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再造乾坤 » 第一节 唐家添丁

第一节 唐家添丁

    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春分清晨,荆州南阳郡冠军县,太阳还未升起,朝霞已迫不及待的爬上了半边天际,绚丽的红紫橙白渲染了湍水两岸的原野,映照在西北远处的山峦。微风拂过,原野上的水稻随风轻摆,好似温柔的少女躬身致意。

    南阳郡为汉光武帝起兵之地,辖宛、冠军、叶、新野、章陵、西鄂、雉、鲁阳、犨、堵阳、博望、舞阴、比阳、复阳、平氏、棘阳、湖阳、随、淯阳、涅阳、阴、酂、邓、郦、山都、穰、朝阳、蔡阳、安众、筑阳、武当、顺阳、襄乡、南乡、丹水、析等37县;其中冠军县原为汉武帝时冠军侯霍去病之封邑,地处南阳盆地西部,北临伏牛山,西望丹江口,可谓山水相依,江山秀丽。

    县中赵家乡一处宅院,前后约30米,左右约20米,前院栽种了两颗柳树,后院有一鱼池,简单的放置了两块巨石,池里有十来条大小不一的鲤鱼、草鱼,原来是附近村民赠送来的。院子出门左转百余步即是乡上的大道可直接通往县城,出行很是便利,这类中等宅子在乡里居住也算是较为舒适的了。主人是一位青年男子唐贺,年近三十,祖上为南阳悬壶医师,至唐贺已是第三代人。唐贺原为唐家次子,祖传的医术并未继承几分,口才记忆较好,识得不少药材,于是成年后利用家中资助做起了药材收购生意,数年下来还算积累些许产业。此间宅院便是前年娶妻以后置办的。

    此时正厅之中有唐贺之父母唐老爷、唐老夫人、唐贺之兄嫂唐敬夫妇,唐老爷年余五十五,头发有些花白,身高约六尺七寸,体格还算健朗。唐老夫人面容微圆,性情温和,似有几分福气。唐敬年有三十五,身高七尺二寸,身材稍瘦,性格敦厚,继承了唐家医术在县里开设医馆。唐敬之妻张怡年有三十,热心肠擅言语,家父原为衙役,负责医馆收支。唐敬之女唐倩怡年七岁,活泼俏皮,今日并未在场。

    唐贺却在院中来回踱步,神情亦稍显慌张。旁边的厢房中一位妇人正在待产,正是女主人唐夫人钟芸,时不时的剧烈阵痛耗尽了她全部的气力,旁边接生婆正在轻声安抚,身后两个女仆在认真的准备着用热水泡过拧干的毛巾,不时帮忙擦拭唐夫人额头的豆大汗珠。原本风和日丽的清晨此时根本不能让唐贺感到些许清凉,随着门内传来阵阵吃痛的呼叫,唐贺只感觉愈加燥热,来回的步伐更是急促了些。

    鱼池里的鱼儿慵懒的游着,不时有一两条冒出水面,嘴巴砸吧砸吧,像在吃着什么。屋外的两只春燕来回飞了十来次,叼回来有草须有碎泥,正在紧忙地筑巢,也是在准备迎接新生命了。远处原来有几声蛙鸣,不知何时已经安静,天空完全放亮了,朝霞躲了起来,初夏的太阳撑起了原本斑斓的天空。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又或者更久一些,伴随着一声哇的婴儿啼哭,唐贺一瞬间险些将腰间的葫芦玉佩捏碎,各种复杂情绪感受涌上心头,脚步不受控制的冲向厢房门前。正厅的众人也立马站了起来,唐老夫人拉着长媳站到门口遥望。唐敬快步走到了唐贺身后,轻拍了拍后者肩膀,竟然感觉到了些许颤抖。不一会儿大家都走到了院子里,听着屋内婴儿持续的哇哇哇的哭声,几人却都忍不住的偷笑,一听这声音就知道不是个省心的主。

    又过了一刻左右,女仆秀儿打开了房门,大声向唐贺说道:“恭喜老爷恭喜老太爷老夫人,是个公子,重七斤二两呢。”

    唐老爷面带微笑说道:“好啊好啊,感谢列祖列宗,唐家有后了!”又对唐贺说道:“名字就叫唐皓如何?”

    唐敬夫妇也点头认同:“明洁皓远,好名字,二弟以为如何?”

    唐贺稍微放松了些,连忙回道:“多谢爹爹赐名,那就叫皓儿吧!”几人都满口称赞,又回到了正厅之中。

    随后唐贺进房抱了抱孩子,只觉得全身软软嫩嫩的,唐贺平日不少抱举别人的小孩儿,此时却又显得十分笨拙,慌张之间又出了满头大汗。唐夫人隔着纱幔,看到夫君笨拙慌乱的样子不由的微笑了一下,确实是困乏无力,更没有笑的力气了。

    也许是唐皓开始已经闭着眼已经大哭了好一会儿,此刻在爹爹怀里又开始睡了起来。婴儿特有的皮肤,犹如玉璧光滑、肌肤吹弹可破,只有额头有些许皱纹,肤色有些黑黄,眼睫毛非常明显,小鼻子小嘴倒还可爱。虽然客观的说刚出生的孩子算不得十分漂亮,但此刻唐贺的心里已是翻江倒海,更觉得无限神奇,怎么看都觉得小家伙儿甚是好看。

    随后唐贺将孩子小心的抱给女仆,转身对唐夫人说道:“你感觉还好吗?孩子和你一样漂亮,爹爹赐了名字,唐皓,好听吧?”唐夫人微笑的轻微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唐贺一阵心疼,柔声说道:“夫人辛苦了,先好好修养,安排莲婶煮了些炖汤,晚些你都喝了。午后为夫再来陪你吧。”唐夫人再次微微点头,目送唐贺出门。不知道是欢喜还是紧张,唐贺出门时险些跌倒,还好及时把住了门框,马上大声说道:“没事没事,夫人你先休息。”唐夫人笑叹心想,夫君今日完全没有平日的稳重,对我也不见他如此紧张过,真是恼人。不一会儿剧烈的疼痛愈加深刻,女仆又帮忙擦了几次,唐夫人终于能闭眼休息一下。

    时至正午,鸟倦归巢,阳光变得耀眼,四周都安静下来,唐贺几人在进餐后,开始闲聊。

    唐老爷先问道:“贺儿你上次采购的原材应该都准备差不多了吧?”药材需挑选、晒干、研磨、分装等,唐贺年初采购了一批上好药材,即将可以出售。

    唐贺已基本放松,轻轻点头道:“是的爹爹,除少量还需处理的,基本都可以联系出售。此次成色不错,预计能有四五成利润,可以给孩子多置办一些物件了。”

    唐敬叮嘱道:“弟妹坐月子不容易,出货的事可以先推一推,先把家里安顿好吧。备好货就行,不用急于一时。”

    唐敬妻子张氏笑道:“二弟的想法该不是这样,早些出手了早些收账,万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可就不好了。”唐贺听后也点了点头,心想嫂子在商场的经验是不一样。

    唐贺回道:“芸儿与皓儿自是最紧要的,我计划先联络几家药房,下月底再定时日出行。皓儿也满月了,到时可让倩怡过来陪陪婶婶和弟弟,大哥嫂子你们有空也帮忙照看一二。我来去约两月左右。”唐敬边听边点头,自觉是应当之事。

    唐老爷抚一抚自己的一把山羊胡子,对大家说道:“最近大家对芸儿多些爱护,老婆子你多些宽慰,莫叫冷落了,丫头年轻初为人母,贺儿时常有事,有空也多陪陪。别的事你们看着办就行,唐家添丁进口的大事都别怠慢了。”

    唐老夫人笑道:“不会怠慢,孩子们都挺好的。怡儿早些带倩怡过来看看我们,都快两月没见着乖孙女了。怕不要说奶奶偏心了。”几人一听都一同笑起来了。直到下午,几人又闲聊了一些琐事,唐贺安排好后便去陪护今日最大的功臣了。

    一夜无话,点点星空或明或暗,谁人知晓明日之事呢,春风拂过田野但闻虫鸣蛙叫,赵家乡在安详中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