峰,一会儿又被卷入谷底……后来,包产到户了,能吃饱穿暖,又有了点结余,她娘就带着她到市神经医院住了一段时间,又是吃药,又是调理,渐渐地就恢复了,几乎和正常人一样。

    再后来,疯丫头长大了,也像她娘一样,招了个上门女婿。可又不一样,那登上门的可不是傻子,精明着哩。

    说不清是什么时候,疯丫头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尔后,听说去李大锁的坟上哭过两回,哭得可伤心了。当时,她已经是快三十的人了,可脾气秉性,还像小时候一样,敢想敢做,只要是她认准的事儿,谁也拦不住。后来,她做出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她在李大锁和那个傻子的坟上,各立了一块碑:李大锁的碑上刻的是“生父”,傻子的碑上刻的是“义父”。她还到处讲,等到她娘百年之后,她就把她傻子爹的棺木移过来,跟她的亲爹亲娘合葬在一个坟里。本来还以为,她在那两个男人的坟上立了碑,会搅得夏庄甚至整个麻石盘像炸了锅似的。可结果呢,很平静。因为十几年前,疯丫头的娘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去招那个傻子做上门女婿,又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挖那个地道,人们早已经知道其前因后果,因此,对疯丫头立了碑,向世人公告了她的生父、义父,也就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相反,大家都说疯丫头做人做事敞亮,不遮不掩,丁是丁卯是卯,一点不含糊,大男人也不如她。不是么,她做了一件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一来为她娘公证了名声,二来表达了自己的忏悔。

    接下来,疯丫头又做了一件听起来更离奇的事:她选择了一个特殊的日子,要给她母亲——夏香玉和她的生身之父——李大锁补办结婚仪式。你说说,谁能想到她能做出这事来。再一想,又都认为她做的这事不但不玄乎,还既在情又在理。因为她说过,那是她娘一直闷在心底的一个结——一个解不开的结。娘已经五十出头了,两个月前得了一场重病,疯丫头显然是为她娘担心,俗话说,子欲孝而亲不待,万一哪一天腿一蹬眼一闭走了呢,那她心里……娘起先是死活不同意的,怕招人笑话。可经不住疯丫头还有亲友的左说右劝,后来还是答应了。听说那个‘特殊的日子’,还是娘自己选定的:是李大锁祭日后的第三天。这个日子倒成了个迷:为什么不选在祭日前,偏选在祭日后?听说有人问过疯丫头的娘,她娘说,“就那么随口一说”,敷衍过去了。

    那一天,疯丫头为了把娘的“婚礼”办得隆重而显得有声有色,她不但把至亲贵戚都请来了,还请来了一班吹鼓手。庄邻是不请自到,夏庄整个一条堆,不管是姓夏的还是姓李的,家家都是抱着一大盘响鞭去的。那鞭炮声一串儿接着一串儿,炸响了几个时辰。女人们见了疯丫头的娘,几乎都说着同样的话:哎呀呀,老天开眼啦,你终于等到这一天啦,大家都从心里为你高兴啊。夏李两大家族,早先可是结了怨的哩,说来也怪,改革开放以后,家家户户的心思都往那好日子上面奔去了,原先的什么怨呀仇呀,大事化小,小事就化没了,人们都想开了,想远了。那天,疯丫头家摆了十几桌酒席,一分钱彩礼都没有收哩。

    酒宴过后,疯丫头把姓李的安排落坐在一边,把姓夏的安排落坐在另一边,接着宣布‘改姓认亲’。姓李的老长辈就站起来说话了,叫疯丫头的姓就不要改了,说都叫了几十年了。疯丫头说,她小时候不懂事又不明事理,对自己的生身父亲伤害太深了,太对不起他了。从今天起,当着老长辈的面,就改姓“李”了,自己毕竟是李大锁的骨肉哩。她还说要是再不改,这后半辈子都活不踏实。接下来,对着姓李的一族,是李大锁长辈的,她就躬身叫一声爷或太爷,跟李大锁是平辈的,就叫叔或伯。而对姓夏的一族,原先叫叔伯的,都改叫舅了,是她娘的叔长,就改口叫舅爷了。

    到了晚上,就在疯丫头家的院子里,在男女老少的见证下,疯丫头捧着李大锁的遗像站在娘的面前,接下来便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再接下来,在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中,娘抱着李大锁的遗像入了“洞房”。那“洞房”里,还贴了红彤彤的“囍”哩。人们原本以为疯丫头的娘要大哭一场的,没想到,她从始到终,都是一脸的喜气。哎,也许该哭的年纪和时光,早哭过去了,现在终于圆了多少年的梦,这梦自然是酸苦的,但最后还是以喜庆收场了啊。这头一喜:李大锁的冤案早被平反了,李大锁不是什么坏人,他是一个好人——难得的好男人;这第二喜:他们两个,一生一世生生死死地相爱着,最后,终于走了个结婚仪式。虽然是个仪式,虽然没有那张盖着红图章的画画纸,可乡亲们公认了啊,大家打心坎里敬着了啊,这可比那画画纸更值价哩。李大锁虽然人不在了,可他的魂灵,这下可就安息了哩。哎,疯丫头为她爹娘,终于了结了一件大事:人一辈子原本早就该办的一件大事——天经地义的大事哩!这一办可好啦,连那冤屈的灵魂都回归到人世上了啊。

    哎哟哟,听听,这事儿办过没几天,就传到几十里外去了。也难怪,一个大活人和一个死了多少年的人补办婚礼,谁听过,谁见过?

    此后,麻石盘以及周围的人,每当提起夏香玉和李大锁的传奇经历,好多人都禁不住感叹起人世,感叹着人生。显然,对于过来人,那深深的遗憾甚至伤害是抹不去了,但他们生死相依的那份情感,不正是对当时那片“天地”的诘问吗?而对于后人,会留下什么呢……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