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玄幻奇幻 » 入原 » 13.虚境乱影(2)

13.虚境乱影(2)

    蓝天快速对表,发现引擎功率30%,空速0.7马赫,高度测不出,偏角不固定,舱外温三百二十摄氏度。

    只在下一秒,引擎功率升到85%,瞬时加速度达11G,空速飙至7.9马赫。

    他本能认为数值不对。

    舱内没有发出任何警报,系统判定当前认为负载、强度等指标都在常规范围。

    可操控状态下的强击机很少沿冠状轴旋转,任何情况下的强击机都不太可能沿垂直轴转,蓝天尝试改出状态,但引擎只能沿固定方向推出,横滚操作只适用于矢状轴,他清楚自己没接受过“纵滚”的训练,摸索的操作很可能加重模拟舱的不稳定性。

    只是叶见什么都没说,约等于默认他自己去做。

    “哐”地一声,安全带被拉到极致,蓝天险些被扔到一边的竖式辅助操控区上,他正要检查自己有没有碰到什么按键,接连四周的不定向翻滚又把他甩回了座椅。

    辅助面板上显示纠正引擎功率降回46%,同时提示右引擎怠速,蓝天余光瞥向主驾驶位,电脑显示双引擎正常,功率90%。

    “系统错误!二号位切出!”蓝天将全部控制权交给也叶见,手动检查系统运行情况。

    在四分长的时间内,模拟舱沿不定轴做无序不定速旋转,像是整个被塞进了多维滚环。能源储备从28%掉到2%,引擎功率却提到了97%。

    蓝天再去看驾驶位的参数,刚一侧身,突如其来的冲击感直接把他拍在了座椅里。它像是被动受力导致,蓝天以为是被对抗机当胸凿了一脚,但很奇怪的是,他在屏幕中看不到施力物体的情况。

    驾驶位显示舱外温升到四百六十七度,之后骤降到二十六度。

    叶见喊:“弹出!”

    “是。”

    蓝天没多问,打开保险锁操控驾驶位强行脱出。环驾驶位二十多个方向同时传来“嗞嗞”的气流声,屏幕上弹出红色的警告字眼:“即将弹射,二号驾驶舱脱离主体。”

    结束了。蓝天看着屏幕上的倒计时,有些懊恼地想,第一次训练就以惨不忍睹收场,真是丢死个人了。

    二,一。跟着数完最后两个数,蓝天伸手去解安全保护装置。但自动锁扣并没有解开,他余光看见屏幕还闪动着红色的警告。

    他有些好奇,再一看:

    “弹射失败”。

    模拟舱还能“弹射失败”,蓝天第一次遇到这么离谱的问题,他有些无话可说,有必要在这种地方逼真吗?

    他没再动作,倒是想看看“弹射失败”的下一步会是什么。

    反正模拟机又不能自爆。

    在他的注视下,它闪了闪,居然直接黑屏了。模拟舱同时安静下来,也恢复了正常的亮度。

    蓝天靠在椅背上,粗重地透了口气,叶见从一号位下来,身份识别扣在右上角的凹槽里,手动归位操作杆和开启的设备键。

    蓝天擦了把汗,“刚才数字离谱,是不是系统的问题?”

    叶见淡淡说:“不一定,因为我也在操作,我们没配合好。”他顺手一拍蓝天的肩,“没事的,第一次很正常。”

    他无所谓地笑笑,难得没说蓝天“不行”。

    “不是……”蓝天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可话刚出口,他还是顿住了,他想不出什么是那个让他觉察出“一定有问题”的点。

    假设所有旋转都是“配合不当”的结果,引擎推到最高也是叶见所为,系统判定为驾驶员合理操控,只要不超过最大限度,也能解释它为什么不会报警。

    是断崖式下跌的温度吗?短时间内从上百度到室温,水循环的确做不到,但他想了想,如果是液氮或干冰循环,理论上是可以的。

    能做出巨大传动甲的月二基地,用液氮做局部急冻降温完全可行。

    他默默跟在叶见身后,低着头想究竟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他把所有有印象地数据在脑中过了一遍,引擎功率,偏角,瞬时加速度。

    他一下子反应过来,是速度。

    从0.7到7.9,在最多三秒的时间内提速7.2马赫,意味着瞬时加速度要接近80G。

    它也许在机械最大应力范围内,但在人身上,它已经超过个体承受力差异的问题了,鬼按80G都得给压成鬼片。

    叶见站在离他三米开外的地方,问他:“你还好吗?”

    “啊……”蓝天回过神,“还好,你刚才有没有注意……”

    叶见点头:“那行,你现在还要不要跟顾结比试比试?”

    蓝天摇头:“不要,我不和女生打,传出去不够丢人的。”

    叶见笑了,像是看笑话的意味,多少让蓝天有些发毛。“有时间去格斗训练室练练,打不过女生的确挺丢人。”他叼上烟,又说:“那你先回去,我出去抽根烟去。”

    蓝天懒得和他争辩“能不能打过女生”这么无聊的问题,应声“再见”,自己回了十九层备勤室。

    备勤室里空无一人,他找个没放东西的位置坐下,熟练地打开电脑并调出文档,新建的文档空空荡荡的,屏幕上也只有最基础的操作图标,他这才想起来,叶见没告诉他回来做什么。

    他托腮看向多维投影装置为基础改造的多边形会议桌,指挥室以会议桌为轴,左右是对称的几个办公位,后方是系统控制面板和一排大型计算器,至于仪器上标出的型号,蓝天一个都不认识。

    “嘀——”地一声,识别门从外面打开,顾结抱着一摞纸质文档进来,最上面还搭着两台平板。

    “结姐,您这些是——”蓝天起身接过来,帮她放到桌子上,斟酌着开口,“有什么是我可以帮忙的吗?”

    “多谢。”顾结一乐:“你哪儿的口音?”她从文件堆里翻出一沓资料,想了想,又抽走了一部分,递给他说:“你先帮我算一下热端件的机械消耗,谢谢。”

    蓝天接过来一看,图纸上大约是某种引擎,但不是传统的涡轮或涡叶。旁边密密麻麻地挤着标尺、数值和备注,第二页则是一整页的试验记录,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这么真实而繁杂的数据。

    看他站着不动,顾结问:“怎么了?”

    蓝天沉默两秒,他不想显得自己头脑简单,只是话出口,却还是无比诚实的:“没学过,有没有原理或者公式?”

    顾结略一停顿,而后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说:“常规动力的确比较麻烦,最好不要用经验公式。主要考虑离心负荷、热辐射负荷、蠕变。循环分主循环和次循环,需要换算成标准循环,可以用实时雨流计数,能识别出最大和最小应力。用Neuber和塑性区应力应变算出峰值弹性应力和局部塑性区真应力之间的增量,修正过的应力状态可以按弹性去算。”

    蓝天半懂不懂地点头,说:“那我算完给你看一下?”

    顾结说:“电脑里有软件,你可以把数值导进去,看看在不在合理范围内。”

    蓝天想了想,问她:“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直接用软件算。”

    顾结一点头:“我们都是用软件的,你刚才问原理,所以简单解释一下咯。”她看向蓝天,终于没忍住,“噗”地笑出了声。

    她轻咳两声,让蓝天站到自己身后,更为认真地示教:“把参数输进去,在这里输入校正公式,现在用的是聚合钛纤维,主循环塑性应力可以套第一个模板,像这样。”

    千万数量级的参数输进去,软件很快给出了第一个中间参数。

    “自定义循环(1):塑性区峰值弹性应力:2.12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