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十七节 武当秋猎(二)

第十七节 武当秋猎(二)

    下午天气稍热,动物都蛰伏不出,黄忠三人在林间搜寻半天也没见到什么活物。

    范宁走了半天累的不行,于是想了想提议道:“不如找个水源处守株待兔试试,你们不是说上午就在溪边见过野鹿吗?”

    唐皓也觉得可以试试,本来也是想着出来游玩的,能打到什么倒不是特别在意。黄忠也没意见,于是几人沿着上午的小溪往下游又走了几百步,找了一处阴凉处潜伏了下来。

    这边营地的两人先是喝水休息了一会儿,又牵马儿去喝了水,随后把四匹马儿也系在了靠近小溪边的树上。

    回到营地开始琢磨怎么改造一下,手里有的就两把短刀,一堆篝火。营地西侧靠近溪水有近一人高的陡坡需要绕行才能上去,相对也比较安全,所以起先计划也是靠这边露营。北侧七八步就是树林,中午取了几根细木,还需要设置围栏。东侧五六步有两块巨石,其后则是草丛树林,地势倒是比北侧平缓。南侧七八步就是下斜坡,多为荆棘草丛,再向外则是出山的方向。目前营地只有中午用几根长木简单围了一圈,夜里过夜肯定还是不太安全的。

    小刘两人先是在营地外围二三十步的距离探查了一番,砍了些合适的枝干便开始改造了起来。

    先是把口粮水壶放在西侧地面一块平整的石面上,把篝火周围全部清理了一下,在溪边找来了几十块鹅卵石把火堆围了三圈。

    将北侧三颗较平齐的小树砍倒了一半,留下大约一人高的高度用作围栏的支柱。小封在树干上每隔一尺左右用刀削了个槽口,小刘开始还不清楚作用,小封解释了一下之前看木匠都是这样做的,这样结合起来能更牢固。

    从北侧一直围到了东南侧,足足围了超二十米,加上固定中间的栏杆,两个时辰下来可把两人累出了一身汗。

    南侧杂草较多,两人砍了一根两丈长的树干,削去枝干,做了一根滚木,把一片草丛直接压平。斜坡边缘原本距离营地已有七八步,两人也不管三七二十一,本来就有好玩的心理,也是直接用滚木压了两遍,这样也好,蛇鼠也不会轻易路过。

    狩猎的三人小队在溪边埋伏了好半天,唐皓轻声问道:“是不是咱们还在山区边缘,所以遇不到什么动物?”

    范宁回道:“咱几人没有经验又不熟悉此地,再往里面走就怕凶多吉少了。”

    黄忠点头认同,说道:“再等等,不行就往回走,天黑就看不着路了。”毕竟此地的大山黄忠也是第一次见,可不像平原丘陵一般熟悉,也要为几个小弟的安全着想。

    临近傍晚,狩猎小队也没遇到什么适合下手的猎物,往回走的路上看见了一只彩色大鸟一动不动的站在树枝上,感觉像是一只鹦鹉之类。唐皓轻声说了三个字,要活的。黄忠点头轻摆了一下手掌,随即把一支箭矢的箭头拔了下来,相距三四十步轻轻半蹲,开弓搭箭,只听轻轻嗖的一声,鸟儿应声落下,掉进草丛里还不断在扑动着翅膀。唐皓捡起来一看,当真是一只漂亮的鹦鹉,头部鲜红全身翠绿,随即向黄忠问道:“这鸟还能养活吧,拿回去送给黄麒小侄,肯定能逗得他傻笑。”

    黄忠看了看鸟儿,自信道:“我估摸着用了三分力道,射中的是身体,静养两日应该就恢复了。黄麒小子该会走路了,这鹦鹉看起来确实漂亮,肯定欢喜得不行。”范宁看着有趣,便主动帮忙抓过了鹦鹉,起先还挣扎鹦鹉让范宁安抚了一下慢慢的也平静了下来,也可能是受伤后体力耗尽。

    三人回到营地时太阳也斜挂在了天边了。营地在小刘小封的改造下也算有了个雏形,但栏杆还有六七条未做完。三人喝了两口水也动手帮忙赶工,终于在太阳下山前做好了全部围栏。

    夜晚山风逐渐冰冷,几人把睡觉的地方换到了东侧两块巨石旁边以挡夜风。黄忠和范宁又从马上取来了几块长布,最大的一张撑起来做帐篷,两张做垫子,四张小的便拿来睡觉披盖。

    小刘小封牵回了四匹马儿,在东南侧找了两颗树系好了缰绳。山区蚊虫太多,几匹马儿也是一直靠尾巴驱赶蚊虫,但估计今晚都难以安眠了。

    忙完一切过后,范宁从行囊里拿出了一件利器,唐皓一看竟然是一个超大的平口陶锅,忍不住问道:“这釜不会是我家煮汤的吧?”锅口约四十厘米,确实是唐老夫人给的。

    范宁笑道:“我说随便拿个陶釜我们野炊用,奶奶说人多拿个大点的好用。就从你家伙房拿了这个给我。怕路上碰坏了,还包了好几层。”

    随后几人拿石块垒砌了一个灶头,把上午的两只野鸡剥皮处理放进锅里煮了起来,完全没有问题。锅都有了自然少不了碗筷,姜蒜都有,这就不奇怪为何范宁的行囊装得满满当当了。

    几人吃了些烧饼又喝完了鸡汤,鸡肉也瓜分完了。闲聊了小半天,唐皓又想和黄忠切磋一下,提议道:“汉升兄你和我一个人单挑太过轻松,要不和在你家一样,我们四人对你一人如何?”

    黄忠一听也来了兴趣当即点头道:“当然没问题,你们四个轮流来还是一起来,就玩摔跤吧,夜晚看不清兵器危险。”

    几人也相当兴奋,随后在篝火旁边几人轮流和黄忠对练,玩起了摔跤游戏。最后玩了几轮过后唐皓四人都被放倒了四五次,几人都气喘吁吁面红耳赤,随即都同意结束休息。

    又聊了大半个时辰,几人也紧靠着在帐篷下慢慢睡去。临睡前黄忠又往篝火中加了不少树枝柴火,挨着旁边的行囊也躺下睡去。除了半夜范宁起身去了一次小便外,一夜并无异常。

    第二天清晨,狩猎小队继续出发,还是小刘小封留守营地。

    早上收获了一只小林麝,也叫黑獐子,只比野兔稍大一点。

    之后经过长时间潜伏搜寻,终于在中午黄忠发现了一只半人高左右的野鹿正在喝水。片刻之后,黄忠瞅准时机一箭射出,野鹿当即中箭倒地,还未爬起,黄忠再补一箭,两箭都射在野鹿右前腿的位置,再也不能起身。

    唐皓范宁更是高兴不已,毕竟这么大的猎物可不是时常都能捕到,两人赶忙拿出麻绳绑好野鹿四肢,看身形这小野鹿该有六七十斤,头部的鹿角才一拳高。随后范宁撇断了箭支,只留了三四厘米长的箭身,在伤口处倒了些止血伤药。黄忠把身上的装备都给了两人,扛起小鹿便往营地赶去。

    正午时分狩猎三人回到了营地,随后几人把昨天剩下的两只大肥兔清理出来架起烧烤,原汁原味的烤兔只放了些姜片蒜块,片刻熟透后再放少许食盐,顿时肉香四溢。虽然简单处理的烤肉还有少许腥味,但这几人也完全没在意,没一会儿便分完了。

    吃完烤肉后几人简单收拾了一下营地便准备回去,除却必要物品,大多都留下了,比如唐皓家的陶釜。一来有了猎物,二来赶着晚饭前回到去。有必要一提的是,活着的小鹿比死掉的价值要贵十倍。

    刚走出山区的几人也是激动不已,特别是范宁唐皓笑得嘴都合不拢,路上只要遇到一个人都要主动打个招呼。路人一看这小队热闹肯定要问一句这是要去哪,干啥去了。

    范宁和唐皓几乎都是抢着说道:“我们去打猎了,这刚捕到的野鹿。”

    黄忠也被两人搞笑到了,连连苦笑摇头,甚至有时都想拉开距离,免得旁人误会。

    于是等到了唐家,半个县城都知道了,但传开的就是有几个痴呆少年在野外捡到了一头野鹿。不少人都为此暗自叹息,怪不得老话总说傻人有傻福,自己就没那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