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二十二节 何进升迁

二十二节 何进升迁

    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唐皓、黄炜拜会了何进,当时何进刚刚官拜侍中,还只是依靠天子近亲的关系,只能算是个闲散职位。

    又过了一个多月,或因何皇后的影响,或因何进本人的为人豪爽,再次升迁将作大匠,即少府下属专职为天子修建宫室之职。虽说此职位并无权势,但到底是油水肥差,也是少府之下最主要的职务,如果按刘宏卖官之价格没有两千万估计是拿不下来的。

    这时黄炜已经完全信任了自己这妻弟,本想趁此次何进升职请求调任京师,不料唐皓再次劝阻道:“目前何进升职不久,在洛阳也并无其他影响,贸然请求多半不能成事又可能让何进为难。姐夫你还需耐心,与何大人保持联络,静观其变。依照何大人的性格必然忘不了你的。”

    黄炜虽有疑惑,但也不再计较,当即点头称好。

    七月二日,唐皓带领黄兴黄安兄弟和孟付、韩任四人一路向北,赶往司隶、兖州。

    孟付十七岁,个子消瘦、长相斯文,平时好学勤奋、为人谦逊;韩任二十一岁,中等身材、面向敦厚,家境普通、但豪气有担当。

    黄兴二十岁,原出生是豫州陈国农户,五年前家中受灾和弟弟黄安流落房县,被唐贺收留成为唐家仆人。先是因做事勤快调为车队帮手,后被总管李齐看好调去酒庄做了一年多副手。因此唐皓时常与其接触,性格爽朗思维灵活,口才也相当不错,随后被唐皓要来做了副手。黄安十七岁,平日都跟着哥哥做事,也很专注认真,在酒庄不到一年就和老师傅学会了酿酒,相比哥哥黄安性格稍沉默内向些。

    除了唐皓,几人都有些兴奋又有些紧张,一则是首次外出远行,二则是没有经验担心不能成事让他人笑话。一路上唐皓都有叮嘱,大致如何联系、如何洽谈、如何敲定都有反复讲解,但毕竟只是纸上谈兵,还需实践检验。

    七月四日经过鲁阳,到了颍川郡地界,临别时唐皓对四人说道:“孟付和黄兴去的司隶应该问题不大,唐酒已经小有名气,你们态度可以坚定一些。韩任和黄安这边可能要多些耐心,我对兖州情况了解也不多,如果有什么麻烦可以随时联系我去协助。”黄兴黄安听后点头回应。

    孟付则实诚一笑道:“我们尽力而为,办好了有功,办不好还有少爷你。”平日里孟付也学着黄兴兄弟管唐皓叫少爷,却有几分打趣的意味。

    唐皓无奈苦笑:“孟付你小子除了读书有劲,其他事都不太上心,要是这次办好了,我肯定从太学里给你找一堆好书。”孟付一听当即傻笑点头,唐少爷奖励又加码了自然是该全力以赴。

    韩任稍有紧张道:“除了这预付代理费的事我不太肯定,其他应该问题不大。”确实这时候还没有听说过需要店家先垫付一百万费用的事情,更别说韩任家境一般,十万钱都只曾听闻过。

    唐皓安慰道:“韩任兄弟别担心,又不是让他们马上付钱,可以约到房县落实后再付款,这是我们统一的要求,你尽管放心去提。”

    此时晌午刚过,太阳还在正空直照,大地被烤得火热,微风拂过山岗,树叶一片沙沙作响。随后孟付和黄兴一同赶往司隶,韩任和黄安则奔赴兖州,唐皓目送四人离开,自己再拍马赶去颍阴县。

    其实唐酒的销量已经是目前唐家自有粮田的最大产量,开放代理后的需求也只能通过收购附近粮食来生产,唐皓对此并不十分看重。这也就是为什么唐皓不安排成熟稳重的下属去负责挑选接洽,反而让几位少年好友去尝试锻炼。唐皓更看重的是几人为此而得到的亲身经验,另外时间上也并不着急,扩大产量也需要时间准备。而眼前更让唐皓紧张的还是此去颍阴之行。

    颍川郡紧邻司隶、荆州、兖州,历经汉朝四百年发展,颍川郡工农经济发达,人才辈出,也是此后三国时期顶级文臣的孵化基地。此时的颍川郡就有许氏、唐氏、荀氏、钟氏、韩氏、陈氏等超级士族大家,虽有两次党锢之禁的影响,但主导朝政的实际还是士族世家。

    七月五日上午,唐皓到达颍阴县。县城略比房县稍大,城内人口约有三万人,街上路人三五成群,沿街商店也开始叫卖邀客。唐皓只大致扫视一圈,目光所视四成以上居民都是锦衣玉带,不少富贵者都是面色圆润、身材发福,却比房县百姓富足,大致和宛城相当。

    唐皓牵着马先是跟着城内主要干道绕了一圈,临近中午,便在一家饭馆简单吃了一顿。然后走到街口一处公告栏处仔细查看了一下,找到了一条房屋出售的消息,随即按指示的信息寻了过去。

    按指示找到了临街的杨氏肉摊,唐皓向店家问道:“请问店家,告示上说的六丈见方(约210平)的宅院还在出售吗?”

    店家是一中年男子,看唐皓衣着整洁、手牵骏马,当即热情回道:“还在还在,正是我表亲的宅子,举家搬迁去了阳翟(颍川郡治所)故而委托我照看出售之事。我姓杨,敢问公子贵姓,我现在就可以带你去看看。”随后唐皓跟着老杨走了两百米左右看到了这间宅子。

    土砖外墙搭配木质房身,有三间房间一间厨房,院子不大只有四十平左右,院子有一口水井,还种了两颗细柳树。唐皓看大致没有问题,随后直接按老杨的价格五万钱买下。唐皓和老杨签订了协议,并拿到了房契,当天简单打理了一下,放好了行李便住了下来。

    随后又过了三日,唐皓经多方打听,确认了荀府的位置,并且荀攸和荀彧都在家中。

    随后唐皓派人去荀府送去名刺,上书冠军县学生唐皓,家父唐贺任御酒督造,久闻荀氏诸公子才华绝代,不日前来拜会,冒昧之处还请见谅。送信的佣人在荀府门口等了半个小时左右,拿到了回信便返回唐皓住处。

    比唐皓预想的要顺利许多,荀彧的父亲荀绲亲自回信表示欢迎。次日上午唐皓让一个随从带上礼物到了荀府登门拜访,稍等片刻后,接待的管家得到荀绲的同意后便领唐皓二人进去。

    荀绲坐在厅中,荀彧走到门口迎接并请唐皓入坐。

    唐皓到位置后并未坐下,拱手对荀绲说道:“感谢荀公盛情厚待,小子不请自来多有冒昧,还请荀公及令郎海涵。”

    荀绲年约五十,精神尚佳,笑道:“唐公子客气,请先入坐。”荀彧也微笑点头还礼。

    唐皓接着说道:“小子略备薄礼请荀公笑纳。”说完便把礼品清单递给了旁边的管家。

    管家随即念到:“唐公子送来有南阳玉璧一对、唐酒十瓶、蒙恬精笔十双、上等古砚一副、千年人参一对。”

    荀绲推辞道:“唐公子甚是有心,好意老夫心领了。初次来访万不能让公子如此破费,礼品不如还是请公子退回吧。”

    唐皓拱手恳切说道:“小子仰慕荀氏众先生许久,有幸得以拜见实属荣幸,但请先生指点一二,便不虚此行。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荀公请勿推辞。”

    荀绲无奈笑道:“公子何须如此客气,有何疑问但请直言。”随即让管家收起礼物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