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二节 阉宦当政 忠臣枉死(一)

第二节 阉宦当政 忠臣枉死(一)

    同日南阳郡治所宛城,郡守成瑨原是弘农人,少年好学崇信仁义,后被举荐孝廉,拜郎中,至今升任南阳郡守。成瑨年近四十,就任南阳郡守以来兢兢业业,任用岑晊为功曹史。岑晊原为太学生出仕,才高志大,五经六艺无不精通,时为江夏八俊之一。成瑨就任不足两年,整顿郡府抑制豪强,郡中一时肃然,豪强恶霸均蛰伏收敛。

    而此刻成瑨在郡衙之中,面对下属岑晊问道:“公孝,近日闻报有富商张泛,横霸郡县,强买强卖,侵吞私产,你可知此事?”成瑨身高八尺,声音洪亮,浓眉细眼,不怒自威,正有刚正不屈之气势。

    功曹史岑晊年三十出头,身高七尺有余,稍显瘦弱,实则外柔内刚,能力出众。听闻郡守发问立刻回道:“回禀明公,却有耳闻,张泛早年结识阉宦内侍,听闻多与朝中权贵交好,故嚣张跋扈,多行恶事。”

    成瑨本就因朝廷阉宦当道愤恨不已,如今听闻此人又是阉宦走狗,转身即道:“朝廷奸人当道,时局愈发混乱,我等皆受皇恩,自当为民除害,整饬郡府。恶人安得搅扰四方,以损朝廷威仪。你自查之,如有确凿证据,立即查办。”

    岑晊立即回道:“诺,明公稍待,一有消息下官立即回禀。”随后抱拳退下,自行调查。

    不几日,岑晊来报,待见成瑨后稍有犹豫,屏退左右后对其禀报:“回明公,前日下官调查张泛之事,初步确定事情属实,张泛实为郡中恶霸。”

    成瑨见岑晊言有未尽,蹙眉疑问:“公孝平日言无不尽,今日为何尚有遮掩,是有何难处?”

    岑晊轻叹回道:“下官经查,除宫中内侍外,张泛亦是圣上亲近人之远亲,受害者九人中,仅两人敢出面指证,此事兹连甚大,下官未敢独断,还请明公斟酌。”

    成瑨闻言不由眉头一皱,随即问道:“公孝,可有确凿证据?”

    岑晊答道:“回明公,初步计算牵涉财物约为四百八十万钱,人证物证俱全,如其他人能出面指认必定入罪。唯恐朝中干涉,牵连明公,还请明公三思。”

    成瑨闻言不由地在厅中来回踱步,片刻后言道:“公孝再做详查,如有受害皆可上报,务必证据齐全,不得有误。待准备妥当,本官即向朝廷奏禀。”成瑨心里已有打算,阉宦为祸朝廷日久,爪牙横行地方,近闻朝中诸公皆欲除之,那就从南阳开始吧。岑晊领命退下不言,成瑨即刻派遣信使,禀告大司徒许栩,以观朝中诸公之态度。

    是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大司徒许栩回信成瑨,嘘寒问暖之间,暗示依律行事,待朝廷决断。第二日,成瑨安排妥当,由岑晊率领八百衙役、民兵前去拿下南阳郡张泛及其亲属二百余人。抓捕行动持续了整整一日,所有疑犯分别关押审理,张泛及其近亲虽有少许慌张,一边大喊冤枉一边不停叫嚣自己是宫中下属,地方郡守不可能办他如何如何。成瑨得到抓捕报告后随即上报朝廷,消息传来京师百官振奋。

    当时宦官集团主要有五侯单超、左倌、徐璜、具瑗、唐衡及中长侍侯览,张泛交好的正是单超、唐衡。五侯因助桓帝打压权臣之功,深受恩宠,后专横朝野,桓帝为平衡局面又启用侯览,侯览上位后同样贪奢残暴,朝野更是怒不敢言。

    听闻事情后,单超几人商议,张泛此事绝不能任由地方处理,一来有损自身利益;二来此事不平日后必有更多反对者出现。于是议定,由唐衡先找人向皇帝进言恩赦天下,单超则传信朝中公卿,以示宫中之不满。

    汉桓帝时年三十有四,却尚未有子嗣,又过几日唐衡等人待桓帝游玩之间进言:“天下安定,已无祸乱,陛下可恩赦天下,再积洪福以感天恩,当可喜得龙子。”桓帝本就时常发愁,当即命人拟旨,大赦天下。希望早日感动上天延续汉家根基。

    圣旨传至南阳,成瑨与岑晊相对无言,同时朝中诸臣再次失声,原本大赦就是浩浩君恩,以示仁政之举,现如今宦官当政,诸臣亦知无力回天。

    南阳郡府,岑晊问道:“圣上如今突然大赦必然是内侍干预所致,如今张泛已经收押,下一步如何处理?”同时心叹,陛下为何如此听任阉宦摆布,张泛不除南阳绝无安定。

    成瑨思虑良久,言道:“如今朝廷为奸人左右,圣上不纳忠言,朝中已无人敢言,但张泛之事罪大恶极,如若放走更助其嚣张之势,亦乱人心,我等数年之功即将毁于一旦。如若整治,近可安定郡县,远可震慑阉宦,如陛下责问,由我担当,你等回避。”

    岑晊轻声愁眉道:“明公,当下大赦,未得上谕处置张泛,必有后害啊。”

    成瑨轻轻摆手道:“张泛等人数次审理之时你我都见识到了,说其目中无人目无王法都是说轻了。绝不可就此放过,想必圣上也不会为一罪犯惩办忠臣,事后我即上书请罪。”

    次日夜,狱中张泛已经听闻大赦,有恃无恐的叫问:“为何还不放我等出去,难道你等连陛下圣旨都敢无视吗?”不时岑晊来到,厉声言曰:“乱贼休叫,你所犯之罪重大不知悔改,妄想脱逃。”随即岑晊命狱长狱卒数人,将张泛乱棍打杀,其余从犯随后释放。

    单超等人得到消息是又急又气,马上连日向桓帝进言,要致成瑨于死地。成瑨的请罪文书在阉宦操控之下迟了几日才到朝廷,陛下的惩办旨意同时抵达南阳,廷尉府官员拿下成瑨,遣送京师查办。期间朝中数人劝谏桓帝,先查清情况,从轻处罚,奈何阉宦群起而攻,借抗旨大义要求严办此案。桓帝尚未决断,不几日汝南郡传来同样事件,桓帝大怒,内侍煽风点火之下下令严办,成瑨的请罪书刚到陛下也不过问了。

    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六月,原南阳郡郡守成瑨在阉宦指示下于洛阳廷尉府监狱受尽折磨,屈辱而死。朝中群臣噤声,无人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