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量子脑域开发计划 » 第四十五章:两种比赛

第四十五章:两种比赛

    “何博士,您身为调查组的组长,这次过于纠缠在学术上了。今天的情况,不像是我们在调查他,倒像您在请教导师一样。这样调查下去恐怕不行,会被对方带偏的。”

    调查组走出芯源科技,上了一辆面包车。在车上,戴黑框眼镜的专家有些不满意地质问何昭庆。

    何昭庆似乎仍然沉浸在思索中,他有些茫然地回应道:“李教授,我总觉得天衍计划的背后有其他隐藏的信息,齐博士之前从来没有提到过大脑内的离子反复发生量子纠缠这种情况。您是量子实验物理方面的专家,您觉得量子纠缠可以在大脑神经元内发生吗?并且是海量数量级的高频率发生?”

    “当多个粒子的集体状态处于不可分解的叠加态时,量子纠缠就出现了。”李教授皱眉思索了一下说道:“现在能实现量子纠缠的试验方法已经很多了。最早的时候,物理学界推论正负电子相遇时会泯灭,并放出一对光子,这一对光子就是相互纠缠的。这被吴建雄教授在实验室中做出来了,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制备出相互纠缠的粒子。后来是利用紫外线或者激光来照射钙原子,有一定概率出现辐射出两个相互纠缠的光子。到了现在,量子纠缠态已经在核自旋、离子、光子和超导量子体系、冷原子等物理系统中得到实现。但是,要说人脑能自发控制如此大数量级的量子纠缠,诺贝尔应该立刻给那位齐博士发奖了。简直就是一民科嘛。”

    何昭庆也不说什么,又将目光转向手中的一个保险箱。这里面放的是纠缠盒的核心构件。

    他打开保险箱,引入眼帘的,是一个翻着黝黑色光泽的纺锤状结构。它看上去一点都不高级,有种笨重的蒸汽时代的机械感,仿佛是一件铁匠用手工敲打出来的产品。何昭庆伸手轻轻抚摸着纠缠盒,一丝钢铁的凉意传到指尖。它的表面有流水状的纹理,应该就是锻压的时候形成的天然纹路。它甚至都没有考虑镀上一层不锈钢来防止氧化。

    何昭庆保险箱盖上,递给了李教授,说道:“李教授,你们实验室的条件,能不能对这个‘纠缠盒’进行分析?按照齐厚直的说法,这里利用了离子阱技术存储了大量处于纠缠态的钠-钾离子对。有没有可能的方法检测出来?”

    李教授有些迟疑,扶了扶眼镜,说道:“这个,我们会逆向分析的。”

    何昭庆点点头,说道:“那就请尽快吧。现阶段,中科院已经利用超高强磁场相控阵列技术成功地让小鼠的大脑神经活动在飞秒级的发生了‘静息’。显然,天衍计划的前半部分研究思路已经被证实是完全可行的。接下来,‘纠缠盒’就成为重中之重了。如果能完全分析清楚它的构造,天衍计划被完全解析是可能的。”

    李教授脸上有些难看,说道:“他交出这个所谓的‘纠缠盒’,就是想让专家组撤离,不要再影响他们公司的业务了。超高强磁场相控阵列技术是真的,可不能保证‘纠缠盒’就一定是真的。何博士,咱们真就这么撤了?”

    “这就交给有关部门的领导来决策了,我们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

    在寇小爽陷入困局的时候,岳光理却帮不上什么忙,就连陪伴都没法做到。因为“农心杯”第二阶段开赛了,他随队到了日本参数。

    “农心杯”是中日韩三国擂台赛,所以第二阶段的比赛赛场放在了日本京都。比赛的地点叫建和寺,是一处有1200多年历史的寺庙。日本围棋比赛很喜欢选择寺院来举办,各项棋界大赛与寺院有着非同寻常的关系,这可能和日本围棋历史有关。

    现代围棋的职业棋士制度、段位制、新闻棋战等等,都是源自日本,日本围棋则源于本因坊算砂。本因坊算砂7岁时在京都寂光寺下属的小寺“本因坊”出家,法名日海。一代武将织田信长听说日海棋力高强,曾召其到营中对弈,结果被授五子仍不能取胜,从而尊称日海为“名人”。

    400多年前的“本能寺劫变”既是棋史上一次有名的三劫循环事件,同时也是日本历史上“应仁之乱”的开始。日本围棋著作《坐隐谈丛》有记载,1582年6月,日海与围棋名手鹿盐利玄于京都本能寺对弈,巧成三劫连环,判为无胜负结局。当日,织田信长被部下叛将明智光秀所杀,故当日所弈之局成为著名的“本能寺三劫”之局。

    历史上日本围棋和寺院因缘交缠,使得日本棋赛历来有安排在寺院举行的传统。近代以来,寺院棋赛更是屡见不鲜。例如争棋名局镰仓十番棋,就是在镰仓建长寺、元觉寺,还有鹤冈八幡宫等地举行。

    如今,寂光寺依然被视为成为现代围棋的发源地。它曾是初代本因坊算砂的驻地,并有历代本因坊的墓葬。坊门围棋一派延续到21世纪,由此也可见日本围棋与佛教文化的渊源颇深。

    身在日本,岳光理这次自然也不能在网上和林晓倩一起讲棋了。“农心杯”第二阶段是5场比赛,看来,主教练于杉已经考虑有可能让他上场了。在第一阶段4场比赛结束后,现在中韩各剩4名棋手,日本还有3名棋手。第二阶段的比赛从韩日开始,根据胜负情况,三国依次上场。最糟糕的情况下,中国队可能要损失两名棋手。

    到日本的第二天,比赛开始。这一场是上一轮最后一场比赛的胜者,韩国队的朴秀平,对阵日本棋手铃木次郎。

    日本对围棋的态度毫无疑问是非常虔诚和肃穆的,他们对赛事安排中表现出来了非常庄重的仪式感。比赛的地点在京都建和寺,选址就非常考究。对局室有一扇向西而开的大窗户,当木制窗格向两侧拉开后,远处的雪山顿时引入眼帘,山上皑皑白雪,山下是绿树流水,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在这里下棋,无疑更具意境。

    比赛的场地布置也非常的细致,有工作人员提前用崭新的粗木条围成一间“小屋”,“屋子”下边铺的是一尘不染的塌塌米,上边则安装摄像镜头和灯具,周围则被披上类似丝绸一样的帷幕,给人以整洁、素雅、大方之感。

    “黎剑,你重点关注一下这场比赛。”于杉教练在赛前做了安排。看来,下一场会由黎剑出场了。

    “放心吧,于队。”黎剑士气高昂,“这俩我都赢过,不在话下。”

    “先谋败,再谋胜。”于杉瞪了一眼黎剑,“你小子别忘了三星杯是怎么输给李光旭的。尾巴都翘上天了?”

    “嘿嘿,于队,干嘛哪壶不开提哪壶啊。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说归说,闹归闹。黎剑还是老老实实的跟着岳光理等人一起研究起棋局来。“农心杯”赛制偏快棋,每方只有一个小时的保留时间。所以,双方在布局阶段下得都很快,想把更多的时间留到复杂的中盘战斗当中。

    看着看着,岳光理不由得感叹起来。铃木次郎的棋,看着真舒服。

    铃木次郎的棋,有种昭和时代的风格,讲究棋形和节奏,颇具美感。他想起来小时候学棋,也曾打过很多那个时代的高手的棋谱,铃木次郎的棋,和号称“流水不争先”的日本传奇棋手高川格很像。高川格下棋很少有惊天妙手,几乎不发动激烈的战斗,每一个子都下在“合理”的地方。但是,如果轻看高川格,以为他不擅战斗,那就会吃大亏。所谓的“流水不争先”绝不是一味退让隐而不发,而是静静等待对手露出破绽然后借力打力,一击致命。高川格一旦开始发力就如排山倒海令敌人无可阻挡!

    和高川格很相似的,还有中国清初棋手施襄夏。施襄夏和范西屏是同门师兄弟,并称二圣。但是他早年棋力一直不如师兄,直到有一次和围棋高手前辈梁魏今游览岘山,见山下出泉潆漾纡余,梁魏今点拨道:‘行乎当行,止乎当止,任其自然,而与物无竞,乃弈之道也。”

    岳光理想得很多很杂,内心也感慨万千。围棋是一种静态游戏,唯一能展示棋手性格的地方,就在坚持自己的棋路了。在AI之前,曾经是围棋的田园时代。在那个时空中,群星闪耀,各路高手都有自己的典型风格。或潇洒写意,或恣意张扬,或绵里藏针,或绵密严谨,在那个时代,纹坪是一个宽广的舞台,每一位棋手都能演绎专属于自己的风采。他们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

    AI到来,到底会将围棋导向何方?如果看得再深远一些,对整个人类有会被带向何方?

    想到这里,岳光理叹了口气,用力地摇摇头,试图将这些纷乱的思绪甩出脑海。他自己已经身在其中了。李赫上次跟他说的话,还使他处于震惊之中。他的脑子里,可能在运行这一个AI程序。他之所以能有状态的回升,之所以能获得LG杯冠军,都靠那个程序。

    这算作弊吗?

    岳光理不知道。他的计算,他的判断,他对棋局的理解,都是那么的清晰。那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的感觉。这真的是AI带来的?

    下午三点多,在长达六个小时的鏖战之后,铃木次郎居然出人意料的获得了胜利。

    赛前大家都不太看好日本棋手,这是一个事实。对传统最为尊崇,最注重保护的日本围棋,似乎在AI时代总是慢半拍。铃木次郎以中正平和的棋风对抗朴秀平,就好比用太极拳来对抗小李飞刀。朴秀平的风格和韩国传奇棋手李世石有些像,各种刁钻古怪的招数层出不穷,棋风刚好克制铃木次郎。这个结局还真是大家没有想到的。

    不管如何,最高兴的当属黎剑了。明天他要上场对阵铃木次郎,赢面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