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四十节 南阳平定

第四十节 南阳平定

    南阳郡宛城,右中郎将、西乡侯朱儁部下构成为:校尉赵远、程权、陶仪、王通,司马张超、徐璆,统率一万一千余人;佐军司马孙坚统率一千余人;南阳太守秦颉率部七千三百余人。兵力合计有一万九千四百人。

    唐皓部下原屯长还有王远、任权、高武在职,冯贤重伤,端汇失踪;原十名队率:刘肃、方武、袁健、陈桦、李振、吕勉在职,邓柏、贾荣两人牺牲,卫益、金琦两人失踪。黄忠、孟付、范宁三人则暂任屯长,各率一百家兵。

    六月二十八日,朱儁率三十骑兵绕宛城探查,结合斥候的汇报,可以肯定宛城内贼军人数不低于五万,强攻必然是一场血战。随即朱儁开始下令先在城北、城东两处扎营,做出围攻之势。

    当晚,朱儁召集诸将商议,先对大家说道:“贼军人数约有五六万人,我部强攻必然损失惨重,还需诱敌出战方为上策。大家可有建议?”

    王通声音洪亮,说道:“属下以为可以试试在城下叫骂逼其出战。”

    程权有些温声细语道:“如果城下叫阵的同时,分兵占领附近乡县,是否更有效些?”

    陶仪先看了看朱儁,接着道:“宛城东南是淯水,如果能引水灌城能否逼其出城呢?”

    司马张超立即反驳道:“淯水此段水流较大,此时盛夏雨水更甚,断流引水根本不行,另外宛城内还有不下十万百姓,一旦受害我等皆是罪人。”

    朱儁闻言点头,随即说道:“叫阵和分兵诱敌较为可行,你们谁可接此任务?”

    孙坚当即上前道:“属下愿率部叫阵,必定斩将夺旗。”

    王通也拱手说道:“属下愿率本部人马攻取附近乡县。”

    朱儁下令道:“明日孙坚率部叫阵,王通部攻西鄂、雉县、博望,陶仪部攻棘阳、育阳,其余人随我镇守军营,伺机而动。”众人当即领命。

    次日一早,唐皓部随王通北上赶往西鄂,路上范宁不解问道:“咱们不是要打宛城吗?为什么王校尉要接分兵的任务?”

    孟付笑道:“宛城城高人多,听说咱们两万兵力都不够,攻城谈何容易。”

    黄忠也非常明白:“现在洛阳最近的就这一部叛军人多势众,咱们只要盯住他们也算不错了,拿下附近县城一来可以迫使贼军分兵,二来可以打击地方士气、减少敌军补给,三来还可以等待增援。一举多得,贼军久不能胜必然生乱。”

    唐皓看黄忠领悟之快也高兴地连连点头,说道:“这西鄂、宛城可都是你两人的地盘,这次可要带大家立大功啊。”

    王远、任权、高武知道这三人都是军侯的兄弟,也一直没敢插嘴,听到唐皓此话,顿时明白了为何唐皓此时要征调他们支援。

    七月一日,王通部攻打西鄂,唐皓率部七百人在黄忠、王远的带领下迅速攻占了城墙,战至中午,城内贼军残部一千余众全部投降。

    七月三日,王通率部攻取雉县,斩杀叛军八百余人。

    七月七日,王通部拿下博望,歼敌一千二百余人,俘虏一千余人。

    同时陶仪部也已拿下棘阳、育阳,朱儁已实现从北、东、南三面围困宛城叛军。

    于此同时皇甫嵩部抵达兖州东郡,正在寻找叛军主力渠帅卜巳部。

    宛城内的黄巾军渠帅赵弘、韩忠、孙夏几人眼看汉军连日攻占了附近县城也不敢出兵救援。一来颍川波才、彭脱都已经败了,几人对汉军的战力评估也更加客观,野战是没有一点底气的。二来河北方向消息中断,三位张将军只怕凶多吉少,原定三路围攻洛阳的,眼下仅靠南阳一部更不知何去何从。

    赵弘对部下各队长下令道:“汉军不过一两万人,我们依城坚守必然立于不败之地,静待援兵便是,各部坚守城池,且不可随意出击。”各队长虽心有疑虑,但也都遵命行事。

    孙坚部在城下连日叫骂,叛军将士不为所动,汉军也无可奈何。

    朱儁心知兵力不足,一直不敢强攻,直到七月底,朱儁已分兵攻占新野、穰县、冠军、顺阳、郦国、湖阳、平氏、比阳、舞阴、堵阳、叶县等南阳二十县,南阳郡大部已收复。

    此时朝廷中又有御史弹劾朱儁,围而不攻贻误战机,司空张温上疏劝谏道:“秦用白起,燕任乐毅,都是旷年持久方能克敌。朱儁讨伐颍川已有功效,南征计划刚定,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应该给些时间让他成功破敌。”

    刘宏心想上次一怒之下撤换掉卢植,接任的董卓也没做出多大事情,这次确实不能再轻易换将,于是按张温的建议催促朱儁破敌。

    接到命令的朱儁顿时两面为难,张超忿忿不平道:“朝廷不派援兵,却要我们两万人去攻五六万人的宛城,这高墙深河,不是让士卒白白送死吗?”

    秦颉也一脸愁容:“张司马所言有理,但是朝廷此时要面对四方叛乱,陛下把西园钱财都散发了,此时应该确实派不出援兵了。但是要我们马上拿下宛城,当真是要拿弟兄们的命去填。”

    八月六日,朱儁命令各部凌晨出击,待黄巾军发现时汉军已抵达城下并陆续开始淌过护城河,随后双方展开激战。

    战至中午,宛城北墙孙坚部作战凶猛,叛军一度失守,但汉军后援不足,又被叛军推了下去。战乱间唐皓率部支援,紧盯叛军帅旗,随即命令黄忠带人射杀叛军主帅。黄忠领命后带领十几人逼近城楼,相距八十步左右当即砍杀了身前四五名守城叛军,趁此时找准空隙,张弓搭箭直取叛军渠帅赵弘,一箭飞出正中赵弘右胸,只听赵弘啊的一声倒下,身边黄巾军立即围上保护。

    朱儁此时不知北城情况,但看士卒拼杀大半日还未拿下,只得下令收兵。各部且战且退,黄巾军也无力阻挡,此战就此结束。

    随后王通带领唐皓赶来中军汇报,叛军渠帅被射到,同时孙坚部下也说看到了赵弘倒下,生死不知。朱儁看未能确认,当即下令次日叫阵,以查探实情。

    宛城黄巾军这边赵弘确实被一箭射中,当晚就开始发热昏迷,军医不敢取出箭头,直到次日凌晨终于不治身亡。几位黄巾军首领只能连夜推举韩忠为主帅,继续领兵抗击汉军。

    三日后,朱儁看叛军已经撤换帅旗,便确认赵弘确实已死,随即通告全军并上报朝廷。同时收拢各部,于城北开始构筑土山,以观察城内动向。

    八月二十六日,朱儁命秦颉、程权、陶仪等人率一万三千人攻击宛城西南,不久朱儁在土山上看到黄巾军大部都去支援西南了,随即率赵远、王通、孙坚等五千人猛攻北城墙东段,朱儁、赵远、王通、孙坚、司马张超、徐璆等人尽数亲自登城,汉军士气如虹,叛军根本来不及回援。

    唐皓部下黄忠、王远两人于乱军中犹如猛虎下山,片刻间便斩杀二十几人,眼看汉军犹如潮水涌上,黄巾军顿时崩溃,全部开始逃亡。范宁则边追边高喊:“弃刀不杀,投降免死。”被挡在后面的叛军根本来不及思考,只得听命投降。北城随即告破。

    韩忠几人得知北城已破,只好率领剩余士卒退回内城死守。宛城外城南北城长四千米,东西城长四千五百米,内城则是和普通县城接近的一千米长宽。

    战至当天下午,汉军占领宛城内城外全部,收复百姓不下十万人。

    朱儁随后下令包围内城,韩忠等人眼看战不能胜,次日便派出使者请降,朱儁略做思考便直接拒绝。

    秦颉、张超、徐璆三人顿时不解,问道原由,朱儁说道:“秦末暴政,百姓没有稳定的君主,所以会赏附来劝降。现在全国统一,只有黄巾反叛,接受请降不能让他们向善,讨伐他们才可以惩治凶恶。”说着看了一眼几人又道:“现在接受他们投降,就会滋长他们造反的思想,让他们以为有利就进攻,不利就可以请降,这样是纵长敌寇的下策,不是良策。”几人听闻随即沉默,即便不完全认同朱儁的话,也想到了这可能是叛军的假降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