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王爷不正常 » 第二十三章 不吃白不吃

第二十三章 不吃白不吃

    是夜,云遮月辉,星光暗淡。

    凉风轻拂,【幽冥】自来。

    十三道带着鬼脸面具的身影直奔禁狱而去,见禁狱门前守卫森严,两人掷出手中暗器为先手,主动现身引走了一小部分守卫。

    待双方缠斗后,又有两名刺客出手引走一部分守卫。

    剩下之人,五人直冲禁狱大门,四人则潜伏阴影中,一边观察环境,一边随时准备策应。

    禁狱防备的加强,在预料之中,主要是防备禁卫军设下的陷阱埋伏。

    果不其然,在那五名刺客与禁卫军混战时,禁卫军在有意地进行拉扯,主要是在防御,并不像是要与这些刺客血拼到底。

    在收到散开的命令后,与之缠斗的禁卫军四散开来,弓箭手现身,已将五名刺客包围。

    “放。”

    一声令下,箭雨齐发,五名刺客苦苦抵挡,但挡得了一时,挡不了一世,很快便负了伤。

    四名隐藏策应的刺客此时骤然出手,虽然造成了小混乱,但禁卫军早有所料,很快便重整好阵型,加之从禁狱中冲出来的两队人马,将这些刺客彻底包围住了。

    一身盔甲的裘橦出现,他的手搭在腰间的佩刀上,对被包围的七个刺客(有两名已被射死)开口说道:“我想不必自我介绍了,你们应该都认识我,我现在可以给你们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只要你们说出同伙的藏身之处,我可以暂且留你们一命。”

    “休想,生是【幽冥】人,死是【幽冥】鬼,为了阎王!”

    “你们可以再考虑考虑,你们不说不代表他们不说,要是等他们交代了,你们再交代就显得没什么诚意了。”裘橦语重心长地劝说道。

    “莫在此挑拨离间,不过是早死晚死的区别罢了,我们绝不背叛,为了阎王!”

    “话不要说得这么死,你们可知道就是你们口中的阎王让你们今晚过来送死的,你们只不过是他随手丢弃的棋子而已,或许连棋子都算不上。”

    “是又如何,一切为了阎王。”

    “都已经这样了,你们还替他卖命,他究竟给了你们什么样的许诺,值得你们为此送命?”

    “你不配知道。”

    就在此时,有一禁卫军跑来向裘橦汇报,在其耳边低声说话。

    裘橦正色道:“听不见,大点声。”

    “刚刚······”

    “再大点声,说这么小声,是以为我聋了?”

    “回大统领,刚刚以身为饵的四名刺客已杀两人,余下两人供述了他们的藏身之地。”

    “知道了,马上带人进行搜捕,那两人收监候审,至于这七人······”

    裘橦还没说完就被其中的一人打断了。

    “哼,惺惺作态,故弄玄虚,吓唬不了我们。”

    “这七人拒不交代,杀了吧。”

    裘橦说得很淡然,似乎根本就没指望他们会背叛阎王,语气中充满了不屑与冷漠。

    手持长枪和横刀的禁卫军向那七名刺客逼近,裘橦跨上自己的战马,准备带队出发,身后刺客的声音让他调转马头。

    “慢着,我说。”

    “你······”

    喊住裘橦的那名刺客果断向自己的同伙出手,三枚淬了毒的飞镖打进同伙体内,让他在不可置信中倒地。

    另外五名刺客同样有些难以置信,有人想对他出手,却被身边之人突下黑手,一刀封喉,血洒夜空。

    “裘大统领,我也交代。”

    裘橦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看向剩下的那有些固执的三人,那三人对视一眼,均已知道对方的想法。

    “为了阎王!”他们齐声高喊。

    不过他们没有没有攻击禁卫军,而是对那两名叛徒出手,在这个时候,裘橦终于开口了。

    “动手。”

    禁卫军出手,三名刺客被乱枪刺死,另外两名刺客在交代了裘橦想知道的事情后,被押进了禁狱里。

    其实裘橦确实是在给这些刺客演戏,用的也正是离间计,不过属下汇报的事情却是真的。

    这个计谋无所谓成不成功,若成功自然很好,若不成功便将这些刺客杀了,并无什么损失。

    待禁卫军集结后,裘橦让人向玄武军统领马英通报一声,毕竟现在街面上巡逻的除了他们禁卫军外还有玄武军,带着这么多人行动,肯定瞒不过马英的玄武军。

    “出发。”裘橦下令。

    火把在帝都的大街小巷中流淌,禁卫军与玄武军出动,裘橦与马英各自带队,以雷霆之势迅速捕杀帝都中的刺客。

    这一夜并不宁静,就连夜风中都充满了庚金与血腥之气。

    有百姓被各种各样的动静惊醒,胆小的紧闭门窗,躺在床上,连自己的呼吸都压了下去,生怕弄了点什么动静就会招来无妄之灾。

    而有胆大的人打开门窗之时正巧看到有刺客从面前逃离,饶是胆子大,真正面对时却也是寒气直冒,身体僵硬,瞳孔微缩,呼吸凝滞。

    待刺客如寒风般掠过,这些不幸的胆大之人身体倒下,在这夜里彻底沉睡,再也无法醒过来了。

    只因在黑夜中多看了一眼,便一眼万万年,此生再也不变。

    白柒府中,被搜查出来的那个暗室中。

    一道身穿黑衣,面戴白玉鬼面的身影坐在中间的那张石凳上,在他的面前,还跪着一道身影。

    “你已经死了,便不再需要戴那鬼脸面具了。”

    下跪之人抬起头来,见其容颜,竟是此前在这个暗室中被擒住服毒自杀的女判官。

    她竟没死!

    “是。”她应了一声。

    “好好养伤,你还有大用。”阎王开口道。

    女判官再次应是,自己没有死纯粹是因为当时吃的并不是什么毒药,而是名为龟息丹的丹药。

    这丹药是阎王赐给她的,可令人假死三个时辰。

    “阎王,我刚看到······”

    她话还没有说完,就被阎王伸手打断了。

    “这些事情你不需要管,这是计划中的一部分。”

    阎王从石椅上站了起来,缓缓走了几步,来到女判官的面前。

    “作为一个刺客,最不能拥有的是什么?”

    “感情。”

    “很好,看来你还没有忘。”阎王双手负于身后,从她身旁走过,继续说道:“能为了这个计划而死,他们应该感到很荣幸,也许某一天,我也会如他们一般,在这个计划中,你我皆是棋子,只是作用不同而已。”

    女判官沉默不言,其身后阎王走出了暗室,感受到身后气息的消失,她才起身,看着那张石椅,闭上双眼,深呼吸了一口气。

    是浓浓的血腥气味,许是今夜死去的刺客,许是自身未来的命运。

    这场捕杀持续了一整夜,直至天亮。

    皇宫中,放下手中批阅奏章的笔,身穿黑色龙袍的封逸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已彻夜未眠,起身活动了下身子,筋骨间发出清脆的“咯啰”的声音,自己动手揉了揉双眼,看了眼天色,张口打了个哈欠。

    快到上朝时间了,封逸命人打了盆冷水来,简单洗漱一番,让自己恢复清醒,精神许多。

    此时,满头白发的曹内侍一路小跑过来,见到封逸后,拱手行礼,道:“圣上。”

    “有结果了?”封逸站在文曲殿门前问道。

    “回圣上,是的,有结果了。”

    说着,曹内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就要呈给封逸看。

    封逸轻咳两声,说道:“你念与孤听。”

    “是,圣上。”

    曹内侍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下自己的气息,展开裘统领让人送来的信件,便念读起来。

    “臣裘橦礼奏,追查【幽冥】刺客一事,圣上神机妙算,臣领禁卫军于禁狱守株待兔,二更时分,共有十三名刺客欲闯禁狱,杀九降四,知其藏身之所,连夜捕杀,战果如下:于朱雀街发现一十八名刺客,尽数斩杀,于玄武街发现十名刺客,杀八存二,于白虎街发现二十二名刺客,尽数斩杀,于青龙街发现七名刺客,杀五存二,仰祈圣鉴。未能以奏章呈上一事,恳请恕罪,臣裘橦云云。炎黄627年大封三年七月二日。”

    听曹内侍念完,封逸笑了笑,道:“这个裘橦,让孤恕罪,连个理由都不找。”

    “圣上。”

    曹内侍将信双手呈上,封逸瞄了一眼,颇为欣慰地说道:“他总算把字给练好了。”

    将信收好,封逸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龙袍,对曹内侍道:“随孤上朝。”

    “喏。”曹内侍行了一礼。

    巳时,官府出了通告,将昨夜之事简单陈述了一遍,并对禁卫军以及玄武军的表现作出了赞扬和赏赐,最后则是对【幽冥】的劝告以及悬赏。

    见者无不拍手称快,口口相传。

    “如此好事,当浮一大白。”

    “一人独饮何其无趣,我来陪你。”

    “同饮同饮,一醉方休。”

    也有人谈及昨夜胆大开门窗欲观之而被刺客顺手杀了之人,引来不少唏嘘和嘲讽一声。

    “要我说就是活该,一个个的真当自己是寿星公了,嫌命长啊,这种事情也敢上前看哒。”

    “看热闹不嫌事大,都是闲的,有那功夫,还不如与家中娘子卿卿我我,共赴巫山云雨。”

    “没准人家孑然一身,还没讨娘子呢。”

    “唉,谁能想到呢,你一打开门窗,便看到刺客经过,这就好像你我在此饮酒喝茶,旁桌之人就是刺客一样,这运气若是不死,往赌坊里走一遭,不得大富大贵啊。”

    “嘿,我还道你这小子同情心发作了,原来还想着去赌呢,可真别了,十赌九输。”

    “这种运气可不兴得啊,最好连想都不要想。”

    “我也就说说而已,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