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这个王爷不正常 » 第二十二章 故人对饮

第二十二章 故人对饮

    前任刑部尚书白柒被判了死罪。

    官府的公告是中午贴的,宛如天降陨石,让帝都彻底炸开了。

    据公告上所说,白柒在朝堂身居要职,暗地里还是【幽冥】第三殿的阎王,犯下了刺杀皇室的罪名,将于中秋后问斩。

    虽说百姓都已经预想到了这一个结果,但是真正定性之后,还是不太淡定的。

    “我说【幽冥】那群疯子怎么都着魔了,原来【活阎罗】还真是他们的阎王,这下子可有好戏看了。”

    “嘿,你还有兴致看戏,可先小心一下自己的小命吧。”

    “我烂命一条,要杀便杀了,那群疯子真来杀我,我还得感谢他们,至少让我跟武安君多少有了点关系。”

    “他们是疯子,你难道也疯魔了?”

    “哈哈哈,哈哈哈,朝堂离我太远,杀手视我如尘泥,我这般人不看戏,难道看你未出阁的闺女?”

    此话一出,小酒馆里顿时充满了欢声笑语,先前搭话的那个人怒目而视,生气道:“去去去,休得胡言乱语,我看你八成是疯了。”

    “前面这位兄弟活得洒脱,活得透彻,我敬你,先干为敬。”说话之人举碗,几口便喝完,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的酒水,接着说道:“现在官府抓刺客抓得很严,昨天玄武街开肉铺的老田就被抓进去了,刚放出来,兄弟可得小心说话,要不然惹了哪位小人的眼,向官府举报,可得吃几天牢饭。”

    “嗯,这倒是个好办法,我去试试,多谢提醒。”

    “啊,兄弟,我说说而已,你来真的啊······”

    话未说完,对方已经道谢离开了,让小酒馆里的人都愣住了,实在不知如何开口评价。

    “你们看,我就说他已经疯了。”

    ······

    武安府,府门前停了几架马车,看车上挂着的牌子,有恭府、徐府、孟府、赵府和钟府,此外还有两匹战马,一匹是青龙军统领钟永宁的,一匹是玄武军统领马英的。

    恭府来的是恭舒音,虽然她年纪小,芳龄才十二,不太懂朝堂上的纷争,但其吏部尚书千金的身份也足以吸引众多人的目光。

    徐府千金徐梦晴和孟府千金孟浮笙都是奔着星月来的,至于武安君,如往常一样,两个字,顺便。

    钟府千金钟永溪,是青龙军统领钟永宁的亲妹,这次听闻武安君再次遇刺的消息,立马就赶了过来。

    他们到武安府的时候,正看到武安君送玄武军统领马英出门。

    “那就辛苦马将军了。”封君行礼道。

    “圣上有命,自当全力而为。”

    向几位千金行礼过后,马英跨上战马,离开了武安府。

    封君将几位千金迎进府中,顺路讲了一下昨夜发生的事情,引得千金们纷纷惊呼。

    “好了,我们都没什么事,接下来我要去一趟禁狱,星月会在这里招待你们,恕我不能奉陪了。”封君行礼表示了自己的歉意。

    她们都知道封君与白柒的关系,心里明白他是去与白柒对质的,毕竟直到雨夜遇刺之后,武安君都一直相信着自己的这位挚友,可到头来真相竟是如此,任谁来面对这种事情,都会难以接受的。

    “要不要我陪你去?”钟永宁说道。

    “不用了,我知道你担心什么,我还正愁他们不敢再向我出手呢。”

    这次出门封君也不是孤身一人,他还带着陆哀,本来星月是想让白梅也跟着去的,但封君还是让她留在府中照顾梓实了。

    星月没有阻拦他,送他出门时,只是让他路上小心和早去早回。

    路上并没有遭到伏击,也没感觉到被人跟踪和监视,这次的行程很是顺利。

    倒是帝都百姓看到武安君出现,纷纷和他热情地打招呼,他也都回应了。

    问及他要去哪里,他都是回一句自己去送人,虽然没有说送谁,但只要没疯,稍微动下脑子,都能想到那个人是白柒。

    望着纵马离开的武安君的身影,有人感叹道:“武安君真是宅心仁厚,都到这个地步了,还念着对方,如果是我,可没有这样的气量。”

    “要不说人家能成为武安君,而你只是个打柴的。”

    “啊对对对,他真的,我哭死。”

    “有知道刚刚小君爷骑的是哪种宝马吗,我要去买匹同样的。”

    “诶,姐妹这里,我知道,我知道,小君爷还有······”

    不过这些封君都听不到了,一路来到禁狱,站在狱门前,封君心中感慨了一句,半个多月没出门,一出门就奔禁狱来,幸好是来探监的,不是来坐牢的,要不然整得自己像是在府里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不过陆哀没有跟着一起进去,他说会在外面等封君出来,封君也不强求,毕竟没那个实力。

    来到白柒的牢房前,他下令牢头把房门打开,牢头露出为难的脸色,劝说道:“小君爷,他可是阎王,这······”

    “你天天在这看着他,他杀你了吗?”封君问道。

    “这个······没有。”

    “那还不把门打开?”

    牢头捏着牢房钥匙,还是有些不敢,说道:“小君爷贵为武安君,更是圣上亲弟,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可实在担待不起。”

    “你也知道我是武安君,现在是想抗命不成?!”

    牢头忽地就跪了下来,向封君拼命地磕头,口中还不断念叨:“请武安君三思啊······”

    “你又何必为难一个牢头呢······”说话的正是牢房中的白柒。

    封君转头看向他,将手中的两小坛酒提起来晃了晃,说道:“带酒了。”

    随即,低头看着牢头说道:“行了,别磕了,去取纸笔和印台来,出了什么意外都是我一意孤行,与你无关,不用你承担什么罪责。”

    牢头依言将东西取来,亲眼见武安君提笔写字画押,随后交到了自己的手中。

    看了看上面的内容,除了武安君提到的他自己承担后果之外还提到了自己以命相阻的事情,已经竭力在为自己着想了。

    牢头将这页纸折好收进怀中,打开了牢房的大门,看到武安君走了进去。

    其实在禁狱待了多年,牢头心里很明白,若真的出现了意外,这页纸并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即使上面还有武安君的手印。

    掌权之人要他死只不过一句话而已,要是说了两句话,他祖上的坟都得冒青烟。

    但小君爷都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要是自己仍不识趣,现在就得出意外。

    “都给我精神点,若发生意外,先保护武安君撤离,明白了吗?”牢头向狱卒喝道。

    “明白了,头儿。”

    对于身后的动静,武安君笑了笑,并没有去管,他来到白柒的身前,很是随便地席地而坐。

    将一坛酒递给白柒,封君说道:“你家乡的甜酒。”

    两人将酒坛打开,一股果酒的清香散溢出来,白柒就着酒坛子灌了一口,赞道:“好酒,确实是家乡的手艺。”

    封君也喝了一大口,说道:“你要死了。”

    “知道,刚刚裘统领已经跟我说过了。”

    “我看你是一点都不着急啊。”

    “着急什么,着急死了去投胎?”

    封君放声长笑,以手拍击自己的膝盖,说道:“不愧是你啊,老白,阎王见了你都得叫你声兄长,现在外头的百姓可都把你这个【活阎罗】当成是真阎王了。”

    “听裘统领说,你倒是被传成了天神下凡,属于天命之人,不惧一切宵小,甚至都有人把你当门神了。”

    “我被挂在门上也不是这一两天才有的事,早习惯了。”

    两人以坛代杯,碰了碰,又喝了几口,封君看了看牢房的环境,说道:“真羡慕你啊,老白,待在这里什么都不用管,环境清幽,是个睡懒觉的好地方,每天不是吃了睡就是睡了吃,我看你脸色都变好许多了。”

    “你若真羡慕,要不我俩换换,我看你在外面也是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样子。”白柒笑道。

    “我也想啊,但人家【幽冥】不给我这个机会呀,所以坐牢是不可能坐牢的,除了领兵打仗其他的又什么都不会,只能虚度浮生日日闲,不给这江山社稷添麻烦不也是一大贡献吗?”

    封君说起这话来丝毫不脸红,不是他脸皮厚,而是他真心这么认为的。

    “照你这么说,圣上还得嘉奖你才对喽?”

    “可不敢让皇兄赏赐,上次在封禅大典上睡着,可被他好一顿数落,这话我哪敢在他面前说,说了我保准会被他扔到学宫去不可。”

    两人皆大笑,又是好一顿喝。

    正在闲聊之际,身后有脚步声传来,封君侧身看了一眼,来人是户部尚书张胜。

    张胜见到牢房中场景时,很是生气地质问牢头,道:“你怎可让武安君孤身涉险,若武安君有个三长两短,你可知后果?!”

    牢头跪下,刚想解释,却被封君打断了。

    “我要进来,他一个小小的牢头也留不住,是我命令他让我进来的,张尚书就不要怪他了。”

    张胜向封君行礼,道:“见过武安君,此人已被证实是刺杀您的幕后真凶,更是【幽冥】第三殿的阎王,武安君可要小心些。”

    “笑话,我还能怕他不成,你看他现在的样子,还能威胁我不成,莫说他是阎王,就是传说中的相柳来了,被关在禁狱中,也得给我盘着。”

    “武安君乃天神下凡,有仙光护体,自是不怕,但还是小心驶得万年船为好,切莫大意。”张胜提醒道。

    “张尚书是在教我做事?”

    封君不怒自威,吓得张胜连忙行礼,说道:“岂敢岂敢。”

    “皇兄下令要处死他,我念其是故友,今来此共饮,了却多年情谊,不知张尚书来此是为何故?”封君问道。

    “同僚一场,虽未能识得真面目,所行之道亦不同,但共事多年,知其才能,颇为敬佩,也实感惋惜,今来此只是想见一面而已,并无他意。”

    “那现在你已见到了,可以走了,还是说张尚书想留下来与我们共饮?”

    一直站在牢房外的张胜看了眼白柒,心中并无此想法,行礼拒绝后便离开了。

    “你怎么看?”封君问道。

    “且由他。”

    武安君在禁狱里这一待便是一个多时辰,将要走时,酒已喝干。

    “有什么话要带给明幽的吗?”

    “没有,该说的已经跟他说过了。”

    “好,走了,改天再来。”